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编辑1948年6月15日,中共华北中央局机关报暨代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创刊。在此之前两年多,就有一份《人民日报》在解放区
印行,就是作为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的机关报《人民日报》(史称晋冀鲁豫《人民日报》)。作为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正是由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与晋察冀中央局机关报
《晋察冀日报》合并而来的,而《晋察冀日报》又是由中共北方局北方分局机关报《抗敌报》
改名而来。
早期发展
1937年12月11日,晋察冀边区党的领导机关——晋察冀边区总军区军政委员会机关报《抗敌报》创刊。它是中国xxxxxx全面爆发后,中xxx产党在敌后xxx根据地创办的xxx份党报,也是人民日报报系中创办最早的报纸。《抗敌报》创刊后的头四个月,是由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主办的,共出版了30期。
1938年4月,《抗敌报》由晋察冀边区总军区军政委员会机关报,改为晋察冀边区党委机关报。1938年4月10日,邓拓开始担任《抗敌报》报社主任。4月15日,邓拓主持出版了由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划归晋察冀边区党委领导后的第31期《抗敌报》。1938年8月16日,《抗敌报》从第63期开始出铅印版,再三日刊改为隔日刊。
1940年11月7日,即晋察冀军区成立三周年之际,中共北方分局决定将隔日刊《抗敌报》更名为《晋察冀日报》。《抗敌报》共出版了456期,历时3年。1940年11月7日,按照中共中央北方分局决定,隔日出版的《抗敌报》从第457期开始,改名为《晋察冀日报》。并在头版上发表了简要的《革新启事》。
1948年5月20日,晋察冀与晋冀鲁豫两大战略解放区合并。5月26日,《晋察冀日报》刊载了两区合并,正式成立华北解放区的消息。1948年6月14日,《晋察冀日报》停刊。共出版了2845期。《晋察冀日报》最后一期刊载了社长邓拓撰写的《终刊启事》,对《晋察冀日报》办报十年的历史作了一个全面的总结。
正式创刊
1948年6月15日,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与《晋察冀日报》合并为中共华北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中共华北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为代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开始使用毛泽东主席第二次题写的“人民日报”报头。
1949年2月2日,《人民日报》(北平版)在北平市创刊。《人民日报》(北平版)由中共华北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主办,北平市委具体领导,侧重宣传、报道北平市地方新闻。
1949年3月14日,由于中共华北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由河北平山县迁入北平市出版,《人民日报》(北平版)即停刊。《人民日报》(北平版)共出版了41期。
1949年3月15日《北平解放报》创刊,由《人民日报》(北平版)改名而来。创刊号延续《人民日报》(北平版)的刊号为第42号。《北平解放报》由北平市委直接领导,延续《人民日报》(北平版)的宣传、报道任务。1949年7月31日,《北平解放报》终刊。共出版了178期。
1949年5月1日,《人民晚报》在北平市创刊。进城后的中共华北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为了在《北平解放报》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舆论覆盖空间的完整性,在其进驻北平市一个半月时,创办了由自己直接领导的子报——《人民晚报》。1949年7月31日,《人民晚报》终刊,共出版了91期。
1949年8月1日,中共华北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华北《人民日报》)由代中共中央机关报转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人民日报》xxx期的刊号,延续华北《人民日报》的刊号,为407号。《人民日报》(北平新闻)(1949.8.1~1949.8.17)1949年8月1日,人民日报每天出版一份可以单独订阅的《北平新闻》专版。人民日报创办《北平新闻》专版,是为了接替1949年7月31日停刊的《北平解放报》和《人民晚报》,继续报道北平市地方新闻。1949年8月17日,人民日报《北平新闻》版停刊,共出版了17期。
解放初期的发展
1956年,《人民日报》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改革,制定出以扩大报道范围, 改进文风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方案。同年 7月 1日,由日出对开1张,改为2张。“文化大xxx”中,《人民日报》领导权长期被林彪、江青篡夺,粉碎“四人帮”(1976),特别是中xxx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以后,经过拨乱反正,重新赢得了读者的信任。
