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

编辑
本词条由“匿名用户” 建档。

成都市,简称“蓉”,别名“锦官城”“锦城”“芙蓉城”“蓉城”,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中部,是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城市,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成都市东北与德阳市、东南与资阳市毗邻,南面与眉山市相连,西南与雅安市、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辖内土地面积为14335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末,成都市内下辖12个区、5个县级市以及3个县。市内常住人口2140.3万人。成都市政府驻成都市高新区锦悦西路...

成都市,简称“蓉”,别名“锦官城”“锦城”“芙蓉城”“蓉城”,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中部,是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城市,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成都市东北德阳市、东南与资阳市毗邻,南面与眉山市相连,西南与雅安市、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辖内土地面积为14335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末,成都市内下辖12个区、5个县级市以及3个县。市内常住人口2140.3万人。成都市政府驻成都市高新区锦悦西路2号。

名称由来

编辑

“成都”得名由来,主要有四种说法:其一,宋《太平寰宇记》认为:“蜀以周太王从梁山止岐下,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之曰‘成都’。”成都即“成为都城”的意思,这是现在最通行的成都得名说法。其二,有现代学者认为:“成都”是蜀族方言,“成”是蜀人族称,“都”指地方,合则为成族人的地方。其三,更有现代学者认为:“成都”就是古蜀语“蜀都”二字音译的中原文字,“成”者,毕也、终也,成都的含义为“最后的都邑”。其四,还有现代学者认为:成都得名于巢居,“成”是巢居形象,“都”是人所聚之地(或水泽汇聚之地),成都,即巢居氏族的所在地。

历史沿革

编辑

先秦

早在约4500年至3700年以前,成都平原已出现一系列古蜀先民聚落中心,被称为 “宝墩文化” 。随着氓江上游氏羌系中的蜀族开始迁驻成都平原,建立起了古蜀王国,先后经历五个王朝,辗转于成都平原的彭州、都江堰、郭县等地。距今3500年以前,蜀王开明九世将都城徙治于成都,将成都、广都、新都合称为“三都”。殷商晚期至西周初期,成都一带成为了古蜀王国的中心都邑,而金沙遗址位于成都市区,其分布范围约5平方千米,是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距今约3200年—2600年)长江上游古代文明中心。商周时期,古蜀便初步发展了与印度地区的陆上交通,成都丝绸通过上缅甸、东印度阿萨姆地区传播到印度和中亚、西亚以至地中海地区,成都丝绸的西传引起丝绸之路的开通,成都是丝绸之路的源头所在。

秦惠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秦灭蜀,设置蜀郡,在古蜀旧都置成都县,为蜀郡治所,县治少城。更元十四年(公元前311年),蜀郡守张若、秦大将张仪在蜀国都城基础上,仿照秦国都城咸阳的建制,于蜀王城的基础上开始修筑大城和少城,是文献记载中的成都建城标志,自此,城名、城址历经2300多年不变。公元前256年,蜀郡守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 “天府之国” 。

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

秦汉至南北朝

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分蜀郡北部置广汉郡,武帝时又析蜀郡南境置健郡,所余之地仍名蜀郡。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分天下为十三州,置益州。

古成都城墙遗址

东汉末年,益州牧刘焉徙益州治于绵竹,初平年间(公元190-193年),又徙治于广汉郡雏县,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再徙治成都,成都开始成为州、郡、县三级政权治所。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入蜀,分兵辅助刘备合围成都,占据益州,刘备定蜀,之后诸葛亮以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刘备外出时常镇守成都,负责处理内部政务,保障后勤。至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在西蜀称帝,任命诸葛亮为丞相,成都为蜀汉都城,地方建置无变化。

两汉时期,成都成为全国第二大商业都会,仅次于长安。两汉至三国蜀汉时期,成都蜀锦备受欢迎和高度赞赏,成都也因出现了专门织造蜀锦的官营作坊 “锦官城” 而获得“锦城”和 “锦官城” 的别称。

