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马

编辑
本词条由“匿名用户” 建档。
荷马(Homeros,约公元前9世纪一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诗人,专事行吟的盲歌手,相传为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作者。大约公元前1104年,多利斯人从希腊北部以外的地区侵入希腊北部,他们大规模的入侵,使居住在希腊的部落集体南迁。入侵的多利斯人沿着伊利亚、贴萨利(色雷斯)进发,越过科林斯湾和科林斯地峡侵入伯罗奔尼撤半岛,最后,他们控制了整个希腊。他们驱逐了迈锡尼人,破坏了他们的城堡,把他们驱...

荷马(Homeros,约公元前9世纪一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诗人,专事行吟的盲歌手,相传为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作者。

时代背景

编辑

大约公元前1104年,多利斯人从希腊北部以外的地区侵入希腊北部,他们大规模的入侵,使居住在希腊的部落集体南迁。入侵的多利斯人沿着伊利亚、贴萨利(色雷斯)进发,越过科林斯湾和科林斯地峡侵入伯罗奔尼撤半岛,最后,他们控制了整个希腊。他们驱逐了迈锡尼人,破坏了他们的城堡,把他们驱往海外或深山。这次变故几乎完全摧毁了迈锡尼文明。希腊历史进入了黑暗时代。这一时代持续了近400年。在古希腊历史上,公元前11至前9世纪被称为“荷马时代”,也被称为“英雄时代”。那个时代,希腊语的书面文字还没有大面积推广。史诗的故事都是一代代口传下来的,到公元前6世纪才被记载为文字,形成了被后世传颂的荷马史诗。荷马史诗是研究古希腊早期社会重要的历史性文献,它所记叙的情节、细节等方面,同迈锡尼时代的文明有密切的关联,从某些方面则反映了公元前1100年至公元前800年被史书称为“黑暗时代”的社会历史的真实情景。也是因为希腊语的书面文字还没有大面积推广,所以并没有可靠的荷马传记流传下来。最早关于荷马的记载,见于公元前6世纪克塞诺芬尼的讽刺诗。而根据希腊地方志专家鲍萨尼阿斯的记载,在公元前7世纪初的诗人卡利诺斯的诗篇里已经有关于荷马的记载。在古罗马帝国时期或拜占庭帝国早期,开始出现一些差异性很大的荷马传记或记录。留存下来的有9篇,近半数为无名氏所作,或是托名于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古希腊哲学亚里士多德、古罗马历史学家普鲁塔克。

荷马其人

编辑

家乡

荷马传记版本众多,记述的关于荷马的家乡竟然多达一二十个。有小亚细亚地区的斯弥尔纳、科洛丰、爱琴海东部靠近小亚细亚的希俄斯岛、基米岛、雅典、塞浦路斯、阿尔戈斯、埃及、吕底亚、迈锡尼、罗德岛、伊萨卡岛、克里特岛等。后来希腊的斯密而纳、希俄斯岛、科洛丰、皮罗斯、阿尔戈斯、雅典等11个城邦争说本地是荷马的出生地。但多数古代记载着荷马出生于爱琴海东边的希俄斯岛,或小亚细亚的斯弥尔纳。

父母和家庭

关于荷马父母的姓名,9篇荷马传记中记载各有不同,甚至有些传记一次性提到了多达七个版本的荷马父母姓名,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父亲姓名是迈翁,母亲姓名是科里则伊丝。而关于荷马的婚姻,零星的记载了他在伊俄斯岛上结婚,育有1到3个子女。

本人名字

根据9篇传记中的大多数记载,荷马出生在一条叫麦勒斯的河边,本名叫麦勒西根尼,后来才改名荷马。而改名的原因有三个说法。一是说麦勒西根尼后来眼睛看不见了,他就被唤作“荷马”(希腊语,意为盲人);二是以普鲁塔克为名的传记中引用亚里士多德残篇《荷马生平》中提到,荷马的族人受到外族欺凌时,他们决定离开家乡,而尚未成年的荷马说自己愿意归顺外族,由此他被称为归顺者荷马;三是说荷马被或他的父亲被当作人质送往异地,由人质一词衍生出“荷马”。

