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大学

长期建档 锁定
本词条由“匿名用户” 建档。
  校园介绍学校介绍 西北民族大学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前身为西北民族学院,创建于1950年8月,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院校。校门   2003年4月,经教育部和国家民委批准,更名为西北民族大学。学校位于、回族自治区,占地3019亩(含绿化地),分城关校区、榆中校区和第一附属医院。建校6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14万余人。现有55个民族全日制在校生...

  校园介绍 学校介绍

西北民族大学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前身为西北民族学院,创建于1950年8月,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建的xxx所民族高等院校。校门

  

2003年4月,经教育部和国家民委批准,更名为西北民族大学。学校位于、回族自治区,占地3019亩(含绿化地),分城关校区、榆中校区和xxx附属医院。建校6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14万余人。现有55个民族全日制在校生26000余人。

  

经过60多年的发展,学校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预科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和国际教育等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拥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权和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计划”硕士、博士研究生权。2007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校门校名

  

西北民族大学是一所优势和特色比较鲜明的多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个学科门类。现有70个本科专业;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民族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计算机科学技术软件工程、畜牧学、兽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4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门类(11个授权点):法律硕士、艺术硕士、社会工作硕士、工程硕士、临床医学金融

  学校现设有26个教学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学院、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体育学院、文学院、维吾尔语言文化学院、藏语言文化学院、蒙古语言文化学院、外国语学院新闻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化工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医学院口腔医学院、管理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舞蹈学院、预科教育学院、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学院。设有6个建制的科研机构:中国民族信息技术研究院、格萨尔研究院、海外民族文献研究所、伊斯兰文化研究所、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藏文典籍全文数字化研究所。

  

学校“以人为本,助人成功”的办学,不断深化教育教学,大力加强学科专业建设。2000年以来,学校获xxx教学二等1项,教学29项,国家教改项目23项,省级精品课程35门。学校有1个xxx专业综合试点:社会学专业,有1个xxx教学团队:蒙古语言文学主干课团队,1个xxx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民族信息技术实验中心。6个省级教学团队:蒙古语言文学主干课程、藏语言文学主干课程、20世纪中国文学、精细化工、口腔内科学、西北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4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中国少数民族(藏、蒙)语言文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社会学、汉语言。7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技术、会计学、历史学、阿拉伯语、口腔医学。5个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公共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数字传媒实验教学中心、民族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电气电信实验教学中心、工程训练试验教学中心。

  

学校现有19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其中,7个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重点学科:中国少数民族经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计算机应用技术、社会学、应用数学、、民族传统体育学;12个重点建设学科: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畜牧学、兽医学、教学、民俗学、格萨尔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美术学。学校现有教育部创新团队:动物医学生物工程创新团队,建有10校级创新团队。

  学校德育为先,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价值追求,汇聚各民族优秀文化,发挥多元文化共生共存的优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努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曾先后两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光荣称号,两次被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光荣称号。学校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被授予“国家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集体”荣誉称号。

   领导关怀

1949年,中国人民xxxxxx野战军在彭德怀的领导下,解放了大西北。1949年12月,对西北工作有一个明确的:“一切有少数民族存在的地方,都应该办少数民族干部训练班或干部训练学校”。

  为了落实的这一,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和西北局以及xxx一野党委开始了筹备民族院校。1950年,在彭德怀、等领导的直接关怀下,成立西北民族学院。

  学校成立60多年来,中央、中央人民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委、人民对学校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怀和支持。、董必武、彭德怀、陈毅、、李维汉、、额尔德尼•却吉坚赞、赛福鼎•艾则孜、、费孝通、司马义•艾买提、铁木尔•达瓦买提、司马义•铁力瓦尔地等党和国家xxx以及国家民委、委、领导同志都曾亲临学校视察指导工作,给各民族师生员工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

   办学定位

  办学类型定位

  

教学型大学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优良,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

  办学层次定位

  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预科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和国际教育等为补充,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

  服务面向定位

  立足西北,面向全国,服务民族

  总体发展目标定位

  立足西北,面向全国,保持传统,彰显特色,争取前沿,开拓创新,把西北民族大学建成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的少数民族各类人才培养,西北民族地区知识分享与信息交流,民族问题和教问题的研究和咨询,西北少数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收集、、研究、传承,促进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的科研和服务。经过不懈的努力,将西北民族大学建设成为高水平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

