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编辑在进化发育生物学中,深度同源性的概念用于描述生长和分化过程受遗传机制控制的情况,这些遗传机制在广泛的物种中是同源且高度保守的。
历史
编辑1822 年,法国动物学家 Étienne Geoffroy Saint-Hilaire 解剖了一只小龙虾,发现它的身体组织起来像脊椎动物,但腹部倒置到背部(背腹侧)。
Geoffroy 的同源理论遭到当时法国著名动物学家 Georges Cuvier 的谴责,但在 1994 年,Geoffroy 被证明是正确的。 1915 年,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 (Santiago Ramon y Cajal) 绘制了一只苍蝇视叶的神经连接图,发现它们与脊椎动物的相似。 1978 年,Edward B. Lewis 帮助建立了进化发育生物学,发现同源基因调节果蝇的胚胎发育。
1997 年,深度同源性一词首次出现在 Neil Shubin、Cliff Tabin 和 Sean B. Carroll 的一篇论文中,描述了遗传调控装置的明显相关性,表明不同动物特征的进化相似性。
一种不同的同源性
编辑普通同源性可见于结构模式,例如哺乳动物的四肢骨骼,它们明显相关,而深度同源性可适用于解剖结构非常不同的动物类群:脊椎动物(内骨骼由骨骼和软骨构成)和节肢动物(外骨骼) 由几丁质制成)仍然具有使用类似配方或算法构建的肢体。
在后生动物中,同源基因控制沿主要体轴的分化,而 pax 基因(尤其是 PAX6)有助于控制眼睛和其他感觉器官的发育。 深度同源性适用于广泛分离的群体,例如哺乳动物的眼睛和结构完全不同的昆虫复眼。
同样,hox 基因有助于形成动物的分割模式。 调节小鼠手指和脚趾形成的 HoxA 和 HoxD 控制斑马鱼鳍鳍的发育; 直到那时,这些结构才被认为是非同源的。
使用声音交流的动物之间可能存在深度同源性,例如鸣禽和人类,它们可能共享 FOXP2 基因的未突变版本。
算法
编辑2010 年,Edward Marcotte 领导的团队开发了一种算法,可以根据表型(如性状和发育缺陷)识别单细胞生物、植物和动物中深度同源的遗传模块。 该技术根据表型中涉及的基因的直系同源性(一种同源性)对生物体的表型进行比对。
内容由匿名用户提供,本内容不代表vi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vibaike.com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baike.com/229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