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光南(1940年8月22日—1990年5月2日),出生于四川省重庆南山,祖籍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源东乡叶村。1964年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施光南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新一代作曲家、音乐家,施光南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xxx获得“人民音乐家”光荣称号的艺术家。
人物生平
编辑早年经历
施光南1940年8月22日在重庆市南山出生。1946年4月4日是“民国儿童节”,施光南在重庆香国寺中兴小学举行的校赛艺会上演唱了一首自创歌曲《春天》,获得了赛艺会的第二名,这首歌也是施光南创作的xxx首歌曲。施光南创作的歌曲在1955年开始得到社会的认可。《懒惰的杜尼娅》在北京市少年歌咏赛获奖,该歌曲是施光南发表的xxx个作品。施光南上高中后,出版xxx本作品集《中外歌曲集》。1957年施光南去天津的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学习。1958年夏 ,施光南为"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联欢节" 写了一首花腔女高音独唱 《青年友谊圆舞曲》 。1959年施光南直升入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读书。次年,施光南创作《声乐套曲 <xxx烈士诗抄>》。该声乐套曲的五线谱版乐谱在1963年由音乐出版社正式出版。也是中国作曲家xxx部优秀的"声乐套曲 " ,在当代音乐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施光南学生时期的代表作品还有一系列女声小合唱 ,如《我们给猪当保姆》《五好红花寄回家》等 。1964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天津歌舞剧院任创作员。其间,他创作了《最美的赞歌献给党》《赶着马儿走山乡》等歌曲。
施光南(左一)与哥哥姐姐合影
创作生涯
崭露头角
施光南xxx首产生轰动效应的歌曲是1972年谱写的《打起手鼓唱起歌》,该歌曲旋律流畅上口,具有浓郁的民族风味,深得群众喜爱。该歌曲是施光南为自己的妻子洪如丁创作的。这首曲目曲调愉悦欢快,具有边疆特色。同年国庆期间 ,由女中音歌唱家罗天婵演唱的这首抒情歌曲,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播放,施光南的名字也随之传遍大江南北。之后,施光南又约词作者韩伟写了《马铃声声响》。该歌曲是一首描写在山间小道上赶马送货姑娘的女高音独唱曲。此外,施光南还创作《火车司机之歌》 《山沟沟来了伙学生娃》、舞蹈音乐《鸿雁高飞》等。同时,施光南还帮天津河北梆子剧团设计、改编河北梆子《红灯记》的唱腔,又应邀为山东京剧团设计《红云岗》的主要唱腔。施光南在"程派唱腔"特点的基础上,吸收了京剧南梆子以及山东梆子等元素,还把《沂蒙山小调》的旋律贯穿其中,甚至还大胆地在英嫂的唱腔中融合进西方花腔女高音的特色,让《红云岗》 的音乐焕然一新。
施光南人物照
创作鼎盛时期
紧跟时代步伐,是施光南音乐创作的一大特色,他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都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1976年1月8日,周总理逝世,噩耗传来,施光南想为周总理写歌,但写不下去,女诗人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深深打动了施光南的心,他立即开始谱曲,曲子以独特、优美的旋律,表达了亿万中国人民对总理积聚已久的悲痛和思念。1977年元旦施光南把乐谱交给中央乐团,合唱队7号晚就在“纪念周总理逝世一周年音乐会”上首演。1976年10月,施光南把自己的一腔喜悦化成了一曲《祝酒歌》,从此这首歌传遍了华夏大地,成为一代颂歌,而生活中的施光南却是滴酒不沾。在《祝酒歌》中,施光南选用热情奔放而又富于舞蹈动感的新疆音调为素材,歌曲节奏则使人感受到响彻四方的锣鼓。这首作品代表了当时人民的胜利和欢乐的时代,《祝酒歌》问世后,李光羲、关牧村等许多歌唱家争相演唱。《祝酒歌》在1979年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献礼演出一等奖。
《祝酒歌》曲谱
