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服务器
编辑数据库服务器是使用数据库应用程序为其他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提供数据库服务的服务器,如客户端-服务器模型所定义。 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 经常提供数据库服务器功能,一些数据库管理系统(如 MySQL)完全依赖客户端 - 服务器模型进行数据库访问(而其他数据库,如 SQLite,旨在用作嵌入式数据库) .
用户通过在用户计算机上运行的前端(显示请求的数据)或通过在服务器上运行并处理数据分析和存储等任务的后端访问数据库服务器。
在主从模型中,数据库主服务器是数据的中心和主要位置,而数据库从服务器是充当代理的主服务器的同步备份。
大多数数据库应用程序响应查询语言。 每个数据库都了解其查询语言并将每个提交的查询转换为服务器可读的形式并执行它以检索结果。
专有数据库应用程序的示例包括 Oracle、IBM Db2、Informix 和 Microsoft SQL Server。 免费软件数据库应用程序的示例包括 PostgreSQL; 并在 GNU 通用公共许可证下包括 Ingres 和 MySQL。 每个服务器都使用自己的查询逻辑和结构。 SQL(结构化查询语言)查询语言在所有关系数据库应用程序上或多或少是相同的。
为了澄清起见,数据库服务器只是一个通过数据库应用程序维护与客户端相关的服务的服务器。
DB-Engines 在其排名中列出了 300 多个 DBMS。
历史
编辑Charles Bachman 于 1969 年首次介绍了对大型数据集进行建模的基础。Bachman 引入了数据结构图 (DSD) 作为以图形方式表示数据的方法。 DSD 提供了一种表示不同数据实体之间关系的方法。
1970 年,Codd 引入了数据库用户应该不知道数据库内部工作原理的概念。 Codd 提出了数据的关系视图,后来演变成今天大多数数据库使用的关系模型。 1971年,CODASYL(编程语言COBOL的发展背后的推动力)的数据库任务报告组首先提出了一种用于描述数据库的数据描述语言,一种用于描述程序已知的数据库部分的数据描述语言 , 和数据操作语言。 20 世纪 70 年代,数据库的大部分研究和开发都集中在关系模型上。
1975 年,巴赫曼在为霍尼韦尔工作时展示了关系模型和数据结构集是如何相似和一致的数据结构化方式。 实体关系模型是 Peter Chen 于 1976 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进行研究时首次以其当前形式提出的。 该模型成为描述关系数据库最常用的模型。 Chen 能够提出一个优于导航模型的模型,比 Codd 提出的关系模型更适用于现实世界。
内容由匿名用户提供,本内容不代表vi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vibaike.com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baike.com/19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