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灯

编辑
本词条由“匿名用户” 建档。

简介 苏灯 苏州灯彩工艺宋代就已闻名,当时宫中元夕张灯,以苏灯为最。明清时期,每逢岁尾年头,苏州阊门内吴趋坊、皋桥一带,灯彩遍张,不见天日,灯铺多达100余家,花色品种精奇百出。苏灯以装扎、裱糊、剪纸、刻纸、绘画等多种技艺巧妙结合,具有造型优美、结构精巧、色泽鲜艳、装饰华丽、画面工致、花样出奇的艺术特色。走马灯最能体现苏灯特色,点燃时光华璀璨,引人入胜。现在的苏灯在继承、吸收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运用现...

简介


苏州灯彩工艺宋代就已闻名,当时宫中元夕张灯,以苏灯为最。明清时期,每逢岁尾年头,苏州阊门内吴趋坊、皋桥一带,灯彩遍张,不见天日,灯铺多达100余家,花色品种精奇百出。苏灯以装扎、裱糊、剪纸、刻纸、绘画等多种技艺巧妙结合,具有造型优美、结构精巧、色泽鲜艳、装饰华丽、画面工致、花样出奇的艺术特色。走马灯最能体现苏灯特色,点燃时光华璀璨,引人入胜。现在的苏灯在继承、吸收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借用影视艺术和舞台艺术,配上光、声、电效果,达到了新的境界。


我国民间,历来有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赏灯"的风俗,所以早在宋代,灯彩在苏州已成为独立的工艺行业。当时流行的花灯有"万眼罗"、"琉璃球"等。尤其是城内吴趋坊、皋桥一带,制灯的店云集,每逢春节前夕,灯市兴旺。


溯源

苏灯苏州灯彩,始于南北朝,盛于隋唐,至今已有近二千年的历史。宋代已闻名于世。周密《乾淳岁时记》一文载有:“禁中元夕张灯,以苏灯为最。”“圈片大者三、四尺,皆玉色琉璃所成,山水、人物、花鸟翎毛种种奇妙,俨然着色便面也。”足以说明苏灯早已冠于全国之首。苏灯制作行业在宋代已很兴盛。 明、清两代苏州灯节之盛为前所未有,明代著名文人唐寅咏灯诗:“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晚清诗人蔡立清云:“龙灯兴过马灯来,还托禳实搭彩棚,中市前头濠上路,火为城腹锦为城。”由此可见当时苏州灯节盛况及苏灯艺术已别具一格。 据1925年灯业公所碑录,当时苏灯店铺已有一百多家,其中著名的有“巧云斋”、“振源祥”、“许龙飞”、“灵云飞”、“小飞刀”等。足见苏州灯彩业的兴盛。 解放后,苏州灯彩在国家“保护、发展、提高”政策下,得到发展。1959年全国花灯比赛,苏州灯彩以其优美的造型,精湛的技艺,夺得全国xxx,并被正式命名“苏灯”而誉满神州,名扬海外。

特色

苏灯苏灯
苏州古典园林建筑园艺术,明代吴门画派绘画艺术,得天独厚的地域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无不影响着苏州灯彩,使它逐步形成了“精、细、美”的艺术风格。 苏州灯彩以亭、台、楼、阁为主要造型,结构巧妙、雅致秀丽,具有浓郁的苏州地方特色。灯内配上吴门画派的山水、花鸟、人物等画面,饰以刀法流畅五彩缤纷的套色剪纸,燃灯以后,空气产生对流,画面就周而复始地旋转,集中体现了苏州的民间艺术。在形式各异、品种繁多的彩灯中,最能表现苏州特色的是——亭台楼阁走马灯。远望:亭台碧瓦飞檐,楼阁气势不凡;近看:晶莹灯壁上彩绘风景与绢衣泥人循环展现。灯角上饰以缤纷的流须,灯架四周嵌以耀眼的花边,灯体镶上套色剪纸五光十色,静和美的外形,亮和动的内在,和谐地溶于一盏彩灯之中,使其成为一件上好的民间工艺品

发展

元宵节千百年来,苏州灯彩运用“亭台楼阁”主体造型为蓝本,制作上集纸扎、裱糊、绘画、剪纸、装饰等多种工艺于一体。这种精致细巧、富于韵味的造型固然能显示苏州灯彩的风格特色,但如果仅仅满足于此是不够的,而且“苏灯”也会失去广阔的艺术天地。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灯彩艺人们,一起挖掘传统,充分运用苏州灯彩的各种传统技艺,研制出一组组将原走马灯中3~4寸的“绢衣小泥人”放大成真人状态的大型灯彩艺术景组。如《七品芝麻官》、《济公》、《祝枝山看灯》、《湖圹清趣》等。这标志着苏灯已进入第二代的新领域。从1984年起,灯彩艺人们先是假座苏州拙政园、虎丘等园林举办了建国以来xxx规模的灯会。同时推出研制出的第二代苏州灯彩。又在此基础不断创作设计、精心制作了许多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题材的艺术景组,在全国各大、中城市举办灯会、展览达六十余次届,同时还在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和地区承办灯会和展览,受到国内外民众的好评,赞誉不绝。其中最令人自傲的是我研制的广州东方乐园《古灯奇观》游乐项目的成功。它使苏灯一改旧观,开创出苏州灯彩历史上的一种全新的格局。