   学校荣誉

中华人民国xxx所民族高等学府

  

体育场

  

校园景色

  

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

  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

  xxx语言文字工作示范学校

  两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

  

国家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集体

  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

  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学报为全国百强学报,并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

  

学校连续12年荣获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

  被社会誉为“西北少数民族的人才摇篮”

   历史革沿

1949年9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xxxxxx野战军根据的有关,在西北重镇创办了“藏民问题研究班”,不久扩大为“藏民学校”,1950年1月又改称西北人民大学分校第三部(简称“革大三部”)。1950年8月,经中央西北局报请政务院批准,在“革大三部”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了西北民族学院。老一辈家汪锋为xxx任院长。

  到1957年,学校先后设置了系、语文系、司法系和畜牧兽医、军政干部、师范、医务、文化等教学班级,有16个民族学生2166人,教师干部人数发展到455人,各类图书资料达到11万册,共计培养政工干部和各类专业人才4500余名。

  

“”十年中,学校遭到了性的。直至1973年,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学校才得以恢复,但复办工作举步维艰,进展十分缓慢。到1976年底,全院仅有在校学生616人,教师106人。

  到1990年底,在校学生人数达到3500余人,办学水平跨上了一个新台阶,学校已初步发展成为一座拥有文、史、政、经、理、农、医、艺各类学科的9个系(部)共11个专业的多学科的高等学府。

  

2003年4月,经教育部和国家民委批准,学校更名为西北民族大学。2003年9月,学校举行了更名暨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庆典大会。

  

2015年10月,国家民委和教育部决定共建西北民族大学[2]。

   科研

  学校注重科学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2001年以来,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828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项目1项,“863”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9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6项,省部级项目428项。科研获得xxx励2项,省部级励407项。

  学校研发《藏汉双语信息处理系统》获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藏文视窗平台、字处理软件和藏文网站》获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受到了、等党和国家xxx的高度评价。学校编辑出版的《法藏敦煌藏文文献》和《英藏敦煌藏文文献》出版计划,实现了我国珍贵历史文献的回归与面世,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敦煌学与藏学研究的又一个里程碑。

  学校利用我国广大牧区家畜资源,开发生产的“动物血清系列产品”,获得科技进步等多项励,销售份额占国内血清市场40%以上。研发的“外墙保温及围护用断热节能复合砌块与工艺设备成套技术”荣获科技进步一等等多个励,形成的严寒寒冷地区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新型保温体系有效地解决了建筑保温材料耐久性问题和防火安全问题。以上等研实现成功,有效促进了相关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效益。

   科研项目

  2001年至2013年,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659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项目1项,“863”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9项,省部级项目396项。科研获得xxx励2项,省部级励407项。

  

2001年至2010年学校出版专著538部,发表论文7230篇,被SCI、EI、ISTP等收录59篇,CSCD、CSSCI收录607篇。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2个):《藏汉双语信息处理系统》(1999年)、《藏文视窗平台、字处理软件和藏文网站》(2001年)

  科技进步一等(1个):《外墙保温及围护用断热节能复合砌块与工艺设备成套技术》

  科学技术进步二等(1个):《动物细胞培养用胎牛血清系列产品开发及标准化的试验研究》

  科学技术进步三等(1个):《大尾羊资源与种质特性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机构

  xxx科研平台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教育部共建重点实验室:中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实验室

  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理论研究

  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民族教理论甘肃研究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重点实验室

  藏文信息技术实验室、生物工程与技术实验室、口腔医学综合实验室、电子材料实验室

  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

  西北民族文献研究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

  西北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中心

  西北少数民族教研究中心

  科学研究

  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新型建材与建筑节能重点实验室

  民族语言智能处理重点实验室(培育)

  高校友好复合材料生物质利用重点实验室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物医药技术平台

   教学示范中心

  在60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学校“以人为本,助人成功”的办学,不断深化教育教学,逐步形成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发展的教学。学校主动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从硬件和内涵着手,加强了多功能、专业化的实验教学建设,不仅改善了实验教学,而且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具有较强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师资队伍和实验教学管理人员;不仅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水平和质量,推动了学科的融合与交叉,而且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目前,西北民族大学建有:

  xxx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民族信息技术实验中心

  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公共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数字传媒实验教学中心、民族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电气电信实验教学中心、工程训练实验教学中心