蜀锦制作

西晋永兴元年(公元304年),李雄踞成都称王,旋称帝,立国号“大成”。永和三年(公元347年),蜀地归东晋版图,地方建置仍推州、郡、县三级制。

隋唐至宋元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在成都改置西南道行台,益州为其辖境。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天下之州为郡,益州又改为蜀郡。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西南道行合为益总管府;三年(公元620年),罢府仍置西南道行台;九年(公元626年),改置益都督府;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划全国为10道,原益州都督府辖地为剑南道,剑南道虽然仍置大都督府,但都督一直由亲王遥领,军政大权归由都督府长史执掌,成都府为剑南道治所。唐玄宗开元年间置剑南节度使取代长史为行政长官;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州为郡,益州仍为蜀郡。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唐玄宗由于避“安史之乱”而入蜀,以成都为京师,升蜀郡为成都府,成为唐王朝的中央直辖地。安史之乱后,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剑南节度使分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和剑南东川节度使,成都为西川节度使的治地。

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唐西川节度使王建不服后梁,自立为帝,国号为“大蜀”,定都于成都,史称“前蜀”。长兴三年(公元932年),后唐西川节度使孟知祥又据蜀称帝,史称“后蜀”。后蜀主孟昶偏爱芙蓉花,下令在成都城墙上遍植芙蓉,成都因此得到了 “蓉城” 的别称。

芙蓉花

北宋初年,世界上xxx张纸币交子诞生于成都。乾德三年(公元965年),于剑南东、西两川之地置西川路,为全国15路之一,路、府、县治所均在成都。开宝六年(公元973年),西川路分为西川路以及峡路;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又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简称 “川峡四路” ,四川因此得名,成都为益州路治所。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益州路改名成都府路,成都府路、成都府、成都县均治成都。

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正式建置四川行中书省,简称四川省,以成都为治所。

明清

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改四川行中书省为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其长官为布政使,在布政使司下实行府、州、县三级制。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张献忠攻克成都,建立“大西”政权。明末清初,成都地区先后发生多次xxx,成都城废,四川省治所从成都移往阆中,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始移成都。康熙至乾隆年间,由于持续数十年的战乱造成四川的人口锐减,对四川经济文化发展造成不利后果,清政府推行了 “湖广填四川” 的移民政策,鼓励人民垦荒占田以恢复生产,大量移民定居恢复了四川的经济,川西平原和成都城市经济再度繁荣,成都新城也得以在原来的旧城址之上重建。

“湖广填四川”移民来源

清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在省之下增设5道,以道辖府、州、厅、县,成都府辖于成绵龙茂道。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改名川西道,成都府仍属之,此建置沿袭至清末。清末时期,清政府为加快铁路干路建设,推出“干路国有政策”与四国银行团签订的《湖广铁路xxx合同》,为抵抗清政府的封建专制之法,反抗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主权,1911年6月,川、粤、湘、鄂四省广大商民在成都成立了“四川保路同志会”,自办铁路掀起保路运动,成都市各界民众纷纷捐资保路,同时成都市进行全城罢课、罢市,最终遭到了清政府的xxx镇压,制造了“成都血案”事件,保路运动中,四川各地袍哥也参与到保路同志会的xxx斗争中,提供了xxx力量。保路运动成为辛亥xxx武昌xxx的导火索之一,加速了清王朝的覆灭。

xxx

民国元年至民国二十三年间(公元1912~1934年),四川地方川、滇、黔等各军军阀混战,形成分裂割据的14个防区。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2月7日,成都市xxx张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的报纸《人声》报创刊。该报创办者王右木将成都高师内部读书会改为各校共通的读书会,取名为“《人声》报附设者”。在报纸和读书会的影响下,创立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都地方团执行委员会。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改成都市政公所为成都市政府,正式建立成都市,为省直辖市、省会。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9月29日,成都各界300多个团体数万人举行反日大会,声讨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要求团结xxx,成立了“四川xxx救国大会”“成都工人反日团”等组织。直至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混战结束,川政重归统一。同年四川省正式实施行政督察区制,将四川省划为18个行政督察区,成都隶属xxx行政督察区。

四川军阀混战

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7月,卢沟桥事件爆发,成都各界救国联合会召开援助平津xxx将士的市民大会。会后,改“各界救国联合会”为“华北抗敌后援会”。同年8月,淞沪抗战爆发,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任命刘湘为第二路预备军司令官,邓锡侯为副司令官,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xxx命令川军出川抗战。

