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协和大学

长期建档 锁定
本词条由“匿名用户” 建档。

  概况 华西协和大学   华西协和大学是成都乃至中国西部所建立的第一所现代化意义的大学。抗战时期,这里成为保存、延续中国高等教育命脉的圣地之一。这里是我国牙科学的发源地,享有了“东亚第一”的美誉,其文理哲各科在当时的西南地区也是处于顶端的。   成立之初在著名教育家波尔顿、张伯伦的指导下,华西协合大学的组织方案、专业设置、课程计划、教育管理等都采用了当时英美较为先进的水平。与四川通省大学堂(四川...

  概况

华西协和大学

  

华西协和大学是成都乃至中国西部所建立的xxx所现代化意义的大学。抗战时期,这里成为保存、延续中国高等教育命脉的圣地之一。这里是我国牙科学的发源地,享有了“东亚xxx”的美誉,其文理哲各科在当时的西南地区也是处于顶端的。

  

成立之初在著名教育家波尔顿、张伯伦的指导下,华西协合大学的组织方案、专业设置、课程计划、教育管理等都采用了当时英美较为先进的水平。与四川通省大学堂(四川大学前身)的“并重”相比,华西协合大学可以说是“全盘西化”的。它所实施的教育以、为重,其教员大多来自英、美、加三国。

  

学校的组织管理按“协合”的原则,仿照、剑桥大学的体制,实行“学舍制”,即每个差会建立和资助自己的学院,管理自己的资金和设备;学校则提出教学大纲,制定录取、考试标准,使集中化与个性化相结合。这个创造性的体制既解决了各提供资金、设备和相互的协调工作,也反映了现代大学的特点,了学校在育才方面拥有的办学自主权。

   历史沿革

华西协和大学

  

1905年清廷废除科举,教各差会决定联合在四川文化中心的成都创办一所规模宏大、科学完备的高等学府,并由毕启(Joseph Beech)、启尔德(O.L.Kilborn)和陶维新(R.T.Davidson)等人着手筹建。

  1910年3月11日,在成都“南门外二里许、锦江之滨、南台寺之西选择了据传为古‘中园’旧址的风景清幽之地”——华西坝,华西协合大学正式开学。由于它是由英、美、三国的5个差会(美以美会、公谊会、英美会、浸礼会、圣公会)共同开办的,故名华西协合大学。也正因如此,当时的成都市民都称之为“五洋学堂”。

  

1950年1月12日,xxx代表组进驻华西协和大学。1951年10月6日,人民正式从外国手中收回华大的教育主权。1952年院系调整中,华西协和大学被肢解,学校医学院接收了重庆大学医学院后建立四川医学院(1953年定名为四川医学院,20世纪80年代改成华西医科大学,2000年并入四川联合大学,成为如今四川大学医学院);文理哲学院被合并给四川大学,藏品丰富的历史博物馆则调整到川大,其中社会学系及民族学(即人类学)组于半年后年从四川大学划并入西南民族学院(今西南民族大学);工学院被合并给成都科技大学(1997年与四川大学合并为四川联合大学);农学院被合并给四川农学院(今四川农业大学,迁至雅安)。

   学科建设

华西协和大学

  

1910年,大学成立之初设文、理、教育三科,开哲学、英文、中文、历史、经济学、物理、化学、生物、解剖学、教育学等课程。1913年设医科,1914年设牙科;1927~1928年医牙两科合并为 8年制医牙学院。1933年华西协合大学正式立案后,分设文、理、医牙三学院。1920年后大学逐渐向少数优秀毕业生同时授予华西协和大学和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34年后者正式接受华西协和大学为兄弟校,授予医牙学院毕业生医学博士和牙学博士学位,授予文学院和理学院毕业生文学士和理学士学位,发给文凭。1914-1949年期间共招收博士研究生682人,硕士研究生16人,其中授予博士学位592人,硕士学位6人。

