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开达

长期建档 锁定
本词条由“匿名用户” 建档。
   周开达(1933.04~2013.07.20),男,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全国著名水稻育种专家,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致力于农业教育和杂交水稻研究事业,首创籼亚种内品种间杂交培育雄性不育系方法,培育出冈、D型系列不育系及系列杂交稻,提出 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超高产育种思及重穗稀植栽培技术;创造光敏不育系生态育种方法和技术,解决了四川及长江中上游地区两系杂交稻育种的...

  

周开达(1933.04~2013.07.20),男,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全国著名水育种专家,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致力于农业教育杂交水稻研究事业,xxx亚种内品种间杂交培育雄性不育系方法,培育出冈、D型系列不育系及系列杂交稻,提出 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超高产育种思及重穗稀植栽培技术;创造光敏不育系生态育种方法和技术,解决了四川及长江中上游地区两系杂交稻育种的难题;发掘与创建出具有固定杂种优势特性和具有早代稳定特性的种质,为探索杂种优势利用新途径奠定了基础。截至2013年6月,周开达培育出的冈型、D型杂交稻推广3.048亿亩,增产稻谷228.58亿公斤,创社会经济效益320亿元。先后获部省部以上23项,被誉为西南杂交水稻之父。 2013年7月20日,周开达因病在成都逝世,享年81岁。

   人物经历 1936年

  立志让川人都吃上大米

  

1933年,周开达出生于江津区先锋乡晓堂村。周开达出生后的第3年(亦即1936周开达向人们介绍水稻种植情况年),军阀混战后的巴蜀大地爆发严重。据记载,当时四川重庆各地均遭灾,饿殍遍地,多地出现易子相食的。幼时的周开达,经历过挨饿的滋味。红苕是当时穷人们的主食,稻米十分珍贵。少年时期的周开达成绩很好,考上了当地的江津一中。但普通中学读书,要交几担大米作为学费。穷苦的周家,拿不出这么多大米供幺儿(周开达是父母的第六个孩子)求学。周开达只有报考学费较低的农业职中。童年的饥饿记忆和这次求学经历,让周开达立下志向学农。在农业职中的求学经历,为青年时期的周开达打下了水稻育种基础。

  新中国刚成立,周开达在当地区工所做公务员。虽工作繁忙,却没有放弃对水稻育种的尝试。没有田地,周开达就在自家狭窄的居所摆起几个瓦罐、水缸,种下从外地农业科技者那里要来的水稻种子,自己搞起实验。

   1965年

  播种希望 科学家到海南当农民

  

1956年,周开达所在的单位鼓励在职干部考大学。经认真复习,周开达顺利考入四川周开达(右二)和学生在试验田从事研究大学农学院(现四川农业大学),并成为著名水稻专家杨开渠教授的学生。在杨开渠的影响下,周开达坚定了培育高产水稻的志向。毕业后,周开达留在学校,1965年被调到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最开始研究条件极差,没有经费,一切都靠自己做。犁田、挑粪、栽种、观察、收割,没有一样可以省略。周开达一边搞科研,一边当农民。受气候条件影响,四川常年水稻只产一季。为了加快育种进程,周开达一年分别在雅安、南宁和海南岛种三季水稻,去往更南的地方育种就叫做南繁。南繁时,周开达用挑子挑着两个箱子。其中一个铁皮箱里放育种需要的材料和种子;另外一个木箱子则装着简单的衣服和xxx、干粮。为追赶时间,在火车上进行泡种,一到目的地就立即开始播种。

   1969年

  高产水稻全国1/3稻田都种它

  

