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器

编辑
本词条由“匿名用户” 建档。
火器,是指利用火药或其他装料在燃烧后所产生的化学能进行杀伤敌人有生力量和破坏敌方作战设施的兵器。热兵器时代的重要载体便是火器,火器技术的发展是火药技术功能和影响力的延伸。晚唐时期,中国的炼丹家发明了火药。火药发明的巨大意义很快就被军事家所认识,并逐步应用于军事活动。火药发明之后,战争中,开始利用抛石机抛掷火药包以代替石头和油脂火球。据宋代路振的《九国志》记载,唐哀帝时(十世纪),郑王番率军攻打豫章...

火器,是指利用火药或其他装料在燃烧后所产生的化学能进行杀伤敌人有生力量和破坏敌方作战设施的兵器。热兵器时代的重要载体便是火器,火器技术的发展是火药技术功能和影响力的延伸。

历史沿革

编辑

诞生背景

晚唐时期,中国的炼丹家发明了火药。火药发明的巨大意义很快就被军事家所认识,并逐步应用于军事活动。火药发明之后,xxx中,开始利用抛石机抛掷火药包以代替石头和油脂火球。据宋代路振的《九国志》记载,唐哀帝时(十世纪),郑王番率军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这可能是有关用火药攻城的最早记载。军事史家们较一致的看法是最迟在宋代初年,火药已用于军事。由于战事对火药的大量需要,北宋在开封建立火药制造工场,称为“火药作”。火药应用于武器的最初形式,主要是利用火药的燃烧性能。《武经总要》中记录的早期火药兵器,还没有脱离传统火攻中纵火兵器的范畴。

前期发展

两宋时期火药武器发展很快。据《宋史.兵记》记载:公元970年,兵部令史冯继提升了火箭法,这种方法是在箭杆前端缚火药筒,点燃后利用火药燃烧向后喷出的气体的反作用力把箭簇射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喷射火器。宋代由于xxx不断,对火器的需求日益增加,宋神宗时设置了军器监,统管全国的军器制造。军器监雇佣工人四万多人,监下分十大作坊,生产火药和火药武器各为一个作坊,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史书上记载了当时的生产规模:“同日出弩火药箭七千支,弓火药箭一万支,蒺[jí]藜[lí]炮三千支,皮火炮二万支”。这些都促进了火药和火器的发展。

突火枪

南宋时出现了管状火器,公元1132年陈规发明了火枪。火枪是由长竹竿作成,先把火药装在竹竿内,作战时点燃火药喷向敌军。陈规守安德时就用了“长竹竿火枪二十余条”。公元1259年,寿春地区有人制成了突火枪,突火枪是用粗竹筒作的,这种管状火器与火枪不同的是,火枪只能喷射火焰烧人,而突火枪内装有“子巢”,火药点燃后产生强大的气体压力,把“子巢”射出去。“子巢”就是原始的子弹。突火枪开创了管状火器发射弹丸的先声。 这种枪虽然很原始,但它是真正的射击性管形火器,因为射击性管形火器应具备的基本要素——身管、火药和子弹,这些,突火枪都已经具备了。《永乐大典》所引的《行军须知》一书中提到,在宋代守城时曾用过火筒,用以杀伤登上城头的敌人。到了元明之际,这种用竹筒制造的原始管状火器改用铜或铁,铸成大炮,称为“火铳[chòng]”。元朝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制造的一具铜火铳,是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最早的一具金属管形火器,它比欧洲现存的,最古老的火铳要早约半个世纪。

元代铜火铳

13世纪中期前后,中国的火器技术经过西征的蒙古人传到西亚,又经阿拉伯人之手传到欧洲。14世纪后期,欧洲出现了被称为手炮或手管的管形火器。这种火器没有扳机、枪托或支撑架,要用两只手托住枪管,由一名助手通过枪管上的火门来点燃火药,和中国宋代的突火枪一样,主要作用是惊吓敌人。一向被视为14世纪欧洲火门枪代表的坦能堡手炮,与明朝初年的洪武手铳结构也基本一致,而洪武手铳不仅铳管较长,且有木柄可手持,威力更大,使用也更为方便。到元末明初,火铳已经在xxx中较为广泛地使用。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制作的铜铳,在各地多有出土。在明代,火器已相当发达,而为了适应抵御外敌的需要,当时的军事家们都在努力地改进火器,以提高作战的能力。明代在作战火器方面,发明了多种“多发火箭”,如同时发射10支箭的“火弩流星箭”;发射32支箭的“一窝蜂”;最多可发射100支箭的“百虎齐奔箭”等。明燕王朱棣(即后来的明成祖)与建文帝战于白沟河,就曾使用了“一窝蜂”。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多发齐射火箭,堪称是现代多管火箭炮的鼻祖。当时水战中使用的一种叫“火龙出水”的火器。据“武备志”记载,这种火器可以在距离水面三、四尺高处飞行,远达两三里。这种火箭用竹木制成,在龙形的外壳上缚四支大“起火”, 腹内藏数支小火箭,大“起火”点燃后推动箭体飞行,“如火龙出于水面。”火药燃尽后点燃腹内小火箭,从龙口射出。击中目标将使敌方“人船俱焚。”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二级火箭。另外,该书还记载了“神火飞鸦”等具有一定爆炸和燃烧性能的雏形飞弹。“神火飞鸦”用细竹篾绵纸扎糊成乌鸦形,内装火药,由四支火箭推进,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多火药筒并联火箭,与后来发展的大型捆绑式运载火箭的工作原理很相近。在15世纪以前,世界各地的火铳技术虽然不断取得进步,但都还在火门枪阶段,共同缺点是射击精度低,射程短,发射速率慢,更无法连续发射。因此,在实战中的作用,它还比不上传统的弓弩。

