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编辑镅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放射性元素,化学符号Am,原子序数95,是锕系元素中的超铀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镧系元素铕之下,故以美洲类推命名。
作为曼哈顿计划的一部分,镅于 1944 年由来自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的 Glenn T. Seaborg 小组在芝加哥大学冶金实验室首次生产。 虽然它是超铀系列中的第三个元素,但它是第四个被发现的,仅次于较重的锔。 这一发现一直保密,直到 1945 年 11 月才向公众公布。大多数镅是由铀或钚在核反应堆中用中子轰击产生的——一吨废核燃料含有约 100 克镅。 它广泛用于商业电离室烟雾探测器,以及中子源和工业仪表。 同位素 242mAm 已经提出了几种不寻常的应用,例如核电池或核推进太空船的燃料,但由于这种核异构体的稀缺性和高价格,它们仍然受到阻碍。
镅是一种相对较软的放射性金属,外观呈银色。 它最常见的同位素是 241Am 和 243Am。 在化合物中,镅通常呈现 +3 氧化态,尤其是在溶液中。 其他几种氧化态是已知的,范围从 +2 到 +7,并且可以通过它们的特征光学吸收光谱来识别。 固体镅及其化合物的晶格含有小的固有放射性缺陷,这是由于α粒子自辐照引起的同位素化,并随时间累积;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可能会导致某些材料特性发生漂移,这在较旧的样品中更为明显。
历史
编辑虽然镅很可能是在以前的核实验中产生的,但它是 1944 年深秋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由 Glenn T. Seaborg、Leon O. Morgan、Ralph A. James 和 Albert 首次有意合成、分离和鉴定的 吉奥索。 他们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使用了一个 60 英寸的回旋加速器。 该元素在芝加哥大学的冶金实验室(现为阿贡国家实验室)进行了化学鉴定。 继较轻的镎、钚和较重的锔之后,镅是第四种被发现的超铀元素。 当时,Seaborg 将元素周期表重新调整为现在的布局,锕系元素行位于镧系元素行下方。 这导致镅位于其双镧系元素铕的正下方; 因此,它被类推地以美洲命名:镅(美洲之后)和符号 Am 是基于其作为锕系元素稀土系列的第六个成员的位置,类似于铕,Eu,建议用于该元素 , 镧系元素。
这种新元素是通过一个复杂的多步骤过程从其氧化物中分离出来的。 首先将钚-239 硝酸盐 (239PuNO3) 溶液涂在约 0.5 cm2 面积的铂箔上,将溶液蒸发,并将残留物通过煅烧转化为二氧化钚 (PuO2)。 回旋加速器辐照后,涂层用硝酸溶解,然后用浓氨水溶液沉淀为氢氧化物。 将残余物溶解在高氯酸中。 通过离子交换进行进一步分离,产生锔的某种同位素。
内容由匿名用户提供,本内容不代表vi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vibaike.com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baike.com/208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