1969年,周开达在从事的常规育种工作中,发现了数份高不育的杂交后代,按常规要求周开达年轻时从事水稻研究应予淘汰。周开达却把不育这一不利性状看成使水稻易于杂交的有利因素,自此,闯入了籼亚种内品种间杂交培育雄性不育系研究的国际禁区。20世纪70年代,虽然杂交水稻已被研制成功并大量推广,但在四川的效果却并不理想。由于四川属低温少光照地区,气候条件让传统的杂交水稻难以适应。在全面推行周开达研制的冈型、D型杂交稻之前,四川大面积种植的是一种植株较矮的常规稻,这种水稻在广东等沿海地区亩产能达到700斤,但在四川,亩产量只能达到五六百斤。20世纪70年代末,经10多年系统研究,周开达的冈型雄性不育杂交水稻开始在四川推广。一年后,在试点地区水稻亩产已近千斤。仅以四川8700万的人口计算,新水稻品种能多养活2600多万人。当时,周开达研制的冈型、D型杂交稻和袁隆平研制的籼型杂交水稻,成为全中国种植面积最广的水稻品种。截至2013年,冈型、D型杂交稻在长江中上游及云、贵、川等地,仍在广泛种植,约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

   1990年

  转战温江 要种比泰米好吃的大米

  

1990年,周开达将水稻育种研究所从雅安搬到温江,开始新的研究。水稻,是中国人最主要的粮食。人口多,耕地少,是中国农业的现状。稻田种植面积日益萎缩,成为农业发展最严峻的现实。在四川,传统的杂交水稻只能耕种一季,还需要大量育种田,产量能不能有新突破?杂交水稻的口味,与传统水稻相比有差距,能不能在四川的水田中,种出口感赶超泰米的大米?周开达多次告诉小儿子兼助手周晓禾,这是他下半生研究的重点。再做出点成绩,一生就值了。20世纪90年代,在温江新的水稻研究所内,超泰米计划和无融合生殖水稻正在积极实施中。至20世纪末,水稻研究所一批显著增产的xxx性杂交稻已初步育成,预想中的又一个水稻增产增质飞跃即将实现,但突如其来的疾病让周开达的研究停了。

   2000年

  水稻铁人 晕倒在院士上

  2000年,在一次院士大会上作报告时,周开达突发脑溢血晕倒。随后被紧急送往医院,在住院40多天后,又转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周开达成为华罗庚之后新中国第二个倒在上的院士。

   2013年

  2013年7月20日11时27分,周开达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逝世,享年81岁。

  

2013年7月22日上午,周开达院士遗体告别仪式四川省都江堰殡仪馆举行,四川农业大学校长郑有良主持遗体告别仪式。四川大学等20余所高校发来唁电或敬送花圈,对周开达逝世表示哀悼,袁隆平等院士送来花圈。

   主要成就

1965年,进入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室,并培育出冈朝1号A、冈29矮7号、冈46A周开达在海南等冈型不育系水稻。

  20世纪70年代,培育出D汕A、D297A、D62A、D优1号等优势组合并推广。截至1988年,冈型、D型杂交稻累计推广3.048亿亩,增产稻谷228.58亿公斤。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提出杂交稻超高产育种新途径--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育种方法,并育成Ⅱ优6078、Ⅱ优163、冈优501等单穗重达4.5克以上的重穗型组合,使杂交水稻产量实现重大飞跃。

  20世纪80年代后期,创造性地运用生态育种法选育两系杂交稻,使水稻育种能在23℃低温下稳定进行,并培育出蜀光612S、蜀光570S等稻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现已成为全国两系杂交稻研究单位广泛应用的方法。

   科学研究

  周开达潜心于杂交水稻遗传育种理论与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研究,xxx了籼亚种内品种间杂交培育雄性不育系方法,提出了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超高产育种思及重穗稀植栽培技术,创造了光敏不育系生态育种方法和技术,解决了四川及长江中上游地区两系杂交稻育种的难题。

  周开达研制的冈型、D型杂交稻和袁隆平研制的籼型杂交水稻,成为当时全中国种植面积最广的水稻品种。即使现在,冈型、D型杂交稻在长江中上游及云、贵、川等地仍广泛种植,约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

   人才培养

  周开达院士的xxx位博士、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所长李平。

   获记录

  所获项

  

1988年,周开达开始进行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该项研究1993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

