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编辑氰草津是属于三嗪类的除草剂。 氰草津抑制光合作用,因此被用作除草剂。
历史
编辑氰草津用作除草剂,可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 它与阿特拉津一样属于三嗪类除草剂。 这些杀虫剂通过抑制光合作用起作用。 所使用的氰津大部分用于玉米。
结构和反应性
编辑氰草津是2-chloro-4-(1-cyano-1-methylethyl-amino)-6-ethylamine-1,3,5-triazine的俗名。 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C9H13ClN6,分子量为240.695 g/mol。 氰草津是一种白色或无色结晶固体。 熔点约为 166.5-167.0 °C。 logP 为 2.22。
氰草津在中性和微酸/碱性介质中反应性不强,被强酸和强碱水解。 它对热、光和水解稳定。 在实际条件下,它对紫外线照射也很稳定。 氰草津在加热时会分解。 生成氯化氢、氮氧化物和氰化物的腐蚀性烟雾。
氰草津是与不同农药中的臭氧发生反应的最低速率常数之一。 在四种不同的除草剂组中,氰津在土壤中降解最快。
综合
编辑氰草津是一种氯-1,3,5-三嗪,其6位和4位分别被乙基氨基和氨基取代。 由氰尿酰氯与乙胺、2-氨基-2-甲基丙腈反应制得。
可用产品
编辑氰草津有可溶性浓缩物、可流动浓缩物、可乳化浓缩物、可湿性粉剂和颗粒状产品
作用机制
编辑氰草津抑制光合作用,因此被用作除草剂。 它会破坏不需要的植被,尤其是各种类型的杂草、草和木本植物。 抑制的主要部位是光系统 II 的还原侧。 它们抑制初级电子受体 (Q) 和电子传输链的质体醌库之间的电子传输步骤。 氰草津是毒性xxx的三嗪类除草剂,可导致先天缺陷、突变,并最终导致癌症。
代谢
编辑氰嗪的代谢途径已针对不同的动植物物种进行了描述。 不同的研究表明,在动物模型(大鼠、狗和牛)中,氰津会迅速被肠道吸收。 对于被吸收的氰津的降解,涉及以下代谢途径:脱烷基化和脱烷基化。 与谷胱甘肽结合,产生不同的代谢物。 经过这些代谢途径后,代谢物会通过尿液和粪便排出体外。 例如,大鼠口服氰嗪后,在尿液和粪便中发现了 7 种代谢物。 氰嗪在哺乳动物中的另一个主要降解途径是 N-去乙基化,这会导致产生乙基。 然后游离的乙基会通过呼吸排出体外。在植物中,以下代谢途径涉及水解、N-脱烷基化和与谷胱甘肽结合,产生不同的代谢物。
适应症
编辑氰草津用作除草剂,可防治玉米、谷物、高粱、棉花和休耕小麦中的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
功效
编辑氰草津按以下剂量使用:为了防止杂草,使用 0.14 kg/km2 – 0.54 kg/km2 的剂量。 为处理现有杂草,使用 0.136 kg/km2 – 0.23 kg/km2。
内容由匿名用户提供,本内容不代表vi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vibaike.com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baike.com/23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