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阅读 (10529)

珠海 编辑

词条创建者 匿名用户

地名由来

珠海珠海城市远景

有关珠海地名出处的传说颇多,但最经得起推敲的还应该是从地理角度给予的释义。珠海唐家与伶仃洋之间海域,古代就被当地居民称之为“珠海”。在《唐氏族谱》上,有人取名为“唐珠海”(明朝永乐年间)。民国初年唐家三峰小学的《校歌》中,其歌词有“前环珠海,后枕鹅峰”之句。可见这片海域早已有“珠海”之称。

因此,珠海建县时,由于这一地区位于珠江出海之处,故称之为“珠海”。珠海大部分地区原属中山县,1953年从中山、东莞、宝安县划出一部分沿海地区和岛屿设立珠海县,县城设在今唐家镇。1958年珠海县归并于中山县,1961年恢复珠海县建制,县城改设于洲。197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为省辖市。1983年,斗门县划入珠海市。

珠海经济特区成立于1980年8月,当时特区面积只有6.81平方千米,以后经两次调整,1989年4月5日特区面积扩大到121平方千米。截止2010年珠海市下辖香洲区、金湾区、斗门区(原斗门县)、横琴新区,面积7653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65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000平方公里,“珠海渔女”是珠海的标志;珠海的市花、市、市鸟分别为:勒杜鹃,艳紫荆,海鸥。2012年度城市科学发展指数排名发布,珠海居第九。

历史沿革

珠海珠海沿海大道

珠海市大部分地区自南宋起至民国时期属中山县(原名香山县)辖地。考古,发现的磨光石和彩陶说明,早在新石器时代距今四五千年前便有原始部落人群在这里生活。在凤凰山脉周围和珠江口一些海岛的沙丘、山岗、台地上,都留下了先民们的遗迹。

战国时期,为百越之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于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在岭南设南海郡,属南海郡辖地。汉初为南越国辖地。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属番禺县辖地,直至东汉。三国时期,属吴国辖地。东晋咸和六年(331),分南海郡之东为东官郡,届东官郡辖地。属南海郡辖地。直至东汉。直至南北朝,于刘宋元熙二年(420)又改东官郡为东莞郡,属东莞郡辖地。隋开皇十年(590),属宝安县辖地。唐至德二年(757),宝安县更名东莞县,属东莞县辖地,并开始设置香山镇(今珠海市山场)。香山镇的名称,是由于境内诸山之祖五桂山奇花异草繁茂,神仙茶丛生,色香俱绝而得名。唐代之后,经五代和宋代,香山镇仍属东莞县。北宋元丰五年(1082),设立香山寨,仍属东莞县。至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将原属东莞县的香山寨划出,并把南海、新会、番禺、东莞4县的部分海滨之地,置香山县,隶属广州府。元至正十九年(1282),香山县隶属广州路。明洪武元年(1368),香山县隶属广州府。清顺治二年(1645),香山县仍隶属广州府。

民国元年(1912),香山县直属省辖。2至9年,隶属粤海道。10年以后,隶属中区绥靖公署所辖。1925年4月15日为纪念孙中山易名中山县。隶属xxx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30年至1934年中山县政府设在唐家。1949年10月30日,珠海内陆地区解放,1950年8月3日万山群岛海岛地区解放。1951年1月,从中山县划出鸡头角、涌口山、万山群岛、淇澳岛,从东莞县划出万顷沙、五涌、一涌、龙穴岛,从宝安县划出内伶仃、固戊、蛇口、盐田、外伶仃岛、佳蓬列岛等组成广东省人民政府海岛管理局珠江分区,后改为珠江专区海岛管理处,隶属珠江专署。1952年7月,海岛管理处移交给中山县,同年10月,在唐家镇设立渔民区人民政府,管理48个大小岛屿和海湾。为加强海边防管理,发展渔农业生产,经政务院批准,于1953年4月20日成立珠海县,由原中山、宝安、东莞县划出部分沿海地区和海岛组成,隶属粤中行署,县址设在唐家。下设一区(唐家)、二区(前山)、三区(三灶)、四区(万顷沙)。1955年珠海划为边防区,设立上涌、下栅边防检查站和发边防居民证。1956年底,撤区并大乡,并将中山县的翠微、康济、造贝、下栅、官塘、东岸六个小乡划入珠海县。

1958年10月各乡成立人民公社,不久全县成为一个大公社。

1959年3月并入中山县。8月,成立珠海工委。1961年4月,恢复珠海县建制,县址设在香洲。

1979年3月5日,珠海县改为省辖市建制。1980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批准,在珠海设立经济特区。特区面积先是6.81平方公里,1983年扩大为15.16平方公里,1988年扩大到121平方公里。

1983年5月,斗门县划归珠海市辖。

1984年6月,在原珠海县范围管辖区域设立香洲区,为县一级建制。以后珠海境内由广东省管辖的红旗、平沙农场划归珠海。珠海市行政管理范围包括香洲区、斗门县和三灶、万山、平沙、红旗、淇澳、珠梅港、横琴六个管理区。1989年4月5日,珠海经济特区面积调整为121平方公里。

2009年,横琴纳入珠海经济特区范围,珠海经济特区总面积扩大为227.46平方公里。

2010年8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将珠海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珠海全市,特区扩容从2010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城市规划

珠海珠海市

2015年1月28日国务院批复珠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批复要求:

一、原则同意《珠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2015年修订)》(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珠海是我国经济特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和滨海风景旅游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做好珠海市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要不断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功能,逐步把珠海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二、重视城乡区域统筹发展。重点加强对中心城及xxx组团的规划统筹,在《总体规划》确定的7827平方公里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应当统筹考虑为周边农村服务。重点发展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在严格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的基础上,优化镇村体系和农村居民点布局,推进城乡一体化。

三、合理控制城市规模。到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105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05平方公里以内。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加大存量用地挖潜,稳步推进“三旧”(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和城市有机更新,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深化珠港澳合作,加强与中山、江门等城市的区域合作,提升珠江西岸整体发展水平。做好全市域的空间管制,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并严格保护,加强对滨海岸线、水系、湿地的规划控制。提高乡镇和村庄的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切实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四、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要加快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与周边地区交通运输条件。建立以公共交通主体,各种交通方式相结合的多层次、多类型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要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高度重视城市地下管网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统筹规划建设城市供水水源、给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要划定基础设施黄线保护范围,预留好各类设施用地并加强规划控制,保障建设实施。要建立健全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着力加强重点防灾设施和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重点提高城市应对洪涝、台风和地质灾害的能力。

五、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要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促进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发展。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工业、交通和建筑领域的节能,支持绿色建筑发展。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提高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限期达到《总体规划》提出的各类环境保护目标。划定城市蓝线保护范围,结合水域自然形态进行保护和整治,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建设节水型城市。要开展绿色生态城区、绿色住区建设,引导城市转型发展。加强对凤凰山、黄杨山、淇澳岛红树林等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特殊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制定保护措施并严格执行。

