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简介
编辑
【所属地区】
北京市-北京市
【邮政编码】
100037
【乘车路线】
13、19、21、42、44、37、56、61、101、102、103、运通106、121、335、336、387、409、423、456、490、603、604、618、650、685、691、714、743、746、800、814、823、849、850、939路公交车均可到达地铁2号线:阜成门站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阜外医院、心血管病研究 所是隶属于卫生部、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的 三级甲等心血管病专科医院;是国家心血管病医疗、科研、 预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同时还是中国心血管技术协作 培训中心、国家心血管新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卫生部心血 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世界卫生组织心血管病研究与培训中心的所在地。
院所占地面积4.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 设有内科、外科、影像等专业系统17个临床医疗中心,13 个病房和6个ICU,共有床位542张,配备了可与世界接轨的医疗、科研设备。
院所现有职工1,5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xxx有突出贡献专家4人,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700余人,还有一支我市规模xxx、实力xxx的心血管ICU护理队 伍。现年收治心血管病住院患者1.2余万人次,年门、急诊 量近20余万人次。不仅承担着卫生部、北京市指派的各种 临床医疗和保健任务,还以诊治各种复杂、疑难和重症心血 管病见长。多年来,院所凭借雄厚的专业技术实力以及“敬业、 仁爱、求实、攀登”的传统精神,打造出“阜外”品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院所心外科1956年开展心脏手术以来,手术数量逐年增加,医教研各项工作迅速发展,已建成全国xxx的心脏外科中心。至2002年,心血管手术的年手术量已达4280余例,各类手术总量均居全国首位。心外科根据心血管外科的专业特点分为成人外科、血管外科和小儿心脏外科三个中心,各中心均拥有独立的病房和术后恢复室。成人外科中心以冠状动脉搭桥、心脏瓣膜和重症心脏病手术为主,年手术量2500余例,是世界xxx的成人心脏外科中心之一。自1974年成功开展国内首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以来,冠脉搭桥及其他冠心病手术的累计总手术量及年手术量均居全国首位。2002年手术量超过千余例,其中包括搭桥加瓣膜置换等较复杂手术,平均手术死亡率约1%;各种机械瓣、生物瓣置换手术的年手术量,亦达到1000余例,并连续10年死亡率小于2%,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年,该中心还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心脏跳动下搭桥、小切口搭桥、胸腔镜搭桥以及联合介入治疗搭桥等新技术;积极提倡和推广瓣膜修复成形技术;应用迷宫手术、微波消融以及射频消融等新技术,在实施瓣膜病手术的同时进行房颤的外科治疗,提高手术疗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开展微创小切口手术,深受患者及家属的欢迎。此外,该中心还拥有国际上最先进的临时性和长期使用的心脏辅助及人工心脏装置,在心脏辅助方面开展了大量国内xxx的基础研究。血管外科中心是全国xxx、世界较大的主动脉外科诊治中心之一。该中心每年完成各类心血管手术量近900例,其中血管手术超过200例,主动脉手术190余例。1994年1月至2003年 6月共完成各类主动脉瘤手术500余例、胸主动脉瘤手术近400例,在总手术数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年,应用介入技术为数十例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治疗,成功率达90%以上,为以往十分困难的手术病例提供了新途径。小儿外科中心是由外科、麻醉、体外循环及小儿重症监护室组成的全国xxx的小儿先心病诊疗中心,年手术量2000余例,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畸形手术成功率达99%以上,复杂先心病如法乐氏四联症手术成功率达98%以上,其他复杂畸形的手术成功率也达90%以上。该中心重视发展年龄小、畸形复杂病例的手术治疗,小体重及婴幼儿手术数量逐年增加,现已完成1岁以下婴儿手术2300余例,手术成功率93%。其中年龄最小的为出生后38小时,体重最小为2.6公斤。