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编辑
本词条由“匿名用户” 建档。
   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科学市级重点实验室/儿科学高校重点实验室/儿科学医学重点实验室依托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国家重点学科。现任实验室主任为李廷玉教授,学术委员主任委员为曾溢滔院士。其支持单位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956年由原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医学院)迁至重庆,是全国最早成立的四个儿科系之一。医院编制床位1400张,年门诊量142万、住院病人5.2万,共有37个临...

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科学市级重点实验室/儿科学高校重点实验室/儿科学医学重点实验室依托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国家重点学科。现任实验室主任为李廷玉教授,学术委员主任委员为曾溢滔院士。其支持单位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956年由原上海xxx医学院(现复旦大学医学院)迁至重庆,是全国最早成立的四个儿科系之一。医院编制床位1400张,年门诊量142万、住院病人5.2万,共有37个临床和医技科室。1982年成为卫生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我国最早建立的四个儿童急救中心之一。1981、1990、1995年分别被批准为儿科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先后批准成立儿科研究所(1991年)、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995年)和重点学科(1992年),高校重点实验室(2000年认定)、重点学科(1999年认定)、医学重点学科(1999年),2002年成为医学重点实验室和市级重点建设的重点学科,同年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时成为首批儿科学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通过教育部组织的重点学科复评,继续保持国家重点学科。2008年成为儿科学国家精品课程,全国儿科学xxx教学团队,并批准进入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建设,2009年成为重点实验室,2010年申报获准国际科技合作、通过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资格认证,2011年通过验收正式授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人员构成

  实验室所在学科拥有一支学历、年龄、职称、学缘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目前有教授63人、副教授132人、303人;博士生导师25人、硕士生导师95人。现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3名、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享受特殊津贴专家14名、亚洲最佳儿科医师1名(全国仅2名)。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3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两江学者1名。中青年人才已成为培养高层次人才和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在国内儿科领域占有重要学术地位。现拥有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常委、秘书长、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儿保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免疫学组组长、新生儿学组、神经病学组及心血管学组副组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儿保分会与健康学组副组长、中华小儿外科学分会肿瘤学组副组长、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委会儿科药学组副组长、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及小儿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重庆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主任委员、重庆康复学会主任委员等专业委员会或学组秘书长、主任、副主任、组长、副组长。为《中华儿科》和《儿科药学》的主编单位、有《中华小儿外科》等4个儿科核心期刊的副主编。为了发展需要,本学科先后引进美国提、大学和UBC大学多名教授,成为本学科国际科技合作研究的PI。

   研究领域

  实验室围绕儿童发育与疾病预防、发生、诊断和治疗研究,各个研究方向均有鲜明的研究主题,并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有突出的代表性研究。主要凝练有4个研究方向:(1)免疫系统发育与感染性疾病;(2)神经心理发育与认知障碍研究;(3)先天缺陷发生机制与组织工程;(4)儿童肿瘤发生机制研究与临床个体化治疗基础和应用研究。

  本实验室科学研究在国内儿科界处于xxx水平。已连续9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数居全国儿童医院首位。近5年获得外向科研项目425项,合计经费5800万元。SCI论文共206篇。专利授权18项,有项目正进入市场应用阶段。科技35项。主办的《儿科药学》公开发行并于2008年成为科技统计源核心期刊。

  在为国家培养儿科高级人才方面,本实验室一直处于全国的前列。每年有100多名七年制本硕连读和硕士研究生、20~30名博士毕业。培养的人才遍布全国各地,许多已成为当地学术或学术带头人、国家杰出青年、海外知名学者。

  实验室目前有8个中心技术和服务平台、8方向研究室和2个PI工作室。拥有科研专门用房7500平方米,价值超过3000万元的仪器设备。已建立了完整的细胞培养、核酸及蛋白质分析、组织病理学图像分析等基础技术平台以及流式细胞工作站、膜片钳激光共聚焦检测系统等特色设备平台。建立了电子化、网络化的图书、网络资源系统。实现多教学和摸拟人模具技能训练。国内xxx儿童临床医学中心,着重推进现代生物学技术和科研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和。

  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是本实验室的重要特色之一。先后与国外16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包括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提儿童医学中心、美国ADVOCATEHOPE儿童医院、大学、UBC大学、英国伦敦大学、日本富山大学等。近5年本学科主办或承办国际会议6次、全国学术会议16次,派出300余人次出国、学术会议、考察交流;邀请246人次国内外专家来访、学术交流。

  实验室遵从、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管理原则,xxx限度合理利用()实验室的技术平台。结合实验室的发展现状,建立了与学科人才能力、水平和贡献相适应的激励机制,采取访问、短期学习、合作研究、课题等多种形式吸引国内外行业高端人才,同时大力培养和选拔中青年人才,以实现拥有一支面向地方、服务行业的高水平应用和应用基础研究队伍,为实现打造国内一流,国际接轨的科技平台和培育行业高端人才的目标做出积极的贡献。

内容由匿名用户提供,本内容不代表vi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vibaike.com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baike.com/27676/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