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手表
编辑天文台表(源自古希腊语 χρονόμετρον;字面意思是时间测量器)是一种非常精确的时计,最初专注于海上航行的需要。 在瑞士,经瑞士官方天文台 (COSC) 认证的钟表可能会标记为 Certified Chronometer 或 Officially Certified Chronometer。 在瑞士以外,日本天文台检验协会等同等机构过去曾根据类似标准对时计进行过认证,尽管该术语的使用并不总是受到严格控制。
历史
编辑1714 年,英国贝弗利的杰里米·萨克 (Jeremy Thacker) 创造了“精密计时表”一词,指的是他发明了一个安装在真空室中的时钟。“精密计时表”一词还用于描述用于天体导航和确定经度的航海计时器。 航海计时器由约翰·哈里森 (John Harrison) 于 1730 年发明。这是能够实现精确航海的一系列计时器中的xxx个。 从那时起,精确的计时器对于远洋航海或远离陆地的空中航行至关重要。 20 世纪初,无线电报时间信号的出现补充了用于航海和空中航行的机载航海天文钟,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之后发明、开发和实施了各种无线电导航系统(例如,Gee、Sonne(又名 Consol )、LORAN(-A 和 -C)、Decca Navigator System 和 Omega Navigation System)显着减少了使用船载航海计时器进行定位的需要。 这些最终导致了 20 世纪下半叶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GSN-GPS) 的开发和实施。 航海天文钟不再用作海上航行的主要手段,尽管它仍然需要作为后备手段,因为无线电系统及其相关电子设备可能会因各种原因发生故障。
一旦机械钟表机芯发展出足够的精度以允许准确的海上航行,最终在位于欧洲的天文台开展了所谓的天文台比赛。 纳沙泰尔天文台、日内瓦天文台、贝桑松天文台和基尤天文台是证明机械时计准确性的天文台的突出例子。 天文台测试制度通常持续 30 至 50 天,包含的精度标准比 COSC 制定的现代标准更为严格和困难。 当机芯通过天文台时,它就成为天文台精密时计,并收到天文台的 Bulletin de Marche,规定机芯的性能。 由于只有极少数机芯获得了通过天文台标准所需的关注和制造水平,因此现存的天文台精密时计非常少。
大多数天文台计时码表的机芯都非常精确,以至于它们无法承受在正常使用中用作手表。 它们仅用于准确性竞赛,因此从未出售给公众使用。 然而,在1966年和1967年,芝柏制造了大约670枚搭载Calibre 32A机芯的腕表,成为纳沙泰尔天文台认证的Observatory Chronometers,而在1968年、1969年和1970年,Seiko分别有226枚腕表搭载其4520和4580 Calibres认证。 这些天文台计时码表随后出售给公众作为手表正常使用,今天仍然可以找到一些例子。
60 年代末和 70 年代初,随着石英表机芯的问世,天文台比赛结束,这种机芯通常以低得多的成本提供卓越的精度。 2009年,力洛克钟表博物馆更新传统,推出基于ISO 3159认证的全新计时竞赛。
2017 年,天文台精密时计数据库 (OCD) 上线,其中包含 1945 年至 1967 年纳沙泰尔天文台认证为天文台精密时计的所有机械时计 (chronometres-mecaniques),这些机械时计因成功参加比赛而发行 马尔凯公报。 所有数据库条目都是在天文台比赛中提交给腕表类别(chronometres-bracelet)的作品。
天文台一词经常被公众错误地用于计时仪器,该计时仪器配备了可以通过按钮启动以测量事件持续时间的附加机制。 这种仪器实际上是计时码表或计时码表。 它可以通过天文台认证,只要它符合为标准设定的标准。
机械计时器
编辑机械天文台表是一种弹簧驱动的擒纵机构计时装置,就像手表一样,但它的零件体积更大。
内容由匿名用户提供,本内容不代表vi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vibaike.com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baike.com/217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