  西北民族大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化学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电气电信实验教学中心、通讯实验中心、文物与修复实验教学中心

   学术资源

  1、馆藏资源

  

截至2013年,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藏有图书资料340余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70万余册;博物馆馆藏文物1500余件,其中3级以上文物117件。图书资料和馆藏文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2、学术期刊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藏文版、蒙古文版),西北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是国内高等院校中xxx同时编辑出版3种文字4种版本学报的编辑部。开展民族学、教学以及西北各少数民族的经济、历史、语言等为主要内容的学术讨论,为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服务。《西北民族大学学报》根据学校地处西北地区的区域优势和西部地区藏传佛教、伊斯兰教丰富的教文化资源,特设民族教专栏,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学术平台;为党和在民族教方面的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汉文版)已成为西北乃至全国较有

  自然科学版

  影响和特色鲜明的学术期刊。先后获国家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民族学类核心期刊、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类核心期刊、“民族学类核心期刊”、首届优秀社科学报、《CAJ-CD规范》执行优秀、“第二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第三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首届全国民族地区学报名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等荣誉称号; 2009年,哲学社会科学(汉文版)被评为“中国北方优秀期刊”以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来源期刊”。

  《西北民族研究》

  

《西北民族研究》1984年试刊,创刊于1986年。该刊物为xxx核心期刊,美国ULRICH国际期刊指南收录期刊之一,也是中国人文社科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等全文收录刊物。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2014年学校官网显示,西北民族大学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学院、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现代教育技术学院、体育学院、文学院、维吾尔语言文学学院、藏语言文化学院、蒙古语言文化学院、外国语学院、新闻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化工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医学院、口腔医学院、管理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舞蹈学院、预科教育学院、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学院等26个教学单位,设有70个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截至2014年3月,学校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有3个国家民委重点学科,9个重点建设学科,3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

   重点学科

  国家民委重点学科(3个):中国少数民族经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计算机应用技术

  重点建设学科(9个):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畜牧学、兽医学、教学、民俗学、格萨尔学

  省级重点培育学科(3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美术学

   硕博学位授予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博士授权点(1个):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民族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畜牧学、兽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

  专业学位硕士点(4个):法律硕士、艺术硕士、社会工作硕士、工程硕士

   师资队伍

学校拥有一支以博士研究生导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为中坚力量的教职工队伍。现有教职工19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00余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60余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10余人;博士生导师22人,硕士生导师330余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人;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23人,“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教学名师5人[3]。

   教育教学

  本科生教育

  西北民族大学是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的综合高等院校。学校一直把加强本科教学工作和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学校的中心任务,科学发展观,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不断整合、优化结构;加大对教学投入,推动了教学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从严治教,强化教学管理,形成了高效有序的教学工作机制;深化教学,推进了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研究生教育

  我校于1979年正式招收硕士研究生,是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三百多人。学校有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0个硕士招生专业、6个专业学位硕士点

  

西北民族大学于200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设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博士点,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24名,共有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研究、古藏文文献研究、藏族文学与藏传佛教、格萨尔学、多语言信息处理、蒙古语族民间文学研究、少数民族民间文艺学等多个招生方向。2009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中国语言文学。

  预科生教育

  预科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特殊层次,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党的民族政策的具体体现,是少数民族青年考生迈入高等学府的金色桥梁。

  我校是全国高等院校中最早采用专门机构和专任师资承担民族预科教育工作的院校之一。西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以体现党的民族教育政策为旨,立“以人为本,助人成功”的办学。突出民族预科教育的特点,用新的教育教学思想推进预科教育教学,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高等教育培养合格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自创办以来,先后开设了各种类型和不同层次的预科班,培养了12000多名少数民族预科学生,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我校面向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招收少数民族普通文理科学生,同时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培养直升xxx高校的预科生和委培定向生。

  我校预科生教育包括本校文、理预科教育、新疆民族班预科生教育。

  本校文、理预科教育培养目标是,主要针对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考生学习基础薄弱的情况,强化其语、数、外及写作、理、化等基础知识,并使其初步了解和掌握本科学习方法,能适应本科各专业学习的需要,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本科生。