六、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要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城市常住人口规模统筹安排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市政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和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将城市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目标纳入规划,确保保障性住房用地的分期供给规模、区位布局和相关资金投入。要加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整治和改造,提高城市居住和生活质量,创建宜居环境。

七、重视历史文化和风貌特色保护。要统筹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按照整体保护的原则,切实保护好城市传统风貌和格局。要落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紫线管理要求,重点保护好唐家湾镇、斗门镇、网山村、荔山村、斗门古街等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街区,宝镜湾遗址、陈芳家宅、杨氏大宗祠等文物保护单位,以及近现代重要史迹、建筑。要加强城市绿化工作,划定城市绿地系统的绿线保护范围,结合海岸线形态形成海湾型城市格局,提高海岸带的城市环境品质,保留自然山体,构筑山体之间的视线通廊,重点控制沿海的城市天际线,形成“山、河、海、城、田、岛”整体景观格局,体现亚热带滨海旅游城市特色。

八、严格实施《总体规划》。城市建设要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城市管理要健全民主法制,坚持依法治市,构建和谐社会。《总体规划》是珠海市城市发展、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城市规划区内的一切建设活动都必须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要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实施《总体规划》的重点和建设时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包括各类开发区)的一切建设用地与建设活动实行统一、严格的规划管理,不得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以外作出规划许可,切实保障规划的实施。要加强公众和社会监督,提高全社会遵守城市规划的意识。驻珠海市各单位都要遵守有关法规及《总体规划》,支持珠海市人民政府的工作,共同努力,把珠海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

自然环境

珠海珠海景色

地理:珠海市区内陆部分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多样,以平原(占25.5%)、丘陵(占58.68%)为主,兼有低山、滩涂等。地势平缓,倚山临海,海域辽阔,百岛蹲伏,有奇峰异石和秀美的海湾、沙滩。内陆由凤凰山、将军山两大山系的山地丘陵及海岸、平原所构成。xxx的海岛是三灶岛,面积约78平方公里。陆上山地、丘陵、台地、平原,为纵横交错的水网分划。滨海冲积平原由西江和北江冲积物聚成。珠江口外海滨滩涂辽阔,水下滩地向岸外缓慢坡降。海岸线、岛岸线长690公里。内陆最高的凤凰山,海拔437米,海岛多在海拔100米以上。最高峰是二洲岛上的凤凰山,海拔437米。主要矿产资源有水晶、铁、钨、锡、锰、钾长石、优质石英砂。自然土壤有赤红壤、石质土、滨海沙土、盐渍沼泽土等。主要河流有磨刀门、金星门、坭湾门、鸡啼门、虎跳门、前山水道、湾仔澳门河段、南水沥等,总长135公里。

气候:珠海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常受南亚热带季候风侵袭,多雷雨。年平均气温22.3℃,最低气温2.5℃。年降雨量为1770-2300毫米,4月至9月盛行东南季风,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5%;10月至次年3月盛行东北季风,为旱季。 珠海大气的年平均相对湿度是79%。每年初春时节,细雨连绵,空气相对湿度较大,有时可达到100%。 珠海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是台风和暴雨,个别年份冬季受寒潮低温影响。台风出现的时间多在6月至10月,年平均4次左右。严重影响珠海市的台风平均每年1次,暴雨有5次左右。

土壤:可分为三大类:水土、自然土壤(包括赤红壤、滨海沙土和滩涂)、旱地土壤(包括早坡地、堆叠土、菜园土和滨海砂地)。水稻土是在各种自然土壤、早地土壤等起源土壤的基础上,经人工长期水耕熟化、改土培肥而成的一种人为土壤,是珠海市最主要的农耕地,面积846238亩,广泛分布于珠海市区、县的各种地貌类型的土地上。分布较为集中的是前山河、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等河流出海的河口三角洲平原以及丘陵山地的宽谷盆地等冲积洪积平原地区,按行政区统计,水稻土以金鼎、前山、南屏、小林等镇(区)分布面积较大。

地貌:根据地貌的形态、成因、物质组成和年龄,全市地貌分为5大类17种。

1、地层,珠海市露出地层较简单,除广泛发育第四系外,在东北部和中西部零星出露有古生代的寒武系、泥盆系和中生代的侏罗系,面积共759.09平方公里,占全市陆地面积的57.95%。其主要特征如下:下寒武统八村群(clb)为一套浅海类复理石碎屑岩建造,主要由变质的砂岩、粉砂岩、页岩和少量炭质页岩组成,含腕足类、头足类等化石。中泥盆统桂头群(D2G)为一套滨海或浅海相碎屑岩建造,由石英砾岩、含砾砂岩和砂岩组成,含植、动物化石。其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下侏罗统兰塘群(Jlin)为一套浅海相砂泥质碎屑岩建造,主要由砾岩、砂岩和页岩组成,与下伏地岩为不整合接触。中侏罗统百足山群(J1HN)为一套内陆山间湖泊相碎屑岩建造,主要由石英砾岩、砂岩和页岩组成,由下而上沉积物变细,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第四系(Q)分布面积为704.62平方公里。按成因类型可分为残积层、冲洪积层、冲积海积层、海积层及人工填土。

2、构造,在构造体系上,大陆部分属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中次级紫金一博罗断裂带和莲花山断裂带的西南段,并被北西向的西江断裂分割成梯形断块;岛屿部分属北东向的万山隆起带。东南和西北两侧,分别与珠江口大型新生代沉积盆地和陆地上的珠江三角洲盆地相邻。全市地壳经历了长期复杂的构造变动。主要有加里东、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四期,其中以燕山运动最为强烈,影响范围最广,以褶皱、断裂构造发育和岩浆活动强烈为特征。主要褶皱有环沙向斜、南山向斜、三灶向斜、荷包单斜、北尖单斜和大魃倒转褶皱。主要断裂构造的北东、北西和近东西向三组。这三组断裂形成不同,规模各异,其中以北东向最明显,北西向次之。北东向断裂有五桂山南麓断裂、平沙断裂、南屏断裂;北北东向断裂有山塘一那洲断裂、南屏一唐家断裂、深井断裂、弄断裂和高栏断裂;北西向断裂有西江断裂、翠微断裂、牛头一隘洲断裂;近东西一北东东向裂有洲仔断裂、三灶中断裂和海区断裂。而海区断裂根据生力测量、节量发育情况、岛链与水深线走向等资料综合分析,可分出桂山一横琴一三灶和担杆一三门两个东西向断裂带。 此外,依据综合分析,在海区仍可划出桂山一荷包南、外伶仃一万山和担杆一佳蓬三个北东东向断裂带,这三个断裂带与珠江口含油盆地的展布方向一致,推测它们是在同一构造机制作用下发育形成的。现阶段的地壳运动基本上以上升运动为主要趋势,并伴有断块差异性的升降运动,即断隆区持续间歇上隆,而断陷盆地持续下降,珠海市新构造运动仍很活跃,表现在西南和东北部均有高热温泉分布,中部又有多处地热异常,还有少量小震活动。

