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路聚合

编辑
本词条由“匿名用户” 建档。
在计算机网络中,链路聚合是通过多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种并行组合(聚合)多个网络连接,以增加吞吐量超过单个连接可以维持的吞吐量,以在其中一个链路出现故障时提供冗余。链路聚合组 (LAG) 是物理端口的组合集合。 用于描述该概念的其他总称包括中继、捆绑、绑定、通道或组合。 实现可能遵循独立于供应商的标准,例如 IEEE 802.1AX 或以前的 IEEE 802.3ad 中定义的以太网链路...

简介

编辑

计算机网络中,链路聚合是通过多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种并行组合(聚合)多个网络连接,以增加吞吐量超过单个连接可以维持的吞吐量,以在其中一个链路出现故障时提供冗余。链路聚合组 (LAG) 是物理端口的组合集合。

用于描述该概念的其他总称包括中继、捆绑、绑定、通道或组合。

实现可能遵循独立于供应商的标准,例如 IEEE 802.1AX 或以前的 IEEE 802.3ad 中定义的以太网链路聚合控制协议 (LACP),以及专有协议。

动机

编辑

链路聚合增加了以太网连接的带宽和弹性。

带宽要求不会线性扩展。从历史上看,以太网带宽每一代都增加了十倍:10 兆比特/秒、100 兆比特/秒、1000 兆比特/秒、10,000 兆比特/秒。

如果开始遇到带宽上限,那么xxx的选择就是转向下一代,这可能会导致成本过高。许多网络制造商在 1990 年代初期推出的另一种解决方案是使用链路聚合将两条物理以太网链路组合成一条逻辑链路。这些早期解决方案中的大多数都需要在连接的两侧进行手动配置和相同的设备。

在计算机到交换机或交换机到交换机的配置中,典型的端口-电缆-端口连接存在三个固有的单点故障:电缆本身或电缆插入的任一端口都可能发生故障。可以建立多个逻辑连接,但许多更高级别的协议并未设计为完全无缝地进行故障转移。使用链路聚合将多个物理连接组合成一个逻辑连接可提供更具弹性的通信

架构

编辑

网络架构师可以在 OSI 模型的最低三层中的任何一层实施聚合。第 1 层(物理层)聚合的示例包括组合多个频带电力线(例如 IEEE 1901)和无线(例如 IEEE 802.11)网络设备

OSI 第 2 层(数据链路层,例如 LAN 中的以太网帧或 WAN 中的多链路 PPP、以太网 MAC 地址)聚合通常发生在交换机端口之间,这些端口可以是物理端口,也可以是操作系统管理的虚拟端口。

OSI 模型中第 3 层(网络层)的聚合可以使用循环调度、从数据包标头中的字段计算的哈希值,或这两种方法的组合。

无论聚合发生在哪一层,都可以在所有链路之间平衡网络负载。然而,为了避免无序交付,并不是所有的实现都利用了这一点。大多数方法也提供故障转移。

合并可以发生,使得多个接口共享一个逻辑地址(即 IP)或一个物理地址(即 MAC 地址),或者它允许每个接口都有自己的地址。前者要求链路两端使用相同的聚合方式,但比后者有性能优势。

通道绑定与负载均衡的区别在于,负载均衡在每个网络套接字(第 4 层)的基础上划分网络接口之间的流量,而通道绑定意味着在较低级别的物理接口之间划分流量,每个数据包(第 3 层)或 数据链路(第 2 层)基础。

IEEE 链路聚合

编辑

标准化过程

到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大多数网络交换机制造商都将聚合功能作为专有扩展包括在内,以增加其交换机之间的带宽。 每个制造商都开发了自己的方法,这导致了兼容性问题。IEEE 802.3 工作组在 1997 年 11 月的一次会议上召集了一个研究小组来创建可互操作的链路层标准(即包含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该小组很快同意包括一个自动配置功能,这也将增加冗余。这被称为链路聚合控制协议 (LACP)。

802.3ad

截至 2000 年,大多数千兆位信道绑定方案都使用 IEEE 链路聚合标准,该标准以前是 IEEE 802.3 标准的第 43 条,由 IEEE 802.3ad 工作组于 2000 年 3 月添加。

链路聚合

几乎每个网络设备制造商都迅速采用了这个联合标准,而不是他们的专有标准。

802.1AX

2006 年 11 月第 9 次修订项目的 802.3 维护任务组报告指出,某些 802.1 层(例如 802.1X 安全)位于链路聚合下方的协议栈中,链路聚合被定义为 802.3 子层。为解决这一差异,802.3ax (802.1AX) 工作组成立,随着 2008 年 11 月 3 日 IEEE 802.1AX-2008 的发布,该协议正式转移到 802.1 小组。

内容由匿名用户提供,本内容不代表vi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vibaike.com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baike.com/196228/

(9)
词条目录
  1. 简介
  2. 动机
  3. 架构
  4. IEEE 链路聚合
  5. 标准化过程
  6. 802.3ad
  7. 802.1AX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