1978年参加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xxx标准的大讨论,这场讨论对于促进中xxx产党全体党员和全中国人民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线,具有深远的影响。经常发表的社论、“本报评论员”文章、思想评论和“今日谈”专栏等,也对理论、政策和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进行阐述和评论。
1978年末,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萌芽发展到全面贯彻执行的过程中,进行连续报道,对农村经济改革起了促进作用。
改革开放后的发展
1985年7月1日,创办了《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日报》海外版是中国对外发行的xxx权威性的综合性中文日报,是沟通海内外交流与合作的纽带和桥梁。主要读者是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和在各国的留学生与工作人员。除在国内印刷外,还在纽约、旧金山、洛杉矶、东京等10多个国外城市印刷,发行80多个国家和地区。
1986年,《人民日报》为适应中国全面改革、开放政策及读者对扩大信息的需要,又进行了一次改革,提出改革是为了更好地体现中央机关报的性质,发挥它的功能,使报纸从内容到形式都办出自己的特色。
1997年1月1日,人民日报社创办了人民网。
2007年7月1日,在全国范围实现彩色印刷。按照构建现代传播体系的要求,初步建成以《人民日报》为主导,以《人民日报》和《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为主体,以社属报刊为主体拓展的新闻传播格局,形成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相互促进、繁荣发展的事业发展布局,逐步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较好地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为把人民日报社建设成为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国际一流媒体奠定了基础。
2009年8月1日,创办了《人民日报》藏文版,对开4版,公开发行,主要面向西藏全区和四川、云南、青海、甘肃等省份藏族聚居区的农村基层党支部、中小学等赠阅。
版面内容
编辑版面创新
2009年7月1日进行了扩版:每天由16版扩至20版,周六、周日仍为8版。新增版面:第5版:要闻版;第12版:社会建设新闻版;第14版:国际新闻版;每周:新增理论版1个,文艺评论版1个,文艺作品版1个;原科教周刊和社会观察版改为文教周刊和民生周刊。
《人民日报》目前的20个版(周六、周日为8个版)中,一至五版为要闻版,六版为视点新闻版,七版为理论版,九至十六版为新闻版,十七至二十版为周刊、专版和副刊。辟有:《经济周刊》、《新农村周刊》、《民主政治周刊》、《议政建言周刊》、《党建周刊》、《文教周刊》、《民生周刊》、《国际周刊》、《国际副刊》、《副刊》,以及《军事》、《台港澳侨》、《文艺评论》、《读者来信》专刊等。
评论和理论宣传是《人民日报》的重点和优势,除社论、评论外,还设有《人民论坛》、《人民时评》、《声音》、《思想纵横》、《今日谈》等一批言论栏目,“任仲平”、“何振华”、“国纪平”影响力日益彰显。
《政策解读》、《热点解读》、《人民观察》等一批栏目,受到广泛肯定与好评。2008年在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维护西藏社会稳定、抗震救灾和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等重大事件的宣传报道中,积极引导国内舆论,有效影响国际舆论,在重要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在保持原有风格和传统、保持指导性和权威性的基础上,认真落实“三贴近”要求,努力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进一步增强了新闻性、可读性、群众性和服务性,使报纸宣传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
2010年1月1日期起,人民日报再次扩版,周一至周五每天的版面由20版扩至24版;周六、周日版面不变,每天仍为8版。
这次扩版是2009年7月1日实施扩版的延续,目的在于更深入地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增强国内国际传播能力,也是为了更好地贯彻“三贴近”,丰富报道内容,创新报道方式,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和广大读者期待。
这次扩版的同时将对版面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形成四个相对集中的板块,进一步增强报纸的整体感,更好地发挥党报作用,方便读者阅读。
其中,第1—6版为要闻板块,第9—15版为国内新闻板块,第17—20版为周刊及专版板块,第21—23版为国际新闻板块。此外,第7版为理论版,第24版为副刊。扩版后,每天增加1个要闻版、1个国际新闻版;每周增加1个观点版、1个新兴媒体版;周刊和副刊的版面也有所增加。
主要内容
1、理论宣传与经济报道
《人民日报》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分析解释和解答现实问题,包括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 对外开放、“一国两制” 等重大问题,以及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在党和国家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之后,报纸将经济宣传放在首位。 每日以 1 个版以上的篇幅,报道经济政策、 经济改革、 经济建设、对外经济交往、经济知识以及经济界人物。
