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尾

编辑
本词条由“匿名用户” 建档。
鸢尾(拉丁学名:Iristectorum),又名:老鸹蒜、蛤蟆七、扁竹花、紫蝴蝶、蓝蝴蝶等,是鸢尾科鸢尾属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鸢尾原产于中国中部及日本,广泛分布于西伯利亚和温带地区,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山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西等地。鸢尾多生长于海拔800~1800米的向阳坡地、林缘和水边湿地旁。 取“鸢尾”的名称,是因为鸢尾叶子平展,形似鸢鸟尾巴,而这一形象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的古埃...

鸢尾(拉丁学名Iris tectorum),又名:老鸹蒜、蛤蟆七、扁竹花、紫蝴蝶、蓝蝴蝶等,是鸢尾科鸢尾属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鸢尾原产于中国中部及日本,广泛分布于西伯利亚和温带地区,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山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西等地。鸢尾多生长于海拔800~1800米的向阳坡地、林缘和水边湿地旁。

鸢尾名称来源

编辑

取“鸢尾”的名称,是因为鸢尾叶子平展,形似鸢鸟尾巴,而这一形象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的古埃及时代的金字塔群。鸢尾花的别称是“蓝蝴蝶”,而鸢尾花的形象在中国古代的《诗·大雅·旱麓》中也早有记载:“鸢飞戾天,跃于渊。”

形态特征

编辑

鸢尾为多年生宿根性直立草本植物,植株底部围有残余膜叶和纤维,根状茎粗壮,二歧分枝,直径为1厘米,须根细而短。茎平滑,高20~40厘米,顶部常有1~2个侧枝,中部及底部有1~2个茎叶。叶基生稍弯曲,叶片为黄绿色,中部呈宽剑状,长15~50厘米,宽1.5~3.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鞘状,有数条不明显的主脉。鸢尾有2~3片草质披针状苞片,呈绿色,膜缘色淡,长5~7.5厘米,宽2~2.5厘米;苞片内长有1~2朵紫色花朵,直径约10厘米。花梗短,花被管细长,长约3厘米,上部鼓成喇叭状,长5~6厘米,宽约4厘米,顶生小凹陷,爪部狭楔形,中脉上有不规则的鸡冠状附属物,边缘附着异质丝;内花有裂片,呈椭圆形,长4.5~5厘米,宽约3厘米,朝外开花,开花时爪部变细;雄蕊高约2.5厘米,花药呈鲜黄色,白色花丝较细长;淡蓝色花柱平坦,长约3.5厘米,顶部裂片形似四方形,具裂齿;子房形如纺锤状圆柱形,长1.8~2厘米,花期4~5月。果实形如椭圆,长4.5~6厘米,直径2~2.5厘米,有6条明显的肋,成熟时,沿室背从上到下裂开3片花瓣,果期6~8月;梨形种子为黑褐色,无附属物。

鸢尾的叶子

鸢尾的植株

鸢尾的花

鸢尾的果实

鸢尾的根茎

物种分布

编辑

鸢尾原产于中国中部及日本,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西伯利亚和温带地区。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中国中原、华东以及西南等地,如:湖南、湖北、广西、江苏、浙江、福建等。

鸢尾世界分布图

生长习性

编辑

鸢尾生长于海拔800~1800米的向阳坡地、林缘、水边湿地或灌丛边缘,也能见于山脚或小溪边的潮湿地。鸢尾适应性较强,喜欢温暖且阳光充足的气候、喜半阴环境、能耐干旱、能耐寒冷、不耐炎热,其露地栽培最适温度为15~20摄氏度;鸢尾对土壤环境要求不严,怕水涝,适宜在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适度湿润的微酸性土壤或沼泽土壤环境中生长,也能在沙质土、粘土上生长。

鸢尾群

繁殖方式

编辑

自然繁殖

鸢尾属植物的花药被花柱所覆盖,这让鸢尾属的植物具有避开自花授粉的功能。鸢尾属植物的雄蕊常常比雌蕊先成熟,因此鸢尾属植物的自花授粉率较低。而鸢尾属植物的繁殖常需要昆虫媒介传粉授粉。

