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酸甘油酯

编辑
本词条由“匿名用户” 建档。

甘油二酯或二酰基甘油(DAG)是由两条通过酯键共价键合到甘油分子上的脂肪酸链组成的甘油酯。存在两种可能的形式,1,2-二酰基甘油和1,3-二酰基甘油。DAG可以充当表面活性剂,通常用作加工食品中的乳化剂。富含DAG的油(尤其是1,3-DAG)由于能够抑制体内脂肪的积累,已被广泛研究作为脂肪替代品;自1990年代后期推出至2009年以来,在日本的年销售额约为2亿美元。 二酸甘油发酵是许多种子油的次要...

二酸甘油酯

编辑

甘油二酯或二酰基甘油 (DAG) 是由两条通过酯键共价键合到甘油分子上的脂肪酸链组成的甘油酯。 存在两种可能的形式,1,2-二酰基甘油和 1,3-二酰基甘油。 DAG 可以充当表面活性剂,通常用作加工食品中的化剂。 富含 DAG 的油(尤其是 1,3-DAG)由于能够抑制体内脂肪的积累,已被广泛研究作为脂肪替代品; 自 1990 年代后期推出至 2009 年以来,在日本的年销售额约为 2 亿美元

制作

编辑

二酸甘油发酵是许多种子油的次要成分,通常含量约为 1–6%; 或者在棉籽油的情况下高达 10%。 工业生产主要是通过甘油三酯和甘油之间的甘油解反应来实现的。 其原料可以是植物油或动物脂肪。

食品添加剂

编辑

二酸甘油通常与甘油单酯 (E471) 混合使用,是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主要用作乳化剂。 营养标签中给出的总脂肪、饱和脂肪反式脂肪的数值不包括甘油单酯和甘油二酯中的数值。 它们通常包含在烘焙产品、饮料冰淇淋花生酱、糖、起酥油、搅打浇头、人造黄油糖果和一些零食产品中,例如品客薯片

生物学功能

编辑

蛋白激酶 C 激活

在生化信号中,甘油二酯作为第二信使信号脂质发挥作用,是磷脂酶 C (PLC)(一种膜结合酶)水解磷脂磷脂酰肌醇 4,5-二磷酸 (PIP2) 的产物,通过 同样的反应,产生肌醇三磷酸(IP3)。 尽管肌醇三磷酸扩散到胞质溶胶中,但甘油二酯由于其疏水特性而保留在质膜内。 IP3 刺激平滑内质网离子的释放,而 DAG 是蛋白激酶 C (PKC) 的生理激活剂。 膜中 DAG 的产生促进 PKC 从胞质溶胶转移到质膜。

Munc13激活

二酰甘油已被证明通过与突触前启动蛋白家族 Munc13 的相互作用对囊泡释放发挥一些兴奋作用。 DAG 与 Munc13 的 C1 结构域的结合增加了突触小泡的融合能力,导致释放增强。

促肿瘤化合物佛波酯可以模拟甘油二酯。

其他

除了激活 PKC 之外,甘油二酯在细胞中还有许多其他功能

  • 前列腺素的来源
  • 内源性大麻素 2-花生四烯酰甘油的前体
  • 瞬时受体电位规范 (TRPC) 阳离子通道亚家族 TRPC3/6/7 的激活剂。

代谢

编辑

二酰基甘油的合成始于甘油 3-磷酸,它主要来源于二羟基丙酮磷酸,糖酵解的产物(通常存在于肝脏或脂肪组织细胞的细胞质中)。 3-磷酸甘油首先被酰基辅酶 A(酰基辅酶 A)酰化形成溶血磷脂酸,然后被另一分子酰基辅酶 A 酰化产生磷脂酸。 然后磷脂酸去磷酸化形成甘油二酯。

膳食脂肪主要由甘油三酯组成。 由于甘油三酯不能被消化系统吸收,因此甘油三酯必须首先被酶消化成单酰甘油、二酰甘油或游离脂肪酸。 甘油二酯是甘油三酯(triglyceride)的前体,它是在甘油二酯酰基转移酶的催化下,第三种脂肪酸加成到甘油二酯上而形成的。

二酸甘油酯

由于二酰基甘油是通过磷脂酸合成的,因此它通常在甘油部分的 C-1 位包含饱和脂肪酸,在 C-2 位包含不饱和脂肪酸。

二酰甘油可被二酰甘油激酶磷酸化为磷脂酸。

胰岛素抵抗

编辑

二酰基甘油激活 PKC-θ 可能会降低 IRS1 相关的 PI3K 活性,从而导致肌肉胰岛素抵抗。 同样,甘油二酯激活 PKCε 可能导致肝脏胰岛素抵抗。

内容由匿名用户提供,本内容不代表vi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vibaike.com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baike.com/231894/

(2)
词条目录
  1. 二酸甘油酯
  2. 制作
  3. 食品添加剂
  4. 生物学功能
  5. 蛋白激酶 C 激活
  6. Munc13激活
  7. 其他
  8. 代谢
  9. 胰岛素抵抗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