  1988年,周开达获国家发明一等,成为四川省xxx该项获得者。

  1989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特等。

  1991年,获评四川省有重大贡献科技工作者。

  1992年,受到四川省重。

  1994年,被评为四川省十大英才。

  1996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

  1999年,获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

  

1999年,被人事部记一等功。

  1999年11月,周开达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开达先后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四川省劳动模范,先后获国家发明一等、国家科技进步二等等部省以上23项。

  荣誉称号

  1999年11月,周开达先生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还先后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四川省劳动模范等。

   社会任职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水稻研究所所长

   人物故事 家庭

  寄去申请 赢得书女友

  

周开达在6个兄弟姐妹中是老幺,本来考起了江津一中,由于家贫交不起学费读了农校。农校毕业后被分到江津当时的德感区当办公人员。当时,出身于书香门第的李仁恕24岁,在德感区一所学周开达在进行学术校当老师。学校校长与德感区分管学校的一个南下干部结婚,两人做媒,介绍周开达与李仁恕认识。过后周开达曾主动给李仁恕写信。李仁恕就此征求父亲意见,父亲对这个年轻人还算满意,表示支持。当时已是的李仁恕,回信要求周开达把申请书先寄过来。两人就这样开始了交往。1956年,周开达考入四川大学农学院(现四川农业大学),入学前几天,两人举行了简单的结婚仪式,随后周开达前往雅安读书,随身还带着自己育出来的水稻种子。

  家务活妻子包干 儿子喊他周叔叔

  

周开达参加国庆庆典后在留影大学毕业后,周开达留校,1965年正式调入水稻室。妻子李仁恕说他只是埋头做科研,从来没开过孩子的家长会,家务活都是她包干。另一方面,周开达又通过孩子表达了自己在水稻育种方面的期望。周开达育有两子一女,本来准备用岁寒三友松、竹、梅来给孩子取名,排到小儿子周晓禾时,应为周晓竹。但在周晓禾出生的1969年,局势动荡,周开达的水稻育种研究遭到,他不得不偷偷摸摸在地下从事育种研究。当时水稻研究已有初步,他希望能够顺利进行下去,就给小儿子取名周晓禾,寄托期望。由于自1972年起每年都要去南宁、海南南繁,在家时间少,小儿子一段时间内都会喊他周叔叔。

   生活简朴

  年年都去海南 对景点一无所知

  

2000年住院前,周开达的家仍在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的筒子楼里。学校为他修的周开达(右一)在试验田进行水稻研究3层小别墅院士楼2001年竣工,周开达一天也没有住过。最开始,周开达住在雅安原西康省的车队办公室。一个房间被隔成两个小间,厨房那间还留着过去修车专用的沟渠。后来学校在雅安修了新房。搬过去没多久,1991年周开达又随水稻研究所搬到了温江。在这里住筒子楼一直到住院前。1995年校区建起新的宿舍,周开达却提议教授不搬,先解决其他人员的住房问题。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周开达已累计去海南南繁10多年,然而对当地的景点仍一无所知。

  老头衫起洞 他看上去像个农民

  每次下田,周开达喜欢穿被称作老头衫的白背心,再搭条打湿了的毛巾在头上,白背心腰带部位常被磨出洞眼,却不肯换,20世纪90年代,周开达仍穿着磨起洞的老头衫。在进行研究时,水稻抽穗开花前要一株一株套隔离袋,扬花时要一穗一穗观察花粉,逐一记录。每次观察花粉都须在中午太阳最的时候进行,周开达被晒得又黑又亮。

  

20个世纪60年代物资匮乏时,周开达做科研用的纸是去油印厂找回来的印坏的纸,在背面进行演算。1999年周开达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相关部门收集他的原始资料,妻子李仁恕找出了这些演算在油印厂纸张背面的厚厚材料。

  

周开达自己对物质生活豪无要求,对别人却充满关爱。1958年,正在读大学的周开达下放到天全县思经乡村进行劳动锻炼。周开达居住在农户阿哥家里。因为有这一段经历,周开达一家和阿哥一家建立了联系,像一家人一样亲。后来阿哥的后代全香来到周开达家里做保姆,而全香的子女上学读书,也都由周开达一家资助。

