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山歌

编辑
本词条由“匿名用户” 建档。
  简介 客家山歌,是客家人聚居的地区流传着用客家方言演唱的汉族民间歌谣。山歌是有音韵的语言,由于客家人较本地人迁徙晚,多数客居山区地带,开门见山,衣食住行无不与山有关;他们在山间的劳动和生活岁月中,从胸臆中呼出劳动,在大自然的舞台上流出情感丰富乐曲,长年累月创造出璀璨的口头文学,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的汉族民歌。客家山歌,是汉族民歌中较为情浓、放达的一种歌谣。深圳山歌,和赣南、湘南、闽西、粤东的山歌相...

  简介

客家山歌,是客家人聚居的地区流传着用客家方言演唱的汉族民间歌谣。山歌是有音韵的语言,由于客家人较本地人迁徙晚,多数客居山区地带,开门见山,衣食住行无不与山有关;他们在山间的劳动和生活岁月中,从胸臆中呼出劳动,在大自然的舞台上流出情感丰富乐曲,长年累月创造出璀璨的口头文学,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的汉族民歌。客家山歌,是汉族民歌中较为情浓、放达的一种歌谣。

深圳山歌,和赣南、湘南、闽西、粤东的山歌相比较,从源流上来说,同共脉;但是,由于深圳自然和人文的不同,有三种地方山歌特点:一如大鹏、南澳等沿海山歌,靠近广府、,吸收了粤曲、咸水歌、渔歌等音乐元素,用带有粤语、客家话、北方话混合成独特的大鹏话唱,形成了大鹏山歌。二是盐田、沙头角、葵涌、坪山、石岩、龙华、观澜、布吉和九龙的山歌,由于面向海洋,因此山歌的音域多一、两度,唱腔上没那么高腔嘹亮,唱得平实婉转;曲调形式除了掌牛歌、情歌、仪式歌、劳动歌、生活歌外,还有哭嫁歌、哭丧(叫哀)歌和叙事性仙歌。三是龙岗皆歌,主要流行于龙岗镇和周边坪山、坪地、横岗和惠阳永湖等客家地区,特色在于七言二句或七言四句歌词后面,有一定式的衬词和曲调,衬词如快板节奏,整个音乐跳跃欢快,可对唱、独唱、齐唱和群众一起帮腔衬唱,非常适合节庆、大型歌咏活动,气氛热闹,场面喜庆。

  大鹏山歌、龙岗皆歌、石岩山歌,2007年1月入选深圳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6月,其中石岩山歌入选广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鹏山歌

大鹏山歌用大鹏军话演唱,当地称军话也叫千音,也就是大鹏古城有千户人家千种口音。《宝安县志》载有:在惠阳专区举办的1956年民间艺术汇演中,宝安客家山歌演唱获。同时载有《大鹏地名歌》:七娘山上起云头,打落杨梅坑下求,兄弟齐全鹿嘴角,马尿河前见日头,舂白米头系大碓,写字唔成系碧洲,狗猎黄猄(野兽)大岭下,朝朝霞雾半天云,爱饮甜茶鸡公笃,爱见洒莲(即靓女)荔枝山,上洞田唇夹下洞,土洋行出系溪涌,下沙地福王母洞,龙歧对面水头冲,行出布锦系水贝,行过窑坳系乌涌,松山隔离系田心,田心前面系大鹏。一首地名歌,把大鹏各地地名全串起来了,山歌一唱,亲切,明了。

  《大鹏掌牛歌》唱出掌牛仔辛酸:掌牛阿哥好凄凉,戴顶笠麻也没框,食入几多笠麻水,淋湿几多烂衣裳。放牛阿哥真吃亏,戴顶笠麻过岭飞,食食肉没你份,生水芋头搏命推(吞)。命中生来苦又苦,打烂犁头篾来箍,牛唔见时头也大,惹炉火怕煨乌。(《罗湖区民间文学三套集成资料本》1987年)。