施光南在1978年初调到北京中央乐团创作组担任创作员。10月,施光南创作出《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这是一首表现军人爱情的歌曲,在当时具有“冲破禁区”的意义。这首新疆风格浓郁的歌曲后来成了吐鲁番市的"市歌"。次年,施光南开始大量创作,接连谱写出《假如你要认识我》《萨瓦河畔的姑娘》《补衣歌》《红棉摇篮曲》《中国台湾当归谣》《我的祖国妈妈》《你的声音》《碧绿的草原》等抒情歌曲,以及声乐套曲 《海的恋歌》等。此外,施光南还创作傣族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由词作家、诗人倪维德作词。凯传作词、施光南谱曲的《洁白的羽毛寄深情》,成为“1980年群众最喜爱的15首歌曲”之一。施光南创作的作品既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更具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1980年中央电台和《歌曲》编辑部举办的“听众喜受的广播歌曲”评选活动中,施光南有两首作品获奖,分别是《祝酒歌》《洁白的羽毛寄深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81年,施光南紧跟时代步伐创作《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歌的音调中既有民间歌曲的因素,又与进行曲节奏相结合;既有北方民歌的粗犷,又有南国民歌的秀美;进行曲节奏中溶进了民间锣鼓的火热气氛。这是施光南所钟爱并擅长的"南北交融、东西结合"的创作路子。这首歌成为象征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音调,也是施光南的最成功的代表作品之一。
创作“新歌剧”
施光南在谱写出了众多记录时代风貌歌曲的同时,他还创作歌剧。施光南追求歌剧音乐交响性和立体化,通过调动各种表现手段来推进情节发展、展开戏剧冲突、抒发人物情感、刻画歌剧形象。1981年,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施光南创作了大型歌剧《伤逝》。施光南从1978年开始构思,他与王泉、韩伟两位编剧一起设定了"春一夏一秋一冬一春"(即全剧的五个场景)的整体结构,歌剧音乐的主体部分于1980年11月完成。12月,由中国歌剧舞剧院开始试唱和排练。《伤逝》的钢琴谱和配器是在1981年上半年完成的。8月27曰,歌剧《伤逝》 在北京首演。在该歌剧中,男主角涓生的音乐比女主角还重,涓生是真正的男主角。由于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中国新歌剧始终是女主角挑大梁,塑造了一系列的"女英雄形象",因此,《伤逝》被认为是中国"新歌剧"创作的一个历史性突破。该歌剧是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是中国xxx部室内抒情心理歌剧。《伤逝》的音乐旋律既有水墨画隽永的意蕴,也有江南音乐雅致灵秀的情调,能够洗涤听众的心灵, 把经历世事风霜的心灵还原为未受污染的纯洁净土。此外,施光南还应邀为上海芭蕾舞团创作芭蕾舞剧《白蛇传》 的音乐。这一合作项目于1980年就开始筹划,1982年4月完成全剧音乐的钢琴缩谱,并于1984年演出该剧的第三幕《合钵》。施光南将各种戏曲《白蛇传》版本的特点综合成这部芭蕾舞剧的总体结构,全剧由《断桥》《游湖》和《合钵》三幕组成,1986年配器工作正式收尾。只是,这部芭蕾舞剧始终没能在舞台上完整地展现过。创作歌剧《屈原》是施光南毕生的梦,1978年施光南与韩伟合作完成《屈原》 的剧本改编。但是直到1984年中央歌剧院才表示愿意演出《屈原》。在歌剧院专家、导演对剧本提出了修改意见后,施光南、韩伟又进一步修改,1986年11月2日剧本已经改定。之后,施光南于1987年完成主要唱段,1988年完成全剧音乐的乐队配器,到1989年底基本上完成《屈原》 的音乐创作。1990年3月17曰在中央歌剧院全体人员排练之后,歌剧《屈原》先以"清唱音乐会"形式在北京民族宫演出。歌剧《屈原》有六个唱段: “众人皆醉我独醒” “雷电颂” “夜空中银河低垂” “山鬼之歌” “橘颂” “离别的歌” ,剧情复杂曲折、情调浪漫感人又具有丰富的旋律变化。
歌剧《屈原》选曲曲谱
除歌剧之外,施光南在1987年与朱培华一起为浙江电视台庆祝国庆38周年举行的电视音乐会创作声乐套曲《江河湖海歌》,其中《蚕宝宝》,是施光南写杭嘉湖平原蚕农们的。其在1990年还创作了第十一届亚运会主题歌《燃烧吧,火炬》。
逝世
1990年4月18曰下午,在歌剧《屈原》"清唱音乐会"举办后一个月,施光南在对《屈原》音乐修改了一整天之后,正在和女儿洪蕾一起练唱《屈原》中的唱段《告别之歌》时,突然倒在钢琴边上。诊断结果是突发性脑溢血,施光南于5月2日去世,享年49岁。
个人生活
编辑家庭背景
父亲施复亮(原名施存统),是共青团早期xxx,母亲钟复光是重庆江津人,施光南是两个人的第三个孩子。1944年,5岁的施光南进入重庆香国寺中兴小学读书,这是一所私立小学,施光南的母亲担任该校校长。
施复亮
感情生活
施光南的妻子是洪如丁,洪如丁的父亲则是前全国侨联副主席、知名华侨新闻工作者洪丝丝,曾任中新社专稿部主任,中新社理事会理事长。洪如丁是一位工程师,两人在朋友的介绍下相识。1972年2月1日,施光南与洪如丁在天津结婚。1973年,女儿施洪蕾在天津出生。
洪如丁(右)与施光南(左)
荣誉奖项
编辑资料来源:
社会任职
编辑1984年7月施光南加入中xxx产党。1985年5月,施光南在中国音协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国音协副主席。1986年任全国青联副主席。
人物评价
