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杉

编辑
本词条由“匿名用户” 建档。

红杉(LarixpotaniniiBatalin),松科(Pinaceae)落叶松属(Larix),落叶乔木。 落叶乔木,高达50米,胸径1米;树皮灰色或灰褐色,纵裂粗糙。 枝平展,树冠圆锥形;小枝下垂,幼枝有毛,后渐脱落。一年生长枝红褐色或淡紫褐色,很少淡黄褐色,有光泽,通常无毛,稀叶枕之间的凹槽内有短毛;二年生枝红褐色或紫褐飞色;老枝和短枝灰黑色;短枝,顶端叶枕之间密生黄褐色柔毛。冬芽卵圆形,...

红杉Larix potaninii Batalin),松科(Pinaceae)落叶松属(Larix),落叶乔木。

红杉的形态特征

编辑

落叶乔木,高达50米,胸径1米;树皮灰色或灰褐色,纵裂粗糙。

枝平展,冠圆锥形;小枝下垂,幼枝有毛,后渐脱落。一年生长枝红褐色或淡紫褐色,很少淡黄褐色,有光泽,通常无毛,稀叶枕之间的凹槽内有短毛;二年生枝红褐色或紫褐飞色;老枝和短枝灰黑色;短枝,顶端叶枕之间密生黄褐色柔毛。冬卵圆形,褐色或深褐色,有光泽,外层芽鳞先端尖,微开展,边缘具睫毛。

红杉枝

叶在长枝上螺旋状散生,在短枝上呈簇生状,扁平而柔软。叶倒披针状窄条形,长1.2-3.5厘米,宽1-1.5毫米,先端渐尖,上面中脉隆起,每边有1-3条气孔线,下面沿中脉两侧各有3-5条气孔线,表皮头状突起。

红杉叶

雌雄同株;球花单生短枝顶端;着生雄球花的短枝通常无叶,长5-7毫米,径约4毫米;雌球花紫红色或红色,生于有叶短枝的顶端;苞鳞通常直,稀上端微反曲。

红杉的花

球果直立,球果矩圆状圆柱形或圆柱形,近基部较宽,上部微渐窄,幼时红色或紫红色,后呈紫褐色或淡灰褐色,长3-5厘米,径1.5-2.5厘米,种鳞35-65枚。中部种鳞近方形或方圆形,长0.8-1.3厘米,宽0.8-1.1厘米,先端平截或微圆,稀微凹,边缘稍内曲,背部有淡褐色细小瘤状突起和短毛。苞鳞比种鳞长,直伸,露出部分长达5毫米以上,露出部分直或微反曲。苞鳞矩圆状披针形,紫褐色,通常直伸,长1.4-1.8厘米,基部宽,中部常微窄缩,上部渐窄,先端渐尖或微急尖,稀急尖。

红衫果

种子

种子斜倒卵圆形,淡褐色,具不规则的紫色斑纹,长3-4毫米,径约2毫米,连翅长7-10毫米,种翅倒卵形,宽约4毫米;子叶5-7枚,针形,横切面三角形,长1.4-1.8厘米,上面每边有2-6条气孔线,下面无气孔线。

红杉种

物种分布

编辑

红杉为中国特有树种。主要分布于中国甘肃(舟曲、岷县)、四川(岷江流域上游、大小金川流域、道孚、乾宁至康定等地)、陕西、西藏、云南等省区。以四川北部及西部高山地区分布为广,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康定。红杉分布中心在北纬“30-31度”附近,海拔3700m左右。

红杉分布图

红杉为高寒阳生树种,生于海拔2500-4000米、气候温凉或干寒、棕色森林土或山地草甸森林土地带。具有喜光照、耐干寒、耐瘠薄、适应性强等优点,能生于森林垂直分布上限地带;在气候温凉、土壤深厚、肥润、排水良好的山坡地带生长迅速,宜作分布区的造林树种。常与鳞皮冷杉、川西云杉等阴性针叶树种组成混交林,在海拔3800-4000米比较干寒的高山地带常成单纯林。红杉径向生长受春季和生长季降水的限制,林线区域发生的干旱胁迫可能导致红杉生长衰退。红杉花期4-5月,球果10月成熟。

繁殖方式

编辑

自然繁殖

太白红杉Larix potaninii var. chinensis L. K. Fu & Nan Li.)生长缓慢,天然繁殖能力较弱,植株数量不易增加,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种子萌发生境要求特殊,结实能力较差,导致其种群繁殖困难,因此大部分生长区域呈现退化的迹象。

