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融资:奔向资本市场》:思决定出,一本拓展中国企业家思的好书2009年资本市场IPO融资全球xxx,金融界、律师界、咨询界专家导读,奔向资本市场纪录最真实的融资故事,最精髓的融资体验中国本土企业最真实的融资案例。
推荐
是东西汇合的金融市场,《融资——奔向资本市场》一书介绍了金融市场和融资方法,值得借鉴。
——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兼商会会长,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 王辉耀
案例分析和专业知识结合得很好,使本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实用价值和专业价值,同时也使本书充满了阅读趣味,是一本有营养的财经新作。
——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东亚太平洋局首席投资官员 李耀
愿《融资——奔向资本市场》一书能为您揭开资本运作的神秘一角,能帮您找到您要的答案,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哈佛大学MBA,世界华人集团联盟,中国专业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局 沈田义
本书案例翔实,信息丰富,不失为中国企业上市融资的经典参考书。
——华鼎资本有限公司荣誉董事长 陈奕标
从管理的角度来讲,上市无疑给企业插上了梦想的翅膀,希望《融资——奔向资本市场》一书帮助更多的企业飞向成功的彼岸。
——和君创业咨询集团总裁,著名管理咨询专家 李肃
建华兄和温教授合若的《融资——奔向资本市场》,为广大中国企业界朋友指明了一条距离我们最近的资本坦途:资本市场。
——融勤中国成长基金创始合伙人,DELTAFUND合伙人,中融盛投资基金合伙人 孙红伟
该书结合具体生动的实际案例,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向中国企业家了一条赴港上市,实现财富人生的捷径,无论是对于广大企业家,还是律师、保荐代理人等中介机构从业人员,都很值得一读。
——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高级合伙人。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民事业务委员会委员 钱卫清
作者简介
刘建华,大学学士,美国俄克拉赫马大学MBA,大学客座教授,中央财经大学客座教授,美国摩立摩根资本与投资集团中国区总裁,鼎华投资有限公司总裁。熟悉国际资本市场运作规则,曾成功运作多家中国企业在海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曾出版《融资——奔向纳斯达克》一书。
著名经济学家、化学家,中国xxx部《企业破产法》的提出者,以一本《中国大趋势》风靡全国、家喻户晓,成为中国风云人物之一。曾任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系主任,安徽省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代表、团。
现任南洋林德企业顾问有限公司和南洋林德企业管理培训中心董事长。亚洲资本论坛董事,西亚斯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名誉院长。
目录
xxx部分 赴港上市——梦想腾飞的方式
如果让我们的企业在短时间之内融集1亿甚至10亿的资金,如何才能办到?如果让我们的企业在一夜之间产生10名至20名千万富翁,怎样才能实现?如何让我们的企业由求银行借钱转变为银行捧着现金求我们收下?如何不花一分钱的广告,就让数以亿计的股民于一夜之间认识我们的企业、认识我们的产品……
上市!作为企业发展中最重要的里程碑,上市在企业的成长中占有着毋庸置疑的。上市意味着成功,代表了名誉,同时也是得到广泛认可的企业标志。上市能为企业的持续发辟稳定、长期的融资渠道,xxx降低企业的债务比率、财务风险,规范公司经营管理,从而实现企业的超高速成长。然而,我们的公司上市究竟选择哪里比较合遣?
xxx章 证券市场综述
xxx节 ,财富的天堂
第二节 ,企业迅速腾飞的地方
第三节 十年港股风雨
第二章 资本市场基本情况
xxx节 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相关数据
第二节 内地企业上市地比较分析
第三节 内地企业赴港上市要考虑哪些因素
第二部分 内地企业上市解析
市场是世界最的经济体系,不但有高度严格、规范的监管法律体系,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体系,还有外向型的国际化市场,具有强大的融资能力,能为企业提供可以兑换的资金。因此,赴港上市成为越来越多内地企业标的所向,同时也诞生了越来越多的财富奇迹本部分分别列举了房地产业、汽车业、高新科教产业、银行业等行业明星上市公司的资本运作案例,其中无论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皆可资有意上市之公司借鉴.