事迹

荷马日常携带七弦琴流浪于热闹的市镇,以歌吟维持生计,他是荷马史诗的著作者。荷马史诗由《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组成,内容来源于公元前12世纪发生于希腊城邦雅典和亚细亚的特洛伊之间的xxx。歌颂这场xxx的短歌,由民间歌人口口传授在民间流传,在传播过程中,英雄故事与神话传说交织在一起,内容不断丰富。在公元前8世纪,由荷马将之整合加工成演唱本史诗形式,即荷马史诗。荷马史诗展现了荷马时代的希腊文化、政治、社会制度、家庭生活、文学、理想、宗教观、宇宙观。

布格罗《荷马和他的向导》

生卒年

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诗人卡利诺斯在其诗歌里提及了荷马,荷马年代应早于这个时间。按照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说法,荷马约生于公元前850年左右,正是希腊氏族社会解体、奴隶制开始形成的时代,即所谓的“英雄时代”。21世纪的学界综合古今研究成果,将荷马生活的年代界定在公元前9-8世纪之间,但具体的生卒年份已不可考。而对于荷马的死因和埋骨之地,很多存世的荷马传记皆有提及。根据普鲁塔克所著传记中引用亚里士多德残篇《荷马生平》记载,晚年的荷马来到了爱琴海小岛希俄斯岛居住,死后被埋葬在那里。希俄斯岛人埋葬了荷马并立了一块碑,上面刻着:在这里的土地下掩盖着一颗属神的头脑诸神的荣耀神圣荷马

主要作品

编辑

创作特点

编辑

作品主题

人的抗争

《奥德赛》讲述的是凡人与命运的抗争。荷马笔下的特洛亚xxx看似是人世间的故事,其实xxx的背后全然是神与神的角力。在这个故事中, “人”成了真正的主角,面对天神的阻挠抑或帮助,作抉择的主动权总是掌握在人的手中。在通往“回家”的道路上,奥德修斯经历的重重困难与冲破的种种诱惑暗合了人的生命历程中的荆棘与陷阱。坚韧、智慧、审慎、和解贯穿了全书。奥德修斯被困在奥古吉埃岛时,有神女为伴,青春永驻,他却一直坚持着回家的信念;在回乡的旅途中经历的各种磨难,都体现奥德修斯的坚韧品质。奥德修斯和同伴藏身于羊腹之下,逃脱独眼巨人的囚禁等情节体现出了人类智慧。在国王佩涅洛佩缺位的情况下,奥德修斯的妻子佩涅洛佩以王后主持政务,她如履薄冰地应对周围人物,处处谨慎谋划、审慎行事。而和解则在书中多处情节中有所体现,无论是海神波塞冬停止对奥德修斯伤害儿子一事的继续追究,还是雅典娜女神出面调停被奥德修斯杀死的佩涅洛佩的追求者之亲族向奥德修斯发起的报复行动。从全书看,奥德修斯身上的成长和历程象征着纯粹的人类精神。

阿喀琉斯的愤怒

《伊利亚特》的主题是英雄阿基琉斯的愤怒,荷马一开口就直接点明故事冲突的主线。史诗全部的矛盾冲突和人物行动都是围绕阿喀琉斯的愤怒而展开。希腊联军最英勇的战士阿喀琉斯和最高统帅阿伽门农的争吵开始,阿喀琉斯因愤怒而退出战斗,致使阿开奥斯人在特洛亚人的疯狂进攻下节节败退,直到阿喀琉斯的密友帕特罗克洛斯被特洛亚主将赫克托尔杀死,阿喀琉斯再次因为愤怒而出战并杀死赫克托尔,他的愤怒才得以最终平息。

写作手法

格律

荷马史诗用古希腊语的古爱奥尼亚方言写成,同时表现出埃奥利亚等其它方言的某些特点。荷马使用的是长短短格六音步的诗体(也称英雄体),没有尾韵。这种诗行灵活多变,除第五个音步外,两个短音节可用一个长音节代替,总计可演化出十六种不同的格律形式。由于每行有十三至十七个音节,为吟诵方便,通常在第三个音步的长音节或xxx个短音节后面有停顿,个别诗行有两次停顿,分别在第二和第四个音步。荷马就根据内容的需要,在格律灵活选择。

