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印刷术

编辑
本词条由“匿名用户” 建档。

活字印刷术是一种印刷方法,使用可以移动的木刻字、金属或胶泥字块,用来取代传统的抄写,或是无法重复使用的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术起源于古代中国。早在隋唐,雕版印刷大行于市。传至宋代,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历代出现各种活字,包括胶泥木活字、陶活字、瓷活字、铜活字等,不过活字印刷术在古代中国并未普及。汉字数量众多,活字印刷不及西方文字便利,对技术和要求也较高;而雕版印刷容易体现汉字的书法美感,并且便于保存...

活字印刷术

编辑

活字印刷术是一种印刷方法,使用可以移动的木刻字、金属或胶泥字块,用来取代传统的抄写,或是无法重复使用雕版印刷。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编辑

雕版印刷术起源于古代中国。早在隋唐,雕版印刷大行于市。传至宋代,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历代出现各种活字,包括胶泥木活字、陶活字、瓷活字、铜活字等,不过活字印刷术在古代中国并未普及。汉字数量众多,活字印刷不及西方文字便利,对技术和要求也较高;而雕版印刷容易体现汉字的书法美感,并且便于保存。

活字印刷术

大约在1045年,毕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用以取代雕版印刷术。与毕昇同时代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有详细记载:

毕昇用黏土制成字模,每字一模刻在突面反体,深度为1-2毫米,然后用火煅烧。制版时,在四边有框的铁板上放一层松脂、蜡及纸灰,在铁框上排放铁条,在两根铁条间植以活字,植满后再置另一铁条,再行植字,直至整版植满为止。以火烘铁板使松脂等融化,冷却使活字固定在铁板上。趁未冷前,以一平板在上面按平活字,印版即制成。

印刷时,一般用两块铁板。当xxx块印版植完字后,遂即上墨,覆纸刷印;同时,在第二块板上继续植字。xxx块印版印完,用火烘,使松脂等融化,取下活字再用;此时第二块印版已植好,再刷印。二板轮流交替使用,活字也反复利用。常用字造20个或以上,以备一版重复出现时所用;冷僻字或临时用胶泥刻出。印好后拆版,取下活字,各放入小木格内,外面按字韵分类,贴上纸标签,以便检索。

毕昇的活字原料“胶泥”,指烧陶器用的黏土,制成活字后在陶窑中烧,烧成后的泥活字坚硬光滑。毕昇的活字印刷术完整包括制活字、排版、拆版、刷印、活字贮藏及检索等工序,适用于印制篇幅及印数大的刊物。

法国汉学家儒莲曾将《梦溪笔谈》中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一段史料翻译成法文,他是最早将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史实介绍到欧洲的人。

活字印刷术的传播

编辑

朝鲜半岛和日本

高丽从中国引进毕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后,先后用铜活字印刷术印制了《详定古今礼文》(1234年),《南明和尚颂证道歌》(1239-1242年)。1377年青州牧(今韩国忠清北道清州市)兴德寺印制的《白云和尚抄录佛祖直指心体要节》是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金属活字本,并被其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16世纪末,日本用活字刊行《古文孝经》、《劝学文》。

菲律宾和越南

西班牙占据菲律宾以后,便利用当地华人(主要是福建移民)印刷宗教书籍。早期菲律宾主要的拉丁文和西班牙文书籍以及中文译本皆出自华工之手。中国活字印刷术和雕版印刷术因此传入菲律宾。

内容由匿名用户提供,本内容不代表vi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vibaike.com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baike.com/116023/

(182)
词条目录
  1. 活字印刷术
  2.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3. 活字印刷术的传播
  4. 朝鲜半岛和日本
  5. 菲律宾和越南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