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新

长期建档 锁定
本词条由“匿名用户” 建档。
  简介王建新,男,生于1956年,新疆乌鲁木齐人,东京大学文化人类学博士,东京大学文化人类学研究室客座教授。2002年调入中山大学,原任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兼职研究员、石河子大学绿洲学者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人类学、族群与区域文化、认知人类学、民族教研究等,现任大学...

  简介

王建新,男,生于1956年,新疆乌鲁木齐人,东京大学文化人类学博士,东京大学文化人类学研究室客座教授。2002年调入中山大学,原任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兼职研究员、石河子大学绿洲学者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人类学、族群与区域文化、认知人类学、民族教研究等,现任大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西北少数民族中心、民族学研究院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科研项目

2008. 作为主要参与200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民族学导论》教材编写(2009-2012),项目批准号:08MZD008。(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民族学导论》教材编写课题组首席专家:杨圣敏、王军、麻国庆,主要:洋、王庆仁、丁宏、齐木德道尔吉、徐、赵利生、王建新、邓启耀、杨筑慧。)

   著作

  2008. 王建新主编:《广南阿科--云南广南县阿科乡经济社会文化调查与研究》,知识产权出版

  2008. 杨正军、王建新著:《粤东侨乡--汕头新和村社会经济变迁》,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7. 王建新、刘昭瑞主编:《地域社会与习俗--立足田野的人类学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4. Wang Jianxin. Uyghur Education and Social Order: The Role of Islamic Leadership in the Turpan Basin. Studia Culturae Islamicae No.76. Research Institute for Languages and Cultures of Asia and Africa, Tokyo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2002. 《维吾尔族的巴扎和麻扎》(合著、日文),东京外国语大学伊斯兰文化研究丛书第70辑

   ​论文

  2010.《教文化融合研究三题--人类学的视角》,《中国教》第3期

  2010.《现代语境中的新疆维吾尔萨满研究--基于人类学的视角》,《北方民族大学学报》第2期

2010.《高排苗族牯藏节调查与思考》,《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第1期

  2010.《日本的海外研究--民族学人类学的视角》,《时代》第2期

  2009.《从祭祀圈的理论发展看民间研究径》,金泽、陈进国主编:《教人类学(xxx辑)》,民族出版社

  2009.《中国民族教研究的学术架构》,《北方民族大学学报》第6期

  2009.《灵明堂教教义的思想渊源》(日文),《亚洲游学No.129:中国的伊斯兰思想与文化》,勉诚出版

2009.《民族教研究的理论创新及拓展》,牟钟鉴主编:《教与民族(第六辑)》,教文化出版社

  2009.《日本穆斯林社会》,佟君主编:《华南日本研究(第二辑)》,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9.《后社会主义研究新视角:评吉田世津子<中亚农村亲属关系网络--吉尔吉斯斯坦经济转型的人类学研究>》,《思想战线》第5期

  2009. Racial or Ethnic: Toward a Theoretical View upon the Transcultural Japan (book review to David Blake Willis and Stephen Murphy-Shigematsu eds. Transcultural Japan: At the Borderlands of Race, Gender,and Identity. London and New York: 2008). Asian Ethnicity No. 2. Routledge Tylor Francis Group, pp. 192-195

  2009.《人类学视野中的民族教研究方探析》,《民族研究》第3期

  2009.《同样的命运、不同的人生--从伊斯兰教知识生活史看二十世纪中国的与社会变迁》(日文),韩敏主编:《的实践与表征--中国社会变迁及重构》,风响社

  2008.《教文化融合研究--民族学理论的实践及拓展》,杨建新主编:《中国民族学集刊(第二辑)》,甘肃民族出版社

  2008.《人类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主编:《人类学教学理论与实践》,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8.《吐鲁番的自然、农业商业网络--发展的条件及问题》(日文),松本光太郎主编:《中国穆斯林教、商业网络及伊斯兰复兴的综合研究》,日本学术振兴会研究报告书(课题编号:17320141)

  2007.《教文化类型论的可能性--中国民族学人类学民族研究理论模式再考》(日文),东京大学《超域文化研究》第12期

  2007.《两个父系社会家谱的编撰和利用--历史记忆、族群关系及传统建构的人类学研究》,《思想战线》第6期

  2007.《教文化类型--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理论新探》,《青海民族研究》第4期

  2007.《中国伊斯兰中的亲族与门宦--灵明堂固原分堂的人类学研究》,王建新、刘昭瑞主编:《地域社会与习俗--立足田野的人类学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7.《教民族志的视角、理论范式和方法--现代人类学研究诠释》,《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第2期

