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符

编辑
本词条由“匿名用户” 建档。
虎符,又叫兵符,是一种古代调兵信物。古代人们常以虎形来象征地位、权利与威严,所以把它做成伏虎形状,而“符”是指一种信物,分左右两半,中央与统帅各持一半,调发军队时需持符验对,完全合体才能出兵。虎符由金、铜、竹等材料制成,刻有铭文。长度不超过10厘米,每个虎符采用严格的防伪措施。虎符由金、铜、竹等材料制成,其中以铜铸的较多。外观作状虎形,背后有铭文。沿虎背分为左右两半,右半留存朝廷,左半发给地方官吏...

虎符,又叫兵符,是一种古代调兵信物。古代人们常以虎形来象征地位、权利与威严,所以把它做成伏虎形状,而“符”是指一种信物,分左右两半,中央与统帅各持一半,调发军队时需持符验对,完全合体才能出兵。虎符由金、铜、竹等材料制成,刻有铭文。长度不超过10厘米,每个虎符采用严格的防伪措施。

文物外观

编辑

虎符由金、铜、竹等材料制成,其中以铜铸的较多。外观作状虎形,背后有铭文。沿虎背分为左右两半,右半留存朝廷,左半发给地方官吏或统兵将帅。一般较短小,长度不超过10厘米,每个虎符采用严格的防伪措施,如秦国的阳陵虎符,采用错金工艺制作,即先在铜上刻出阴文,再嵌入金丝,最后打磨光亮。而五甲虎符虎脊的棘突和带钩刺的弧尾以及卯面 “旨”“毋”二字呈反书的特点,使之具有一定的防伪功能。截止2018年4月,中国共发现了3件秦国国君使用的虎符。一种是阳陵虎符,另外两种分别是珍藏在陕西省博物馆的杜虎符和流失到法国的新郭虎符。这些虎符造型相似,都采用错金工艺制作,上面镌刻着相同的铭文。

命名由来

编辑

虎符,是中国古代皇帝用以调兵遣将的兵符。“虎者”,指虎符的虎形艺术造型。而“符”是指一种信物,一分两半,双方各执一半,两半相合,就能履行某种约定,可发布指令或调兵遣将。据传虎符最早是周朝军事家姜子牙发明的。另外,古人崇拜老虎,认为虎为百兽之王,在民间,人们常以虎形来象征地位、权利与威严,所以把它做成伏虎形状,故称虎符。但虎形兵符并非xxx的形状,在秦代就出现过鹰符和龙符等。

历史沿革

编辑

产生背景

由于古代交通及通讯不发达,在外领兵将士与古代皇帝无法进行直接联系,加上中国古代政治和封建统治者对军权十分看重,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有时需要用一些手段对重兵在握的大将有所限制,因此,虎符成为皇帝节制和调动各地军队的凭证,是皇帝对将帅的最后一道授权。最早这种发兵制度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以青铜为主,一劈两半,在符的左右两侧刻有铭文,以说明用兵的地区、范围、权限等,且文字相同,不用合符就可通读。并且各地虎符均有不同,专符专用。

隋右屯卫铜虎符

发展变革和消亡

虎符盛行于秦汉时期。从汉朝开始到隋朝之前,虎符均为铜质,骑缝刻铭,即虎符的铭文刻于虎脊之上,骑于中缝,只有合符之后,方可通读。后来在历史朝代变更时,虎符的形状、铭刻等多有变化,隋朝时改用麟符,在唐朝时,唐高祖为避其祖李虎的名讳,废止虎符,改用黄铜做鱼形兵符,称为“鱼符”,武则天当朝后改为“龟符”,中宗年间又恢复为鱼符。南宋时又恢复虎符,改为虎形,而到元朝则用虎头牌,到了后世,它逐渐演变成令牌等物,这种动物形状的兵符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文物作用

编辑

古代的虎符主要用于传达命令与调兵遣将,是皇帝和在外带兵打仗将领的xxx符,古时皇帝需要起兵时,会派人将自己的半块虎符送给需要调兵的统领,两块虎符一旦吻合,则可发兵。否则将以谋反罪论处。因此,虎符在古代xxx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历史上,关于围魏救赵的故事,是体现虎符这一调兵凭证的较为著名的典故。据《史记》记载,公元前257年,秦国重兵包围赵国,赵国向魏国求救,但魏王却迟迟不肯发兵救援。魏王的弟弟信陵君便请赵国女子、魏王的宠姬一一如姬设法偷出虎符。信陵君得到虎符后,派人杀掉屯兵不前的魏将晋鄙,夺得兵权,击败秦军,解了赵国之围。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曹军赤壁大败后,派赵云俘虏了南郡守将陈矫,取得虎符,之后用虎符把曹军调开,夺取了荆州和襄阳。