  大鹏情歌男女对唱中,唱到关键时刻,每首xxx句由工整的七言简略为三言,加上妹--拖腔,使唱起来反驳对方简洁有力。例如:女唱有歌唔唱沤肚中,有马唔骑烂马鞍,烂了马鞍有得换,莫来沤烂妹心肝。男唱嫁涯好呀嫁涯好,嫁涯单身有钱佬,灶头食饭唔使油灯火,自有明珠屋里照。女唱凉帽烂哟--妹,等哥有钱买顶新,凉帽新来人又靓,赛过当年穆桂英。男唱快的嫁哟--妹,凉帽罗裙件件新,头上有手有轭(镯),房中又有解愁人。大鹏哭嫁歌,虽哭,但不悲,是内心欢喜,难舍父母养育之情,同时担心嫁到夫家,不知家婆家公好不好相处,心情难受。这时,在闺女房间由同村好姊妹(未婚青年)陪伴7天(当地俗称伴坐娇)里,互相唱山歌安慰、鼓励。这哭嫁歌,把七言四句更加简为三言或五言一句,每句根据情绪用啊哈--噫衬词唱成拖腔,如爹娘好呀……啊哈--噫,对我有恩情哪……啊哈--噫。唱噫时,带深呼吸,发出抽泣的噫声,演唱风格很独特。

   盐田山歌

盐田山歌,也叫九龙山歌,是流行于盐田、沙头角和九龙新界一带。xxx的特点是唱腔中有好几节切分音、四分之一休止符和装饰音,好像浪潮涌来时碰到海岸礁石,嘎然止住,然后又跟水退、水涨一样,起伏流淌……例如《割草歌》:男唱阿妹割草在山岭,阿哥砍柴石壁攀;有心等妹来坐嬲,等妹等到日落山。女唱看白等到日落山,葛藤拦岭隔岭;阿哥柴担先挑转,你系有心转头行。阿妹和看白的xxx个字是后半拍起,割草和等到、在山和日落的xxx个字是切分音,表达语气果断、态度,这种充分表现情绪的山歌唱法,是盐田山歌的独特之处。

演唱盐田山歌最有名气的,是沙头角山歌手薛观带、吴彪、盐田的黄继娣。1958年盐田村村民薛观带,改编客家山歌剧《刘三姐》并主演男主角,全剧需村民演员数10人,参加广东民间艺术汇演获优秀。1959年庆祝国庆10周年吴彪、薛官带被选拔参加广东省文艺演出团赴演唱山歌,成为宝安山歌唱到xxx人,在当地传为美谈。吴彪是早年参加我xxx队的老战士,在发动群众、鼓舞士气时开口就用山歌宣传,直至解放初期当上深圳镇领导,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大会讲话讲了没多久,没词了,但他很快用唱山歌方法幽上一默:阿叔年老眼草花,顶高那行看脚下,讲来讲去车车转,大家听到蒙查查…… 顿时,大家尴尬全无,会场轻松活泼。薛观带在上世纪60年代移居,又成为新界山歌王。黄继娣也移居英国,把盐田山歌带往海外华人社区

   羊台山山歌

石岩、观澜、龙华、布吉山歌,也叫羊台山山歌,这一带的山歌形式和曲调基本一样,除了情歌、儿歌、生活歌、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外,也有较独特的哭嫁歌、哭丧歌(叫哀歌)和仙歌。

羊台山山高 587米,比不上梅州阴那山1297米高,深圳少崇山峻岭,所以山歌表现的内容、题材也较生活化,少入山看见藤缠,出山看见树缠藤之类的描写,山歌唱腔也没有梅州山歌高昂激越。

2006年9月,我和深圳市文化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的同事,曾到石岩、观澜、龙岗、大鹏等地和当地老山歌手座谈,采风,见到这几个地方的老山歌手,全都六七十岁。其中68岁的石岩客家山歌王池官华老人一连唱几个小时山歌,听到我多年未听的原汁原味山歌。原来,池官华的爷爷、爸爸很会唱山歌,爱唱花笺(歌册,叙事山歌),旧阵时,他们出门下田时一架(扛)犁就唱,收工时一放担竿也唱。池官华为我们唱起原生态的《死同死来生同生》叙事山歌:

