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

编辑
本词条由“匿名用户” 建档。
都江堰(拼音:Dūjiāngyàn)是中国四川省都江堰市的一个古老灌溉系统。最初由秦国于公元前256年左右建造,作为灌溉和防洪工程,至今仍在使用。该系统的基础设施在长江最长的支流岷江上发展。该地区位于成都平原西部,介于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之间。到达成都平原后突然减速,使河道淤塞,附近地区极易发生水灾。秦昭王下令修建都江堰,用一种新的疏水分水方法治理河流,而不是简单地筑坝。该水资源管理计划至今仍在使用...

都江堰简介

编辑

都江堰(拼音:Dūjiāngyàn)是中国四川省都江堰市的一个古老灌溉系统。 最初由秦国于公元前 256 年左右建造,作为灌溉和防洪工程,至今仍在使用。 该系统的基础设施在长江最长的支流岷江上发展。 该地区位于成都平原西部,介于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之间。到达成都平原后突然减速,使河道淤塞,附近地区极易发生水灾。 秦昭王下令修建都江堰,用一种新的疏水分水方法治理河流,而不是简单地筑坝。 该水资源管理计划至今仍在使用,以灌溉该地区超过 5,300 平方公里(2,000 平方英里)的土地。 都江堰与陕西郑国渠、广西灵渠并称为秦国三大水利工程。

历史

编辑

规划

战国时期,闽江沿岸的人们每年都遭受洪水的侵袭。 秦朝水文学家李冰调查了这个问题,发现河流被当地山区快速流动的泉水融水膨胀,当它到达下面缓慢流动且淤塞严重的河段时,这些融水冲破了河岸。

一个解决方案是建造一座大坝,但秦朝想要保持水道畅通,以便军舰在边境供应军队,因此建造了一座人工堤坝来改变部分河流的方向,然后 通过玉垒山开凿一条渠道,将多余的水排放到干旱的成都平原。

建设

秦昭王为此拨银十万两,派出一支据说有数万人的队伍。 堤坝由长长的香肠状竹编篮子构成,篮子里装满了被称为竹龙的石头,并由被称为马查的木制三脚架固定在适当的位置。 一座形似鱼嘴的引水堤,历时四年建成。

事实证明,切割通道是一个更大的问题,因为在火药发明之前,当时可用的工具无法穿透山上坚硬的岩石,因此火和水的结合使用加热和冷却岩石直到它们破裂 并且可以删除。 经过八年的工作,一条 20 米(66 英尺)宽的通道穿过山体。

遗产

系统完成后,没有再发生洪水。 灌溉使四川成为中国xxx生产力的农业区。 该建筑还被认为赋予该地区人民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 通过消除灾害并确保定期和丰收,它给他们留下了充足的空闲时间。

2000年,都江堰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 如今它已成为四川的一大旅游胜地。

工程建设

编辑

灌溉头

灌溉系统由三个主要结构组成,它们相互协调工作,以确保防止洪水泛滥并保持田地供水充足:

鱼嘴或鱼嘴堤,因其圆锥形头部而得名,据说类似于鱼嘴,是建设的关键部分。 它是一个人工堤坝,将水分成内流和外流。 内溪深而窄,外溪浅而宽。

都江堰

这种特殊的结构可确保在旱季,内流将大约 60% 的河流流量带入灌溉系统。 而在洪水期间,这个数量减少到 40%,以保护人们免受洪水侵袭。 外流排出其余部分,冲走大部分淤泥和沉积物。

飞沙堰或飞沙堰有一个 200 米(660 英尺)宽的开口,连接内外溪流。 这通过允许水的自然旋流将多余的水从内流排到外流来确保防止洪水泛滥。 漩涡还排出了未能进入外流的淤泥和沉积物。 现代钢筋混凝土堰取代了原来的加重竹篮。

内容由匿名用户提供,本内容不代表vi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vibaike.com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baike.com/220346/

(15)
词条目录
  1. 都江堰简介
  2. 历史
  3. 规划
  4. 建设
  5. 遗产
  6. 工程建设
  7. 灌溉头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