3、侵入岩,中生代时期珠海地区岩浆活动极为剧烈,燕山期酸性岩浆岩分布很广,出露面积达550.78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42.05%。其可分出二、三、四、五期侵入岩。燕山二期侵入岩以花岗闪长岩和石英闪长岩为主,主要矿物为长石(60%—70%)、石英(25%),岩石性脆,易于风化。前者分布于前山、莲塘、桂山岛、大蜘洲岛及担杆岛,后者见于银坑。燕山三期侵入岩主要为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呈岩株及岩基产出,分布最广,计有唐家、吉大、湾仔、斗门、南水等岩体,较大的岩体内可见过渡相和边缘相。中心相岩石的主要矿物为长石(60%)、石英(30%),岩石易风化。燕山四期侵入岩主要为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分布于白沙岭、凤凰山、鸭贯门山,多呈小岩株产出要矿物为长石(70%)、石英(25%),岩性坚硬,不易风化。燕山五期侵入岩以花岗斑岩为主,分布于北部厂头岗、乌猪岛,呈小岩株、岩墙、岩脉产出。

4、工程地质,根据岩性及物理力学资料,境内可划分为4个工程地质岩类、7个工程地质岩组及10个亚岩组。

自然资源

珠海珠海城市夜景

石料:珠海市蕴藏的石料主要为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其具有坚硬、耐酸、耐碱的物理、化学性能,可用作建筑饰面材料、设备的防蚀材料和建筑石料。石料资源广泛分布于低山丘陵区和低丘台地区,其中可分为北部的凤凰山区,中部的板樟山区、南部的牛筋头山区,西部的黄杨山区和海岛区。各区的石料蕴藏量丰富,据初步估算,全市主要地区石料蕴藏量达230亿立方米,力学性能良好,表土覆盖较薄,开采条件较好,产地运输方便,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砂料:珠海滨海平原地区有多处石英砂矿床。其中金鼎的玻璃砂矿床,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Q2/4)的万顷沙组(Q2-2/4”)中,属滨海拦湾砂堤型矿床,矿层分三层,矿体主要由石英砂组成,原矿品位SIQ2占96%以上,矿砂总储量为2769万吨。精矿可作为生产特种技术玻璃和平板玻璃的硅质原料。斗门县的斗门、坭湾、五山、白蕉等地有小型的石英砂矿床,总储量386万吨,具有一定的开采价值。

粘土及高岭土:珠海有多种类型的粘土矿或高岭土矿。按成因可分为4种类型:风化岩脉型高岭土矿、花岗岩风化壳型高岭土矿、冲积一泻湖堆积型粘土矿和山麓冲积型粘土矿。冲积一泻湖堆积型粘土矿以位于山场一南村一红山地段的红山粘土矿较典型,其粘土质量较好,含AI2Q3.20.29—30.40%、SIQ2/253.78--59.11%,远景储量约1500万吨,覆盖薄,易露天开采,交通方便。柠溪、南水、横琴岛的深井、二井、金鼎的河头埔、留狮山等地的风化岩脉型高岭土矿具有一定的工业开采价值;下栅六组、会同、永丰、官塘,前山的东坑,斗门的岐沥、马山、大托等地的山麓冲积型粘土矿可供小规模开采。

其他矿产:铁全市铁矿床(点)共8个,除南山属小型矿床外其余均为矿点。南山磁铁矿就床品位偏低,铁平均品位30--35%,储量14.9万吨,工业意义不大。
钨、锡、铋、铜、铅、锌等有色金属矿床(点)共16处,但规模小,仅砂锡矿1处属小型矿床。斗门石坑尾砂锡矿矿层赋存于第四系沉积层底部,在河流上游品位较高,矿层较厚,锡石颗粒较大,属小型矿床,具有一定工业价值,可供地方开采。铌、铯、铍等稀有金属矿点共4个。高栏岛南径湾铌铁矿的铌铁品位50--100克/立方米,锡石品位30--350克/立方米,可供地方开采。担杆区的北尖岛产含天河石、钾长石、白云母巨大晶体的伟晶岩脉,其中天河石、钾长石含铯,在建国前后曾开采。柠溪见伟晶岩型绿柱石矿化点。

钾长石、硅石、含钾岩石、黄铁矿等非金属矿点共8个。钾长石矿点有5个,矿体为含钾长石、石英巨大晶体伟晶岩脉,脉内含钾长石60--80%,其化学成分K,O  12.46---13.42%,$iQzl8.70---20.63%,AL2O3/0318.70—20.63%,Pq03 0.17---0.09%,在斗门的象山、黄杨山和沥岐3个矿点已有小规模开采。泥炭土矿点有11个,均分布于斗门县内,含油率10---11%,腐植酸9.6--27.73%,可作燃料及肥料利用,但规模小,仅可供地方开采。斗门上横乡的三隆有浅层天然气产出,含气层分布广,但气储量有限,气量、气压小,且不稳定,可供民用开采。

滩涂资源:滩涂是处于大潮高潮线与大潮低潮线之间的地带。一般以大小潮的高低潮位线为依据,将滩涂分为高滩、中滩、低滩。而根据滩面高程与地下水位,及其实际利用关系,可再分为超高滩、高滩、中滩、低滩、浅滩五类。珠海市滩涂面积30.46万亩,占全市土地面积12.69%,其中超高滩5260亩,高滩5040.4亩,中滩24112.1亩,低滩18894.2亩,浅滩251306.4亩。按滩涂底质分为泥滩(占88.15%)和砂石滩(11.85%)。在26851.8亩泥滩中,生有咸水草的(草滩)3082亩,有红树林的(林滩)5689亩,曾养牡蛎的(老牡蛎滩)10917亩,没有草木生长的(光滩)248832亩。

全市滩涂可分4个区:(1)磨刀门口门滩涂区,包括鹤洲北、鹤洲南、三灶湾、洪湾西、洪湾北、洪湾南等6片,占滩涂总面积37.61%。该区淡水来源充足,可发展鱼、稻、蔗、果的综合性生产。(2)东部沿海滩涂区,包括金鼎、唐家、香洲等片,占滩涂总面积14.77%,是历史上的养牡蛎区,可发展以牡蛎为主、鱼蟹结合的咸淡水养殖业。(3)西部沿海滩涂区,包括雷蛛和平沙两片,占滩涂总面积20.83%,可以蔗、鱼为主,种养结合的综合经营。(4)近岸岛屿滩涂区,包括淇澳、横琴、三灶、南水、高栏诸岛,占滩涂总面积26.78%,滩涂形成于岛屿湾内,小片分散,类型多种多样,以浅泥滩和中泥滩居多,可以种植或或养殖,尤以发展牡蛎生产的潜力很大。自50年代至1990年,全市滩涂围垦面积约219000亩,尚在围垦中的23380亩。此外,尚有280000亩可以开发利用。