  新疆民族班预科生教育,主要是针对已经被录取到xxx高校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少数民族考生,进行一年或两年的汉语言学习。学习期满,经考核合格者,分别直接升入录取院校大学本科各专业学习。

  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

  西北民族大学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以人为本,积极拓宽职培市场,注重办学质量。在学校各种教学资源统筹共享的原则下,既可以举办国家计划内的学历教育,也可以举办为国家、地方、企事业单位服务的各类教育、职业教育、干部培训等。

  目前办学形式分三大类:高等教育(脱产、夜大、函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干部培训。办学层次有:本科、专科、中专。

  西北民族大学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五十多年来共培养各类学历、非学历教育毕业生20000余人,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学校“十二五”规划的实施,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学院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依托学校,作为学校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补充。立足西北,服务民族,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助人成功”的办学,按照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严把教育教学质量关,突出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以质量存,以职业培训为特色,面对机遇与挑战,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加强工作力度,积极稳步地推进我校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留学生教育

  西北民族大学办学,积极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成为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与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先后同美、英、加、韩、德、俄、蒙古等国家的二十余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和合作关系。学校定期选派优秀学生到国外访问、交流、学习,选派教师出国、和从事科学研究,聘请外国专家来校执教和开展合作,扩大了学校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截止目前,聘请了200多位长期外籍专家和近600多位短期外籍专家,接收培养了500多名留学生

  学生学习援助

  2011年学校设立大学生学习援助中心。主要针对学生生源面广,既有发达地区,也有中部地区,更多地则来自西部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许多同学中学教育不充分,知识基础不扎实,进入大学后存在学业上的困难,亟需学校采取措施给予必要的帮助。而学业基础较好的同学,进入大学后同样存在如何开展有效学习、创造性学习,如何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学习效率等的困惑,学校从个性发展的角度提供帮助。

  大学生学习援助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观念,旨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与咨询,培养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技能,拓宽学习视野,营造学习氛围、满足和激发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学习。

  教师教学发展

  为了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教师教学能力,满足教师个性化、专业化发展和人才培养特色的需要,2011年学校建立“西北民族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中心将“以人为本,助人成功”为旨,以“贯彻先进的教学,创建优良的教学文化,探索科学的教学规律,实践创新的教学方法”为,为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提供教学工作方面的服务,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解决教师教学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供提升教学必需的技能与手段,创造充分交流、相互合作与资源共享的平台。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4年3月,学校有4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xxx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门xxx精品视频公开课、34门省级精品课程。

  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中国少数民族(藏、蒙)语言文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社会学、汉语言

  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技术、会计学、历史学

  xxx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民族信息技术实验中心

  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公共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数字传媒实验教学中心、民族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电气电信实验教学中心

  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化学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电气电信实验教学中心、通讯实验中心、文物与修复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以上精品课程一览表

  序号

  项目类别

  级别

  年度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1

  精品视频公开课

  xxx

  2013

  藏族民间文学

  万玛项欠

  2

  精品课程

  省级

  2003

  油画色彩

  周大正

  

  3

  省级

  2003

  蒙古族古代文学

  乌尼乌兰

  

  4

  省级

  2004

  文学概论

  郭郁烈

  

  5

  省级

  2004

  梵文声明学

  扎西才让

  

  6

  省级

  2004

  数学分析

  马生全

  

  7

  省级

  2006

  油画写生

  林斌

  

  8

  省级

  2006

  藏族史

  才让

  

  9

  省级

  2006

  蒙古族现当代文学

  乔旦德尔

  

  10

  省级

  2007

  藏族历代文学作品选

  多识

  

  11

  省级

  2007

  现代蒙古语

  巴图格日勒

  

  12

  省级

  2008

  蒙古民间文学概论

  额尔登别力格

  

  13

  省级

  2008

  中国历史文献学

  王继光

  

  14

  省级

  2008

  藏族民间文学

  万玛项欠

  

  15

  省级

  2008

  英语语音学

  卜友红

  

  16

  省级

  2009

  中国山水画创作与教学

  雁

  

  17

  省级

  2009

  写作基础(蒙文)

  格日勒

  

