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 (1165)

铜鼓 编辑

词条创建者 匿名用户

铜鼓

编辑

铜鼓是在东南亚和中国南方的各种文化发现的古代文物。 鼓是用失蜡铸造法用青铜铸造的。 鼓既是乐器又是崇拜对象。 它们装饰有几何图案、日常生活和xxx场景、动物和鸟类以及船只。

历史

编辑

最早描述鼓的文字记录出现在公元前 3 世纪的中国书籍《石本》中。 公元 5 世纪的晚汉书《后汉书》描述了汉代将军马远如何从越南北部收集铜鼓熔化并重铸成铜马。

铜鼓在越南民间宗教中受到崇敬。 Thần Đồng Cổ(青铜鼓神)和出土的青铜鼓在清化的 Đồng Cổ 寺和河内的 Cao Sơn 寺等几座寺庙中供奉。 14 世纪的书籍 Việt Điện U Linh Tập 早在 1020 年就提到了铜鼓崇拜。

1902年,奥地利考古学家Franz Heger出版了165个大铜鼓的收藏,将它们细分为四种类型。 中国考古学家将它们分为较重的越鼓,包括同山鼓和滇鼓,后者有八个子类型。

在中国,在 1958 年至 1960 年的大跃进运动期间,动员人们收集所有金属材料,包括古代青铜器,在后院熔炉中熔化以生产钢铁。 许多古铜鼓因此毁坏。

类型

编辑

Đông Sơn 鼓 (Heger I)

同山鼓是从公元前 600 年左右到公元三世纪由以红河三角洲为中心的同山文化生产的。 越南学者范辉通将它们分为五组。 所有同山鼓的顶部都有一个标志性的图案是星形图案,从中心向外辐射出数量不等的尖刺,其意义目前不明。 发现的大多数鼓都有一个 12 角的星形图像,而 Cổ Loa、Ngọc Lũ、Sông Đà、Thượng Lâm 有一个 14 角的星形。 Hoàng Hạ 鼓有一个 16 角星,Bình Đà 鼓有一个 6 角星。 东山鼓也在印度尼西亚的岛屿上被发现,远在爪哇和新几内亚被发现,被视为这些地区之间贸易联系的证据。

滇鼓

滇是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的公元前 3 至 2 世纪的王国。 滇人是精湛的金属工人,他们使用片模法和失蜡法铸造大型青铜器。 滇族精英的葬礼伴随着装满贝壳的大铜鼓。 鼓的顶部被移除,取而代之的是青铜盖子,青铜鼓有时会变成一种礼器,里面装着供奉的物品。 石寨山(1975年)、沙锅(1983年)等云南出土的黑格尔Ⅰ号鼓,统称石寨山式鼓。

万家坝大鼓

1976年,中国考古学家在云南楚雄万家坝发现了I型鼓。 它们通常具有简单的装饰或没有装饰。 到1990年,中国考古人员共发现万家坝式铜鼓29件,其中云南26件,越南1件,泰国2件。 于是,中国学者开始摒弃黑格尔的分类,转而支持中国南方而非越南出产最早的铜鼓,万家坝是铜鼓发源地的观点。 这一说法引起了越南考古学家的反对,他们将同样在越南发现的万家坝鼓归类为黑格一世晚期。

Heger II(李老鼓)

以海南黎族命名的黎老鼓,被Franz Heger归类为II型,以区别于滇东山鼓(Heger I)。 在广东、广西、红河三角洲和孟山发现了黎老鼓。 黎老鼓以其大直径和尺寸以及青蛙形象而闻名。 然而,黎老鼓上的装饰比它们的前身要少得多,但令人印象深刻。 一些孟族社区仍在使用这些鼓。

Heger III(卡伦鼓)

凯伦鼓鼓室表面饰有十二角星和两对蛙形。 它们分布于越南、老挝、泰国、缅甸和云南。 它们仍然被克伦尼人用作雨鼓。

铜鼓

黑格四世

Heger IV鼓在中国和越南都有发现,它们有时会用地支动物和其他中国元素装饰。

培正鼓

Pejeng 鼓是公元 1 世纪和 2 世纪之间在印度尼西亚群岛制作的青铜时代壶鼓。 例子包括亚罗岛的 Moko 鼓。 一些学者认为设计和装饰可能起源于越南的同山文化。 在巴厘岛,Pejeng 之月是此类中xxx的鼓。


内容由匿名用户提供,本内容不代表vi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vibaike.com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baike.com/20508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词条目录
  1. 铜鼓
  2. 历史
  3. 类型
  4. Đông Sơn 鼓 (Heger I)
  5. 滇鼓
  6. 万家坝大鼓
  7. Heger II(李老鼓)
  8. Heger III(卡伦鼓)
  9. 黑格四世
  10. 培正鼓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