川军xxx

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日机12架侵入双流机场上空,袭击机场。中国空军驱逐机五大队与日机展开激战。队长黄新瑞驾单机与日机群激战,击落日机1架,重伤2架,后不幸中弹牺牲。此役,中国战机共击落敌机6架。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2月21日至27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中国人民xxx第二野战军在成都平原歼灭国民党军胡宗南集团30余万人,取得了“成都战役”的胜利,粉碎了xxx盘踞川西,伺机反攻的企图。这是解放xxx中进行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战役。经过这次战役,集结在成都及周边地区的以胡宗南集团为主力的三十余万国民党部队,大部xxx,一部被歼,只有极少数溃散退往西昌地区。至此,国民党在xxx上的最后一支主力被歼灭。成都解放后,始为川西行政公署驻地。

成都战役纪念碑

1950年,四川省分设川东、川南、川西、川北4个行政公署,成都为川西行政公署驻地。1951年,成都、华阳两县部分乡划归成都市。1952年行政公署撤销,恢复四川省建制,成都市成为四川省省会。1976年,温江地区的金堂和双流两县划归成都市。1982年,成都市成为14个计划单列市之一,城市总体规划中将成都定位为四川省省会、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的科学文化中心,以机械电子、轻工为主的工业基地。1983年3月,撤销温江地区,原温江地区所属的12个县划归于成都市管辖。1988年5月将划归成都市管辖的灌县撤销,更名设立为县级都江堰市。1990年9月,将成都市东城区、西城区、金牛区调整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1993年11月18日,将划归成都市管辖的彭县撤销,设立为县级彭州市。1994年,撤销了简阳县、邛崃县和崇庆县,设立为县级简阳市、县级邛崃市和县级崇州市。1996年5月,成都高新区开始托管行政区域,成为一个计划单列的准行政区。

2002年,新都县、温江县先后撤县设区。2013年12月,双流县1个街道和12个镇划归天府新区成都党工委、管委会托管,成为成都市第二个计划单列的准行政区,一般通称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2016年1月18日,双流县撤县设区。2016年5月3日,将资阳市代管的县级简阳市改由成都市代管。2017年1月22日,郫县撤县设区并更名为郫都区。2020年5月6日,成都东部新区成立,下辖区域包括简阳市所辖的13个镇(街道),同年6月,撤销新津县,设立成都市新津区。截至2021年,成都市下辖12个区,5个县级市和3个县。

自然地理

编辑

位置境域

成都市地处四川盆地西部、四川省中部。位于东经102°54′~104°53′、北纬30°05′~31°26′,西南与雅安市、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相接,东北与德阳市、东南与资阳市毗邻,南面与眉山市相连。成都市东西xxx横距192千米,南北xxx纵距166千米。截至2021年,全市土地总面积为14335平方千米。

气候

成都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充足,雨量丰富,四季分明,雨热同期。除成都西北边缘部分山地外,成都市大部分地区具有季风气候明显,夏无酷暑,冬少冰雪,冬暖春早,气候温和,夏季时旱时涝,秋季连绵阴雨,无期长,风速小,湿度大的特点。成都市年平均日照数为1213.3小时,市境内年日照率在24%~32%之间,年平均气温为16.2℃,7月气温最高,可达26℃以上;1月最低,为5℃左右,年平均无霜期为270~280天,年均风速为1.1~1.6米/秒,主导风向为北风、东北风,冬半年盛行偏北风,夏半年盛行多偏南风。

成都市年平均降水量为1000毫米,年降水日数为139~190天,降水量与盆地其他地区一样,多降于午后和夜间,成都夜雨率约70%~80%。降水量在时间上的分配呈单峰型,具有中国东部季风区冬干夏雨的基本特点,且较同纬度长江中下游其他地区更为突出。春季春雨到来较迟,一般要4月下旬才开始,春季降水量一般为150毫米左右,约占全年降水量的15%;夏季降水量一般在550毫米以上,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秋季往往阴雨连绵,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在250毫米左右,约占全年20%,秋雨多于春雨是成都地区及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的显著差异;冬季降水量很少,大部分地区降水量都在30毫米以下,仅占全年降水量的2%~4%。该市年均蒸发量为877~1132毫米,成都市蒸发量的分布趋势与降水量的分布趋势相反,蒸发量在地区分布上由西北向东南方向递增,平原与丘陵地区大于山区。