播种繁殖

一般选择20~50年生,干形好、健壮、抗性强、病虫害少的树木为采种母树。球果变为黄褐色时即可采种。球果成熟后,需马上采种,否则种鳞开裂,种子飞散,难以收集。人工上树采种或高枝剪采,若球果已部分开裂,则需要在采摘树下铺好垫接。采摘后得种子用水浸泡,除去瘪种、杂质,再用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泡后捞出。红杉在气候凉润、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山坡地带生长良好。播种时间在4月中、下旬,播种期应避开降水天气,尽量当天播完。一般采用条播,播后用过筛的腐殖质土覆盖、镇压,用消过毒的竹帘覆盖。

栽培技术

编辑

选地整地

红杉造林区海拔不宜太高,常选择开阔平坦、向阳、排灌良好的平地或缓坡地进行种植,土壤选择表土深厚、耕作层在30cm以上的沙壤土或轻黏壤土,土质以弱酸性或中性土壤为宜。造林前一年的秋天需对地块进行深翻整地,第二年开春解冻后再进行浅耕后可做苗床,栽植穴按三角形配置,同时需清除杂草碎石、枯枝落叶,并将表土和心土分别堆放。

苗期管理

覆盖遮荫:播后立即覆盖,待出苗60%以上时撤除覆盖物。1~2年生苗木可搭设荫棚,便于松土除草和灌溉。幼苗出土后若地表温度接近30℃,应及时喷水降温防日灼。预防鸟害:幼苗出土至种壳全部脱落期间,幼苗顶壳容易遭到鸟类啄食,注意看护,避免缺垄断行和苗木减产。松土除草:幼苗出土需20天左右,每年除草3-5次。适当松土避免床面板结,促进幼苗生长,同时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水肥管理

始终保持苗床湿润,每次浇水要浇透,连续阴雨天时注意排水,以免发生内涝。9月底苗木完全封顶后浇透水1次,以利越冬。追肥应以速效肥为主,以施氮肥为主,并及时灌水加速溶解。追肥一般1~2次为宜,最后1次不得迟于7月底。追肥可结合松土除草进行。

防霜越冬

幼苗期要特别注意早、晚危害,1~2年生幼苗应采取烟熏加以防护。苗床越冬覆盖从10月底开始至翌年4月初。覆盖物多用竹帘(若无竹帘,可用草帘代替),覆盖前要用多菌灵进行严格消毒,防止苗木感染病害。

抚育管理

红杉造林后到成林郁闭约需15年,抚育可划分3个阶段。第1阶段是造林后前3年,重点是除草松土,清除周围灌木。第2阶段是造林后的5~8年,重点是砍掉林地上的杂灌木丛。第3阶段是抚育幼林,一般应在每年林木开始旺盛生长前进行。

病虫害防治

病害

出苗后易发生立枯病或猝倒病,可用硫酸亚铁晶体液,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交替喷雾防治。施用硫酸亚铁晶体后,须用清水冲冼苗木,否则会受药害。落叶病于早春发芽前,用石灰多量式波尔多液喷洒,以防蔓延。

虫害

主要有地老虎、蛴螬,可用辛磷乳油,或甲基异硫磷乳油扎眼灌药防治。红杉松线小卷蛾,其幼虫主要危害红杉树的针叶。与其他害虫(小蠹虫)混合发生危害,造成红杉林大片枯死或生长不良。防治可通过清除林内虫害木、枯立木、衰弱木及采伐剩余物来减少虫源,同时可以采用氧化乐果乳油、敌敌畏、敌马烟剂等药剂进行防治,或用黑光诱杀成虫。

红杉的功用价值

编辑

经济价值

红杉木材优良,边材淡黄色,心材红褐色,纹理直,结构细,材质较轻软,耐水湿。木材耐腐蚀性强,可供建筑、电杆、桥梁、器具家具木纤维工业原料等用。树皮含单宁,可提取栲胶;树干可割取松脂。

药用价值

红杉树干内皮可入药。具有止痢,行气之功效。常用于痢疾,脱肛,气滞腹胀。采收:红杉树干内皮全年均可剥取,刮去外皮,晒干后即可入药。其内皮具有止痢、行气之功效,常用于治疗痢疾、脱肛、气滞腹胀等。