明代“一窝蜂”复原图

中国的火器西传以后,14世纪上半叶,欧洲开始制造出发射石弹的火炮,其中最重要的是一种称为射石炮的巨型炮,炮管通常用铜或铁铸成,可以发射重达300磅的石弹。14世纪后期,出现了可以发射短箭和铅丸的“罗舒特炮”和“坦能堡炮”。此时欧洲进入巨炮时代,各类超级火炮动辄达到千磅以上,可以发射数百磅重的炮弹,巨炮彻底改写了欧洲的xxx形态。到15世纪中期,铸铁制的炮弹取代石弹,增强了冲击力。从1470年起,攻城炮已经能够迅速摧毁城墙防御工事,在xxx中发挥巨大作用。但这个时期的火炮也存在重大缺陷。总的来说,到15世纪初,中国与西欧两地的管形火器技术水平大致相似,而中国略微xxx。15世纪中叶以后,奥斯曼帝国葡萄牙先后将火器技术及使用技术向阿拉伯世界、印度和东南亚进行传播。15世纪后期,火炮技术进入经典火炮阶段,这类火炮炮身更长、重量更轻、精度更高、威力更大,奠定了三百余年的欧洲火炮基本形态。十六七世纪,西欧火器技术的进步是xxx的,这些进步使得西欧在武器上获得了难以匹敌的优势地位。这个时期,军事技术不光通过xxx传播,先进的军事技术出现后,通过多种渠道迅速传遍世界许多地区,形成全球性的互动,被称之为“军事技术的全球化”,简称军事全球化。

近代发展

十六七世纪,最重要的技术进步出现在西欧,因此西欧成为先进火器技术的主要来源地,或者说是先进技术全球传播的核心。其他地区在接受这些先进技术时,有些对技术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进,种种改进也进入了传播过程。因此火器技术的国际传播也是技术不断改进的过程。至少在16世纪20年代,中国已有了佛郎机,通过中国人的本土化改造,佛郎机铳形成了多个衍生类型,可以应用于海战、城防、陆战等各种xxx情境,并用于抵御北边的蒙古;而稍早时,哈密、吐鲁番等穆斯林势力反抗明朝,使用了奥斯曼帝国传来的火器;在中国东南沿海的“倭乱”中,日本的火器也引起了戚继光的注意,戚继光根据实战的需要,对鸟铳等火器加以创造性的改进,使这些火器不论用之于训练还是用之于作战,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除了改良出“赛贡铳”外,戚继光还对铳和大炮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他还详细地记述了与射击精度有关的问题:铳身长则瞄准基线长,射击的精度就高;在铳上增加的前后照星,灶门准星校准精确,采用三点成一线的瞄准方法,这些都完全符合现代的射击理论。

欧洲火绳枪

16世纪40年代,欧洲步兵的主力枪型——火绳枪,传入日本,其后传入中国和朝鲜,在东亚各国得到广泛应用。16世纪中叶,中国引进红夷大炮,这种前膛火炮体型巨大,火力威猛,在明末xxx中发挥了重要影响。但由于当时的火器杀伤力还有限,且装填火药弹丸较慢,在战斗中还不可能完全依靠火器来取得最后的胜利,如敌靠近还须用刀枪格斗,所以,当时,火器与冷兵器都是配合使用。随着资本主义开始发展,新的精锐的火炮在欧洲的工厂中制造出来,18世纪,科学理论开始与军事技术结合。英国工业xxx初期,科学与技术尚未建立联系,火器技术发展仍然按照传统改良方式进行。然后,当科学家把数学、力学机械学、弹道学等理论应用于火器技术之后,西方军事工业取得了xxx性的发展,孕育出一批性能优良的新式武器。根据牛顿力学和波义耳的气体定律,本杰明·罗宾斯和莱恩哈特·欧拉研究了弹道科学和空气阻力理论,研究成果直接导致新型高效火炮臼炮和榴弹炮的诞生。与此同时,根据弹道科学,欧洲炮兵可以准确判断炮弹的爆炸时间,极大地增强了可爆炮弹的杀伤力。在18世纪初,装有刺刀的燧发枪开始替代了步兵装备中的长矛。1797年,英国机械师莫兹利制成了安放在铁底座上带有移动刀架的车床后,英国陆续发明全金属车床、自动调节车床、牛头刨床等一系列工作母机。于是在1840年鸦片xxx前后,英军火炮铸造已经废除传统的泥模整体模铸法,开始大规模采用车床切削铸造法。这让英军火炮内膛的精度和气密性迅速提高,火炮的射程远远超过清军炮台的大炮。19世纪初,xxx世界先进水平的英国火药制造工业,已实现了硝石、磺的化学提纯,以及火药的提纯、粉碎、拌和、压制、烘干等工艺机械化生产,不但,火药不易受潮,而且爆炸力也xxx提高。虎门之战中,英军火炮的精度和瞄准系统也都已经有了现代科学的设计。进入20世纪以后,科学在武器研发中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很多军工领域都是依据科学理论设计武器方案,然后再通过技术实施得以完成,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原子弹。