  2007.《为后世生活--汉族的观与死的条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第2期

  2007.《吐鲁番的自然、水源与农业生产--适应的条件与类型的发展人类学考察》(日文),《绿洲地域会报》第6卷第1号

  2006.Islamic Education in The Republican Turpan. A proceeding to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Society, Culture and Ethnic Identity of the Uyghurs in Central Asian and Xinjiang China,held by JASAS, 25-26 November 2006, Tokyo, pp.1-21

  2006.《后社会主义研究新视角:评吉田世津子著<中亚农村的亲族网络--吉尔吉斯斯坦经济转型的人类学研究>》(日文),《伊斯兰世界》第66号

  2006.《神奈川大学日本常民文化研究所--独一帜的物质文化研究中心》,周星主编:《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商务印书馆

  2005.Cultural Connotation of Saint Mausoleums in the Turpan Basin: An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to Uyghur Islam and Folk Beliefs. A proceeding to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Mazars in Ferghana and Xinjiangheld by JASAS, 25-27 November 2005, Tokyo,pp.1-23

  2005.《中国的穆斯林妇女的民间教育》(合著、日文),加藤博主编:《伊斯兰的性与文化》,东京大学出版会

  2005.《回族军阀》等14篇(日文),小松久男、梅村坦、宇山智彦、帯谷知佳、堀川彻主编:《了解中央事典》,平凡社

  2004.《中国伊斯兰中的亲族与地域社会--以灵明堂固原分堂为例》(日文),《语言、文化、交流》第32期

  2004.《泰国华人社会的文化复兴运动--同姓团体的大祠建设》(),《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第2期

  2004.《有灵论再考》(日文),岸本美绪主编:《历史学事典》第11卷,弘文堂

  2003.《广东回族的伊斯兰文字文化与教育》(日文),町田和彦、黑岩高、菅原纯主编:《中国阿拉伯文字现状》,东京外国语大学亚非语言文化研究所

  2003.《新疆维吾尔族的萨满教》(日文),《亚洲游学No.58:小巷深处的教》,勉诚出版

  2002.《汉族的移居与扩大--新疆地区父系系谱原理的功能研究》(日文),吉原和男、铃木正崇主编:《中国世界的扩大与文化创造》,弘文堂

  2002.《东干人的民族教育与语言》(日文),新免康主编:《中亚的共属意识与伊斯兰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平成11年度―13年度科学研究费补助金·基盘研究A(2)研究报告书

2002.《和田艾努语汇》(合著、日文),林彻主编:《欧亚周边的突厥语方言的调查研究》,平成11年度―13年度科学研究费补助金·基盘研究A(2)研究报告书

  2002.《评杜磊著<中国的族群认同>》(日文),《伊斯兰世界》第58期

  2002.《日本の外国人ムスリム》,吉原和男主编:《アジア游学No.39:外国人の活力》,勉诚出版

   评论

  2010.《或许需要一场全民诚育运动》,《南方日报》封二笔谈,5月6日

  2010.《从土楼之争看文化资源利用》,《南方日报》封二评论,3月23日

  2010.《中国人的公私观》,《南方日报》封二评论,2月25日

  2010.《中国崛起的历史文化含义》,《南方日报》封二评论,1月26日

  2010.《xxx只是一种文化现象》,《南方日报》封二评论,1月5日2009.《列维-斯特劳斯的悲哀》,《南方日报》封二评论,12月1日

  2009.《国学不是一国之学》,《南方日报》封二评论,11月25日

  2009.《从御宅说另类文化观》,《南方日报》封二评论,10月29日

   获情况

  2008. 广东省民族研究学会第二次优秀研究一等:《教民族志的视角、理论范式和方法--现代人类学研究诠释》

  2005. 第五届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一等:《人类学田野实习体系的创新与发展》

  2004. 中山大学教学一等:《人类学田野调查实习》

   学术交流

  2010年5月27日,主持由石河子大学政院、新疆屯垦与文化研究院联合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共同举办的人口移动与文化国际研讨会,做题为移民社区与文化建构--灵明堂拱北研究的学术报告。

2010年5月7日,参加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科大卫主持的教资会卓越学科领域计划中国社会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开幕式暨历史人类学--目标与径学术论坛

2010年4月28-29日,参加西南民族大学举办的第三届中国民族研究西南论坛--教、民族与社会研讨会,做题为中国民族教研究与解释人类学--费孝通、格尔茨学术思想再考的大会发言。