动植物资源

珠海珠海市

1、野生动物资源

珠海全市主要野生经济动物有169种,分隶于4纲28目61科。在低山丘陵区有猕猴、野猪、赤麂、南狐、大灵猫、小灵猫、豹猫、水獭、鼬獾、红颊獾、穿山甲、赤腹松鼠、豪猪及各种鼠类。其中猕猴近20群(约2000多只)生存在担杆岛、大忙岛、二洲岛和外伶仃岛上。在三灶生活着几十头野猪、小灵猫、豹猫、水獭等。鸟类有八声杜鹃、鹎类、暗灰鹃鸩、喜鹊、黑卷尾、白腹、姬鹘、画眉、黑脸嗓眉、柳莺、褐翅鸦鹃,以及班鸠、鹧鸪、八哥和一些猛禽类。蛇类和龟鳖类也较丰富。在万山岛上发现红领绿鹦鹉珍稀动物。在平原耕作区有各种鼠类、蛇类、两栖类,鸟类有珠颈班鸠、八哥、麻雀、棕背伯劳、雨燕、翠鸟、鹎属鸟类、火尾缝叶莺、大山雀等。繁殖最多的候鸟是黄胸oq(禾花雀)。在海滩、沼泽区有白胸苦恶鸟、绿鹭、苍鹭、池鹭、白鹭等在夏季常见,冬天常见成千上万的鹜、鹘类。滩地外缘水面上有斑咀鹈鹕、野鸭及白骨顶等水鸟。

2、水产资源

在本区海域中,水产资源丰富。鱼类品种繁多,具有捕捞价值的鱼类近200种,在海洋捕捞中常见的主要经济鱼类70多种。有:灰星鲨(沉水鲨)、中华青鳞(青鳞)、金色小沙丁(横泽)、鲥鱼(三黎)、斑鲽(黄鱼)、鳓鱼(曹白)、黄鲫(黄雀)、七丝鲚(马齐)、马条蛇鲻(九棍、沙丁)、海鲶(赤鱼)、海鳗(山蟮)、四指鲅(马鲅)、短尾大眼鲷(大眼鸡、目连)、兰园(池鱼)、乌鲳(黑鲳)、头梅童鱼(黄皮、狮头)、大黄鱼(黄花)、娩鱼(敏鱼)、印度百姑鱼(或鱼)、金钱鱼(红三)、断斑石鲈(头鲈)、鲤鲥鱼(石或)、黄带鲱鲤(红线)、带鱼(牙带)、康氏马鲛(马鲛)、中国鲳(白鲳)、刺鲳(南鲳)、印度双鳍鲳(又尾鲳)、扁舵鲣(杜仲)、狼段虎鱼(g鱼)、黄鳍马面(羊鱼)、中华乌塘蚌(乌鱼)、舌鳎(龙利)、红眼鲈(盲螬)、鳐(甫鱼)、公鱼仔、海河等。甲壳类有:墨吉对虾、近绿新对虾、周氏新对虾、斑节对虾、日本对虾、刀额新对虾、龙虾、毛虾(银虾)以及锯缘青蟹、梭子蟹(化蟹)等。贝类有:近江牡蛎(蚝)、翡翠贻贝(青口螺、淡菜)、坭蚶(蚶)、毛蚶(六蚶)、文蚶(沙螺)、扇贝、鲍(鲍鱼)、兰蛤(白蚬)、乌贼(墨鱼)、日本抡乌贼(鱿鱼)、章鱼(八爪)等。

藻类有广东紫菜、石花菜、江蓠、马尾藻、虎苔、鹅掌菜等。地理环境优越,海区底质多泥沙,底开平坦,水质肥沃,是各种鱼类繁殖、生长、索饵、洄游、栖息的优良场所,形成不同渔场的渔汛。鱼汛期长可以常年作业,既可捕捞又能养殖。1988年后,鱼类资源逐步减少。海区鱼种虽多,但种群生物量不大,捕捞量增长过快,近海捕捞强度超过水产资源的再生能力,加上珠江口污染,致使经济鱼类资源严重减少,捕捞下降,传统的大宗池鱼种群已经枯竭,不成渔讯。有的近海区已无鱼可捕。

3、植物资源

珠海市植被主要组成种类有556种,分别隶属于145科385属。其中以热带性属种较多,常见的大戟科、桑科、棕榈科、桃金娘科、茜草科、梧桐科、豆科、五加科、杜英科、野牡丹科、茶科、芸香科、五桠果科常绿针叶林有马尾松一桃金娘、岗松一芒萁群落和马尾松一岗松、桃金娘一鹧鸪草群落等。

(一)自然植被

常绿季雨林有黄桐、胭脂、假苹婆、鸭脚木群落和猴耳环、降真香、亮叶杜英一棕竹群落。季风性常绿阔叶林有蕈树、大头茶、春花群落。诲滩红树林即滨海盐渍红树林有秋树群落和桐花树群落,科目10多种,1966--1971年,在大、小横琴岛之间的中心沟,因围垦造田,毁掉3000多亩红树林。建市后,随着多年的大量围垦建设,沿海滩涂的红树林资源又受到严重破坏,成片保存的已经不多。只有淇澳岛大围湾红树林资源保护较好,扩种红树林86.71公顷。种类十分丰富,有秋茄、木榄、海等13个品种;在红树林上栖息的有白鹭、池鹭、灰鸩等120多种鸟类,数量达1万多只。竹林有托竹群落和黄竹仔群落。常绿灌丛有豺皮樟、桃金娘、降真香、虎皮楠、春花群落。草丛有五节芒、野古草、纤毛鸭咀草群落,鹧鸪草、蜈蚣草群落和野古草、野香茅、纤毛鸭咀草群落。灌草丛有桃金娘、岗松一芒萁群落和桃金娘一鳞莎草、鹧鸪草群落。砂生草丛有厚藤、白背荆、鬣刺、绢毛飘拂草群落和露兜勒、仙人掌群落。湿性草丛有短叶茳芏群落和芦苇群落。

(二)人工植被

防护林有木麻黄群落,台湾相思群落和水松群落。经济林(园)有荔枝园和柑桔园;香蕉、大蕉群落和蒲葵群;龙眼、梨、梅、桃、李、黄皮、番荔枝等果树零星分布。此外,在湾仔种植花卉。大田作物有甘蔗群落和水稻、花生群落。 旱地作物有番薯木薯、花生群落。1990年,作为园林观赏植物引用的种类达81种,如香港木兰、文珠兰、黄杨、墨兰、吊钟等。

