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反应
编辑可逆反应是反应物转化为产物和产物转化为反应物同时发生的反应。
A 和 B 可以反应形成 C 和 D,或者在逆反应中,C 和 D 可以反应形成 A 和 B。这与热力学中的可逆过程不同。
弱酸和弱碱发生可逆反应。 例如,碳酸:
H2CO3 (l) + H2O(l) ⇌ HCO3−(aq) + H3O+(aq)。
平衡混合物中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由试剂(A 和 B 或 C 和 D)的分析浓度和平衡常数 K 决定。平衡常数的大小取决于吉布斯自由能变化 反应。 因此,当自由能变化很大(超过约 30 kJ mol-1)时,平衡常数很大(log K > 3)并且平衡时反应物的浓度非常小。 这种反应有时被认为是不可逆反应,尽管少量反应物预计仍会存在于反应体系中。 当其中一种产物离开反应系统时,通常会实现真正不可逆的化学反应,例如,反应中的二氧化碳(挥发性)也是如此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历史
编辑可逆反应的概念由 Berthollet 于 1803 年引入,当时他观察到盐湖(埃及的一个泡碱湖,位于石灰岩中)边缘的碳酸钠晶体的形成:
2NaCl + CaCO3 → Na2CO3 + CaCl2
他认出这是熟悉的反应的反面
Na2CO3 + CaCl2→ 2NaCl + CaCO3
在那之前,人们认为化学反应总是朝一个方向进行。 Berthollet 推断,湖中过量的盐有助于推动逆反应形成碳酸钠。
1864 年,Waage 和 Guldberg 制定了质量作用定律,量化了 Berthollet 的观察结果。 1884 年至 1888 年间,勒夏特列和布劳恩制定了勒夏特列原理,将同一思想扩展到更一般的陈述,说明除浓度以外的因素对平衡位置的影响。
反应动力学
编辑对于可逆反应 A⇌B,正向步骤 A→B 的速率常数为 k 1 {\displaystyle k_{1}} 而反向步骤 B→A 的速率常数为 k − 1 {\displaystyle k_{- 1}} 。 A的浓度服从以下微分方程:
(1)
如果我们考虑任何时候产物B的浓度等于零时刻反应物浓度减去t时刻反应物浓度 {\displaystyle t}
变量分离是可能的,使用初始值 [ A ] ( t = 0 ) = [ A ] 0 {\displaystyle [A](t=0)=[A]_{0}}
经过一些代数运算后,我们得出了最终的动力学表达式
因此,可以将公式线性化以确定 k 1 + k − 1 {\displaystyle k_{1}+k_{-1}} :
要找到单独的常量 k 1 {\displaystyle k_{1}} 和 k − 1 {\displaystyle k_{-1}}
内容由匿名用户提供,本内容不代表vi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vibaike.com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baike.com/216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