   教学

  学生找对象 都要请老师来把关

  

周开达生病前,曾自谦地称自己一生只做了两件事,育种和育人。甚至学生找2012年4月袁隆平贺周开达80周岁寿辰对象,也会把男、女朋友带给他们夫妇帮忙把关。水稻研究所副所长李仕贵自1995年开始成为周开达指导的博士研究生。1998年,李仕贵的博士毕业论文被评为优秀博士论文。周开达特别振奋,表现得比获者本人更高兴。

  在做学术方面,周开达对学生要求非常严苛,自己能吃苦,也鼓励学生吃苦。在生活上对学生很照顾,自己不食烟酒,偶尔有机会得到好都会留给学生。许多传统节日都是跟学生一起过,还喜欢为学生下厨做xxx拿手的菜,煎

  为博采众长 送学生出去培养

  周开达曾对学生说,搞科研就像谈恋爱,要经常看,经常观察,多培养感情。为让学生视野更开阔,能博采众长,了解到前沿科技动态,周开达在人手紧张的时候把学生送去中国科学院等科研单位联合培养。

   事业

  不服输的人 在不可能的领域创新

  

为通过产业反哺科研,1993年,周开达创建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科技开发公司妻子李仁恕照看病床上的周开达。2001年该公司改制为四川农大高科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在科研方面,周开达不服输。20世纪70年代,周开达选定的籼亚种品种间杂交培育雄性不育系的三系育种研究课题被认为极富挑战性和开创性。因为利用亚种内的不同品种杂交培育不育系,在学术界已宣布不可能,国际水稻研究所的专家也作过研究,失败了。但不肯服输的周开达认为还有可能,即便失败,也能把教训留给后人。最终周开达带领课题组奋斗10余年,xxx运用栽培亚种间杂交选育不育系的理论和方法,为此后开发利用现有几万个稻种开辟了广阔空间。

  

不设禁区 提倡研究转基因水稻

  

转基因农作物,至今仍是人们争议的问题。2000年,周开达就对转基因有自己的态度。对水稻的育种方式,周开达重视兼容并蓄,多次提到传统的杂交育种方式,对水稻进一步增产有局限,认为通过基因改良手段,是下一步提高水稻产量的钥。对于转基因作物的争议一直都有,但周开达认为,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来源。所有发达国家都在以转基因作为育种方向进行研究。如果某一外放开转基因产品,但国内没有相关技术,那时我国农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将处于劣势。

   人物评价

  他是一个特别谦虚低调的人。对于年龄和自己差不多或年长的教授,周老师始终称呼对方为老师。他当了院士以后,很多单位请他去当评审专家或指导工作。当时他已经67岁,还患有糖尿病。我劝他能推的就推掉。他却表示,在育种、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上,自己有些经验,有单位需要的话应该去传授一下。他去参加院士大会时,我曾劝说他带个秘书,万一身体不适也有个照应。他说必须按照会议,不能带就是不能带,不要讲特殊。

  他还是个很能吃苦的人。在一般人眼里,大专家大都风度翩翩,但我们做水稻育种的人常常比较狼狈。除了在雅安育种,我们每年冬天还要去海南岛南繁(作物育种专用术语,指在冬天用海南的光温条件对育种材料进行繁殖加代--编者注)。以前我们都是坐火车去海南岛,大家用地质队那种背包装着种子、生活用品和四川豆瓣酱。周老师也和我们一样,大包小包的背着东西。火车检票员、乘务员都以为他是农民工,把他推来推去的。有时买不到坐票,大家还得一站到湛江。但周老师从来没说苦,他觉得很正常。