地质

地质构造

成都市位于华南板块西缘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和成都凹陷的结合地带,东南侧为川中隆起,主体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跨越青藏高原东部与扬子板块两大构造单元,地质构造横向变化大。成都凹陷夹于龙门山断裂与龙泉山断裂之间,板块的发育和排列有序。凹陷的基底是中元古界浅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凹陷中心则位于新繁一带。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开始抬升是由于三叠系末,印支运动,从而初步形成了四川盆地,该区域就由海相沉积历史转入陆相冲积阶段。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以及喜马拉雅山运动期,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发生多次活动,因而使凹陷边缘堆积多层冲积扇砾岩。成都市地质主要构造单元有龙门山褶断带、龙泉山褶断带以及成都凹陷。

地层

成都市境内出露地层齐全,除寒武系以外,元古界至新生界均有出露,总厚度大于2万米。元古界、古生界形成于距今达19亿年至2.25亿年,分布于成都市西北部的龙门山和邓峡山区,主要由变质岩岩浆岩以及海相沉积岩组成,其中元古界出露面积约为130平方千米。中生界形成于距今为2.25亿年至6500万年,主要分布于西北部山区元古界、古生界地层的东侧,东部的龙泉山以及长秋山地区,部分出露于西北部山区元古界、古生界地层的西侧。中生界主要由泥岩、砖红色砂岩等河湖相沉积岩构成。新生界形成于距今6500万年后,主要分布于中部平原地区,由冲积的砾石、砂、黏土等构成。

  • 元古界(前震旦系)

其形成于距今19至12亿年,主要分布于彭县大宝山、大邑县麦秧林等地,出露面积约130平方千米,为一套浅海相砂页岩、碳酸盐岩和火山喷出沉积的变质岩系,厚1271—4200米。

  • 震旦系

其形成于距今12至5.7亿年。下统由安山岩流纹岩和火山集块岩组成。分布于“彭灌杂岩”东部边缘灌县的关房沟、彭县的白水河与东林寺一带,面积24平方千米,厚度大于863米,局部已铁矿化;上统市区境内未见出露。

  • 奥陶系

其形成于距今4.8至4.2亿年,仅在大邑县的西部边缘有小面积分布,属浅海相砂页岩建造,在区外有磷块岩透镜体。

  • 志留系

其形成于距今4.2至4亿年。分布于崇庆县和大邑县的西部地区,属地槽型的砂页岩构造,具浅变质,称“茂县群”,以千枚岩为主。

  • 泥盆系

其形成时代距今4至3.2亿年。市区境内较发育,厚240—1400米,分布于崇庆县和大邑县的西部地区和灌县懒板凳一带。区内下统缺失,中上统保存较全,为一套地台型碳酸盐岩构造,以灰岩、白云岩为主,次为砂岩、页岩、磷块岩等。

  • 石炭系

其形成时代距今3.2至2.7亿年。市区境内发育不全,可见到中上统部分地层,属浅海碳酸盐岩沉积,以灰岩为主,间夹碳质页岩,厚0—495米,分布零星,在彭县、灌县西部山前一带呈飞来峰露出,在崇庆县西部边缘亦有出露,但已发生浅变质作用。

  • 二迭系

其形成时代距今2.7至2.25亿年。市境内分布较广,以崇庆、大邑二县西部山区的文井江、小海子、上草坪等地出露较好。灌县、彭县西部也有分布,上下两统齐全,属浅海相石灰岩构造,以灰岩为主,次为砂页岩和煤,厚127—1128米。

  • 三迭系

其形成时代为距今2.25至1.85亿年。市境内分布广泛,大邑、崇庆、灌县、彭县西部山区均有分布,沉积巨厚,约2400—5000米。

  • 侏罗系

其形成时代为距今1.85至1.4亿年。市境内分布很广,西部的龙门山、邛崃山,东部的龙泉山、西南部的长丘山均有分布,为一套内陆河湖相红色碎屑岩构造,主要为紫红色的砾岩、砂岩和页岩,厚157—4061米。

