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粒式麦克风
编辑碳粒式麦克风是一种麦克风,其电声转换器原理是基于声音引起的压力波动,导致其连接处石墨颗粒的电接触电阻发生变化。 碳粒式麦克风今天很少使用。
炭砂麦克风
编辑由吸音金属膜压缩的碳颗粒(碳粒、细粒煤)之间的压力相关接触电阻用于转换。
结构
透声外壳的一侧用金属膜封闭。 这形成一个电极。 它充满了由无烟煤制成的木炭粉。 另一侧是对电极。
函数
必须通过工作电阻器(消费者)在膜和反电极之间施加直流电压。 声波通过膜传输到木炭。 该原理基于煤粒之间的“松散接触”。 粒子位置的微观变化引起流过的直流电流的调制。 石墨特有的与压力相关的接触电阻在这里也发挥了作用。
在电话的情况下,工作电阻可以直接是听筒(电磁转换器)——只有在传输距离较远时才需要放大。
不同的粒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不同的应用要求。
部署
直到 1970 年代,电话中才大量使用碳粉麦克风。 人们认为,碳粒式麦克风的发明极大地加速了电话的发展。 因此,语音清晰度足够好。在 1960 年代和 70 年代,电信技术中的碳粒式麦克风被声学性能更好的动圈麦克风所取代,尤其是压电麦克风,其在胶囊中集成了必要的放大器电子设备。 和以前一样,工作电压是从连接电缆获得的。 因此,电话中的碳粒式麦克风通常可以 1:1 被电子变体取代。 在 20 世纪 80 年代,驻极体电容话筒让位于这些话筒。
在音频工程或音乐录音中,由于播放质量差,碳粒式麦克风不使用。 在专业音频工程中,碳粒式麦克风在20年代和30年代就已经被电容式麦克风所取代。 如今,动态麦克风和电容式麦克风用于要求更高的音频技术,而驻极体电容式麦克风用于廉价设备。
碳粒式麦克风也被用作喉部麦克风和电子管发射器的直接调制。
在早期的电话传输线中,由于其放大特性,碳粒式麦克风被用作中继器。 一种扬声器与麦克风机械耦合。 尽管传输质量很差,但该技术甚至在电子管引入之前(大约 1920 年代)就可以实现长途通话。 直到 1950 年代,这种放大器还用于助听器,因为电源比电子管更轻、更简单。
类型
编辑代替碳粉,还使用了离散的石墨部件,它们通过声音相互移动 - 在 1889 年左侧的模型中,使用了小石墨辊,它们悬挂在销上并相对于木质膜移动弹簧。
属性
编辑积极的特点:
- 高电输出电平,通常无需额外放大; 可直接与听筒串联
- 提升属性
- 生产成本低
负面特征:
内容由匿名用户提供,本内容不代表vi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vibaike.com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baike.com/37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