环形结构

美国古典文学专家塞德里克·惠特曼对荷马史诗进行分析研究之后,在其著作《荷马和英雄传统》中对荷马史诗中出现的环形结构进行了剖析。所谓环形结构是指作品中相同或相似的主题、情节以及语句在史诗的开头和末尾以A-B-C-B-A的形式重复,呈现对称的几何结构。比如,在《伊利亚特》讲述的是特洛亚xxx最后一年里51天内发生的故事,将51天分为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就会发现主要事件的持续天数呈现出明显的倒转对称,使得全诗本身构成了一个xxx的环形结构。具体到故事情节,从头尾向中间顺推,xxx卷与第二十四卷、第二卷和第二十三卷、第八卷与第十七卷、第九卷与第十六卷两两相互呼应,相互对称。此外,在荷马史诗的某些章节以及段落中也存在着环形结构。

《伊利亚特》xxx卷和第二十四卷之间的环形结构

荷马式比喻

荷马在修辞术的运用上极富特色,在《伊利亚特》中,出现了两百次左右的明喻。有些明喻比较简短,如“像神明”“像风暴”“像狗见了狮子”“狂勇如狼”等,但大多数明喻语言华丽、气势恢宏,长达数行甚至十行。它们既让诗句的篇幅扩大,又为情节注入了生动的活力。有些多行次的明喻拥有独立完整的叙事结构,极富特色,甚至后世被称作“荷马式比喻”。如比喻对交战双方的军容,荷马连用三个明喻:“毁灭万物的火焰”“无法胜数的群群飞禽”“集聚纷飞的苍蝇”,形象地地描绘了古希腊联军的昂扬气势和浩大阵容。此外,他还将明喻描写战斗,展现出胜者英勇,败者溃散的场景。荷马把战士比作狮子、豹子等,以赞颂他们的英勇。

“流浪”主线

在《奥德赛》中,荷马使用了“奥德修斯归家”这一主线,将不同的场景和场面联系起来。“流浪”的主线有利于材料的展开,避免了叙事的单调和片面。主人公“流浪”的移步换景,将不同的事件编织起来,“有序的变化”使得受众不会有材料堆砌之感。荷马由此实现了在继承传统基础之上的自我创新,即对于材料的重新组织。以“奥德修斯归家”为线索和情由,在更大的画面和历史长卷中展示古希腊神话传统和人们所关注的人神世界。从而,在“奥德修斯的流浪”中,不仅通过移步换景打破了空间的束缚;而且史诗叙事中还穿越冥界,挣脱了时间的限定,使史诗展现出更为恢宏的超越时空的叙事范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奥德赛》不仅是英雄史诗,也是反映古希腊社会历史的历史剧、人物剧和场景剧。总之,史诗中的各个场景是彼此独立:又相互独立成篇的,总体场面宏大,内容丰富,使史诗的叙事结构体现出浓重的传承痕迹。

自发的现实主义

在荷马时代,希腊人既没有“文学”之类的概念,也没有系统的文艺理论。在《奥德赛》中,荷马“忠实地”记录了自己民族的遭遇。比如奥德修斯听了行吟歌手德摩多科斯的演唱以后表示,德摩多科斯有如亲身在场,唱出了阿凯亚人的遭遇,包括他们所遭受的苦难和经历。另外,有关特洛伊xxx的传说就是过去的历史,荷马使用现实生活中具体细节完善了传说中的空白。而在神灵身上,作者赋予人的情感和欲望,同时,还再现了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和希腊各部落的习俗。此外,对于战斗、死亡、婚宴、劳动等都以写实的笔法反映了现实生活。这些场面部源于生活,是文艺与艺术的关系上的自发现实主义的产物。