2、报纸批评与读者来信
《人民日报》将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作为发扬党报传统和发挥舆论作用的重要方式之一。有对领导机关和负责干部缺点错误的批评,也有对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具有普遍性的缺点错误的批评。报社每日平均收到读者来信、来稿1300多件。少数有普遍意义的来信在报上发表,多数转到有关部门处理,并给遇到危难和特殊情况的读者直接复信。每周有两个“读者来信”专版,以批评、建议为主, 成为反映群众呼声、上下沟通的渠道。
3、国际报道和专栏专刊
该报每日以两个版的篇幅报道国际重大事件和经济科技信息,发表评论,阐述中国对外政策,分析国际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提供新闻背景材料。国际版每周出 1版副刊,刊登具有文学色彩的小品、报告文学和散文,评点人物,传授知识,介绍国外风土人情。 报纸还设有“ 市场随笔”“ 民族大家庭”“法制园地”“人民子弟兵”“ 群言录”“国际札记”“大地漫笔”等专栏和“文艺评论”“作品”等专刊。
4、《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全面改革政策后,为适应海外华侨、华人和国外读者的需要,于1985年7月1日创办了海外版。宗旨是为海外读者服务,做海外读者的知心朋友。它刊载国内外重要新闻和《人民日报》的重要言论,报道中xxx产党和中国政府对内对外政策及其实施情况,传播海外读者关心的各种最新信息和中国的新变化,反映建设成就,也反映工作中的问题和人民群众、海外朋友的批评和意见。它与《人民日报》有不同点, 但也是中xxx产党中央机关报, 保持党中央机关报的立场和风格。日出对开2张。设有“中国之窗”(图片)“中华大地”“望海楼随笔”“自由谈”“外贸信息”“旅游天地”“社会之窗”“海外学子”“神州掠影”“港台天地”“侨情乡讯”“各国通讯”“体育春秋”等专栏,另有“神州”副刊和全国报刊文摘专版。使用电脑照排,用繁体字在北京印刷出版。并通过卫星传真和航空运送软片, 在东京、旧金山、纽约、巴黎、香港 5个城市印刷发行。日发行量20万份左右。
报刊发行
编辑发行周期
《人民日报》日出对开2张。在北京出版。设有无线电传真或航寄纸型代印点,在上海、武汉、沈阳、济南、哈尔滨、南京、长春、西安、广州、南昌、长沙、成都、重庆、南宁、兰州、昆明、乌鲁木齐、海口、拉萨、贵阳、杭州、福州等22个城市印刷,向国内外发行。日发行量400万份(1988)。从1987年起,人民日报社在国内各省、市、自治区逐步恢复记者站。到1989年3月,除中国台湾省以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和深圳经济特区均派驻了记者。
发行量
《人民日报》全年日均发行量基本稳定在230万份,2009年1月1日,《人民日报》收订量达235万余份(不含海外版)。2007年7月1日,在全国范围实现彩色印刷。
2010年10月,世界报业与新闻工作者协会在巴黎发布了“2010年世界日报发行量前100名排行榜”,《人民日报》列第10位。[2]
舆论导向
编辑人民日报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首位,坚持高品位、高格调,把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出版了大量政治、经济、法律、新闻和科学文化知识等方面的资料,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及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进社会主义新闻理论创新,对弘扬祖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民族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人民日报以其高度权威、庄严、客观、准确、及时的新闻报道和巨大的发行量、丰富的读者层次以及广大读者极高的认同感构成了独特的广告传播优势。人民日报拥有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广告专门人才,能为广告客户提供全方位、高效率、多层次的策划、设计、制作、发布服务。
《人民日报》坚持正确办报方向,积极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宣传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及时传播国内外各领域的信息,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夺取xxx、建设、改革的重大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深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宣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深入宣传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进的先进事迹,高唱奋进凯歌,弘扬民族精神,为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投身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组织机构