人工繁殖

鸢尾的种植方法(来源:石榴花园)播种繁殖当鸢尾的种子成熟时即可随收随播,待鸢尾花梗干枯、果实尖端即将开瓣裂口时,应立即进行采收果实,之后从中取出黑褐色的种子装于编织袋并放在通风的地方。鸢尾播种时间可以是春秋两季,一般以秋播为佳。播种前可以用温水浸种一天,捞出种子并自然风干,以提高种子出率。播种方法有条播法及撒播法,一般为条播法,这种播种方式的好处是便于管理。播种后一般5周左右即可出芽,一般出芽率可达75%~85%。分株繁殖鸢尾在春季末夏初的环境温度为10摄氏度时繁殖。植株分株时间一般选择春季花前3月或秋季花后9~10月。鸢尾根部呈块状,产量高,因此是分株繁殖的主要器官,需要挖出整根支架的根茎,抖掉污垢,切开根茎,各留2~3个不定芽,以增加分株数,能提高植株成活率;并在植株根部加入新根,新根于底部开花,通过切掉旧根来刺激新根的产生;干燥后,将根茎种植在松散的土壤中。鸢尾植株的种植密度需要因球茎大小、种植时间和种植地点而改变。

栽后管理

编辑

温度

鸢尾适宜在15~18摄氏度的露地土壤温度下生长发育,在适宜的温度湿度下,种子一般15天即可出芽,此时需要及时去除覆盖物或酌情去除防晒网。

水肥

鸢尾喜欢湿润的环境,但怕水涝,因此需要及时观察土壤湿度,进行调节,在保持土壤环境湿润的同时不能积水,雨季则需要及时进行排涝。鸢尾施肥后需要及时浇水避免烧根。同时,鸢尾是一种对氟过敏的植物,因此在选择肥料时不要选用含氟[fú]和三磷酸的肥料,应当以磷、钾肥为主,与水按比例喷施效果更好。

除草

如果在苗圃发现杂草吸食养分的情况,可以选择不影响鸢尾生长发育的化学除草剂。使用化学除草剂不仅能有效防治杂草,对鸢尾的生长有益。但在除草的时候土壤环境不能太湿,且在夏季杂草生长旺盛的季节更需要及时清除杂草。

病虫防治

编辑

病害

鸢尾主要会受到锈病、腐烂病、叶斑病以及软腐病的侵扰。锈病发期鸢尾叶片出现黄色斑点,后期为黄褐色脓疱,呈不规则形状,破裂后黄褐色的分泌物扩散,后期严重时叶片提前黄化死亡。腐烂病是由于土壤积水过多,导致病原菌在土壤中长期生长引起。叶斑病主要危害鸢尾的叶片,叶片发病后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灰褐色病斑。软腐病感染后鸢尾叶顶部开始变黄,随后球茎部分腐烂,后期加重时,叶片全部黄化,球茎整体腐烂。在鸢尾被病害侵扰时,可使用部分化学药剂按比例与水调配进行喷施,能灭杀病菌。

虫害

鸢尾主要受到蚜虫、蛴螬、蚀夜蛾以及红蜘蛛的侵害。蚜虫灾害多发生在立夏前后,主要侵害新叶或花苞,严重时可影响鸢尾开花、生长,甚至会造成植株死亡。蛴[qí]螬[cáo]是大田中常见发生的害虫,每年5月底至6月初发生最严重,它常潜伏在土壤中,以鸢尾根部为食,造成植株死亡。蚀夜蛾幼虫期会寄生在鸢尾的根部和茎部啃食,会导致植物生长不良,严重时导致整棵植株枯死。红蜘蛛常侵害叶片,吸取叶片液汁,受害叶片常黄化,然后出现小白点,直至死亡。在鸢尾的虫害发生时,特别是夏季,可以杀灭蚜虫、蚀夜蛾、蛴螬等害虫的幼虫,防患于未然;若鸢尾处于发病期则需要喷施化学药剂进行治疗。

功用价值

编辑

药用价值

鸢尾的根状茎可入药,味甘、性寒,有清热解毒,祛痰,利咽等功效,内服可用于缓解咽喉肿痛、咳嗽气喘等症状。

观赏价值

鸢尾花色鲜艳,是一种绿化成本低的宿根性草本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园林绿化布景等方面是良好的景观材料,鸢尾可较大规模地应用于林带、公路、堤坝等地方。鸢尾还可以布景于水景园、沼泽地、湖边等等地方,根据不同品种的株高和花色差异形成美观的视觉效果

食用价值

鸢尾能食用,在餐饮场所应用广泛,随着乡村城镇化的建设,许多“农家乐”的菜单上常出现鸢尾菜品,如:鸢尾果皮与xxx一起烹饪[rèn]等。

内容由匿名用户提供,本内容不代表vi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vibaike.com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baike.com/967735/

(9)
词条目录
  1. 鸢尾名称来源
  2. 形态特征
  3. 物种分布
  4. 生长习性
  5. 繁殖方式
  6. 自然繁殖
  7. 人工繁殖
  8. 栽后管理
  9. 温度
  10. 水肥
  11. 除草
  12. 病虫防治
  13. 病害
  14. 虫害
  15. 功用价值
  16. 药用价值
  17. 观赏价值
  18. 食用价值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