  华西协合大学经费,除由各提供外,纽约华西大学托事部亦接受私人或某些基金委员会捐款。此外,哈佛-燕京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英、美、加医药援华会亦有不定期经济补助。

  

华西协合大学医牙学教育成绩尤为显著。曾设置医学技术检验专修科、大学3年制和一些短期训练班,如制药班等。附设的学校,到20世纪40年代发展为护理学系。该校除设立综合性的附属医院外,尚有口腔病院、麻风病院、结核病院、眼耳鼻喉病院。循道会特重医牙学教育,因此该校自成立直到20世纪50年代,外籍教师多为人。医牙学院的院长由籍的L.G.启真道、A.W.林则等担任。文、理学院的教师则以英美的传教士较多。到20世纪30年代该校教师已由1910年的10余人发展到 100余人,学生由10余人发展到四、五百人,其中一部分来自四川省各中学。1924年开始招收xxx批女生入学。医牙学院还有来自朝鲜、苏联、南洋群岛的留学生。在社会服务方面,1944年该校曾派出由牙科医生、组成的24人医疗组赴河南灾区进行巡回医疗。

   历史人物

   毕启 华西协和大学

  ——“积极提倡实业教育,以利本省天然出产,增进人民殷富”

  

1946年,73岁的毕启告老回乡,中国比照美国杜威博士、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勃兰克博士的先例,授予他外籍特殊勋绩人士荣誉:红蓝镶绶四等采玉勋章。

  这位获文学士、博士的美国传教士,1905年参与筹建大学,1913年当选首任校长,1931年改任校务长,主持校政30多年,为华西协合大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百年校舍

  

大学开初只有简易的临时建筑,xxx性建筑是毕启到任校长后才募集到一些经费,根据英国著名建筑师弗烈特·荣特易堤会学校溪始修建的。校园以钟楼为原点,向南向北延伸为中轴线,主要建筑皆在东铺开。青砖,墨瓦,歇山式大屋顶,对称的布局,具有中国民俗风味的花卉鸟兽饰物。

  

上世纪八十年代,前英国首相希思受托之托造访了华西医大,委托之人正是荣特易的孙子。当初荣特易在设计事务所时,在基础工程中他采用了当时的新技术——倒拱形结构,效果如何,一直是他牵挂的心事,他孙子了解祖父的心情,遂托希思前往华西坝探个究竟。

  

十九世纪末,上海大学怀施堂开始呈现式风格,之后学校相继效仿。华西协合大学的创建者们在校园规划之始,采取了国际招标的形式,荣杜易中标。当时成都比沿海闭塞,对外来文化的反应,荣杜易的设计较多地采用了中国古典建筑形式,可以缓解当地的抵触情绪,这是华西协合大学的创建者选中他的方案的重要原因。

  

为筹措建校经费,毕启先后15次横渡太平洋回国及在中国内多方游说筹集办学经费,经手的中外捐款达400多万美元。他每到一处,不论资本家、人士、中国的,都主动去拜会,争取同情与赞助。在他的操办下,十几年间,年复一年地争取各种捐赠,修建了办公、教学、宿舍楼等大小39幢。如怀德堂(行政楼,1915-1919年捐建)、合德堂(赫裴院,1915-1920年捐建)、万德堂(1920年捐建)、嘉德堂(生物楼,1924年捐建)、雅德堂(广益宿舍,1925年捐建)、钟楼和塔(1925-1926年捐建)、懋德堂(图书馆,含历史博物馆,1926年捐建)、教育学院(1928年捐建)、药剂楼(1942年捐建)……这些合璧的典雅堂舍,成为中国建筑史上融合的典范,大部分建筑至今仍然保存完好。

  提倡实业教育

  