2010年4月9日,在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做学术:再谈写文化。

2010年3月13-14日,参与组织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教研究所和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国教人类学的回顾与前瞻--首届教人类学学术论坛,做题为灵明堂拱北调查的学术报告。

  2010年3月8-9日,参加日本名古屋大学少数群体的现状与共生话语国际学术研讨会,做题为唐汪川--中国临夏多民族社区的文化共生的学术报告。

  2010年3月1日,在新疆石河子大学政院做学术:文化资源与民族关系--文化融合径的人类学考察。

  2010年2月25日,参加日本中央大学政策文化综合研究所项目欧亚与日本学术研讨会,做题为中国的民族走廊与少数民族教研究的学术报告。

  2010年1月9-10日,参加在海南三亚召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民族学导论》教材编写学术研讨会,从自身研究和教学实践出发对导论相关内容的调整及修改提出了意见和。

  2009年12月28日,在中山大学做学术:中国与世界--自他理解的人类学基础。

2009年12月25-26日,参加中国中东学会2009年年会,做题为国际问题研究中的社会学人类学思考的学术报告。

  2009年12月22日,参加2009年中山大学青年教师授课大赛决赛评审工作,担任评审委员。

  2009年12月2日,参加2009年中山大学青年教师授课大赛复赛评审工作,担任双语教学组评审委员。

  2009年11月28-29日,参加《时代》20周年庆祝会暨第七届,做题为日本的海外研究--思考与借鉴的学术报告。

2009年11月25-27日,参加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与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人类学系、历史学系联合举办的东亚近代学术概念的形成和知识空间学术研讨会,做题为回族群体建构的多样途径--史实与现实再考的学术报告。

  2009年10月27-28日,参加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举办的The First East Asian Anthropologists Academic Seminar: Social and Cultural Interactions of East Asia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做题为Traditions and Interactions among Anthropological Studies in Eas Asian: Japan, Korea and China的学术报告。

  2009年9月24日,在新疆石河子大学政院做学术:中国民族教研究的学术架构--民族学人类学的思考。

2009年9月11-13日,赴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参加由Hang Seng Centre for Cognitive Studies (directed by Stephen Laurence)举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culture and the mind: Folk Psychology, Folk Epistemology, and Cultural Transmission ,与来自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几十位心理学家和人类学家进行学术交流。

  2009年7月27-31日,赴云南大学参加国际人类学民族合会第16届世界大会,分别做教民族志的中国经验及若干问题探析(高丙忠分会用汉语重写民族志)、图像资料与人类学研究--本土经验及若干现象初探(邓启耀分会庄学本摄影百年纪念)和Comments on Some Papers on Asian Migrants: Cases and Policy Issues in Vietnam, Korea, Japan and North America(D.Haines Session Studies on Asian Migrants)等三个学术报告及评述。

  2009年5月22-23日,参加新疆师范大学新疆与中亚跨境民族研究中心举办的xxx届西北边疆跨境民族学术研讨会,做题为中亚跨境民族群体建构中的中国情结--从哈萨克斯坦东干人说起的学术报告。

  2009年5月18-19日,在新疆塔里木大学做学术:民族教研究理论与方法、文化人类学与边疆和谐社会构建。

  2009年5月9日,担任中山大学举办的中华全国日语大赛华南赛区预赛评委。

2008年12月12-15日,赴日本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参加亚洲人类学理论研讨会,论文Linking Chinese Anthropology in East Asia: A Comparative Study on Chinese, Japanese and Korean Cases。

2008年12月5-6日,参加广东省民族研究学会年会,论文:中国民族教学的理论建构及拓展。

  2008年11月16-19日,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参加美国人类学大会人类学理论分会,论文Linking Chinese Anthropology in East Asia: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2008年9月5-6日,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参加伊斯兰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Representing Islam in China: A Case Study of Uyghur Sermon Poems。

  2008年8月30-31日,参加贵州省文物局举办的文化景观遗产研讨会,参与起草关于文化景观遗产与发展的意见。

2008年8月25-26日,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参加该校与英国谢菲尔德大合举办的文化与认知研究课题组工作会议,实地观摩了伊利诺伊大学认知研究专业实验室及相关试验过程。

  2008年8月19-22日,赴广西大明山自然区参加中国民族教论坛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教文化融合研究理论方法的实践与拓展。

  2008年6月27日,为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物质文化研究暑期田野训练营做学术:田野调查理论和方法。

