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直肠部位手术。
腰俞麻醉又称低位骶管阻滞麻醉,即在腰俞穴内注射局麻药,达到麻醉效果。它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曹吉勋教授xxx使用的。最早是用于术后封闭止痛,后广泛用于各种肛肠手术。优点是简便、安全、麻醉范围只局限于肛周会阴部。缺点是骶裂孔变异较多,初学者常因定位不准,穿刺困难而失败。腰俞麻醉亦是我院肛肠科特色之一。
(一)腰俞穴的(骶裂孔的)
腰俞穴是督脉经穴,出自《素问·缪刺论》,穴居背部腰尻之解,故名腰俞,又名背鲜、髓空、腰户、腰柱、髓俞。位于第二十一椎之下宛中,长强上三寸,下髎(liáo )之中心,正好是现代解剖学的骶裂孔。骶裂孔位于第四骶椎之下,外形变异较大,但基本形态是一个长形裂沟,中国人多数呈三角形。三角形的上角是第四骶骨棘突,即骶中脊末端膨隆处,三角形的两下角是左右骶骨角,三角形中央部即是骶裂孔的。
*应用解剖:骶骨
由5个骶骨融合而成。骶骨前面又称盆面,光滑凹陷,有四条横线乃椎体间愈合的遗迹,两端各有四个骶前孔,再外侧为侧块,侧块从上向下迅速变窄,故骶骨呈楔形。上四对骶神经的前支从骶前孔穿出。
骶骨后面隆凸而粗糙,系椎弓融合而成。正中有棘突融合成的骶中嵴,嵴两侧为融合的椎板,末节骶骨的椎板消失,留下骶管裂孔。骶骨后面有四对与骶前孔相对应的骶后孔,骶神经后支经此穿出。
骶管裂孔是骶管下端后面的斜形三角形裂隙,是硬膜外间隙的终点,第五骶椎愈合不全或缺损可使骶管裂孔更为宽大。实际椎管裂孔不仅限于第五骶骨,据重庆医学院xxx医院对103块尾骨研究及对250名扪摸的结果,发现我国人自骶4至骶2均可裂开,在骶骨背部形成长形缺口。同时发现骶骨下1/4向前弯曲,使该段成扁平管道,是采用传统骶麻穿刺法时进针受阻的原因。骶裂孔形状不规划,骶角可以不对称,骶裂孔可偏向一侧,使穿刺针不能沿中线前进,故有人认为骶管阻滞不必采用传统的穿刺方法,可改用腰部硬膜外阻滞相似的穿刺方法,经骶裂隙垂直进针,可提高穿针成功率。
(二)腰俞穴麻醉的原理
将局麻药注射入骶管腔内,以阻滞骶脊神经,作用部位为第二、三、四骶脊神经根。
(三)适应症
适用于、肛管、直肠下段及会阴部的各种手术,如内外痔、肛周脓肿、肛瘘、肛裂、直肠脱垂和畸形等疾病的手术。
(四)禁忌症
1.骶骨畸形或有外伤。
2.骶部发炎、感染。
(五)常用药物、浓度和剂量
1.2%普鲁卡因15-30ml一次用量不超过50ml(1g)。
2.1-2%利多卡因10-20ml,一次用量不超过1.5% 26ml(0.4g)。
3.0.25-0.5%布比卡因10-20ml,一次用量不超过0.25% 40ml(0.1g)。
手术时间可酌情加1‰肾上腺素,每100ml4-6滴。
操作方法
1.体位病人取侧卧位,背部与床面垂直,并平齐手术台边沿,屈曲双腿,尽量腰骶部,避免前俯与后倾。
2.确定穿刺点
寻找腰俞穴(骶裂孔),其解剖标志是第四骶骨棘突和左右骶骨角,三点构成一个三角形,即是骶裂孔。骶裂孔表面覆盖骶尾韧带和皮肤。有的人不易摸清,特别是肥胖者。可以用以下方法作为定穴参考:①尾骨尖上方5-6cm两骶骨角间的骨性凹陷。②以两侧髂后上棘联线为底边向尾骨尖方向作一等边(腰)三角形,其顶角即为骶裂孔。③肥胖者骶裂孔常位于骶部脂肪垫下沿,找准后,做好标记。
3.穿刺方法
用2.5%碘酒和75%酒精或碘伏消毒骶尾部。右手持20ml注射器,套上7#-8#号针头。用局麻药在处先作一皮丘,然后垂直进针,当针尖经皮肤、皮下,抵达骶尾韧带时有一阻力,通过骶尾韧带后,有一落空感。抽吸无回血,推药阻力不大,准确,可缓慢推入局麻药。推药时,病人常有酸麻胀感,并向后放射。如果进针遇到困难,可在处上、下、左、右寻找裂隙,或适当调整进针角度。从皮肤表面到骶裂孔的距离,因各人皮下脂肪厚薄不同而差异较大,一般在1-2cm之间,多数人在1.5cm左右,也有深达5cm者。这一点对掌握穿刺深度至关重要。穿刺深度以针尖通过骶尾韧带,出现落空感为度,不宜过深。注药后3-5分钟出现麻醉效果,一般可维持1-2小时。
注意事项
若用普鲁卡因,需先作皮试。穿刺时,针尖倾斜面应朝向,以使药液向骶管低位扩散,麻醉范围,增强麻醉效果。注射麻药时,应抽吸无回血方可注射,否则易引起毒性反应。若有回血,即应改变穿或改用其它麻醉方法。骶管内静脉丰富,切忌深插或盲目乱刺,以免损伤。如遇病人出现药物毒性反应如烦躁、心慌、头晕、耳鸣等,应立即停止给药,令病人平卧,数分钟内症状可消失,无需特殊处理。严重时肌注钠0.1g或50%GS40-60ml静脉推注,有谵言、肌肉抽动,惊厥,采用静脉分次少量注入安定10-20mg,或硫喷妥钠50-100mg,或肌注给药琥珀酰胆碱30-50mg。
内容由匿名用户提供,本内容不代表vi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vibaike.com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baike.com/25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