编辑人民日报社在社长、正副总编辑和编辑委员组成的编辑委员会领导下进行工作。编辑部之外,还有经营、行政等部门;设有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社会科学和其他方面的书籍。人民日报社还出版两种彩色报纸和一种月刊:以传播市场信息为主的4开8版周2刊《市场报》
和刊登漫画、讽刺小品的4开4版双周刊《讽刺与幽默》,以及供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工作爱好者阅读的《新闻战线》
(月刊)。
编辑部
下设总编室、评论部、记者部、经济部、政法部、教科文部、群众工作部、理论部、文艺部、国际部、市场报编辑部和新闻战线编辑部;另设海外版编辑部。
驻外记者站
《人民日报》在香港、平壤、东京、曼谷、伊斯兰堡、大马士革、开罗、巴西利亚,哈拉雷、伦敦、巴黎、布鲁塞尔、波恩、柏林、贝尔格莱德、斯德哥尔摩、渥太华、华盛顿、纽约、墨西哥城、布宜诺斯艾利斯、加拉加斯等地派有40多名常驻记者,及时报道来自当地和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消息。
社长总编
人民日报社历任社长、总编辑 (“文化大xxx”期间除外 )是:
张磐石、胡乔木、范长江、邓拓、吴冷西、胡绩伟、秦川、李庄、钱李仁、谭文端。现任社长高狄,总编辑邵华泽。
人民日报社现任社长:张研农。历任社长:张磐石、胡乔木、范长江、邓拓、胡绩伟、秦川、钱李仁、高狄、邵华泽、白克明、许中田、王晨。
人民日报社现任总编辑:吴恒权。历任总编辑:邓拓、吴冷西、唐平铸、胡绩伟、秦川、李庄、谭文瑞、邵华泽、范敬宜、许中田、王晨、张研农。[1]
各地分社
《人民日报》的新闻信息采集渠道遍布国内外。人民日报社在国内设有33个分社,国外设有39个分社。1992年,人民日报社率先在全国报业建成卫星版面数字传输系统,做到全国43个承印点同步接收、印刷、发行《人民日报》。人民日报社VSAT卫星通信网拥有130多个卫星地面站。2001年编辑业务网络建成并投入使用,采编工作实现网络化。2003年总社与国内分社的VPN远程图文传输网络建成并投入使用,实现记者远程新闻稿件和图片传输的网络电子化。2004年视频点播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实现网络查询视频资料和网上电视广播及点播。2008年建成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报社与国内外分社、报刊的信息共享、互联互通,提升了报社信息化建设水平。近几年,人民日报印刷厂先后引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闻纸轮转胶印机和商业轮转机,印刷质量和速度在国内名列前茅。
2009年6月,经中央批准,人民日报社进行了机构与职能调整改革,形成由22个内设机构、72个派出机构、2个所属单位、4个办事机构、25家社属报刊、若干家所属企业共计六大板块组成的基本架构,初步建立责权一致、分工合理、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人民日报社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国际新闻界交往频繁,促进中国主流媒体与世界各国主流媒体的交流和合作。先后举办“中日经济研讨会”、“中日文化研讨会”、“10+1(东盟与中国)媒体合作研讨会”、“10+3(东盟与中、日、韩)媒体合作研讨会”等国际会议,均取得圆满成功。2000年以来,人民日报社社长、总编辑等会见并采访了10多个国家的总统、总理(首相)或政府其他主要xxx。50多家国外主要媒体的社长或总编辑先后访问人民日报社。每年来访的外国记者、学者、各界人士近千人次。
2014年9月2日,人民日报社在全国设立的第48个分印点在温州分社。[14]
国内分社
北京分社、天津分社、上海分社、重庆分社、河北分社、山西分社、内蒙古分社、辽宁分社、吉林分社、黑龙江分社、江苏分社、浙江分社、安徽分社、福建分社、江西分社、山东分社、河南分社、湖北分社、湖南分社、广东分社、广西分社、海南分社、四川分社、贵州分社、云南分社、西藏分社、陕西分社、甘肃分社、宁夏分社、青海分社、新疆分社。
国外分社
阿联酋分社、巴基斯坦分社、朝鲜分社、哈萨克斯坦分社、韩国分社、蒙古分社、日本分社、泰国分社、叙利亚分社、以色列分社、印度分社、印度尼西亚分社、越南分社、埃及分社、科特迪瓦分社、南非分社、尼日利亚分社、突尼斯分社、比利时分社、波兰分社、德国分社、俄罗斯分社、法国分社、塞黑分社、罗马尼亚分社、瑞典分社、乌克兰分社、西班牙分社、意大利分社、英国分社、加拿大分社、美国华盛顿分社、美国洛杉矶分社、墨西哥分社、阿根廷分社、巴西分社、委内瑞拉分社、澳大利亚分社、联合国分社。(排序参照外交部网站标注顺序)
全球发行
《人民日报》全年日均发行量基本稳定在230万份,2009年1月1日,《人民日报》收订量达235万余份(不含海外版)。2007年7月1日,在全国范围实现彩色印刷。按照构建现代传播体系的要求,初步建成以《人民日报》为主导,以《人民日报》和《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为主体,以社属报刊为主体拓展的新闻传播格局,形成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相互促进、繁荣发展的事业发展布局,逐步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较好地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为把人民日报社建设成为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国际一流媒体奠定了基础。
电子版
