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编辑白金矿是一种钨酸钙矿物,化学式为CaWO4。 是钨(钨)的重要矿石。 白金矿最初以瑞典化学家K. Scheele(1742-1786)的名字命名。 收藏家寻求形状良好的晶体,并且在适当地没有瑕疵的情况下偶尔会被加工成宝石。 白金矿是用提拉法合成的; 所生产的材料可用于仿制金刚石、用作闪烁体或用作固态激光介质。 它也以与硫化锌相同的方式用于镭涂料,托马斯爱迪生发明了一种带有钨酸钙涂层屏幕的荧光镜,使图像比使用铂氰化钡的屏幕亮六倍; 后一种化学物质使伦琴在 1895 年 11 月上旬发现了 X 射线。
属性
编辑其晶体为四方晶系,呈双锥形假八面体。 颜色包括金黄色、棕绿色至深棕色、粉红色至红灰色、橙色和无色。 透明度范围从半透明到透明,晶面具有高光泽(玻璃质到金刚石)。 白金矿解理明显,断口呈亚贝壳状至参差不齐。 其比重高达 5.9–6.1,硬度较低,为 4.5–5。 除了假八面体外,白钨矿可能呈柱状、粒状、板状或块状。 德鲁兹人非常罕见,几乎只出现在捷克共和国的 Zinnwald。 双晶也很常见,晶面可能有条纹。 白金矿条痕白色,质脆。
从透明材料切磨而成的宝石易碎。 白金矿的折射率(单轴正1.918-1.937,xxx双折射0.016)和色散(0.026)都比较高。 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导致白钨矿具有高光泽和可察觉的火彩,接近钻石。
白金矿在短波紫外线下会发出荧光,呈现明亮的天蓝色。 钼微量杂质的存在偶尔会导致绿光。 白钨矿的荧光,有时与天然金有关,被地质学家用来寻找金矿。
发生
编辑白金矿出现在接触变质矽卡岩中; 在高温热液脉和云英岩中; 在花岗伟晶岩中较少见。 地层温度和压力介于 200 至 500°C(400 至 900°F)和 200 至 1,500 巴(2,900 至 21,800 psi)之间。 典型的矿物组合包括锡石、黑钨石、黄玉、萤石、磷灰石、碧玺、石英、钙镁石-钙榴石、透辉石、维苏威石和透闪石。
白金矿通常出现在含锡矿脉中; 有时与黄金有关。 从坎布里亚郡的 Caldbeck Fells、波希米亚的 Zinnwald/Cínovec 和 Elbogen、瑞士的 Guttannen、西里西亚的巨人山脉、亚利桑那州的 Dragoon 山脉和其他地方获得了精细的晶体。 在康涅狄格州的 Trumbull 和日本的 Kimpu-san 发现了大块白钨矿完全转变为黑钨矿的晶体:这些来自日本的被称为“reinite”。 直到 1990 年,它才在澳大利亚金岛、中奥塔哥的格伦诺基和北奥塔哥的麦克雷平原以及xxx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新西兰尼尔森的死马溪的金条矿开采。 巴西东北部白金矿集中度较高,主要集中在北里奥格兰德州的Currais Novos矿山。 世界上xxx的白铁矿矿业公司之一位于中国洛阳。
历史
编辑白金矿于 1751 年首次被描述为出现在瑞典达拉纳 Säter 的 Mount Bispbergs klack,并以 Carl Wilhelm Scheele(1742-1786 年)的名字命名。 由于其异常沉重,它被瑞典人命名为钨,意思是“重石”。 这个名字后来被用来描述这种金属,而矿石本身则被命名为 scheelerz 或 scheelite。
合成材料
编辑虽然它现在作为钻石仿制品并不常见,但合成白钨偶尔会作为天然白钨出售,因此收藏家可能会因此上当而为它们支付高价。 宝石学家主要通过显微镜检查来区分天然白钨矿和合成材料:天然材料很少没有内部生长特征和内含物(缺陷),而合成材料通常非常干净。 在合成白钨矿中也可以观察到明显的人造弯曲条纹和微小气泡云。
白钨矿的可见吸收光谱,如手持(直视)光谱仪所见,也可能有用:大多数天然宝石在光谱的黄色区域(~585 nm)显示出许多微弱的吸收线,这是由于 镨和钕微量杂质。 相反,合成白钨矿通常没有这样的光谱。 然而,一些合成材料可能掺杂了钕或其他稀土元素,但产生的光谱与天然材料不同。
内容由匿名用户提供,本内容不代表vi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vibaike.com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baike.com/205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