第三章 房地产业
xxx节 碧桂园:上市造就内地xxx地产
“千亿航母”
第二节 SOHO中国:“不归”造就十亿级富豪
第三节 恒大地产:上市成就2009中国内地新首富
第四章 汽车业
xxx节 比亚迪:缘何巴菲特18亿港元人股
第二节 东风汽车:缘何取得利润冠军“重组经
第三节 吉利:缘何顺利迎娶富家千金
第五章 高新科技
xxx节 金裕兴:民企上市新打法
第二节 冲浪平台:坐上财富过山车
第三节 网龙:第三只眼看“钱笼
第四节 阿里巴巴:阔步淘金
第五节 腾讯:丑小鸭升级白天鹅
第六节 中兴:两次资本加速战
第六章 银行业
xxx节 工行:蝉联全球赢利之王
第二节 中行:雄踞百年辉煌之尊
第七章 其他行业
xxx节 青岛啤酒:一杯青啤绽出“合金花”
第二节 蒙牛:一罐牛奶强占“最钱线”
第三节 同仁堂:一味草药崛起“半币山
第四节 国航:一双翅膀横渡“资本海”
第五节 物美:一件商品纵穿“经济年”
第三部分 上市实务——融资流程全攻略
有些企业对赴港上市的认识不足,认为只要企业规模、资产达到一定程度,符合上市条件,就可以立即赴港上市了其实不然,赴港上市是一项繁琐庞杂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的环节。赴港上市前,企业要做好上市前准备;上市时,要严格遵循上市程序;上市后,还要做好信息披露、风险应对等一系列工作。
第八章 赴港上市前准备
xxx节 制订商业计划
第二节 选择投资者关系公司
第三节 选择中介机构
第四节 企业改制与重组
第九章 赴港上市程序
xxx节 上市申请
第二节 上市演
第三节 询价与定价
第四节 发行与上市
第十章 上市后工作
xxx节 信息披露
第二节 风险应对
第三节 股权激励
第四节 年报解读与编制
第四部分 关键指标——证券市场透视
知己知彼,方能解百惑。内地企业要想在证券市场游刃有余,必须很好地了解证券市场,包括证券市场的股票分类及股市指数、证券市场主要监管机构、内地与的相关法律差异。
第十一章 证券市场
xxx节 证券市场股票分类及股市指数概况
第二节 证券市场的监管概况
第三节 内地与相关法律差异j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阅读此书,深感畅快!刘建华先生和教授又为行业做了一件好事,为内地企业与资本市场搭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界经济发展的两大主流趋势,而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就是金融全球化。虽然我国的金融市场有了很大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发展市场化与国际化的进程日益加速,我国资本市场向世界的政策力度越来越大,上市是中国企业完成原始积累后实现跨越式发展及国际化的最佳选择。
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中国优秀企业了资本之,但由于市场容量和企业数量的,更多的优秀企业被挡在了资本市场的大门外,在这种情形下,境外上市自然而然就成了民企上市的重要出。
是中国的南大门,是亚太地区的国际金融中心,它拥有健全的法制、简单的税制,还有的流动市场制度,对海外与内地的投资者一视同仁。对于内地企业而言,完善的国际化贸易体系将能够有效地引导企业的发展方向、降低企业成本、减少贸易摩擦,从而促进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因此,充分借助的优势成为诸多内地企业的最佳选择,成为内地企业“走出去”的最理想平台。
后记
冬去春来,2009年已经结束,2010年已经来临。2010年意味着什么?不仅仅代表了一个世纪过去了1/10,更意味着我几十年的金融管理生涯过去了将近1/2。2010年,有太多的可圈可点,值得依恋,值得记住,值得留下点什么,因此我决定写这本书,让我们在继续上一本《融资:奔向纳斯达克》的同时再接再厉,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上市融资,是每一个有梦想、有追求的中小企业家渴望改变未来的力量。如果你读完这本书,上市依然是你的挚爱,融资依然是你的,你依然决定要奔向市场,那么我认为你已经迈出了成功的关键一步,不仅仅是为了获得财富。
蓦然回首,如果说网易、百度、携程等诸多中国中小企业在美国资本市场创造的一系列财富传奇,瞬间激发了每一个中小企业潜藏于心的上市梦想,那么蒙牛、比亚迪、青岛啤酒等众多中小企业在中国的资本市场所开创的一系列财富,则让每一个中小企业的上市梦想变得触手可及,甚至演变成现实。
在上市冲动的下,所有企业的梦想都已经或正在谋求一场属于在资本舞台上演的财富盛宴。然而,在海外资本市场看起来似乎只能由大型企业在其中进行游戏的时候,在海外资本市场要求严格、程序繁杂、时间冗长、费用高昂时,资本市场无疑是中国中小企业的及时雨、梦想的天堂,而且在上市,已经成为每一个中小企业最佳的融资方式。
书稿完成后,我曾拿给我的一些朋友审阅,他们中很多人已经是成功人士,有些朋友在一些著名的企业中身居要职,甚至有些朋友也创办了自己的企业,但许多朋友读后却这样对我说:“看了你这本书,才知道融资这么难,而且我都有点不敢上市了!”
文摘
自从1993年青岛啤酒在港上市后,内地企业正式进军资本市场的号角嘹亮。资本市场就像一只能下金蛋的母鸡,逐渐成为内地企业,尤其是内地民营企业在境外上市的首选、吸纳国际资金的主要市场。
自从1997年回归后,中国一直致力于把打造成中国企业的国际融资之窗。而亦凭借其既是国际市场又是中国本土市场的双重身份,成为中国企业与国际资本沟通的重要桥梁。
近年来,内地企业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都在联合交易所(以下可简称为“港交所”)缔造了一个又一个融资。
2006年10月,工行起航赴港,顿时掀起千层资本浪潮,一融资达219亿美元,创下了港交所xxx单日成交金额纪录,打破了1998年汇丰控股的最高成交金额纪录,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上的超级航母。
2007年4月,碧桂园斗志昂扬,市值疯长至1189.3 7亿港元,成为在港上市地产股中能与李嘉诚的和记黄埔、郭炳湘的新鸿基相媲美的房地产企业。
2007年10月,SOHO中国以其独特、新颖的,以不足碧桂园10%的土地储备募集资金超过128亿港元,写下又一段财富传奇。
2007年11月,中国xxx的电子商务公司、B2B电子商务模式的始作俑者阿里巴巴南下,并以超过200亿美元的市值成为中国xxx互联网公司。
内容由匿名用户提供,本内容不代表vi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vibaike.com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baike.com/32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