4、海洋海岛资源

珠海市海区面积为6135公里,分布有群岛2个、列岛8个,大小岛屿共147个,岛屿岸线总长543.01公里,面积为236,93平方公里。海岛数量居全省各县、市xxx位。东起担杆岛,西至杜仔岛,南起平洲岛,北至淇澳岛。有127个小岛的面积小于2平方公里,2--10平方公里的岛屿有11个(直湾、北尖、外伶仃、内伶仃、横沥、小万、大万、白沥、二洲、东澳、横山等),大于10平方公里的岛屿有8个(担杆、淇澳、横琴、三灶、桂山、、南水、高栏、荷包)。据1985年统计,有人常住的海岛12个,各海岛居民的祖先多数是在清乾隆年间放宽海防政策后从各县迁来的。按照岛屿的成因,珠海海岛属大陆岛和冲积岛,其中属大陆岛类型的占绝大多数,占海岛总数的90%以上。珠海海岛热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介于22--23℃。海岛上有被称为“海上森林”的红树林,岛上有杜鹃、棕竹、龙船花、猕猴桃等50多种野生观赏植物。各岛鸟类102种,为华南地区511种的五分之一。其中外伶仃岛、二洲岛、大忙岛和担杆岛为广东省临濒动物保护区。

5、水资源

(一)地表水资源

珠海市河流主要为西江的出海水道:磨刀门水道、鸡啼门水道、虎跳跳门水道和前山水道。在丘陵山地和岛屿上,尚有一些山溪河流:斗门河溪、大赤坎河、飞沙河、南溪河、鸡山河及神前河。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1987.6毫米,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15.0654亿立方米,平均每人拥有水量3660立方米,每亩耕地平均水量2662立方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西江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三大口门经珠海市出海,总径流量达1018.3亿立方米,且径流量稳定。珠海市大部分沙田区都利用过境河流引水灌溉,兴建的珠海对澳门供水工程也是从磨刀门引水。

(二)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类型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全市松散岩类孔隙水淡水分布区的渗入量为54596吨/日,总渗入量1992.8万吨/年。全市基岩裂隙水天然资源年总量为15077万吨,年平均资源为413068.5吨/日,枯季资源为258597.9吨/日。

(三)水质

珠海市所属河流水系及海域,西江出海水道的水质良好,水中各种重金属和农药含量均在国家地面水二级标准之内。前山河受到有机质污染和重金属污染,为地面水二级标准的1.4倍。河涌水受到有机质污染和重金属污染严重,水中油类含量及细菌学指标亦高。水库的水质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井水主要受有机质污染,水中Pb、As、F浓度超过饮用水标准、细菌学指标也高。近岸海水主要受有机质污染及油、Hg污染,总体水质多在海水二级标准之内。

人口民族

2008年末,全市拥有常住人口148.11万人,其中户籍人口99.48万人,是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中土地面积最少、人口规模最小的城市。普查资料显示,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珠海市常住人口为1560229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35582人相比,十年共增加324647人,增长26.27%,年平均增长率为2.36%。

普查资料显示,珠海占全省常住人口总量的1.50%,比十年前的第五次人口普查提高0.05个百分点,仍然是全省常住人口最少的市。

姓氏

民国《香山县志续编》记载,珠海地区的陈、唐、梁、容、杨、吴、陆、鲍、韦等主要姓氏,均系南宋宁宗开禧元年至度宗咸淳年间从南雄等地迁入。1990年人口普查时珠海市区共有姓氏365种。

民族

从史前至唐宋时期,在珠海地区居住活动的原始居民属百越土著人,如在三灶岛居住的瑶族,被封建统治鄙称为“摇蛮”。宋代以后,这些土著又被外来的氏族所驱赶,或汉化了。珠海地区主要为汉族人口聚居区。1986年,市区有汉族164850人,占总人口的99.8%,少数民族297人,占总人口的O.20%。其中:壮族111人,回族76人,满族36人,瑶族34人,侗族13人,黎族9人,蒙古族3人,朝鲜族4人,苗族3人,土家族3人,羌族2人,毛难族2人,畲族1人,仫佬族1人。1990年市区有少数民族28个,人口2706人,另有外国人加入中国籍的162人。

行政区划

截至2005年12月31日,珠海市辖3个市辖区,8个街道、15个镇。

珠海市面积1653平方千米,人口85万(2004年)。

香洲区面积476平方千米,人口40万。邮政编码519000。

斗门区面积801平方千米,人口31万。邮政编码519100。区人民政府驻井岸镇。

金湾区 面积376平方千米,人口11万。邮政编码519090。区人民政府驻红旗镇。

行政区:香洲区、斗门区、金湾区、横琴新区

功能区:高栏港经济区、高新区、保税区、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

城市格局:珠海围绕新一轮城市空间布局,坚持全市一盘棋进行统筹规划,着力打造“一条主轴(情侣路—珠海大道)、两大板块(东部、西部)、三区一城(香洲核心城区+横琴新区+珠海市西部中心城区=新的主城区)、若干组团(与产业园区相配套的城镇组团)”的城市发展新格局。

经济发展

综述

珠海于1980年成为经济特区。为确保本身的高科技和旅游地位,珠海抑制重工业发展。按总工业输出额计,主要工业依次为:电子及通讯设备、电子仪器及机械、办公室仪器。以高科技为重点的工业体系,综合发展的外向型经济。珠海从昔日一个经济落后的边陲小县,一跃成为新型花园城市。一个以高科技为重点的工业体系,综合发展的外向型经济格局初具雏型;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经济实力xxx增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珠海市作为中国的经济特区,是外商投资的热点地区之一。已有52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投资珠海,外商直接投资项目7303项。日本的三菱、三井、伊藤忠、松下、东芝、佳能、日通,美国的埃克森美孚、塞拉尼斯、伟创力,英国的BP公司,德国的戴姆勒克莱斯勒、西门子,法国的家乐福,荷兰的飞利浦等30多家著名跨国公司已落户珠海。2004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1291.3亿元,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占75.2%。珠海工业已逐步形成电子信息、家电电气、生物医药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电力能源等六大优势产业。

第二产业

2014年,该市经济运行良好,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57.32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从全年走势看,增速逐季提升,经济发展呈现稳步升温的良好态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珠海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6:50.6:46.8。

2014年,虽有外需疲软,日资企业增速下滑等因素影响,但在新投产项目及生物医药行业快速增长拉动下,该市工业生产增速加快。珠海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2%,比前三季度加快了1.5个百分点,增速在珠三角居第3位。生物医药业增势良好,同比增速达16.2%,远高于同期珠海市平均水平。工业转型升级不断推进,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占珠海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7.3%和25.9%,占比分别比上年提升2.0和1.4个百分点。二是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突破千亿,增速连续第四年居珠三角首位。2014年,该市固定投资总量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1135.05亿元,同比增长23.5%,总量超过了江门和中山,在珠三角各市的位次由末位升至第7;增速连续四年居珠三角首位。从结构上看,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76.04亿元,增长15.6%。

