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都话

编辑
本词条由“匿名用户” 建档。
  所属语系   隆都话可从单词上管窥一斑。例如:“不是”,隆都话讲“唔时”,这与闽语、潮语语音同,相通,是典型的闽语系说话。(汉语中“不”、“唔”、“弗”三字同义)。  隆都人呼鸡时的习语“租租”,“租租”来自“祝祝”国语音,是最早的普通话用作隆都话的典型用语。这还要从一个典故说起:晋朝洛阳有一位名叫祝鸡翁的人,养了一千只鸡,每只鸡都有名字,早上放出傍晚收回时,都叫鸡的名字。现在的人呼鸡时说“祝...

隆都话

  所属语系

  隆都话可从单词上管窥一斑。例如:“不是”,隆都话讲“唔时”,这与闽语、潮语语音同,相通,是典型的闽语系说话。(汉语中“不”、“唔”、“弗”三字同义)。

  隆都人呼鸡时的习语“租租”,“租租”来自“祝祝”国语音,是最早的普通话用作隆都话的典型用语。这还要从一个典故说起:晋朝洛阳有一位名叫祝鸡翁的人,养了一千只鸡,每只鸡都有名字,早上放出傍晚收回时,都叫鸡的名字。现在的人呼鸡时说“祝祝”,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与粤语的联系

  较早前隆都话与粤语音相同的单词就有:养、钟、山、讲、海、马、市等。

  隆都话与粤语音融汇变通的词语有:“学校”、“同学”等。“学校”是由“祠堂”、“塾堂”演变,隆都话习惯语音为“塑烫”,而今天纯用粤语音“学校”代替;“同学”是由“书友”、“学友”演变,隆都话习惯语音为“是妖(仄音)”、“贺扰”,而今天纯用粤语音“同学”代替。

  此外,今天还有一大堆纯用粤语音的隆都话名词:电视机、电话、拖拉机工作队、同志、上海中山沙溪、国庆节、五一劳动节、服装节等。

  较早时隆都话用英语发音的词有:“苏吗打(tomato),“苏吗打”即番茄(西红),“苏吗打”是老华侨从外国传入应用到隆都话之中;篮球运动的“跳球”叫“针波”(jump ball);工具扳手叫“士巴拿”(spanner);公共汽车叫“巴时”(bus),出租车叫 “的士”(texi)等,都应用于隆都话之中。

   与石岐话差异

  隆都话同石岐话完全不同,天差地别,以石岐话同隆都话交谈,有如鸡同鸭讲,外地人隆都话,莫不感到“离晒谱”,莫名其妙。“你厅蒙瓦港敏野吗?”“嘚个都唔斋”。这是两句隆都话,即是“你懂得我讲什么吗?”、“谁也不知道”之意。隆都话一般是有音无字,有的只能借用粤语的谐音字代替,如石岐话“唔知道”,隆都话就是“唔斋”;石岐话“吃饭”,隆都话就无法找到谐音字代替。现在不少隆都话还夹杂着粤语,大概这些粤语词汇是新的事物,隆都话本来没有这些词汇,如电话、电视、电影医院、飞机等等,隆都话夹杂着照样讲,如石岐话“今晚睇电视”,隆都话就是“己晏麻宽趋电视”。

   隆都话常用语

  常用的称呼和单词的隆都话很特别,举例如下(括号中是石岐话,有的无字代替则缺):阿播(祖母)、捞主(父亲)、捞母(母亲)、巴扶(伯父)、巴母(伯母)、阿续(阿叔)、续母(叔母)、家所(嫂子)、母故(舅父)、剑母(舅母)、节祖(侄子)、节女(侄女)、表续(表叔)、彭邀(朋友)、沁布(媳妇)、男卷(男仔)、女卷(女仔)、心蚊卷(小孩)、中么卷(女孩)、总母播(妇人)、染打(饮茶)、气绊(吃饭)、播续(煲粥)、染汤(饮汤)、痴奇(睇戏)、望棒(看病)、伟地(我们)、你nen(你们)、伊nen(他们)、头企(起床)、赠善()、任(盐)、要(油)、俏肽(手臂)、卡肽(大腿)等等,不一而足。

