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卡病毒

编辑
本词条由“匿名用户” 建档。
病毒历史据世界卫生组织介绍,寨卡病毒是一种新出现的蚊媒病毒,1947年首次在乌干达通过丛林黄热病监测网络在恒河猴中发现,随后于1952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的人类中间做出确认。由于传播该病毒的伊蚊在全世界都可以找到,病毒的爆发很可能会传播到更多国家。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6年1月底,美洲、非洲等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出现寨卡病毒传播。其中,疫情最严重的是巴西、哥伦比亚等国。小头症患者此前,世...
病毒历史

世界卫生组织介绍,寨卡病毒是一种新出现的蚊媒病毒,1947年首次在乌干达通过丛林黄热病监测网络在恒河猴中发现,随后于1952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的人类中间做出确认。

由于传播该病毒的伊蚊在全世界都可以找到,病毒的爆发很可能会传播到更多国家。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6年1月底,美洲、非洲等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出现寨卡病毒传播。其中,疫情最严重的是巴西、哥伦比亚等国。

患小头症的婴儿小头症患者

此前,世界卫生组织已表示,来自全球的调查人员正在调查寨卡病毒与出现在巴西的新生儿小头畸形之间的联系。过去一年左右的时间中,数以千计当地出生的婴儿头部大小不正常。[2]

病毒病例

2016年1月,英格兰公共卫生局证实,3名曾前往哥伦比亚、苏里南和圭亚那旅游英国人患上了寨卡热。这是英国首次在本土发现寨卡热病例。[2]

世界卫生组织(WHO)1月25日发出警告,寨卡病毒已散播至整个美洲,只有加拿大及智利暂时幸免,情况令人担忧,一些国家甚至向女性发出了避孕警告。世卫组织发表声明说,自去年5月开始,寨卡病毒(Zika virus)已经传播到了21个国家与地区。这主要是因为人类对这种病毒缺乏免疫力,以及该病毒传播的主要病媒埃及伊蚊正在大量繁殖。

3月25日下午,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口岸入境人员中检疫发现一名来自委内瑞拉的发热人员,经广东局技术中心卫生检疫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寨卡病毒核酸阳性,后经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确认为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广东省卫计委根据广东局通报信息在其同行家庭成员中再检出一例寨卡病毒感染病例。[6]

病毒症状

英格兰公共卫生局介绍说,引起寨卡热的寨卡病毒不会自然出现在英国,但病毒会通过蚊虫传播,在极少数情况下,病毒也会通过性传播或者母婴传播。孕妇感染寨卡病毒后,其产下的婴儿会出现小头症。寨卡热的症状包括发热、红疹、关节痛、肌肉痛以及非化脓性结膜炎等。寨卡病毒重灾区巴西去年11月证实,病毒可能和新生婴儿出现头小畸型症有关。头小畸形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患者的智力、行动和视觉会受影响,预期寿命较短。[3]

传播渠道

2016年2月2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证实,美国首次发现了可能通过性传播,而不是蚊虫叮咬传播的寨卡病毒传染病例。

这个病例出现在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当地卫生官员表示该患者未曾去南美洲国家旅行,很可能在同从疫区国家返回的人有过性接触后受到感染。

美国得克萨斯达拉斯的这个病例被认为是在美国本土感染的xxx个病例,而先前在得克萨斯出现的7个寨卡病毒感染病例都同国外旅行有关。

达拉斯县公共卫生官员扎卡里·汤普逊说,得知寨卡病毒能通过性接触传播,将促使卫生部门在卫生保护教育中增加这方面的意识。“安全套是防止任何性传播疾病的xxx方法,”他说。