第三产业

完成投资857.33亿元,增长26.2%,其中房地产投资388.30亿元,增长42.5%。从投资主体看,民间投资394.84亿元,增长55.7%。工业技术改造完成投资额58.3亿元,同比增长156.7%,增势表现抢眼。

政治

现任领导

市委书记:李嘉(广东省委常委兼任)
市委副书记:江凌,赵建国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广泉
市政协主席:钱芳莉(女)

历任书记

吴健民1979年1月—1984年2月
方苞1984年2月—1987年1月
梁广大1987年1月—1998年10月
黄龙云1998年10月—2002年8月
方旋2002年8月—2005年8月
邓维龙2005年8月—2008年2月
甘霖2008年2月—2012年02月

历任市长

甘伟光1979年2月—1980年11月
吴健民1980年11月—1982年7月
凌伯棠1982年7月—1983年3月(代市长)
梁广大1984年10月—1995年11月
黄龙云1995年11月—2000年10月
方旋2000年10月—2002年8月
王顺生2002年11月—2007年1月
钟世坚2007年1月—2011年10月
何宁卡2012年1月— 2015年1月

交通状况

航运设施

珠海金湾国际机场位于珠海西区三灶岛西南端,三面环海,净空良好,距市区约35公里。机场严格按照国际一级民用机场标准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和施工,其跑道、候机楼、通讯航系统、供油和安全等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机场由“珠港机场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和运作,开通飞往全国30多个城市的航线。珠海机场每一个航班到达都会有一班车到市区。
2013年1月10日,珠港机场管理有限公司对外通报,经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准,即日开始,原珠海三灶机场正式更名为珠海金湾机场(简称珠海机场)。

 

海运设施

高栏港总投资十八点八六亿元人民币,占地五十七万平方米、岸线八百二十四米,年设计吞吐能力八十万TEU(标准箱)的两个五万吨泊位的高栏港集装箱码头工程,是珠海港控股集团与和黄三角洲港口继成功合作经营九洲港货柜码头、高栏港件杂货码头后又一大型合作项目。
珠海九洲港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口西岸、毗邻港澳,与澳门陆地相连,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珠海经济特区连接海内外的桥梁与枢纽。也是全国沿海xxx的港口客运站之一。
九洲港至香港航线,每天往返28个航班;九洲港至深圳蛇口航线,每天往返46个航班;澳门环岛游航线,每天5个航班;浪漫海上夜游航线,每晚2个航班;还有九洲港至珠海东区海岛游。

 

铁路设施

广珠铁路一条拟建纵贯珠三角西岸的铁路,连接广州、佛山、江门、珠海四市,线路全长186.23公里,并将以货运为主。广州铁路集团的子公司广珠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于2007年1月正式在珠海挂牌成立。
广珠城际轨道交通广珠城际轨道交通是珠三角轨道交通网的主轴线之一,于2005年12月18日正式动工,工程全线总长143公里,其中广州至珠海主线长117公里,小榄至新会支线长约26公里。主线北起广州市新广州站(广州南站),直达珠海核心拱北站

 

陆路设施

港珠澳大桥珠海的高速共分为京珠、西部沿海高速、江珠高速,其中京珠高速只有下栅一个入口,沿海高速的入口有好几处,主要分布在:界涌入口,南屏入口,湖心路口入口,斗门入口,港湾大道入口,这些入口都和京珠、江珠进行了连接,其中西部沿海高速的最快入口在南屏,也是直接上西部沿海高速。
港珠澳大桥港珠澳大桥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是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香港口岸、珠海口岸、澳门口岸、香港接线以及珠海接线。大桥主体工程采用桥隧组合方式,大桥主体工程全长约29.6公里,海底隧道长约6余公里。

 

公交设施

公交车:珠海市区公交车绝大部分线路实施无人售票,不设找赎,乘客自备零钱,上车投币。市内坐车一般为2元,并有分段收费的公交线路,车上语音系统以普通话、粤语双语报站,部分车辆加设英语。
出租车:珠海市区出租车(的士)都为绿色车身,西区(斗门区、金湾区)为深蓝色,机场运输(含金湾区部分)为黄色。市区的士起步价:起步10元3公里(帕萨特的士起步价为12元3公里),3公里后每公里2.4元,12:00PM后为13元
西区、机场的士起步价:起步10元3公里,3公里后每公里2.2元。

 

公路设施

十字门商务区珠海高速公路发达,每天有多班豪华巴士往返于省内外,从珠海到广州的高速公路非常方便,车程在1个多小时。珠海市内主要有4个长途汽车客运站,分别为:珠海长途客运站、斗门长途客运站、歧关长途客运站以及拱北长途客运站。珠海长途客运站位于香洲紫荆路59号,是珠海xxx的国营长途客运站,这里交通方便,旁边就是市区公共巴士站。
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巨大桥梁,于2009年12月15日开工,港珠澳大桥,以公路桥的形式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整个大桥将按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时速每小时100公里。