陕历博馆藏虎符

文物影响

编辑

虎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军事文书,也是统领大军的象征,在xxx时期,更是肩负百姓性命、国家安危的重任。传世的战国新郑虎符上有错金铭文: “甲兵之符,右在王、左在新。凡兴士被甲、用兵五十以卜,必会王符,乃敢行之。燔[fán]燧事,虽毋会符,行殴(也)。”反映了古代王权集中,调动必用兵符的情况。中国人民大学孙闻博教授认为秦代栎阳虎符在格式和用字上有一定的特殊性,如秦代兵符题铭不是虎符,而是兵符,从而使君主角色更加分明,秦汉兵符存在用字减省,文字相对简约。因此,秦汉兵符体现了战国秦汉时期兵符的发展线索和制度演变。在通信不发达的古代,虎符作为中央发给地方官或驻军首领的调兵凭证,体现了当时的军事与政治制度。也是闪烁着古人智慧之光的保密信物。

相关文物

编辑

杜虎兵符,1975年,出土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北沈家桥村,且为左半符,整器为青铜质,虎形,昂首、塌腰、垂尾,作欲走势,颈部有一穿孔,背面有一凹槽。长9.5厘米,高4.4厘米,厚0.7厘米,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02:11

讲解杜虎符(来源:导游周小冰)

杜虎兵符

阳陵虎符,这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发给阳陵驻守将领的虎符,出土于山东枣庄,上有错金铭文“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秦阳陵虎符

西汉堂阳侯错银铜虎符,长7.9厘米,2.5厘米,虎作伏状,平头,翘尾,左右颈肋间备镌篆书两行,文字相同,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相关研究

编辑

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阳陵虎符,各专家根据虎符上的错金铭文,均有不同看法。金石学家罗振玉先生认为是秦虎符,现代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认为阳陵地名为汉景帝改革后才有。后期经过学者考证秦代设有阳陵县(今河南省许昌西北),因此仍称为秦虎符。通常虎符的两个半符是分开的,罗振玉先生在《历代符牌图录》中所介绍的45件虎符,都是分开的,除秦虎符外。近代学者王国维先生指出,通常“右符既不常在外,左符亦无入京师之理”。这与它们的功能相符。关于秦虎符两半符合一,经过对文物的技术测定,考古人员发现虎符的左右两符均是分开的。

阳陵虎符

秦国虎符铭文格式可总结为 “某某之符+右在甲+ 左在乙+某权力 (或有或无 )”。其中 “某某”是符的用途, “甲”为地位较高的右符持有者,一般为君王,乙为地位较低的左符持有者,一般为地方掌管军事的官员。如秦虎符(阳陵虎符) “甲兵之符 ,右才 (在 )皇帝 ,左才 (在)阳陵。”此外,除了含有虎符基本格式之外 ,还有一种加入了对符的使用规定。如杜虎符“甲兵之符,右才 (才 )君,左在杜。凡兴士被 (披 )甲,用兵五十人曩[nǎng] (以 )上 ,必会王符 ,及败行之;燔膳 (燧 )事,虽母 (毋 )会符,行殴也。”即征调士兵五十人以上日寸必须要与君王持有的虎符配合使用 ,但如果碰到烽火战事,可以单独使用。另外,杜虎符的铭文的书写是由脊朝腹,竖向。由头向尾竖向阅读,而在秦王政称皇帝后,阳陵虎符的铭文顺虎脊侧,从虎头写到虎尾,竖向书写,由脊向腹竖向阅读。1979年,在陕西凤翔出土的金虎符,只有一半,没有铭文,卧虎状,且体型较小,高仅2.3厘米,长仅4.8厘米,重35.6克。虎巨目大耳、张口露齿、四腿曲卧、长尾上卷,通身纹饰为凸雕和阴刻,背面还有扣槽。对此此件虎符的制造年代,有专家推测是春秋战国时期,有部分学者认为可能是秦国所制,还有部分专家认为是仿虎符之作。此件虎符收藏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内容由匿名用户提供,本内容不代表vi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vibaike.com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baike.com/1232411/

(9)
词条目录
  1. 文物外观
  2. 命名由来
  3. 历史沿革
  4. 产生背景
  5. 发展变革和消亡
  6. 文物作用
  7. 文物影响
  8. 相关文物
  9. 相关研究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