缂丝

编辑
本词条由“匿名用户” 建档。

缂丝(简体中文:缂丝;繁体中文:缂丝;拼音:kèsī;Wade-Giles的K'o-ssu)是中国丝绸挂毯中的一种技术。它以其轻盈和清晰的图案而备受推崇。起初,这种技术主要用于保护包含绘画的卷轴。它也被用作绘画的支撑物,后来成为一种受人尊敬的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在11世纪和13世纪之间特别繁荣。 公元1世纪中期,中亚的粟特人将他们的纺织挂毯艺术和技术带到了中国(粟特人在各地建立了繁荣的社区,到6...

目录

缂丝

编辑

缂丝(简体中文:缂丝;繁体中文:缂丝;拼音:kèsī;Wade-Giles 的 K'o-ssu)是中国丝绸挂毯中的一种技术。 它以其轻盈和清晰的图案而备受推崇。 起初,这种技术主要用于保护包含绘画卷轴。 它也被用作绘画的支撑物,后来成为一种受人尊敬的艺术形式。 这种艺术形式在 11 世纪和 13 世纪之间特别繁荣。

公元 1 世纪中期,中亚的粟特人将他们的纺织挂毯艺术和技术带到了中国(粟特人在各地建立了繁荣的社区,到 6 世纪,他们的纺织图案已经在中国出现),并且通过 这种丝绸之路的影响,导致了所谓的缂丝。 宋代缂丝艺术达到顶峰

这是一种挂毯编织,与欧洲壁挂相比,通常使用小规模的丝绸。 宫廷服装是主要用途之一。 结的密度通常非常高,一件质量xxx的礼服可能涉及与更大的欧洲挂毯一样多的工作。 初用于小件,多以走兽、花鸟为纹饰,或以龙为御服,明代多用于临摹画作。

缂丝的意思是割丝,因为这项技术使用的是短的纬线,这些纬线被塞进纺织品中。 在成品织物中只有纬纱是可见的。

缂丝

与连续纬织锦缎不同,在 k'o-ssu 中,每个颜色区域都是由一个单独的线轴编织而成,这使得这种款式在技术上要求很高,也很耗时。

缂丝最早出现于唐代(618-907),流行于南宋(1127-1279),在明代(1368-1644)达到顶峰。 这种风格一直流行到 20 世纪初,以及 1911-12 年清朝末期。

内容由匿名用户提供,本内容不代表vi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vibaike.com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baike.com/205977/

(3)
词条目录
  1. 缂丝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