  周老师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辞。一方面,凡是吃不准的东西,他一概不说,很注重说话的科学性;另一方面,除了专业上的东西,其他方面的话题他也不大爱说。他当院士以后,有一次四川省委来川农大考察,见到他问有什么需求。当时他最缺的是科研经费和实验条件,但他没提,只讲了一些当前农民迫切需求的品种问题。后来我们问起,周老师说跟省委要钱不太好意思,相信会帮助解决的。

   新闻报刊评价

华西都市报:对自己,周开达生活简单,不在意物质上的得与失;对妻子,周开达(左二)与袁隆平参加学术研讨会他内心有情却吝于言语;对待学生和需要帮助的人,周开达情深义重,尽自己xxx可能帮助他们成才;对水稻育种科研事业,他则是倾尽毕生心血。

  2013年6月23日,《华西都市报》B02版发表《水稻之父:一生只会育种和育人》一文。同时配发记者手记《生如稻穗 越饱满越谦逊》。全文如下:

  非常遗憾,因为周老的身体情况特殊,我们无法与他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何其幸运,通过与周老的家人、学生和同事对话,我们依旧能够感受到周老对科研的执著以及待人的情。

  童年记忆里留下了对饥饿的印象,从青年时期起,周开达就致力于水稻育种研究。远离饥饿,最开始只是他心底一个朴素的念想,后来成为一个目标,再后来,通过努力将愿景变为现实。当他终于功成名就,可以不必再在南繁挤着睡大通铺,可以搬出筒子楼里的蜗居,没有被科研难题挡住脚步的他,却被病魔击倒了。

  周老的一生就像他极钟爱的稻穗。前半生攻坚,默默成长,后来取得成功,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又像成熟饱满的稻穗,仍旧躬身在田里。因为对科研的关注,周老在生活中几乎没有什么爱好。穿着几十块钱一件的老头衫,搭个湿帕子跟学生一起下田就是他的乐趣所在。家人说周老不辞,学生却赞他思维,这种对比也是一个注脚:他的毕生精力和热情,都投入到了育种领域。

  关于周老的身体状况,我们都很清楚,但同时我们仍然盼望还有奇迹,就像当年周老在被认为不可能成功的领域,取得开创性的研究。祝福周老。

   悼词

  周开达院士是四川农业大学的骄傲,是一座永远矗立在我们心中的。他的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他的优秀品德和情操是我们永远学习的典范!让我们化悲痛为力量,学习周开达院士为人师表的品格、求真务实的学风、艰苦奋斗的和淡泊名利的胸怀,进一步川农大,为早日建成有特色高水平211工程大学而不懈努力,以告慰周开达院士!

   社会影响

周开达院士逝世后,中央总、国家、习,原中周开达院士遗体告别仪式央总、国家、通过中国工程院对周开达院士逝世表示哀悼,对家属表示慰问。中央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原中央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中央局常委、全国常委会委员长,中央局常委、中央处,原中央局常委、中央委等通过中国工程院对周开达院士逝世表示哀悼,对家属表示慰问,并以个人名义送来花圈。原中央局常委、中央纪委,通过秘书对周开达院士逝世表示哀悼,对家属表示慰问,并以个人名义送来花圈。中央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中央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赵乐际通过秘书对周开达院士逝世表示哀悼,对家属表示慰问,并以个人名义送来花圈。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院士,四川省委、省常委会主任明,四川省委副、省人民省长魏宏,原四川省人民省长张中伟,四川省委副柯尊平,四川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陈光志,四川省委常委平,四川省人民副省长黄彦蓉,成都市常委会主任于伟等也送来花圈。

  

袁隆平院士、张院士、傅廷栋院士、熊远著院士、陈焕春院士、邓秀新院士、谢华安院士、朱英国院士等送来花圈,深深缅怀周开达院士。

  

中央组织部、教育部、中国工程院、四川省委、省、省委组织部、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四川省委办公厅、省人民办公厅、省总工会、省教科文卫委员会、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雅安市委、市、市、市政协和四川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20余所高校发来唁电或敬送花圈,对周开达院士逝世表示深切哀悼。

内容由匿名用户提供,本内容不代表vi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vibaike.com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baike.com/2538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