  • 白垩系

其形成时代为距今1.4至0.65亿年。市境内分布广,主要分布于西部和东部的丘陵地带。为河湖相红色含盐构造,主要为泥岩、砂岩和砾岩,厚553—2063米。

  • 第三系

其形成时代为距今6500万年至200万年。市区内分布零星,主要分布于成都平原西部的丘陵地带。为一套河流相沉积,下部为砂泥岩,上部为砂砾岩。

  • 第四系

其形成于200万年前至今。市区内分布最广的地层,覆盖平原。又可划分为:下更新统、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新统。

地形地貌

成都市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部为四川盆地边缘地区,主要由深丘和山地构成,海拔大多在1000~3000米之间;东部为四川盆地盆底平原,是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带,由岷江、湔江等江河冲积而成,以平原、台地和部分低山丘陵为主,海拔大多在750米。成都市最高处为大邑县西岭镇的苗基岭,海拔高度为5364米;最低处为简阳市沱江出市域处河岸,海拔高度为359米。成都市地貌类型多样,按形态划分可为山地、丘陵、平原(含台地)三大类,市域xxx貌组合规则有序、平行排列,自西向东依次为中高山区、沿山丘陵区、平原台地区、低山区、丘陵区。其中平原面积达4971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40.1%;山地面积为3999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32.3%;丘陵面积为3420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27.6%。成都市境内主要山脉有龙门山、邛崃山、龙泉山等。

苗基岭

主要山脉

  • 龙门山

龙门山是都江堰市境内、岷江以北到广元间的众多山脉的总称。主要有九顶山、茶坪山和龙门山,为岷山东南延伸部分,由一系列北东一南西向的山脉组成,绵延200余千米。龙门山南段的茶坪山东部位于成都市境内。

龙门山

  • 邛崃山

邛崃山分布于都江堰市至天全一线以西,北起阿坝小金县杂谷脑河与小金川之间的分水岭,往南直至大相岭,其南段的东部位于成都市境内。邛崃山大致作南北走向,山体延伸约150千米。自北向南的主要山脉有霸王山、巴朗山、夹金山和二郎山,是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天然地理界线与农业区划界线。

邛崃山

  • 龙泉山

龙泉山是北东向的狭长低山,北起绵阳,南至乐山平羌峡,长约210千米, 宽10—18千米,其中段位于成都市境内。龙泉山属背斜断块山,东缓而西陡,一般海拔650—1000米,最高处的长松寺为1059米,相对高度250—600米,山势由中部向南北缓降,最后倾没于丘陵之中。山体主要由侏罗系和白垩系的红色砂岩和泥岩组成。

龙泉山

水文水利

水文

成都市地处于长江支流岷江及沱江流域,岷江及沱江干流穿市境而过。其中,都江堰嘴将岷江分为内江及外江两大水系,又分为蒲阳河、柏条河、走马河、江安河、沙沟河、黑石河等六大干河。流经成都市中心的河流主要有府河、南河、沙河,现已统称为锦江,其水源均来自于都江堰,成都市西郊还有浣花溪、干河等,皆为锦江支流。此外成都市境内还拥有兴隆湖、三岔湖、升仙湖等多个人工湖泊,其中兴隆湖是成都市xxx的人工生态湖泊,湖区面积约4500亩,东西长约2.6千米,南北长约1.3千米,超1000万立方米蓄水。

  • 岷江

岷江是长江上游左岸一级支流,是穿越成都市域中部的xxx河流,为著名大江之一。成都市境内岷江干流长96千米,占总流域面积的55%。岷江经过汶川县漩口镇后进入成都市境内,至新津县邓双乡董河坝流出成都。市境内岷江一级支流自上而下分别为龙溪河、白沙河、西河、南河。成都市过境水量中以岷江过境水为主,水量丰富且水质优异,是成都主要的供水水源。