病毒影响

2016年2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将寨卡病毒及小头症列为全球紧急公共卫生事件,国际社会应当协调应对。这是继甲型H1N1流感、脊髓灰质炎及埃博拉疫情后,世卫组织发布的第四个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由于担心当前在蚊虫传播的寨卡(Zika)病毒可能导致新生婴儿畸形并留下后遗症,美国疾病防治中心(CDC)对加勒比海和拉美8个国家或领地发布旅行警报,建议孕妇避免前往报告有寨卡病毒传染的地区。目前,已有22个国家和领地被列为旅游警告名单。[1]

报道称,疾病防治中心22日称,出于对寨卡病毒传播的考虑,孕妇不应前往巴巴多斯、玻利维亚、厄瓜多尔、瓜德罗普岛、圣马丁、圭亚那、佛得角、萨摩亚和圣马丁岛。
而在一个星期之前,疾病防治中心已因相同原因发布旅行警报,建议孕妇推迟前往巴西、哥伦比亚、萨尔瓦多、法属圭亚那、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马提尼克岛、墨西哥、巴拿马、巴拉圭、苏里南、委内瑞拉和波多黎各。

寨卡病毒通过蚊虫叮咬传播。被感染后的常见征状包括发烧、疹子、关节疼痛、肌肉疼痛、头痛和结膜炎(红眼)。其病情通常较温和,征状可持续数日至一周。需要住院治疗的严重病情并不常见。[1]

病毒预防

寨卡病毒感染的预防与登革热相似,主要是消灭蚊子,防止蚊虫叮咬。传播寨卡病毒的蚊子为伊蚊,最爱在室内外犄角旮旯的锅、盆、瓦、罐或坑洼地的积水中孳生。因此,要“翻缸倒罐,清除积水”,消灭伊蚊的孳生地。目前我国还没有寨卡病毒感染的病例报告,但去寨卡病毒流行的国家或地区旅游者,应注意防止蚊虫叮咬。[4]

疫苗研制

2016年2月1日,巴西巴西总统罗塞夫召集各部长共同商讨如何应对寨卡疫情。罗塞夫呼吁全xxx同抗击寨卡病毒蔓延,消灭埃及伊蚊。

会后,总统府民事办公室主任雅克·瓦格纳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寨卡病毒称为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会为巴西旅游业带来冲击,但是巴西不会因此取消8月份的里约奥运会。

瓦格纳还指出,巴西正在和美国合作研制寨卡病毒疫苗,预计至少需要三年的时间才能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他说:“寨卡病毒疫苗的研制可能需要三年或四年的时间,如果运气好的话,可能马上找到正确的研制方向,但是投入使用至少也需要三到五年。”

科学研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专家团队与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对中国国首例寨卡病毒感染病例血液标本中的寨卡病毒基因组进行了全面解析, 成功地获得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病毒基因全长10676个碱基,遗传进化分析显示与目前在美洲的流行株具有高度同源性。
中国输入性病例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的解析,对于中国输入性病例的溯源、病毒变异、诊断试剂及疫苗等方面研究具有重要意义。[5]

疫情
中国

2016年1月29日,国家卫计委表示,截至目前,xxx尚未发现寨卡病毒病例,但存在病例输入风险。国家卫计委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成功研制该病毒的核酸检测试剂,掌握寨卡病毒的检测方法,并将与外交、商务、质检、公安、旅游等部门合作,进一步做好疫情防范和应对准备工作。国家卫计委提醒,随着气候逐渐回暖,到了春夏季后,广东等南方省份需要格外警惕。

2016年2月9日,委组织专家确诊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美国

当地时间2016年7月29日,美国佛罗里达州长瑞克•斯考特宣布,该州已经确认出现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当地卫生官员表示,这次至少4人感染寨卡病毒,分别是3男1女,这也是美国境内首次确认的本土传播病例。[7]

内容由匿名用户提供,本内容不代表vi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vibaike.com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baike.com/2763/

(16)
尊敬的全球百科用户,全球百科新系统上线了!新增排名保障卡、词条年卡,更有增值功能——百度排名保障包年服务,详情访问“glopedia.cn/261472/”关注公众号可联系人工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