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学义

编辑
本词条由“匿名用户” 建档。

  教育经历  1944年毕业于北平国医学院医科班  毕业后正式拜四大名医孔伯华先生为师,为孔师之关门,11年  工作经历  50年代初,曾任东城区联合诊所第一任所长,并协助传染病医院、儿童医院。  后受市儿童医院诸福棠院长之聘到儿童医院工作。  出诊时间  周六上午。  研究方向  擅长治疗温热病、疑难杂症而闻名。对小儿肝、胆、脾、胃、心、肾、肺疾病的治疗经验丰富。擅长治疗儿科咳喘症、消化不良厌...

裴学义

  教育经历

  1944年毕业于北平国学院医科班

  毕业后正式拜四大名医孔伯华先生为师,为孔师之关门,11年

   工作经历

  50年代初,曾任东城区联合诊所第一任所长,并协助传染病医院儿童医院

  后受市儿童医院诸福棠院长之聘到儿童医院工作。

   出诊时间

  周六上午。

   研究方向

  擅长治疗温热病、疑难杂症而闻名。对小儿肝、胆、脾、胃、心、肾、肺疾病的治疗经验丰富。擅长治疗儿科咳喘症、消化不良厌食症、肝胆病、病毒性心肌炎、急慢性肾病、紫癜病、发育迟缓综合征、儿黄疸综合征、小儿疳积、心脏病肺炎、支气管哮喘,以及内科、妇科及皮肤科等疾病。

   学术思想

  裴老的学术思想奠基于《内经》,并在通晓仲景的《伤寒》,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朱丹溪、刘完素等历代医家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继承发展,灵活创新。

  l善用辛凉,清利湿热

  裴老师从孔伯华先生,其用药以辛凉派著称,擅长治疗温热病。裴老推崇钱乙的小儿,成而未全,全儿未壮。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观点,用药上不忘小儿之脏腑柔弱,不可痛击,尤下必忘津液而成疳。临证中时时注意调护脾胃,顾护阴液。.

  2注重调护脾胃

  脾胃为之母,人体气机生长的枢纽。在临证中裴老不论治疗外感,还是杂病均注意调理脾胃之气。关于胃者,必从胃治,不关于胃者也时刻不忘脾胃这一根本。

  3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裴老主张遵古而不泥古,经常学生要有创新,把祖国医学和现代医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在临证中注意把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相结合。

  4善用对药、生药、藤类药

  作为一名老中医,裴老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疗儿科疾病的理法方药,源于古人而有新论。善用对药,对药属于中药配伍的范畴,是裴老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临践的体现。认为将二药配伍应用起到协同作用,且可互消其副反应,专其所长。

  裴老在遣方用药时经常选用生药。生药取其原有药性,因作用不同,用法有别。

  此外,裴老在治疗小儿风湿痹证中经常选用藤类药。

   主要论文

  燕润菊,裴学义. 四诊、中药相结合治疗31例重症婴儿肝炎综合征[A]. .四诊研究论文汇编[C].:,2000:4.

  [2]裴学义,吴小琦. 活血化瘀疗难治性乳儿黄疸[J]. 中医,1985,07:48-49.

  [3]江育仁,裴学义等. 小儿急性肾炎证治[J]. 中医,1987,11:7-11.

  [4]裴学义. 风湿舞蹈病治验二则[J]. 中医,1988,06:48-49.

  [5]裴学义,卢燕,吴小琦,么远. 中医治疗婴儿黄疸150例疗效观察[J]. 中医,1988,02:36-37.

  [6]胡艳,柳静,裴学义. 小儿难治性肾病12例辨证论治疗效分析[J]. 中医,1999,04:229-230.

  [7]裴学义,刘焱,张春荣. 乳儿黄疸的中医辨证施治[J]. 中医,1980,04:30-31.

   出版著作

  《孔伯华医案》、《裴学义临床经验集》

内容由匿名用户提供,本内容不代表vi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vibaike.com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baike.com/2792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