岷江

  • 沱江

沱江是长江上游左岸一级支流,基本呈南北流向穿越成都市域东隅。由于沱江接纳岷江水源,与岷江有连通关系,所以成为非封闭型流域的特殊江河。成都市境内沱江干流长146千米,流域面积为6375平方千米,占总流域面积的45%。沱江经过广汉市三水镇后进入成都市境内,于金堂县五凤镇流出成都。市境内沱江支流主要有澈江,此外还有龙泉驿区青白江区、金堂县境内的15条山溪河。

简阳市沱江

  • 锦江

锦江是岷江流经成都市区的两条主要河流府河、南河的合称。环绕成都的锦江府河段和锦江南河段古称“二江”,历史上府河、南河是古代成都通往中国沿海的黄金水道。府河为走马河下段河道,与毗河同起于郫县石堤堰闸,南流经郫县团结乡,于郫县安靖乡南左分东风渠总干渠,以下行进于郫县与金牛区界,南至雍家渡,右纳沱江河。府河总长117.2千米,流域面积2090平方千米。南河是走马河的后段河道,前身为古代流江,因水质优良适于濯锦又称濯锦江,简称锦江,南河河长5.63千米。2005年5月,府河与南河更名统称为锦江。

成都市锦江

水利

截至2021年年末,成都市有各类蓄水设施共25110处,其中大水库1座,中型水库6座,小(一)型水库53座,小(二)型水库176座,山平塘23244口,石河堰1630道。成都市境内的水利工程为都江堰水利工程、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等,此外截至2023年6月,被誉为成都“第二水源”“国家“172”重大水利工程”的李家岩水库、成都“第三水源”的三坝水库正在开工建设。

  • 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位于成都平原和川中丘陵地区,四川省都江堰市西部,由渠首部分和遍布于四川省7市37个区(市)县的灌区组成,渠首海拔高度为730米,占地面积为200余亩。都江堰共有干渠111条,长3664千米;有支渠260条,长3234千米;有支渠以下的各级末级渠道达34000余千米。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渠首工程和所有向成都平原延伸、展开的各级渠道都采用无坝引水,与天然河道在平原内一起构成了扇形的自流灌溉网。截至2020年1月,都江堰水利工程实灌面积达到9133.3万平方千米,居于全国之首,同时为50多个大中小城市、百多家工矿企业提供生活、生产及环保用水,创造了单江水利效益xxx的世界纪录。都江堰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xxx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000年11月青城山-都江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都江堰水利工程

  • 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

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成都市西北60余千米的岷江上游河段,以灌溉以及供水为主,兼有发电防洪、环境保护等综合效益。截至2023年1月,紫坪铺水库总库容达11.12亿立方米,正常蓄水位为877米,正常蓄水库容为9.98亿立方米,水库控制灌溉面积达7333.3平方千米。

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

土壤

成都市热量丰富,降水充沛,地带性土壤为黄壤。又由于地貌差异以及人类长期生产活动,导致水热条件重新分配,改变了土壤的发育过程,从而使成都市的土壤在地带性基础上形成多种土壤类型,可分为13个土类,25个亚类,56个土属,174个土种。13个土类分别为水土、潮土、紫色土、石灰土、黄壤、黄褐土、黄棕壤、山地暗棕壤、棕色暗针叶林土、新积土、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高山寒漠土。其中,水稻土面积约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42%,广泛分布于市境内各区(市)县,对农业生产起决定性作用;潮土主要分布于江河一级阶地前缘或河漫滩,为成都平原主要的耕作土壤;紫色土广泛分布于海拔高度为600~1400米的龙泉山区、龙泉山以东丘陵区、龙门山前的低山丘陵区,紫色土面积约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25%;黄壤集中分布于成都市境内海拔高度1600米以下的龙门山低山地区,紫色土面积约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12.8%。

内容由匿名用户提供,本内容不代表vi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vibaike.com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baike.com/427764/

(226)
词条目录
  1. 名称由来
  2. 历史沿革
  3. 先秦
  4. 秦汉至南北朝
  5. 隋唐至宋元
  6. 明清
  7. 中华民国
  8. 中华人民共和国
  9. 自然地理
  10. 位置境域
  11. 气候
  12. 地质
  13. 地质构造
  14. 地层
  15. 地形地貌
  16. 主要山脉
  17. 水文水利
  18. 水文
  19. 水利
  20. 土壤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