前景

元宵节元宵节
苏灯,作为传统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装点家居、烘托氛围、节日庆典,表达人们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已成为流传最广泛,群众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在当今商品经济大潮下的“苏灯”,其功能仍离不开欣赏与宣传的审美功能、美化与应用的实用功能,更不可忽视它具有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功能。随着社会需要的多样化,灯彩艺人涉猎的范围将更为广泛,如社会、艺术与美学,科学与技艺,现实与理想等,都将通过苏州灯彩艺术作品找到新的立足点。

2005年第八届苏州国际旅游节,以苏州水城为题,做足“水”文章。组织了大型水上情景表演暨彩船巡游作为开幕式最精彩的一项表演——《水之韵》,环古城河水面上,一条条彩船实际上就是一组组大型的艺术灯彩景组。《干将莫邪》、《美女采莲》、《七里山塘,八面吴风》、《喜庆龙风》等十四组灯彩组景,也就是十四只彩船。那五彩缤纷,造型各异的条条彩船,那五光十色,绚丽光彩的大型艺术灯彩景组,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水上的艺术,流动的灯彩”。每一只彩船,每一组灯彩均出自苏州灯彩艺人的巧手,在运用传统灯彩艺术的制作技巧“扎、糊、剪、绘”与现代技术手段“声、光、电、动”相结合融为一体。 每只船的设计,各具特色,精工细作,动作技巧处理十分合情合理恰到好处。灯艺技法之精,动作幅度之大,艺术效果之佳,令人称奇,拍手叫绝。通过《水之韵》彩船巡游,让人们看到了当今的苏州灯彩艺术,展示了“苏灯”的艺术前景。彩船的设计、制作,使苏州灯彩在原来小体量的“精、细、美”上,有了极大的突破,形成了“大、亮、动”的苏州艺术灯彩新格局。这是苏州灯彩史上的一大创举,也赢得了“苏灯”在历史文化名城——苏州的艺术分量。[1]


苏州灯彩苏州灯彩

苏灯制作历史悠久,形成了精巧秀丽的艺术特色。它以花色繁多,灯画工致,色彩鲜艳,结构精巧,造型优美,富丽堂皇而誉满全国。苏灯的质料,有无骨灯珠子灯、罗帛灯之分;灯的形制,有桌灯、吊灯、壁灯、座灯、提灯之别;灯的制作工艺,便是纸扎、裱糊、剪纸、刻纸、绘画等多种工艺的巧妙结合。苏州古典园林的建筑艺术和明代吴门画派的绘画艺术,熏陶了苏灯工艺,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以亭台楼阁为造型主体,灯内配以人物、山水、花卉,鸟兽等彩色画面,集中体现了江南水乡的民间风味。在形形色色的彩灯中,走马灯xxx巧思。它的外型有如碧瓦飞甍的亭台,灯壁用双层暗花,由于烛燃烧后引起空气对流,灯的内壁能自动转动,使其灯上的人物故事,走马似地循环往复展现在人们眼前,引人入胜。今天,苏灯制作技艺日益精湛,并有电转灯,电动灯、大型壁灯和座灯问世。


民俗

"赏灯"习俗目前在许多农村已逐渐消失,但是,苏灯仍然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外地来苏州选购和预订彩灯的人也络绎不绝。苏州民间工艺厂除生产传统风格的各种花灯外,大胆创新,设计了"红楼梦故事灯"、虎丘风景电转座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大型电动壁灯",更使古老的苏灯艺术,"赏灯"习俗别开生面,大放异彩。


苏州木渎景区xxx仕女苏灯苏州木渎景区xxx仕女苏灯

2009年3月,高3.5米的苏州xxx仕女苏灯正式亮相木渎景区,专为木渎景区定制向三八妇女节献礼的西施灯彩将长期置于户外供市民观赏。据灯彩艺人朱师傅介绍,苏灯工艺主要应用于室内壁灯,最常见的大小只有15厘米左右,人物大多以打擂台、红楼梦人物为主,采用纸板、铅丝、竹子等制作人体,而面部则大多使用泥料制作。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苏灯开始寻求创新,采用筋等制作人体,面部材料则改良为玻璃钢以求逼真效果,并将制作的规格从手掌大小增加到1.7米左右。而木渎古镇西施灯彩则是目前苏式仕女苏灯中xxx的,并创下灯彩与真人比例2比1的新记录,突破了苏灯仕女像1比1的常规。除了人体比例缩放难度加大外,超大灯彩长期放置在户外,也使得制作工艺难度加大,这也是民间灯彩艺人作出的大胆尝试。

内容由匿名用户提供,本内容不代表vi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vibaike.com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baike.com/533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