编辑一个时代的作者有一个时代的风格、精神、音调,同样是年轻人,聂耳死时是23岁,现在天津的施光南也是23岁。聂耳当时处在水深火热的年代,他的作品反映了那个时代青年的觉醒、悲壮的战斗气息,施光南生活在今天,他的作品体现了一代人乐观、健康向上和充满阳光的时代气氛。(1963年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吕骥评)纵观施光南三十年的音乐创作,其历史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xxx个是艺术歌曲,第二是歌剧音乐。从艺术歌曲来说,声乐套曲《xxx烈士诗抄》是“先声”,《打起手鼓唱起歌》《马铃声声响》是勇敢而顽强的"崛起",从《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到《多情的土地》则是施光南艺术歌曲的"十年狂飚[biāo]"。整个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中国艺术歌曲的"施光南时代"。他富有个性的优美旋律,飘荡在大江南北,潜飞进千家万户。施光南将中国艺术歌曲创作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峰。从歌剧音乐来说,施光南的《伤逝》和《屈原》在中国歌剧的发展历史上应该占有重要的地位,甚至在世界歌剧史上也应该有它们的一席之地 。(央音乐学院教授 梁茂春评)施光南是新中国乐坛上一位成就卓然的作曲家,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时代为中心的创作初心,创作了大量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时代的经典音乐作品,他的创作涉及多个领域,且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准,尤其是歌曲创作,其旋律既有浓郁的民族风味,又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既有较高的艺术性,又具有通俗性,可谓“雅俗共赏”,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其“立足于民族传统,融汇各民族、各地方民族民间音乐之神韵,化为自己的音乐语言,创造性地运用于创作实践”的创作思想,对当代及今后的歌曲创作都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学生xxx党支部评)从施光南先生身上,我们看到他的奋斗,看到了他的执着,看到了他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弘扬,看到了他对祖国爱的深沉。他的这种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和深远的影响力。他把爱国作为音乐创作的永恒主题,谱写了许多时代赞歌,那些优美的旋律、动听的音符,引起了让无数听众的强烈共鸣,让大家感受到了音乐的无穷力量。这一首首传世之作,不仅谱写了他自己生命的绚丽华章,更是在中国音乐发展史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浙江师范大学 朱梦菲评)
后世纪念
编辑施光南去世后被文化部命名为“人民音乐家”。1990年8月23日晚,《施光南声乐作品音乐会》在北京首都剧场举行。在施光南的祖籍故乡浙江省金华市建有"施光南音乐广场"和 "施光南音乐厅" ,也有他的塑像。在金义新区源东乡建有施光南纪念馆。为了纪念施光南,金东区还组建了施光南农民合唱团、少儿合唱团等文艺团体,举办施光南新年音乐会、音乐主题月、音乐节等活动。在施光南的出生地重庆市建有"施光南广场"和"施光南大剧院 "。1998年,施光南参与作曲的电影《春天的狂想》上映。
施光南音乐广场
2017年4月15日,中国婺剧院的施光南音乐会上,殷秀梅和戴玉强一起为大家演唱一段《伤逝》中的选段《紫藤花》。殷秀梅是施光南创作的歌剧《伤逝》首演的女主角子君。2018年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时候,他被国家隆重地授予了 "改革开放先锋 "的称号,颁授 “改革开放奖章”。同年,施光南的《打起手鼓唱起歌》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2019年11月1日,“在希望的田野上——人民音乐家施光南图片展”在重庆市历史陈列馆开展,并持续展出至11月30日。展览收到浙江省金华市档案馆、重庆市档案馆以及施光南遗孀洪如丁提供的500多张图片。主办方从中精选出100多张施光南工作、创作、生活中的经典图片进行展出,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讲述了他与家人、友人相处的难忘时光及其作品背后的感人故事。2020年,为庆祝施光南诞辰八十周年,文化艺术出版社编辑出版《施光南全集》。
内容由匿名用户提供,本内容不代表vi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vibaike.com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baike.com/967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