文化

珠海珠海市

珠海文化隶属香山文化,与中山、澳门同宗同源。香山文化在地缘上是指包括今天的中山、珠海、澳门在内的地域文化。它在本质上集中体现了岭南文化中广府文化的文化特征,是中原文化、土著文化、西洋文化、南洋文化相互碰撞和不断融合的产物,是相对岭南文化而言的子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珠海是一座具有浓郁代文化氛围的城市。从浪漫的休闲海滩,到欧式的午夜吧;从万头攒动的娱乐广场,到温馨宁静的文化馆站,珠海文化的内涵被放大,成为一种具有经济推力的“大文化”。
民居文化有170余年历史的会同村,是一处保存完整的清代民居建筑群。占地9.6万平方米的村子里,有会馆、碉楼、祠堂和数十所民居,格局齐整。而梅溪村的陈芳家宅,也有110余年历史,作为清驻夏威夷首任领事陈芳的家庭庄园,占地5.7万平方米的建筑群雕梁画栋,中西合璧,人称“岭南大宅门”。
民俗文化珠海的疍家人,是过去被称为“水流柴”的海上渔民。疍家人唱的歌叫沙田民歌,有170多年历史,分为高堂歌、咸水歌、大罾歌等,歌声高亢宏亮。珠海民间还有一种风格原始的祭神求福活动,人称“飘色”,是用巧妙的支撑装置将盛妆的男女幼童,高擎在半空进行表演。
2010年广东省珠海市的“鹤舞(三灶鹤舞)”,入选第三批xxx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舞蹈项目类别,序号4。
留学文化135年前,“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在家乡创办了留学预备学校“甄贤学社”,之后“读书拜孔子,留学拜容闳”渐成珠海世风。珠海承办了一系列以留学为主题的国际交流研讨活动,规划并开始建设中国留学生博物馆、中国留学文化研究中心等留学文化设施,“容闳与留美幼童丛书”更受到海内外关注。
传记文化丰富的近代史料资源,为珠海提供了历史名人传记写作与出版的沃土。《珠海历史文化书系》xxx批成功付梓。这部书系,分四套丛书,首批出版20余种,煌煌百万言,工程浩大,气势磅礴,其涉猎领域之广,历史线索之长,卷帧之浩繁,是一次对珠海地方史志的全面梳理。
海洋文化香炉湾的“珠海渔女”雕塑,象征珠海是海洋的女儿;中国海岸线最后一艘保存完好的清代三桅式古帆船,为珠海平添了海洋的神秘;海盗遗踪与海防炮台,记录着古往今来海洋上的风云变幻;而海上丝绸之路的遗存和清代海关的遗址,则昭示着近代中国从大陆文明走向海洋文明的漫长历程。
度假文化作为江海交汇、景色迷人的岭南水乡,珠海是海内外闻名的度假胜地。“住水边,食海鲜、玩水面、亲近大自然”的省级白藤湖度假区;有“岭南华清池”之称的御温泉度假城;依山傍水、以酒文化为主题的斗门酒吧城;集会所、枪会、狩猎场、山地高尔夫球场为一体的万盛乡村俱乐部等,都是阖家小住、情侣度假或是亲友欢聚的理想去处。
休闲文化情侣路仿佛珠海的城市名片,无论是在月下的礁岩观潮听涛,还是随风中的游艇漂海垂钓。
酒吧文化毗邻港澳的珠海,是开放型的国际化城市,酒吧文化是不可或缺的城市色彩。水湾路的酒吧一条街,虽然不及香港的兰桂坊热闹,但掩映在绿色园林中的露天欧式情调、正宗的葡萄牙红酒和德国啤酒,却也吸引了流连忘返的国内外酒客。在湾仔的濠江边和斗门的白藤湖畔,又有两条新的酒吧街即将建成。沙滩文化珠海有340多个海滩,虽然多数尚未开发,但珠海人的海滩情结却难割舍。从市区的菱角咀,到高栏岛的飞沙滩;从东澳岛的南沙湾,到三灶岛的金海岸;从外仃伶的银沙泳场,到荷包岛的大南湾。
演艺文化珠海的合唱艺术在海内外颇为知名,多次赴美国、新加坡等国交流。全国教师合唱节也在珠海落户。海泉湾的歌舞晚会将代声光技术融入古老的海滩,女子中乐团则将幽扬的千年中华古韵洒落在年轻的经济特区城市。珠海粤剧团的姚志强、赖琼霞更先后荣获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
影视文化珠海因优美的城市环境,成为国内影视摄制单位普遍看好的外景地。每天都有摄制组在珠海拍戏,最多时竟有八部影视作品同时在珠海拍摄。电视连续剧《失乐园》、《绿萝花》、《棋行天下》、《可怜天下父母心》、《相约青春》、《偷心之问》、《命运的承诺》等,均以珠海为主要外景,并由此带旺了珠海的影视制作业和演艺服务业。周星驰著名的电影《少林足球》亦是在珠海拍摄。
传媒文化珠海的传媒品种比较齐全。有一张日报、一张晚报、一本时尚期刊、一本通俗文学期刊、一家图书出版社、一家音像出版社,形成了“两报四社”规模的珠海报业集团;三个电视频道、两个立体声广播频道、一张生活类周报,组成了珠海广播电视台。珠海政府网站、“珠海视窗”等网络传媒也迅速崛起。
广场文化珠海市50多个大小不等的文化广场,成为群众文化活动主阵地。9个人民团体分头组织,市财政连年拨款扶持,每年70多万人参与,形成了以人民团体为主,社会各界齐抓共建广场文化的崭新模式。市政府要求:规划与建设部门统一行动,确保2010年前每个街道办(镇)建成不少于一个3000平方米的中心文化广场。
堂馆文化从2001年起,市财政每年投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经费5000万元,并逐年递增1000万元,珠海博物馆一期、珠海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珠海大会堂改造工程、珠海图书馆、珠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古元美术馆等完工并投入使用。
生态文化珠海高度注重生态保护,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文化。全国xxx的海岸滩涂湿地保护区、全国xxx的红树林保护区、全国罕见的水松林保护区、全国惟一的中华白海豚保护区,平添了珠海的生态魅力。而横琴岛上依山临海的深井村,被珠海市确定为“生态文明示范村创建点”。
宗祠文化珠海祠堂众多。黄杨山一带有多个赵氏大宗祠,均为南宋王朝兵败崖门之后,由散居当地的皇室后代所建,其中南门的绿漪堂保存最为完好;明代的荔山黄氏大宗祠,记录了族人的吏治;清同治年间的杨氏大宗祠,则是杨家将后代南迁后的祖祠,保存有朝廷褒奖的封匾。
创意文化珠海的“全球悟空创意行动”,堪称中国民族卡通走向世界的先行者。行动以中国传统的卡通动漫形式与汉语言教学相结合的形式,打造创意文化的核心产业。“火车头设计”则在珠海建立了一个卡通形象设计节目制作品牌形象授权衍生产品及市场营销等各环节相互促进的良性产业链。

餐饮文化珠海毗邻港澳,本身又是移民城市。港式海鲜粤菜、港式粤味早茶、澳门葡国菜等,作为高档餐饮的主流特色,洋溢着浓郁的港澳风情。以本地出产物为主、体珠海地方人文特色的“浪漫蚝情”等十大珠海名菜,散透一种质朴的纯真。而风味各异的潮州、湖南、四川、东北、中原、西北菜系,更体珠海餐饮文化的包容性。

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

暨南大学珠海学院

遵义医学院珠海分校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珠海校区

历史名人

珠海珠海市

珠海人杰地灵,古往今来,涌现出众多闻名中外的历史名人,有著名的民主xxx先驱人物,也有影响重大的无产阶级xxx家;有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也有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企业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体育家。

xxxxxx任内阁总理唐绍仪,1931—1934年为实施中山模范县计划,回到家乡先后担任中山县训政实施委员会主席和中山县(模范县)县长。

中国资产阶级xxx团体兴中会xxx批会员郑仲(南屏人),他倾心xxx,悉力相助孙中山,为发动国内xxx筹措急需资金,受到孙中山称赞。

中共五届中央委员杨匏安(南屏北山人),是五四运动时期华南地区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也是中xxx产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xxx家。

中华全国总工会xxx任委员长林伟民(三灶人),是早期中国工人运动的杰出领导人。

中共中央五届政治局委员苏兆征(淇澳人)是中xxx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曾领导省港大罢工,给港英帝国主义者以沉重的打击。