  2008年5月27日,在日本庆应大学做学术:广东归侨移民的过去与现在--以华侨农场为中心。

  2008年5月24日,在日本庆应大学东亚研究所做学术:霊明堂イスラーム神秘主义教义の文化源流。

  2008年3月9-11日,在参加东亚人类学互惠理解高级研讨会(the 2008 Advanced Workshop on the 2008 Advanced Workshop on Reciprocal Understandings in East Asian Anthropology),做题为中日韩三国人类学的交流互动的发言。

  2007年9月至12月,在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做系列:人类学中的民族志研究。

  2007年11月30日,在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做学术:人类学与教文化研究。

  2007年11月25-26日,参加日本早稻田大学举办的中国穆斯林研究国际研讨会,为分会评述员。

  2007年11月1-3日,参加厦门大学人类学系举办的民族文化与中国文化人类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与南方山地民族--教文化融合的类型分析法刍议。

2007年5月25日,在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做学术:文化研究的认识论与实践基础。

2007年3月18日,参与组织由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和日中人文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举办的文化自觉与人文东亚学术研讨会,论文:从秋叶原秋叶系--街景变迁与现代日本亚文化。

  2006年12月25日,参加日本冈山大学举办的东方亚洲的文化共生与地域共生学术研讨会,做题为维吾尔族的地域共生与群体认同--以吐鲁番和喀什为例的大会发言。

  2006年12月20日,参加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亚非语言文化研究所举办的中东与伊斯兰研讨会,做题为新疆维吾尔族的旅游与圣墓的诸相--围绕传统建构而的/教话语的人类学思考的大会发言。

  2006年12月5日,在日本庆应大学东亚研究所做学术:中国及其周边社会的父系亲族论--人类学研究的方开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2006年11月25-26日,主持日本中亚学会举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Society, Culture and Ethnic Identity of the Uyghurs in Central Asian and Xinjiang China,论文Islamic Education in the Republican Turpan。

  2006年11月10日,在东京大学做学术:中国穆斯林社会研究--作为人类学方法的伊斯兰文化论。

  2006年11月5日,参加日本早田大学举办的国际研讨会The Empowerment of Ethnic Minority Women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为xxx分会评议员。

  2006年10月6日,在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做学术:共同的命运、不同的人生--从伊斯兰知识阶层的生活经历的社会变迁。

  2006年6月1-2日,参加日本综合地球学研究所举办的伊犁河流域的人文与水源国际研讨会,做题为吐鲁番的水源与农业生产的大会发言。

  2006年5月13日,在日本爱知大学做学术:中国的伊斯兰文化与儒教文化。

  2006年4月6-7日,在广西民族大学做学术:中国穆斯林社会研究--作为人类学方法的伊斯兰文化论。

2006年3月30日-4月1日,在科技大学社会学系做学术:日本穆斯林社会与伊斯兰文化。

  2006年2月17-18日,参与组织由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举办的田野中的教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中国伊斯兰中的亲族与地域社会。

  2005年11月25-26日,主持日本中亚学会举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Mazar in Fergana and Xinjiang,论文Cultural Connotation of Saint Mausoleums in the Turpan Basin: An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to Uyghur Islam and Folk Beliefs。

  2005年11月23日,参加日本驹泽大学举办的中国穆斯林文化研讨会,做题为阿图什和吐鲁番的三座圣墓调查的大会发言。

2005年4月8-17日,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做系列:人类学理论与方法。

  2004年11月20日,参加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举办的全国民族学会议,做题为吐鲁番市的经济发展与生态人文--绿洲开发的区域性模式研究的大会发言。

2004年11月9-13日,参加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举办的中国藏学工作协调会议,介绍了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的藏学研究与学术交流情况。

  2003年12月25日,参加由广东省民族研究所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联合举办的第七届广东民族学学术研讨会,做题为广州回族的伊斯兰教育的大会发言。

  2003年12月20-23日,参加广东嘉应学院客家研究所举办的客家文化与全球化国际研讨会,为分会评述员。

  2003年3月31日-4月1日,参加日本中亚学会年会,为会议评述员。

  2002年12月12日,在日本庆应大学做学术:中国伊斯兰中的亲族与地域社会。

2002年8月12日,在印度尼西亚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做学术:日本穆斯林社会的形成及现状。

内容由匿名用户提供,本内容不代表vi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vibaike.com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baike.com/17222/

(23)
尊敬的全球百科用户,全球百科新系统上线了!新增排名保障卡、词条年卡,更有增值功能——百度排名保障包年服务,详情访问“glopedia.cn/261472/”关注公众号可联系人工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