相关变种

编辑

秦岭红衫

秦岭红杉(Larix potaninii var. chinensis L. K. Fu & Nan Li.又称太白红杉。产自陕西秦岭太白山。太白红杉为阳性树种,具有喜光、耐寒、耐旱、耐瘠薄及抗风等特性。落叶乔木,高8~15米,胸径可达60厘米;树皮灰色或暗灰褐色,裂成薄片状脱落;小枝两型下垂,当年生长枝淡黄色、淡黄褐色或淡灰黄色,2-3年生枝灰色或灰褐色。叶在枝上螺旋状,散生,在侧枝上呈簇生状,斜展,线形。雌雄同株,球花单生侧枝顶端;雄球花卵圆形;雌球花淡紫色,苞鳞大而直。球果当年成熟,直立卵状长圆形;种鳞较薄,熟后宿存;苞鳞较种鳞长,直伸;种子近三角状卵圆形,种翅膜质。花期5--6月,球果9月成熟。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物种。为秦岭地区高山林线树种,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稳固山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生长缓慢,天然繁殖能力较弱,植株数量不易增加,一旦破坏很难恢复。

南方红杉

南方红杉(Larix potaninii var.australis),俗称大果红杉。产于四川西南部、西藏东南部及云南西北部海拔2700-4000米高山地带。本变种与红杉的主要区别在其球果较大;长5-7.5厘米,径2.5-3.5厘米;种鳞多而宽大,约75枚,长1.4-1.6厘米,宽1.2-1.4厘米,质地通常较厚;苞鳞长1.7-2.2厘米,宽4-5毫米;种子长约5毫米,径3毫米,连同种翅长1.2-1.4厘米,种翅宽约5毫米。着生雌球花的短枝上无正常叶,仅有10余枚变型叶;短枝粗壮,直径4-8毫米,顶端叶枕之间通常无毛或近无毛,稀具密毛。木材性质和用途与红杉相似。可作分布区内的造林树种。

喜马拉雅红杉

喜马拉雅红杉(Larix potaninii var. himalaica(W.C.Cheng & L.K.Fu)Farjon & Silba),分布于西藏南部吉隆和珠穆朗玛峰北坡海拔3000-3500米地带。生于河漫滩上或河谷两岸。模式标本采自珠穆朗玛峰绒辖河中游。小乔木,高5-8米,本种与原变种主要区别在其一年生长枝淡黄色或淡褐黄色,二年生枝黄褐色或淡褐黄色;短枝项端叶枕之间无毛;着生雌球花的短枝上仅有变型叶;球果较大,长5-6.5厘米,径2.8-3.2厘米,种鳞方圆形或近矩圆形,长1.2-1.5厘米,先端圆或宽圆,背面中下部初有密生短毛,后脱落无毛;苞鳞披针状矩圆形,通常稍较种鳞为长,下部最宽(约5-6毫米),中上部等宽或微渐窄,先端中肋延伸成急尖或微急尖的尖头。

喜马拉雅红杉

易混淆种-北美红杉

编辑

北美红杉(Sequoia sempervirens(D.Don)Endl.),柏科北美红杉属大乔木,俗名红杉。在原产地高达110米,胸径可达8米;树皮红褐色,纵裂;枝条水平开展,树冠圆锥形。主枝之叶卵状矩圆形;侧枝之叶条形,先端急尖,基部扭转裂成二列,无柄,中脉明显。雄球花卵形。球果卵状椭圆形或卵圆形,淡红褐色;种鳞盾形,顶部有凹槽,中央有一小尖头;种子椭圆状矩圆形,淡褐色,两侧有翅。原产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海岸。中国上海、南京、杭州引种栽培。以“红杉”为名或俗名的植物有两种,一个是松科落叶松属红杉(Larix potaninii Batalin);一个是柏科北美红杉属北美红杉,英文常直译为“红杉”,中文正式名为北美红杉(Sequoia sempervirens)。两者一个为松科,一个为柏科,但由于名称翻译或俗名问题容易造成混淆。

北美红杉

内容由匿名用户提供,本内容不代表vi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vibaike.com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baike.com/587385/

(14)
词条目录
  1. 红杉的形态特征
  2. 种子
  3. 物种分布
  4. 繁殖方式
  5. 自然繁殖
  6. 播种繁殖
  7. 栽培技术
  8. 选地整地
  9. 苗期管理
  10. 水肥管理
  11. 防霜越冬
  12. 抚育管理
  13. 病虫害防治
  14. 病害
  15. 虫害
  16. 红杉的功用价值
  17. 经济价值
  18. 药用价值
  19. 相关变种
  20. 秦岭红衫
  21. 南方红杉
  22. 喜马拉雅红杉
  23. 易混淆种-北美红杉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