  18

  省级

  2009

  动物外科学与手术学

  魏锁成

  

  19

  省级

  2009

  语言学概论

  华侃

  

  20

  省级

  2010

  翻译学概论

  文英

  

  21

  省级

  2010

  考古学通论

  段小强

  

  22

  省级

  2010

  人体解剖学

  何烨

  

  23

  省级

  2011

  中国民族关系史

  尹伟先

  

  24

  省级

  2011

  牙体牙髓病学

  李志强

  

  25

  省级

  2011

  中国古代文学

  

  26

  省级

  2012

  蒙古族历史

  额尔登别力格

  

  27

  省级

  2012

  数学建模

  马德山

  

  28

  省级

  2012

  口译

  王谋清

  

  29

  省级

  2012

  口腔组织病理学

  周海

  

  30

  省级

  2012

  形势与政策(思政类精品课)

  廉武辉

  

  31

  省级

  2013

  古藏文文献

  万玛航青

  

  32

  省级

  2013

  外国文学

  陈召荣

  

  33

  省级

  2013

  牙周病学

  包广洁

  

  34

  省级思政精品课

  省级

  2012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张萍

  

  35

  省级

  2012

  思想与法律基础

  康春英

  

  教学

  2000年至2012年,学校获xxx教学二等1项,教学29项。

  xxx教学二等(1个):藏汉翻译教程(贺文宣)

  2007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2008年,学校被认定为首批“xxx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学校曾先后两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光荣称号,两次被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光荣称号。学校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被授予“国家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集体”荣誉称号。1990年至2012年,学校连续十一年被、教育部、团中央、全国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学校辩论队连续三年获全省“金城”大专辩论赛冠军。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黄土地 黄河

  诠释:黄土地和黄河养育了西北民族大学,民大人秉承并发扬了黄土地和黄河。这就是朴实无华,甘于清贫,淡泊名利,奉献的黄土地和志存高远,奔流不息,,勇往直前的黄河。这种的深层内涵是“自强不息、艰苦创业”,是几代民大人的承传和积淀的结果,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是激励民大人不断进取的动力。

   校训

  校训内涵诠释:“勤学”,即勤奋学习。语出韩愈“业精于勤荒于嬉”。以勤学为训词,意在要求全体师生辛勤耕耘,刻苦钻研、勤以治学、勤以求学。以“勤学”作为民大人求学治校的内在,是保障学业有成、事业辉煌的根本前提。

   校徽

  整体设计体现西北民族大学的办学特色和追求。

  校徽由深浅两色组成,外圆、白底深蓝色字,上嵌仿毛体汉字校名,下列大写英文校名。内圆、深蓝色衬底,阿拉伯数字“1950”标明学校创立的时间。

  1、深蓝色内圆寓意知识和学无止境。黄、绿、蓝寓意天文、地理、人学;横看象征不断翻动的教科书本,竖看意喻无限延伸的学术台阶,形象地展示了民大师生奋发向上、追求真知的科学。

  2、深蓝色内圆象征西北民族大学的和谐校园,黄、绿、蓝诸色代表多民族文化和各民族学子。内圆及其中各色图案交相辉映,蕴涵多元一体的文化氛围和各民族师生和谐共进的办学。

  3、象征黄土地和黄河水,寓意着西北民大人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黄土地和黄河;绿色象征生机和活力,寓意西北民族大学生机蓬勃,前程无限美好;蓝色象征蓝天和大海,寓意西北民族大学将以无比宽广的胸怀拥抱世界,海纳百川,追求卓越。

   文化

学校通过举办“民大之星”杯辩论赛、十佳歌手大赛、人文文化节、“CBCA”篮球赛、比赛、舞蹈大赛、话剧节、诗歌朗诵赛、书画大赛、摄影展、DV大赛等成届次的品牌活动,搭建校园文化活动平台,举办和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大型校园文化活动50余场,各类活动参与人数共计85000人次,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党委:邓光玉

  校长:赵德安

  党委副:王扎西

  副校长:郭郁烈

  党委副兼纪委:王扎西

  副校长:玉苏甫江

  副校长:李正元

  副校长:何烨

  总会计师:李辉

   历届领导

  历任

  

张养吾(1952.4~1957.4)

  