相关影响

编辑

荷马史诗不仅是西方文学史上最早的优秀作品,它也是整个西方文化的源头。荷马史诗的传播广泛,它对以后文艺创作的影响尤为深远。在古代的希腊,荷马史诗被看成智慧的宝库,所有的城邦都把它当作学校教育的基础。学生们学习背诵史诗的某些篇章。当时的希腊哲学家克塞诺芬尼曾表示,所有人都向荷马学习过。柏拉图生活的时代,诗与哲学的争论已经存在许久,柏拉图认为,哲学流派的xxx的竞争对手是诗,两者都在讨论谁的智慧更高。柏拉图把荷马看作诗人,认为后者身上存在青少年教化方面的危险。而亚里士多德则在自己的著作《诗学》,讨论诗艺并向荷马致敬。希腊古典文学艺术特别是悲剧受到了荷马史诗的巨大影响,而后又在古罗马文学中得到继承和发展。公元前一世纪的古罗马作家荷拉斯表示,描绘帝王将相的功绩和xxx,应该按照荷马作出的示范去模仿。罗马诗人维吉尔写的史诗《伊尼依德》就是直接摹仿《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部作品成了欧洲文人史诗的代表作。迄于近代,荷马史诗在人物对话、结构形式和语言风格各方面,也常为欧洲作家所仿效。荷马与但丁、莎士比亚、歌德一起,被西方文艺评论界推为世界四大诗人。德国考古学家施里曼几乎相信荷马史诗中的每一句话,他研究了《伊利亚特》,根据自己的推测,于1871年起在小亚细亚西北角进行发掘。在希萨内克山丘上,他找到了古代的特洛伊城。这里有九个古代城堡的遗迹。1874至1876年,施里曼又根据对荷马史诗的研究,对希腊南部的迈锡尼进行发掘。他找到了迈锡尼的王族墓,在其中发现了大批的金属工艺品,如金银器、金面具、青铜剑等。

希萨内克山丘发掘的古城遗址,一般被认为是特洛伊城

人物评价

编辑

正面评价

柏拉图评价荷马:xxx位悲剧诗人,还说荷马教育了希腊人。亚里士多德评价荷马:荷马是值得称赞的,尤其是在这一点上:他是xxx知道自己应该在诗歌中扮演什么角色的诗人。诗人应该尽量少用自己的身份说话,因为这不是他描述行为的方式。但丁评价荷马:诗人之王。约翰·博德曼、加斯帕·格里芬、奥斯温·莫里评价荷马:荷马的语言丰富得惊人,有充分的变化和弹性,词汇和固定短句的排列也有精确的区分。荷马似乎从来没有为表达准确的意义而发愁过。他那些固定的措辞不但没有限制,反而激发了其诗歌的创造性。学者皮埃尔·维达尔评价荷马:凡是喜欢文学的人都会走向荷马。中国画报出版社评价荷马:荷马是欧洲文学的奠基人,是古希腊文化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学者安东尼·朗评价荷马:荷马总是引导我们对他的人物做出肯定或否定的评判,但是他对人物生活的描述却超越了这些判断。他的语言壮阔瑰奇,意在让我们沉浸和分享虚构的经验,这些经验既有活力的汹涌,也有致命的伤害,既有不智的冲动,也有计算后的选择或压抑已久的情感。

伦勃朗画作《亚里士多德对着荷马半身像沉思》

负面评价

柏拉图评价荷马:荷马是悲剧的领袖,他的作品与真正的实在还隔着两层。荷马没有指挥过一场xxx,也没有治理好一个城邦;荷马要是真正能够帮助人们获取美德,他的同时代人还能让他,流离颠沛,卖唱为生吗?

荷马问题

编辑

“荷马问题”的出现

在古希腊,历史家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肯定荷马是《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作者。但是,古希腊人也不知道荷马这位远古伟大诗人的生平。早在希腊化时代,已有学人怀疑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未必出于同一位“荷马”。17、18世纪之交欧洲思想界的“古今之争”以来,途经维柯的《新科学》,再到弗·奥·沃尔夫出版《荷马绪论》,荷马史诗作者单一性受到现代化古典语文学的专业质疑。学者们就是否确有荷马其人,他的生活年代、出生地点以及荷马史诗的形成问题,展开了持续而激烈的争论,构成了欧洲文学史上的所谓“荷马问题”。