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xxx任校长唐国安(唐家鸡山人),建校后,他为学校的发展,培养了一批高等学科的毕业生并送美国留学。

中国xxx位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的留学生、担任过中国xxx任驻美副公使的容闳(南屏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华侨和教育家。他为国服务六十年,致力于改变祖国的贫穷落后状况,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振兴经济,参与引进先进机器,首倡和主持了中国官派青少年出国留学事业,开创了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先河。

中国xxx批赴日留学生唐宝锷(唐家人),创办中国xxx家水泥厂(唐山士敏土厂)。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唐廷枢,创办中国近代史上xxx的煤矿——开平煤矿,建造中国自建的xxx条铁路——唐胥铁路,主持制造中国xxx台蒸汽车(“龙号”火车头),编辑中国xxx部英汉词典,被誉为“中国xxx企业家”。与唐延枢合作创办xxx家保险公司(仁和水险公司)、xxx家民营机器印刷厂(同文书局)、上海xxx家医院——仁济医院的徐润。创建中国xxx的百货公司(上海大新公司)的蔡昌(金鼎外沙人)。

中国xxx位世界冠军——第25届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容国团(南屏人)。

中国近代集画家、诗人、和尚、文学家、xxx家于一身的苏曼殊(沥溪人)。

曾任民国内阁外交总长的梁如浩等等。群星灿烂,为世人瞩目。

城市荣誉

珠海被联合国选为“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2005年中国城市论坛北京峰会”由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组织的《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报告》排行榜在论坛上公布,珠海在排行榜上名列第6位。

珠海还拥有“双拥模范城”、“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十佳城市”、“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xxx生态示范区”、“中国十大魅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多项殊荣。

在第三届中国和谐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上,珠海荣获“中国十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和“中国十佳休闲宜居生态城市”两项殊荣,成为广东省xxx一个同时获得“双十佳”的城市。2010年9月26日,在第四届中国(珠海)国际打印耗材展览会开幕式上,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授予珠海市“打印耗材之都”牌匾。

特产

珠海珠海唐家湾的叠石

叠石蚝油:珠海唐家湾银坑蚝场曾经是县级农场,所产叠石蚝油历史悠久,是地方特产,有“海底牛奶”的美誉之称,甘饴柔滑,色泽金黄带褐,味道清香鲜甜,是调味的佳料。

横琴鲜蚝:近年来,由于环境变化,银坑蚝场规模缩小,珠海南部的横琴岛养殖鲜蚝业兴起。

湾仔咸鱼:与澳门一河之隔的珠海湾仔原来是渔村,城市化之后,原先的渔民多数家庭从事咸鱼腌制和销售,形成湾仔咸鱼品牌,是珠海颇具特色的旅游产品。

黄金风鳝: 斗门县沿海江河皆有出产,尤以黄金附近河段产风鳝历史最长,数量最多,体肥肉嫩,畅销港澳、日本。炒食清脆香爽,焖食胶滑甘甜。

小托山桔: 盛产于黄杨山东侧之小托山。该村大家惯以茶加少许山桔款待客人。因小托山桔具有化痰止咳,利水通尿,开胃祛疳的功效,颇受欢迎。

黄杨荔枝:产于黄杨山西侧的果木林场及莲溪东湾乡。果体特大,肉厚,呈翠玉色,透明,脆嫩爽口,清甜如蜜。

对虾: 又称大明虾,为海产八珍之一,是中国沿海重要的水产货源。珠海市万山岛渔场养殖对虾已有较长的时间。对虾的烹饪,大致有蒸煮、油炸,既可制作各式品种精美点心,也可以炮制各种名菜鲜肴。

旅游

旅游景点

珠海珠海市貌

珠海自然环境优美,山清水秀,海域广阔,有一百多个海岛,素有“百岛之市”美称。城市规划和建设独具匠心,突出旅游意识,自然和谐,优雅别致,极富海滨花园情调和现代气息。1991年,珠海以整体城市形象为景观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

旅游景点:珠海圆明新园、珠海渔女、梅溪牌坊、澳门环岛游、珠海御温泉度假村、珍珠乐园、东澳岛、竹仙洞、珠海海泉湾度假城、外伶仃岛、珠海博物馆(九洲城)、白莲洞公园、飞沙滩、沙湾古遗址、拉塔石炮台、珠海石景山、白藤湖、斗门御温泉、珠海鳄鱼岛、珠海农科奇观、石博园、黄杨金台寺、珠海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亚马逊部落、石溪摩崖石刻群、宝镜湾摩崖石刻画、九洲岛、淇澳岛、苏兆征故居、珠海梦幻水城、苏曼殊故居、四大佛山、荷包岛度假村、桂山岛、金海滩、珠海国际赛车场、凤凰山自然保护区、中山亭、梦幻水城、高栏岛岩画、唐家共乐园、罗浮山黄龙观、珠海烈士陵园、担杆岛、西枕湾、情侣路、黄杨山、庙湾岛、银沙滩。

珠海游乐

梦幻水城,海泉湾神秘岛,斗门金台寺,斗门御温泉,海洋王国,圆明新园、东方体育度假世界项目(在建),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石博园,三叠泉风景区,天湖景区

珠海十景

圆明新园、东澳岛(丽岛银滩)、共乐园(鹅岭共乐)、珠海渔女(渔女香湾)、农科中心(农科奇观)、飞沙滩(飞沙踏浪)、珠海烈士陵园(狮山浩气)、黄杨山景区(黄杨金台)、淇澳岛(淇澳仿古)。
美丽的珠海全年温暖湿润,冬天不冷,夏天也不会特别热,再加上清新的空气和整洁的城市环境,一年四季都让你流连忘返。不过,每年的5月至10月是珠海的雨季,全年的雨水都集中在这个时期,所以3、4、10、12月是珠海的最佳旅游季节。

特色活动

2013年11月20日至12月1首届中国国际马戏节在珠海成功举办。珠海每俩年举办一次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 和珠海电影节。两大盛事在国内外影响极大。珠海还建有珠海国际赛车场,每年都有国际性的汽车赛事举办。

内容由匿名用户提供,本内容不代表vi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vibaike.com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baike.com/417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词条目录
  1. 地名由来
  2. 历史沿革
  3. 自然环境
  4. 自然资源
  5. 人口民族
  6. 姓氏
  7. 民族
  8. 行政区划
  9. 经济发展
  10. 综述
  11. 第二产业
  12. 第三产业
  13. 政治
  14. 现任领导
  15. 历任书记
  16. 历任市长
  17. 交通状况
  18. 航运设施
  19. 海运设施
  20. 铁路设施
  21. 陆路设施
  22. 公交设施
  23. 公路设施
  24. 文化
  25. 教育
  26. 历史名人
  27. 城市荣誉
  28. 特产
  29. 旅游
  30. 旅游景点
  31. 珠海游乐
  32. 珠海十景
  33. 特色活动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