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迷

编辑
本词条由“匿名用户” 建档。

灯谜是我国劳动人民知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传统的一门综合性艺术。早在夏代,就出现了一种用暗示来描述某种事物的歌谣。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种歌谣发展,演变成"瘦辞"(亦称"隐语")。当时由于列国分争,有不少游客在进谏时,往往都用"隐语"道出已见,使君王从中得到启发。 《国语·晋语》记载:"有秦客瘦辞于朝,大夫莫之能对也。"可见那时的这些"瘦辞"和"隐语",就是我国灯谜的雏形。直至南朝宋文学家鲍照作"井"...

目录

简介

编辑

谜是我国劳动人民知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传统的一门综合性艺术。早在夏代,就出现了一种用暗示来描述某种事物的歌谣。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种歌谣发展,演变成"瘦辞"(亦称"隐语")。当时由于列国分争,有不少游客在进谏时,往往都用"隐语"道出已见,使君王从中得到启发。

国语·晋语》记载:"有秦客瘦辞于朝,大夫莫之能对也。"可见那时的这些"瘦辞"和"隐语",就是我国灯谜的雏形。直至南朝宋文学家鲍照作"井"。"龟"。"土"三个字谜,并以《字谜三首》收入他的诗集后,才有了"谜"字一称。

开始的谜流行于口头说猜,三国时期有人把谜写在纸上贴出来令人猜对。到了南宋,有一些文人学士为了显示才学,常在元宵花灯之夜,将谜条贴在纱灯上,吸引过往行人,因之又有了"灯谜"一称。

灯迷

来历

编辑

谜语在古代叫廋辞、隐语。自古以来,人们经常运用谜语来间接地表达心声,乃至后来猜谜成了一种游戏。

东汉时,董卓残暴横行,民间就流传着一首谜语式的儿歌:

"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这里的"千里草"就是"董"字。"十日卜"呢,从下到上自然就是"卓"字。既然有"董卓"两个字,再加上"不得生",那就是说董卓该死了。

还有一个故事说,古代有个秀才,过年时,去找财主借钱,财主见他穿得破破烂烂的,就把他拒之门外。秀才一生气,转身走了。不一会儿又回来了,手里打着一个灯笼,上边写着:

"头尖身细白如银,论称没有半毫分。

眼睛长到屁股上,光认衣裳不认人。"

有人报告了财主,财主一听蹦了出来,问秀才:"你凭什么骂……人?"秀才说:"谁骂人了,我写的是个谜语,谜底是针。"说着打着灯笼大摇大摆地走了。

从这儿以后,人们每逢时年,就把谜语写在灯笼上,让别人去猜。时间一长,就形成了过年猜灯谜的习俗。

内容由匿名用户提供,本内容不代表vi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vibaike.com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baike.com/5373/

(2)
词条目录
  1. 简介
  2. 来历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