人型机器人

编辑
本词条由“匿名用户” 建档。
人型机器人(英语:humanoid robot),是一种旨在模仿人类外观和行为的机器人(robot),尤其特指具有和人类相似肌体的种类。直到最近,人型机器人的概念还主要停留在科学幻想领域,常见于电影、电视、漫画、小说等。机器人学方面的进展已经可以设计出功能化拟真化的人形机器人。 仿生人拟真的程度有很多,有些可以从外观上识别,也没有真人的思想和感情。反过来说亦有开发外观不似人,但能够有似真...

人型机器人

编辑

人型机器人(英语:humanoid robot),是一种旨在模仿人类外观和行为的机器人(robot),尤其特指具有和人类相似肌体的种类。直到最近,人型机器人的概念还主要停留在科学幻想领域,常见于电影电视、漫画、小说等。机器人学方面的进展已经可以设计功能化拟真化的人形机器人

仿生人拟真的程度有很多,有些可以从外观上识别,也没有真人的思想和感情。反过来说亦有开发外观不似人,但能够有似真人行为的机器人,如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发了号称世界上xxx个有类似人类感情的机器人。

人型机器人

语源

编辑

Android一词,源自希腊语词根andro-(人、男性)和后缀-oid(形似的)两者组合而来。鉴于“andro-”具有男性的意味,一些作品中将女性android称为Gynoid以示区别。

牛津英语词典中将这个词的最早使用追溯到1728年Ephraim Chambers所编撰的《百科全书》(这本书是以英文编撰的最早的百科全书之一),是关于一种据称是艾尔伯图斯·麦格努斯(约1200年-1280年)制作的自动机。

Android这个术语早在1863年就出现在美国专利文献中,指代小型的人形玩具自动机。Android这个术语更具现代意义的用法出现在法国作家维利耶·德·利尔-阿达姆的小说《未来夏娃》(1886年),小说描述了一种人造的女性机器人。 自杰克·威廉森的《The Cometeers》(1936年) 开始,android这个术语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英文科幻杂志《pulp杂志》。 而机械感的机器人(robot)和肉感的人型机器人(android)之间的差异则由Edmond Hamilton的《未来舰长》(1940–1944年)普及开来。

人型机器人的项目

编辑

日本的人型机器人

自1970年代以来,日本机器人技术就一直引领这一领域。早稻田大学于1967年引导了WABOT项目,并于1972年完成了WABOT-1,这是xxx个仿生人,一种全尺寸人形智能机器人。它的肢体控制系统允许它与下肢一起行走,并使用触觉传感器用手抓住和运输物体。它的视觉系统使它可以使用外部接收器、人造眼睛和耳朵来测量到物体的距离和方向,它的对话系统使它可以透过人工嘴以日语与人交流。

1984年,WABOT-2问世,并进行了许多改良,有10根手指和2只脚,能够演奏风琴,并且能够阅读乐谱,还可以陪伴一个人。1986年,本田技研工业开始进行人形机器人研发计划,以创造能够与人成功交互的人形机器人。

由大阪大学石黑浩史教授领导的智能机器人实验室和Kokoro Co. Ltd.在日本爱知县2005年世博会上展示了Actroid,并于2010年发布了Telenoid R1。2006年,Kokoro Co.开发了新的DER 2 android,其人体部分高165厘米,有47个可移动的接点,它不仅可以改变其表情,而且可以移动其手和脚并扭转身体

影剧、漫画、动画与游戏中的例子

  • 《A.I.人工智能
  • 《变人》
  • 《Data》
  • 《魔鬼终结者》
  • 《Penny Polendina》
  • 《可塑性记忆》
  • 《没有心跳的少女 BEATLESS》
  • 《底特律:变人》
  • 《你也是人类吗》
  • 《普罗米修斯》
  • 《异形:圣约》
  • Enthiran
  • 《娜罗的名单》
  • 《不是机器人啊》
  • 《109件奇怪的事》
  • 《假面骑士ZERO-ONE》
  • 《机器侠》
  • 《HUG! 光之美少女》
  • 《洛克人系列》
  • 《银翼杀手》
  • 《尼尔:自动人形》

内容由匿名用户提供,本内容不代表vi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vibaike.com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baike.com/116502/

(3)
词条目录
  1. 人型机器人
  2. 语源
  3. 人型机器人的项目
  4. 日本的人型机器人
  5. 影剧、漫画、动画与游戏中的例子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