  从前有人将隆都话夹着石岐话写成诗似联的话,我只记得其中三句,我自作聪明,狗尾续貂地加上一句成为四句:前天(傻月)来(利)、明日(盲光)归(典厝)、牛(吴)鹿(叻)耍(他跳),脚(夸)手(俏)眼(未招)。(希望有识之士)

  隆都话有些单词具有多种含义,如“他跳”是“玩耍”之意,也有逗人喜爱的意思,妇女特别常用,同其它词联合使用时,又附有问候之意。“煎可他跳咯(真好玩了)”。“伊地他跳时咩”(他在玩耍吗)。如果说“你间绰阿nen都地他跳时咩?”那就不仅是“玩耍”,而是带有请安问候的意思了。

   其他

  隆都的大丕村,现称敦陶村。该村与濠涌村、大同村方氏是一个始祖,迁入隆都后分支居住,但讲话不同,对外村人讲隆都话,对本村人讲敦陶话,俗称省、岐、隆话,又叫半村城话,即是广州、石岐、隆都三种方言夹杂来讲。也是隆都话中xxx的自然村自家语。封建时代,该村的族规要本村人讲自家语,若不讲者要在祠堂罚打。例如:“狮头捞凤尾鱼”(粤语“捞” 与“拌”同义),这句话用敦陶话讲:“黄皮头篓麻赤”,用隆都话讲:“旺备透捞(仄音)模斜”。如果没有粤语从文字上表达,单看后两句,不知是什么意思,只有识听隆都话的人才明白。

  一些外地人学讲隆都话,发音不准确,常被隆都人喻为“晒催裸”,即“漏口人”或半村城的敦陶话。

  隆都话也有个别词语是同调不同音的,上片村以溪角为代表,下片村以水溪为代表,两片村的话都有些小区别。荔枝,上片村讲“赖机”,下片村讲“夥山”;花生,上片村讲“家生”,下片村讲“挝生”;这东西,上片村讲“借野”,下片村讲“追也”。

  又从另一件事情说起,有位离乡已久的隆都老华侨,回乡时见一司机在修车头,他说司机在“整轨头”,“轨头”即“机头”, “轨头”是过去的用语,现已不在年青人的话里,只有老一辈隆都人才知晓。从这一点可以说明隆都话是随着时代和地方色彩在不断变化。

  石岐与隆都(今沙溪、大涌两镇),仅隔着岐江河和长洲,近在咫尺而方言迥异,长洲以东讲石岐话,长洲以西讲隆都话。在中山,隆都话俗称村话,据《山县志》载,隆都话属闽南语系,隆都人的始祖,大部分在宋元之间从福建迁来。我曾到过厦门和漳州,认真听当地人讲闽南话,与隆都话似与不似之间。大概因年代久远,方言互相渗透、影响,形成“语音隔村而异”的复杂局面。的确,如大涌镇的南文和安堂两村,村头连着村尾,有些隆都话就有些差异。

   起源

  1152年,南宋设立香山县,划南海、新会、东莞等县的一部为香山县区域。当地居民保留了原县籍的方言,形成粤方言(广府白话)在香山县的分布。此后,来自广东潮汕和福建地区使用闽方言和客家方言移民,导致了广府白话、闽方言和客家方言在中山的分布。

  据历代《香山县志》及现存的一些氏族族谱记载:古代香山早期的大批移民多是“闽籍人”。《香山县乡土志》称:“畲蛮,本闽潮人之逃叛者,就地垦荒,以刀耕火种为名,随处有之”。

  隆都话,以福建兴化方言(主要在福建莆田、仙游一带,不是江苏兴化)为基础,夹杂南方言泉州话、闽北方言福州话部分语素,吸收了粤方言(广府白话)的大量词汇,还受英语、西班牙语等外来语的影响,形成了在粤方言包围之中的闽方言的方言岛。

内容由匿名用户提供,本内容不代表vi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vibaike.com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baike.com/15677/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