男唱:火烧竹头哔啪声,阿妹得病哥着惊,上摆(次)搭声下午转,三日头一日行。女唱:转到哩,坐紧床边话你知,初一晨早担水转,洒湿衫裙搭坏哩。男唱:阿妹你有病自家知,如今要请医生医,若是阿妹无钱用,阿哥当(卖)棉被。女唱:阿哥唔冒(不要)医,使了钱银枉心机,将你钱银娶过只,贱命娇莲(自已)耽搁你。男唱:阿妹涯爱医,使开钱银唔计其,我十二街坊寻下转,无只娇莲(女子)当得你。女唱:阿哥唔冒讲柬好,一山还有一山高,番鬼(外国)铜钱冒(无)只字,我介哪里冒。男唱:十七十八嫩枝枝,七嫩八生唔冒死浪你,身中怀有细晚仔(小孩子),涯点烛服侍你。女唱:阿哥心莫焦,蛇死边有人挑,泥作怪,长年月久有香烧。女唱:猪肝好食对折腰,家婆气难消,丈夫怕娘冒开解,上有几条。男唱:一脚踏落外间房,听妹讲来真凄凉,爷娘那有百岁命,终归有日做家娘。女唱:阿哥真有情,两人讲话心贴心,早晨洗面共盆水,晏昼(午饭)同挟一菜芯。男唱:阿妹两人好,两人好到白头毛,好到罗浮山转向,好到黄河水倒绕。合唱:新做书桌钉同钉,死同死来生同生,在生两人同枕睡,死了两人共金罂(骸骨装入瓦罐)。

石岩、龙华、观澜、布吉山歌,有七言四句和七言五句两种,xxx句起子喜欢用阿妹--拖腔,趁拖腔这几秒钟想好下面的唱词,接驳或反驳对方山歌。这种唱法,多数由男人唱,带撩人、挑逗式的,比如阿妹--要涯唱歌涯就唱,唱出日头对月光,唱出麒麟对狮子,唱出公鸡对凤凰。阿妹--涯歌多呀涯歌多,床头放便三四箩,唱得涯赢系我嫂,唱涯唔赢做我老婆。石岩镇罗租村在解放初期至人民时期,每逢中秋有大规模山歌会,对歌对到晚上十一二点,第二天不过瘾还对到河对面的官田村。1964年他们新编山歌《嫁错郎》参加宝安县文艺汇演。2004年9月广东卫视专程石岩镇羊台之歌山歌擂台赛和池官华唱山歌专题播放。

观澜是个著名的侨乡,当地人再穷也要缴子女读书。观澜山歌的修辞手法丰富,樟坑径村山歌手陈瑞强一口气唱了赋体山歌、比喻山歌、起兴山歌、叠字山歌和双关语山歌等。比如《椒妹追后生》:过了一坑又一坑,看到铺狗(狐狸)逐黄猄(野鹿),看到黄猄逐铺狗,看到椒妹(女子)逐后生。这是一首直言叙述,层层递进,生动描述的赋体山歌。《行就像摇船桨》是首比喻山歌:凄凉就系涯,嫁只老公脚又跛,行就像摇船桨,企紧又像马张蹄,睡紧又像奉神鸡。船桨、马张蹄、奉神鸡都比喻得非常贴切、生动。起兴山歌《吱吱呀呀心花开》:三间铺头涯唔开,愿跟阿哥挑石灰,左肩挑来右肩转,吱吱呀呀心花开。嫁郎唔嫁烧炭郎,锥乌凌炭得人狂,嫁郎要嫁劏猪郎,至少有啖骨头汤。叠字山歌:山谷山坑起山坡,山前山后树山多,山间山田渗山水,山民山上唱山歌。这首叠山字烘托山民山上唱山歌,重复山字,但意思不重,景致不同,意境优美。双关语山歌:新郎新席新阿娇,新船新桨任哥摇,阿哥摇妹摇出水,阿妹摇哥魂魄消。阿哥莫怨妹冒(无)心,上巷下巷眼针针(看着);草拿来绑门板,一出一入系关心。双关歇后语:灯草绑门板--关心。