兼及,提倡实业教育,使学生真正实用于社会,是毕启基本教育。他认为“在一个农业人口与绝大多数的地区,帮助大多数农民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显然是我们最迫切的任务。”因此在《发展四川省工业及改良经济状况的商椎》中他提出:“积极提倡实业教育,以利本省天然出产,增进人民殷富。”他认为,为了发展种桑、养蚕,缫丝、造林教育、皮毛生产、制革工业、矿业开发、五金制作等方面的事业,必须培养人才,详细论述了办学准则、条件、方法、经费自力来源,以及现代工厂管理、技工培训等。同时,学校把实业教育与实验教育、生活教育结合起来,学生要“真正实用于社会”。

  

在他主政期间,华西协合大学兴办了医科、牙科、药学以及农艺专科、农艺系、乡村教育系、乡村建设系等。学校还开办了女子学院,1924年9月7日,华大迎来了xxx批八名女学生,成为四川女子高等教育的开端,也率先在中国西部高校实现男女合校。乐以成就是其中之一,日后她成为了华西大学xxx位女博士,为我国的妇产医学倾尽毕生心血。

  推动融汇

  在四川传教多年,毕启对四川有深切的了解,对中国传统文化是尊敬的。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合影中,的洋校长却站在后面。在外聘教授来校任教中,特别重视兼及,聘了合格的西洋教师外,也聘了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如廖平、刘豫波、龚道耕、程芝轩、林山腴等来校任教。1926年,他对学生万县惨案采取措施,激起了更大的与罢教浪潮,使他认识了错误,允许改进校政并与学生达成了相关协定。

  多次的碰撞,他明确了学校中国化的趋势,1933年在报告中说“我们希望,一个教大学生,他献身和忠于中国的历史文化方面会做得更好。在混乱时期,我们可以作为一个屏障,挡住对传统价值无情和肤浅的与抛弃。”因此在向中国立案中他能以自己的阅历董事部接受并最后完成了立案的手续,促使学校发生里程碑的变化,开始了中国化的新篇章。

   张凌高 ——“培养品格,教授高深学术,造就专门人才,适应社会需要”

  

1926年母校危难之际,张凌高出任华西协合大学副校长,1931年出任校长。1946年,华大毕业同学会与学生自治会发起庆祝张凌高任校长20周年的纪念活动,主宾千人济济一堂。1947年,张校长因病辞职。他淡薄名利,常接济贫困员工、资助学生,并无积蓄,辞职后一度陷于经济困境,生活靠子女、亲属资助维持。1955年张凌高因心力衰竭在成都病故,终年65岁。

  1926-1946年,中国经北伐至统一,由抗战至胜利,是物质条件最缺乏,客观最困难之时。张凌高强力支撑,苦心经营二十年,大学发展成为一座西南知名的学府。

  精深

  

1931年,在张凌高的努力下,大学正式立案,华大的地位进一步化。鉴于华大师资力量薄弱,张凌高四处聘请学者,请其蔈,C,在他盛情邀请下,龚向农、李培甫、庞石帚、魏时珍、周太玄、毕天民、沈嗣庄、李思纯、朱少滨等一批著名学者纷纷来到华大。数年后,一些来到大后方的学者,诸如陈寅恪、蒙文通、顾颉刚、钱穆、徐中舒、梁淑溟、何鲁之等人也在张凌高的邀请下来到华大。中国近代历史上,无数学者来到成都,在这里著书、做学问,结下了与成都的,这显然与张凌高不遗余力的邀请不无关联。

  

华大素来“爱人如己,重道,精诚无间”的办学,在此基础上,张凌高又提出,大学应“以服务之,培养品格,教授高深学术,造就专门人才,适应社会需要”,如果培养的学生不能服务于社会,不能到华大基层和边疆去服务,那么教育就是失败。在他下,华大学生自治会成立了一个平民服务处,学生纷纷社会。

  10年间,华大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图书馆、教育学院、育德宿舍、女子宿舍、制药厂相继建成;文学院、理学院、医学院陆续成立,学校又增设了农业、染色、制革等专业;《华大校刊》、《华西边疆学会》《华报》等刊物也纷纷问世,华大成为了西南乃至全国著名的专业大学。