韩丰(1964.11~1970.1)

  

苏克勤(1973.8~1977.10)

  

赵启明(1983.5~1984.3)

  王应国(1985.3~1990.7)

  

李希(1990.7~1993.11)

  宋耀禄(1993.11~2000.5)

  

李伟(2002.12~2005.1)

  

谢玉杰(2005.1~2008.7)

  

金雅声(2008.7~2015.9)

  邓光玉(2015.9~)

  历任校长

  

汪锋院长(1951.2~1956.9)

  

蒙定军院长(1959.1~1967、1977.9~1982.5)

  

张宣院长(1982.5~1983.5)

  何乃光院长(1983.8~1987.5)

  阎思圣院长(1987.5~1991.4)

  

马麒麟院长(1991.5~2000.6)

  

高瑞院长(2000.6~2005.1)

  

金雅声校长(2005.1~2008.7)

  

赵德安校长(2008.7~)

   知名校友 党政领导

穆永吉,回族,副省长。

  

石源,回族, 1968年毕业于该校系。曾任国家新闻出版署署长、党组,国家版权局局长。原贵州省委、贵州省常委会主任,十七届。

  

沙新, 回族,2008年2月任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副社长、总编辑。

  

沙拜次力,藏族1973年毕业于该校少语系。曾任甘南州州长。现任扶贫开发办公室(两西农业建设指挥部)党组、主任(指挥)。

  

,南京人,汉族,2013年在加入中国,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市律师协会会员。

  孔国柱,1991年3月,孔国柱同志被任命为青海省副厅长,8月任党组、厅长。

  

乌伦赛,1993年5月——1998年3月任政协七届委员会副。

  

梁明远,甘肃舟曲人,高级院长

  马有功,法律系1954届校友、原青海省高级院长。

  郭金春,大校,语文系1955届校友、原军区68002部队大校。

  陈大俊,1956年毕业于该校语文系。曾任新疆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处长。

  于永茂,1956年毕业于该校语文系。原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正院级副院长。

  马学军,1984届校友、平凉市委

  尹万杰,1955届校友、高教管理专家。

  吴廷富,1953届校友、原文史馆馆长、著名回族书法家。

  沙明 ,系1952届校友、新疆电影电视厅厅长。

  高瑞,教授,少语系1982届首届古藏文专业研究生、中南民族大学校长

  闵文义,教授,汉语系1982届校友、北方民族大学副校长

  杨世宏,教授,少语系1982届校友、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

  道周,教授,少语系1988届校友、合作师专副校长

  兰却加,教授 ,少语系1988届校友、格萨尔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扎西才让,教授,少语系1988届硕士研究生、“园丁”获得者。

  李红梅,医疗系1985届校友、主任医师

  斯琴孟和,少语系1982届校友、西北民族大学蒙古语言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赵晓,医疗系1984届校友、第四人民医院副院长、结核病防治所副所长。

  旦正,教授,藏语系1989届校友、青海民族学院藏学院党总支书。

  张宏超,语文系1962届校友、维汉翻译家。

  吴海鹰,教授,系1982届校友、博士生、社科院院长。

  蒲文成,少语系1982年首届古藏文专业研究生、青海省政协副。

  孙发平 ,系1983届校友、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知名学者

  马进武,教授 ,语文系1954届校友、著名藏学家。

  郝苏民,教授,语文系1954届校友、人类学、民俗学专家

  马俊民,教授,语文系1955届校友、著名维汉翻译学家。

  赵国栋,教授,语文系1955届校友、翻译家。

  贾晞儒,教授,语文系1955届校友、青海民族学院。

  刘珉,语文系1956届校友、新疆师范大学教授。

  刘文性,教授,语文系1956届校友、语言学家。

  杨才铭,教授,语文系1956届校友、蒙古语学家。

  唐占清,系1983届校友、甘肃荣茂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加安巴依·阿萨纳勒,汉语系1984届校友、《新疆柯尔克孜文学》主编。