   龙岗皆歌

  龙岗皆歌,是龙岗镇一带用客家话唱的一种山歌。

2006年我和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的同志,一起与龙岗区客家民俗博物馆人员,深入了解龙岗皆歌的渊源和传承情况。龙岗皆歌,始于清末民初时期龙岗圩镇周边的八音仔的演唱。八音仔是由村里会唱歌、弹奏的人组成的音乐队,一般由有钱人家请去为婚宴、寿诞、添丁演唱助兴,祝贺闹气氛。也有人请去为70岁以上逝世的喜丧善后事吹打弹唱。1950年在龙岗圩一个叫老鼠塘的地方,辟建一个空坪,种上大榕树,后来成为龙岗人聚集唱山歌的小广场。龙东桥背村于1876年出生的邱其乐,跟随过龙岗八音队大佬林潭四处演唱过揾食。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盛行在龙岗圩大榕树头唱皆歌、斗山歌。1953年龙岗皆歌改编、演唱《半夜鸡叫》参加粤东行政区专员在汕头市大同剧场演出,获得好评。《惠阳地区民歌集》选入龙岗镇解放初期描写人民 的《皆歌一唱闹洋洋》一曲。《惠阳县志》记载:1954年中秋节夜晚,惠阳县文化馆在龙岗区(1958年以前属惠阳县管辖,1959年后划归深圳市)举办山歌擂台赛,有竹板山歌、皆歌、渔歌等。1959年皆歌《歌唱蔡娇娘》参加了广东省业余民间汇演。

  龙岗皆歌是由八音调演变而成。xxx的特点是xxx句歌词后面,接着一句衬词:金牡丹哪!,第二句歌词后,同样有一句衬词:牡丹花,一对鸳鸯赛红花罗咧!例如:

  阿哥有情妹有心(金牡丹哪!),

  唔怕山高水又深(牡丹花,一对鸳鸯赛红花罗咧!),

  山高妹会来开(金牡丹哪!),

  水深哥造船载人(牡丹花,一对鸳鸯赛红花罗咧!)

  唱歌唔系比声音(金牡丹哪!),

  总爱唱来情义深(牡丹花,一对鸳鸯赛红花罗咧!),

  恋妹唔系论相貌(金牡丹哪!),

  总爱两贴心(牡丹花,一对鸳鸯赛红花罗咧!),

  鸡嘴就比鸭嘴尖(金牡丹哪!),

  阿妹嘴比阿哥甜(牡丹花,一对鸳鸯赛红花罗咧!),

  去 年同妹亲个嘴(金牡丹哪!),

  甜到今 年三月三(牡丹花,一对鸳鸯赛红花罗咧!)。

  皆歌歌词一般七言两句或四句为一段,歌词通俗,押韵,上口,群众易传易唱。唱词后面两句富有特色的衬词,固定不变,紧随变化的山歌唱词后面,特别是在对唱中,引起共鸣的群众情不自禁地集体帮腔,同唱衬词金牡丹哪!和牡丹花,一对鸳鸯赛红花罗咧!现场气氛相当热烈。

  龙岗皆歌虽然基本一个曲调、两段衬词,但根据内容和情绪的变化,可变成快板式欢快、激昂旋律,或低沉、伤感、缓慢节奏。由深圳市本土文化艺术团,根据龙岗皆歌音乐创作演出的《客家妹嫁老公》舞蹈,该舞蹈较好选用龙岗皆歌哭嫁时的委婉哀怨、出嫁时的欢快跳跃以及抢逗新娘中的幽默谐趣音乐元素,再现了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受到群众和专家的好评。该节目参加2004年2月中国梅州首届国际山歌节和深圳市鹏城金秋艺术节比赛,双双荣获金。

内容由匿名用户提供,本内容不代表vi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vibaike.com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baike.com/16666/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