技术原理

编辑

从使用冷兵器阶段向使用火器阶段过渡,火药应用于武器的最初形式,主要还是利用火药的燃烧性能。《武经总要》中记录的早期火药兵器,还没有脱离传统火攻中,纵火兵器的范畴。随着火药和火器的发展,逐步过渡到利用火药的爆炸性能。硝酸钾、硫磺、木炭粉末混合而成的火药被称为黑火药或者叫褐色火药。这种混合物极易燃烧,而且烧起来相当激烈。如果火药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就会发生爆炸。火药燃烧时能产生大量的气体(氮气二氧化碳)和热量,原来体积很小的固体的火药,体积突然膨胀,猛增至几千倍,这时容器就会爆炸或将产生的热力变换为反作用的机械力来推动放置物飞行,射向预定目标。

火器分类

编辑

管形火器

梨花枪

管形射击火器,是中国古代用竹、纸、铜或铁做枪筒发射火药的武器。最初是将火药筒绑在长柄格斗兵器——长枪头部(上图),临阵时,先喷射火药,杀伤敌军,然后持枪格斗。后来逐渐以竹材和铜铁做枪筒或炮筒,利用火药发射弹丸,以杀伤敌军。15世纪末,利用火药发射铸铁弹的加农炮真正有效地取代了抛石机;到了17世纪末,火绳枪则完全取代了曾经杀伤力很大的冷兵器——长矛、十字弓和长弓。

燃烧性火器

燃烧性火器,以易燃物为主体,灌入火药。点着火药后,用抛石机抛射至敌攻城士兵群中或粮草积聚处,引起燃烧。北宋初已发明装有火药的燃烧性火器——火球(又名火炮),用于焚烧敌军阵营。火球一般以火药为球心,外层用纸、布、沥青、松脂、黄蜡等包裹,用烧红的铁烙锥烙透外壳后,用抛石机抛射,或用人力投掷,火球内部的火药开始燃烧,产生火焰或毒烟。据《武经总要》记载,这类火器有引火球、蒺藜火球、霹雳火球、毒药烟球、铁嘴火鹞、竹火鹞等。

爆炸性火器

爆炸类火器起源于燃烧类火球。南宋时,发明了铁壳炸弹——铁火炮(又称“震天雷”)。用生铁铸成外壳,内装火药,并留有小孔安装引火线。点燃后,火药燃烧产生的高压气体使铁壳爆碎,可杀伤人马。

火箭类火器

古代火箭,是利用黑火药发生化学反应时燃烧爆炸的原理来发射的,即借助火药燃烧时产生的热力变换为反作用的机械力来推动箭杆飞行,射向预定目标。现代火箭类武器,如火箭炮。

明代“火龙出水”复原图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发明火箭最早的国家。中国古代火箭是在普通的箭杆上绑缚一个黑火药筒,发射时,用药线引燃火药,火药燃气从尾部喷出,产生反作用力,推动火箭前进。北宋初已发明火药箭。这类火药箭,尚属于初级火器,并非利用火药燃烧喷气推进的火箭,而是将火药包绑在箭首,点燃火药包外壳后,用弓弩发射,火药引燃后,可纵火攻敌。

评价和意义

编辑

火器的出现是兵器技术发展的重大突破,改变了战场的面貌,所有冷兵器渐渐失去作用,世界xxx史也逐步由冷兵器时代向火器时代过渡。在人类xxx史上,火器的发明引发了一场兵器xxx。一种将火药的化学能转换为军事能的武器出现,首次打破了主要凭借人体力及其运用简单器械能力以赢得xxx胜利的传统军事格局,使武器的杀伤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从而使军事能量形式首次得以质的飞跃。火器用于xxx后,引发了军事领域各个方面的变革。

内容由匿名用户提供,本内容不代表vi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vibaike.com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baike.com/1234743/

(16)
词条目录
  1. 历史沿革
  2. 诞生背景
  3. 前期发展
  4. 近代发展
  5. 技术原理
  6. 火器分类
  7. 管形火器
  8. 燃烧性火器
  9. 爆炸性火器
  10. 火箭类火器
  11. 评价和意义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