  林斌,教授,美术系1983届校友、美术学院院长。

  张敬仪,教授,现代维语专业1983届校友、硕士生导师。

  阿里木·哈沙尼,汉语系1982届校友、维吾尔文翻译家。

  才让草,少语系1982届校友、藏语系教授。

  马自祥,教授,1978届校友、著名东乡族作家、学者。

  乔旦德尔,教授,蒙语系1977届校友、蒙古学学者。

  尕藏才旦,教授,系1968届校友、著名作家、藏学家。

  牛占林,1964届校友中央人民、中国国际甘肃记者站。

  王振本,语文系1956届校友、新疆著名语言学专家。

  甄守玉,维文班1955届校友、先后任原七纺总厂办公室主任,公共事业部经理等职,兼任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会员,新疆翻译协会会员,副译审等技术职务

  赵之洵,著名剧作家和诗人

  朱仲禄,“革大三部”校友——著名花儿歌唱家、研究家。

  马忠仁,畜牧兽医系1980届校友、中美合资民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黄金中,音乐家协会理事,省青联常委,第十四届“十大杰出青年”,艺术评审委员会高职评委。

  吴钰,教授,藏语系1989届校友,现任青海民族学院藏学院教授,准学科研究带头人,硕士研究生导师,青海省第十届代表,同时还兼任青海省藏语学会理事,青海省翻译学会理事。

  

才让,教授,藏学者。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海外民族文献研究所副所长员。

  和,1986年毕业于西北民族学院兽医专业。现为武威红牛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郝关中,1984—1994年连任四届新疆吾尔自治区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朱解琳,西北民族学院西北民族研究所的研究员。

  唐景福,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研究中心主任,西北民族大学学位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樊保良,先后任大学历史系教授、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特约顾问编委、藏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兼职教授等职。

  洲塔,藏学家、博士生导师。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民族史学会会员、中国民族古文研究会会员、中国民族社会学学会理事和省藏学学会副会长等职。

  卢亚军,少语系1982届校友,知名藏学学者。正在负责一项中英甘肃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项目子项目《藏族中小学教师培训教材》的开发、编写工作。

  杨士宏,少语系1982届校友。《西北民族大学学报》总编辑,2000年被学校遴选为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硕士研究生点民族教艺术培养方向导师。

  阿日宾,90届毕业生,现任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党委

  郑飞珏,2003年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现为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特聘书画家,问天阁画院常务副院长

  

潘登科,汉族,1995年毕业于该校畜牧兽医系。中国首例体细胞克隆猪的主要研究者、中国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

  

吴海鹰,回族,1982年7月毕业于该校系。曾任大学副校长,现任社会科学院院长,当选“十大杰出青年”。2003年当选全国第十届全国代表, 2005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万果,男,藏族,1962年出生,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奔嘉,男,1956年出生,研究员,1988年西北民族大学藏语言文学硕士毕业。现任藏学文献研究中心主任,逻辑学、“古典文献学”、“藏语言文学”等专业硕士生导师

  贡保扎西,1966年出生,2004—2008年在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攻读博士研究生

  索南才让,男,1965年出生,副教授,任藏学学院语言、翻译教研室主任。

  

兰生,汉族,《》、《中国教育报》、新华网曾专门其先进。

  

万玛才旦,藏族,编导影片《静静的嘛呢石》获第10届韩国釜山国际电影新潮流特别。

  

琼雪卓玛,现代派、藏族著名女歌手。

   特色专业高考派 藏、蒙古语言文学专业详情>>

  分为两个方向藏语方向和蒙古语方向,主要学习藏语和蒙古语看说听译方面的知识,学生毕业后,可以做新闻编辑、翻译、秘书和能从事文化、教育、科研、管理等工作或其它与专业相关实际工作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详情>>

  学习音乐理论,熟练掌握作曲技法,毕业后可在各类文艺团体、艺术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群众文化团体担当作曲、指挥、从事艺术行政工作

   社会学专业详情>>

  学生主要学习社会学理论基础相关知识,毕业后可在党政机关、教育、科研、文化等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中从事社会调查研究与数据分析、政策研究与政策评估、社会管理与社会规划等方面工作

   汉语言专业详情>>

  主要有三个方向,维汉翻译,蒙汉翻译,藏汉翻译,能够在相关学术机构、各级党政机关、文化教育、新闻出版、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翻译、行政管理、现代文秘等工作

   词条图册 校园风景(1张)

内容由匿名用户提供,本内容不代表vi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vibaike.com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baike.com/26028/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