人民日报电子版,提供免费的人民日报电子报在线阅读功能。每日同步最新的报纸版面信息内容,省去了报纸订阅费用。《人民日报》是中国xxx大报,是中xxx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是中国xxx权威性、发行量xxx的综合性日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十大报刊之一,日发行量达210万份。
2012年07月22日凌晨4时58分,账号“@人民日报”在人民网、新浪网上同步发出xxx条微博,标志着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在两大微博平台正式上线。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开设,得到网友积极响应。至23日22时30分,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共发布微博19条、粉丝量42180人、转发60354条、评论8591条。许多网民留言,对人民日报开设官方微博表示认可。网民“Bigtree-FDU”评论称:“期待已久,终于在大雨后的清晨登场,有勇气面对沟通,支持一个。”网友“张根清”表示:“人民日报这次很给力,用新媒体弥补传统媒体的不足,用传统媒体的责任强化新媒体的力量”。也有网友对人民日报如何在新媒体舆论场上发挥更大作用,提出了期待和建议。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以“权威声音、主流价值、清新表达”为目标定位,以“参与、沟通,记录时代”为责任使命,内容设计以传播人民日报观点和信息为主,兼顾国内外重大事件和服务类信息,并将适时组织开展微访谈、微直播、微调查等活动,关注社会热点,回应公众关切。
《人民日报》数据库(1946-2012),收集《人民日报》创刊以来所有的内容进行数字化,包括广告、启事、图片等非正文内容,保持了数据、版面的完整性,是一个可以全文检索、统计、分类的海量文献数据库。《人民日报》数据库/电子版已由青苹果数据中心制作完成,并入选华文库。该数据库已向全世界开放使用,并接受用户的试用申请。
2014年6月12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在2014移动互联发展大会上正式上线。这是人民日报社适应媒体变革形势,加快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
人民日报客户端秉承可信、简约、亲和的理念,突出原创、突出独家、突出评论,做有品质、有观点的新闻,努力以一流的内容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信息服务。同时,将加大技术支撑,把握个性化、社交化、视频化的趋势,实现一流的用户体验。面向未来,打造中国移动互联网上深具公信力和影响力的主流新闻门户、权威观点引擎、聚合信息平台。 以客户端的上线为标志,人民日报已经形成法人微博、微信公众账号、客户端三位一体的移动传播布局。结合之前已经成形的报纸、刊物、网站、电子阅报栏、二维码、手机报、网络电视等传播形态,人民日报正逐步形成现代化全媒体矩阵。
华府
编辑2013年3月27日华盛顿阳光灿烂。美国新闻博物馆位于宾夕法尼亚大道入口处东边的“今日头版”阅报栏中展示着3月27日当天的人民日报头版。与此同时,美国新闻博物馆内六楼展厅同时展示着当天的人民日报头版。这是人民日报头版首次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展示。
新闻博物馆东望美国国会大厦,西处不远即为白宫,是一个游人众多的所在。新闻博物馆入口处两边各有一排“今日头版”阅报栏,来自美国各地主要报纸头版每天在那里展示。此外,阅报栏留有数个位置展出来自其他国家的报纸头版版面。美国新闻博物馆“今日头版”工作团队专家弗兰克·米切尔介绍说,该馆每日平均收到来自全球80多个国家计800多份报纸头版。在新闻博物馆官方网站上,每日展示传送给新闻博物馆的全部报纸头版版面。在宾夕法尼亚大道入口处的“今日头版”阅报栏和六楼展厅内,则不定期地选择一些外国报纸头版进行展示。3月27日当天,除了中国人民日报外,还展示了来自德国、黎巴嫩、新西兰、南非和加拿大五国各一家报纸的头版版面。
人民网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当天展示的人民日报头版下面,有一个以英文注明“中国”的标签。一个穿着羽绒服上衣的男孩大声地喊着“中国”、“中国”,身后一对老夫妇随即笑容满面地同小男孩一起观看当天的人民日报。当人民网记者询问他们的观感时,身为律师的丹尼尔·科勒先生说,他们来自纽约,这次是带孙子一起参观新闻博物馆。“报纸看上去编排得很好,”他说,“哦,我当然知道人民日报。祝贺人民日报在这里同读者见面!”丹尼尔·科勒先生访问过中国,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我儿子还在中国工作,”一旁的科勒夫人说,“他告诉我们他在中国感觉很好。”指着当天人民日报头版照片上的xxx主席,科勒先生说,“中国新一代xxx开局很好,我知道他们开始整治环境污染等问题。
来自印第安纳州的巴巴拉带着两个女儿也在细细观看人民日报头版。当她知道这是人民日报首次在华盛顿展示时,巴巴拉连连表示“祝贺”。“我还没有去过中国,但我向往着访问中国。”她说,两个女儿在旁边也连连点头。此时正值美国学校的春假。在新闻博物馆六楼展厅内,同时在那里展示的人民日报头版也吸引了众多游人驻足观看,其中不少是来自美国各地的学生。来自华盛顿约翰·保罗高中的学生史蒂文说,这是他xxx次看到来自中国的报纸,感到很新奇。“我正在学习西班牙语和法语,看来我也应该学习中文了。”他说。
内容由匿名用户提供,本内容不代表vi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vibaike.com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baike.com/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