短歌说

德国学者卡尔·拉赫曼将《伊利亚特》除前后两卷外的其余部分分成了16首相互独立的诗歌,这就是“短歌说”。德国学者沃尔夫从各种抄本中的大量异文出发得出结论:古代从来没有荷马史诗的统一文本;荷马时代文字还不流行,不可能把史诗记录下来,在很长时间内,史诗是以口头相传的方式保存的。他把两部史诗各分成若干部分,断言每一部分都是独立的诗歌,经过多次的加工整合,才成为现在的荷马史诗。卡尔·拉赫曼与沃尔夫有着类似的观点:荷马史诗出现的不一致的原因只有一个,即作者不是同一人。

统一说

“统一说”认为荷马采用了古代民间诗歌的材料,但是重新加工整理,使每一部分诗歌都服从于一个统一的布局,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结构,创作了“荷马史诗”。德国学者尼奇批驳了沃尔夫的观点。他认为荷马史诗中的矛盾是微不足道的,并没有破坏史诗的艺术效果,这类微小矛盾的存在根本不能证明它们是几个诗人参与史诗创作的结果。尼奇还认为,荷马应不晚于公元前九世纪。

基本核心说

“基本核心说”既承认史诗完整的艺术布局和脱离布局的多样性,又承认史诗创作以前有过原始的创作时期,形成了短诗。德国学者赫尔曼认为,起初荷马创作的是两部篇幅不长的史诗《古伊利亚特》和《古奥德赛》,后来不断得到其他诗人的补充,规模逐渐扩大,因此史诗既保持了基本的统一,同时又有很多脱离布局、甚至互相矛盾的地方。德国学者基希霍夫认为,《奥德赛》是关于奥德修斯漂泊流浪的史诗,其余都是这个基本情节的延续和发展。

后世纪念

编辑

荷马银币

1990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世界文化名人”金银纪念币纪念系列。“世界文化名人”系列第1组以1金4银的形式登台亮相。其中一枚银币的主题是“荷马”,银币重27克。

荷马银币(共2张)

银币背面

银币正面

油画

1827年,安格尔创作的《荷马的礼赞》。在神庙前面,胜利女神在为端坐在宝座上的史诗作者荷马加冕。围绕荷马的是古代与当代的诗人、艺术家、哲学家。荷马脚边的女子分别象征着《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荷马的礼赞

邮票

希腊分别于1954年1月15日和1998年12月29日,发行以荷马为主题的邮票。

荷马邮票(共2张)

荷马邮票

荷马邮票

荷马雕像

法国卢浮宫内收藏的荷马雕像

荷马雕像

泛雅典娜节

公元前6世纪中叶,当时的雅典城邦僭[jiàn]主庇西特拉图大力推动城邦的文化艺术发展,指派俄诺马克里托斯从众多的手抄本中整理和校勘出荷马史诗的规范诵本。同时,庇西特拉图或是他的儿子颁布规定,要求吟诵诗人们在泛雅典娜节上诵读《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全文。从公元前5世纪起,每四年,雅典一次隆重庆祝的泛雅典娜节,在这个节日上,荷马史诗成为xxx官方指定的吟诵曲目。

莎草纸上的荷马史诗片段,藏于为美国xxx艺术博物馆

内容由匿名用户提供,本内容不代表vi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vibaike.com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baike.com/1233559/

(23)
词条目录
  1. 时代背景
  2. 荷马其人
  3. 家乡
  4. 父母和家庭
  5. 本人名字
  6. 事迹
  7. 生卒年
  8. 主要作品
  9. 创作特点
  10. 作品主题
  11. 人的抗争
  12. 阿喀琉斯的愤怒
  13. 写作手法
  14. 格律
  15. 环形结构
  16. 荷马式比喻
  17. “流浪”主线
  18. 自发的现实主义
  19. 相关影响
  20. 人物评价
  21. 正面评价
  22. 负面评价
  23. 荷马问题
  24. “荷马问题”的出现
  25. 短歌说
  26. 统一说
  27. 基本核心说
  28. 后世纪念
  29. 荷马银币
  30. 荷马银币(共2张)
  31. 油画
  32. 邮票
  33. 荷马邮票(共2张)
  34. 荷马雕像
  35. 泛雅典娜节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