  五大学时期

  

xxxxxx期间,、上海、江苏、浙江等省的高校纷纷内迁,四川省是聚集高校最多的地区,约有46所,成都接待了约8所学校,其中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齐鲁大学、燕京大学五所大学以及苏州东吴大学生物系集中在华西大学所在地华西坝,称这一时期被称为抗战“五大合时期”。抗战胜利后,1946年内迁高校陆续返迁,华西坝上五大学也拉上了历史帷幕。

  精诚团结御国难

  国难当头,坝上的师生骤然增至约5000名,作为东道主的华西协合大学迎接友校,张凌高动员学校各单位腾出教室、礼堂、过道、走廊、实验室,甚至教职工的住房,接纳五校师生。地下室、阁楼装上老虎窗是师生们的实验室,教学楼两头装上隔板便成了窗明几净的办公室。另一方面,由于张凌高积极奔走下,纽约联合托事部也同意拨款5000美金,这笔钱协助五校建起了各自的校舍。

  

1938年,张凌高组织五校大学校长定期会议,联合办学。不久,华大与五校的联合医院成立,医院名医云集,治病救人,在成都名扬一时。各校采取松散结盟的方式,对教学采取统一安排,分别开课的办法,允许学生在校际之间任意选课,各校承认学生读得的学分,教授师资和教学设备都可以互通有无,华西坝成为五大学的共同家园

  

校园里,还活跃着一大批当时国内顶尖学术大师的身影,陈寅恪、钱穆、梁漱溟、朱光潜、顾颉刚、荪、吕叔湘、冯友兰、许寿裳、孙伏园……他们成为坝上一文景观和各大学共享的宝藏。

  伴随着前线的,几所学校表现出了精诚团结,共渡国难的合作,此外,华西协和大学还接收了另外30多所沦陷区大学的100多名借读生。华西坝上的高等教育不仅没有萎缩,反而得到了发展:各大学学生人数普遍比联合办学前增多,还增设了一批新系科。更值得一提的是,各校师生由于朝夕相处,互相取长补短,既增进了友情,也扩展了知识。

  “天堂”也有艰辛

  抗战时期中国大后方的教育文化中心有“三坝”:重庆沙坪坝、成都华西坝和汉中鼓楼坝。华西坝因处于天府之国首邑成都,优裕,故被誉为“天堂”;中央大学所在的沙坪坝,被称为“”;陕西汉中鼓楼坝因各方面条件较差而被贬为“”。风景优美的华西坝,对于战火之苦的五校师生,不啻是理想的“天堂”。对于坝上风光,陈寅恪先生有诗赞曰:“浅草方场广陌通,小渠高柳思无穷。雷奔乍过浮雾,电笑微闻送远风。”

  

但在这风景如画的“天堂”里,也有着平的艰辛。一次讲话时,张凌高说:“本校教职员的待遇一向是公开的事实,比较任何大学都在……最近某大学的学费已增至百二十元,又学校食米问题延期开学。但个人以为无论时局是何等艰苦,能开学就开学,多上一节课,就多上一节课。这都是学校上所以报效国家,下所以成全学生。”最困难的几年,华大非但未提高学费,裁减生源,学校在校学生却从过去的335名增加至1300名。张凌高常年身着一件补丁西装,常用“十年不制衣,穿破衣教学”,“前方有啥吃啥,后方吃啥有啥”激励师生,并自己带头降低工资。

  1941年,抗战进入到最艰苦的阶段,物价飞涨,学校经费紧缺,师生生活。当时公务员每月有5斗“平价米”补贴生活,张凌高八方游说,竭力为华大与五校的教职工和学生争得这一优待。可以说,五校的学生能顺利在成都完成学业,没有张凌高的支持是xxx不可能的。

内容由匿名用户提供,本内容不代表vi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vibaike.com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baike.com/26261/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