该中心还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新生儿大动脉调转手术,心房、动脉双调转术等高难度手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院所心内科现由冠心病诊治中心、高血压诊治中心、心律失常诊治中心、肺血管病诊治中心、临床药理中心、急症抢救中心、功能检测中心等组成。冠心病诊治中心每年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0余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近1000例。自 1987年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以来,累计完成冠脉造影2万余例、介入治疗7000余例,去年全年完成1605例,今年虽受“非典”影响,但预计完成1900余例,数量上遥遥xxx国内其他医院,在国际上也属特大中心行列。介入治疗术中的死亡率仅为0.3‰,成功率及并发症均达国际xxx水平。高血压诊治中心目前已成为临床、教学、科研齐全、国内权威性专业组之一。1972年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大动脉炎”概念,统一了此类病征的名称,获得国际同行的认可,并做了xxx组530例的报道。继发性高血压鉴别诊断研究处于国际先进地位。近年开展的周围血管介入治疗,成功诊断、治疗了大量的患者。心律失常诊治中心在心脏电生理检查、导管射频消融和植入性心脏起搏器治疗等领域一直居国内xxx地位。自1972年在国内率先开展xxx起搏器治疗心律失常,现已完成射频消融及起搏器手术8000余例,为国内xxx系列。目前年心律失常介入治疗达1200余例,为国际xxx中心之一,其成功率及并发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肺血管病诊治中心工作涉及肺栓塞、肺血管病、肺动脉高压、右心疾病、心力衰竭等。在肺栓塞的诊断、药物溶栓、抗凝、介入治疗等方面,经验丰富,并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诊断、治疗方法。现已完成肺栓塞溶栓150余例,有效率高达92 .6%,无明显严重并发症发生,无一例死亡,达国际xxx水平。此外,还在国内率先开展和报道了肺动脉血栓消融术以及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肺血管病的介入治疗,效果满意。现已完成腔静脉滤器置入术 120余例,居国内首位。临床药理中心作为我国xxx个“卫生部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已评价了逾百种心血管药物,对我国的心血管临床用药做出了贡献。急症抢救中心集抢救、诊断、检查、治疗等为一体,抢救成功率达98%;并开设了心衰治疗、急症心律失常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急症PTCA、急症冠脉搭桥术、急症主动脉夹层手术等绿色通道,为患者创造了方便、快捷、舒适、安全的就医条件。功能检测中心几乎涵盖了目前医院所有的无创性检查项目,包括动态心电图检查(Holter)、平板运动实验、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等,是全国xxx的心脏功能检测中心。作为服务患者的重要窗口单位,实行统一预约、检测、取结果等一条龙服务方式。院所贯彻“以病人为中心、文明优质服务”的服务理念, 实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建立了先进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和防火安全、监控系统,不断简化就诊程序,规范就诊流程,增加医疗服务项目,使患者受益。装备了电子束CT、计算机摄影及心血管造影机等大型先进影像设备的放射科,以心血管影像学诊断及介入治疗为中心,在国内率先于1956年开展心血管造影,于1982年开展心血管介入治疗,于1995年开展电子束CT心血管诊断,在医疗、科研、教学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心血管病X线影像诊断正确率达92%;至今已开展心血管介入治疗25项,3500余例,其中包括动脉导管未闭、房和室间隔缺损封堵术;肺动静脉瘘、冠状动脉瘘、体肺侧支栓塞术;主动脉缩窄成形术;房间隔造口术;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和二尖瓣狭窄球囊扩张术;肾动脉、锁骨下动脉、髂、股动脉、颈动脉狭窄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带膜支架隔离术等,总成功率达98%以上,并发症发生率1.7%,死亡率 0.09%,治疗项目、数量、效果均达到国内xxx水平,部分达到国际水平。核医学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核心脏病学临床及科研机构。在国内率先开展心肌灌注显像、肺灌注显像、心肌代谢显像等心血管核医学检查,心肌灌注显像已成为诊断冠心病的最可靠的无创性方法,检查患者数量在国内遥遥xxx,诊断准确率达90%以上;肺灌注显像亦成为诊断肺栓塞的首选方法。超声科自建科以来,保持着全国xxx组利用超声心动图术前诊断心脏肿瘤的记录,并承担着我市及全国各地超声心动图疑难病症的会诊任务,超声检查的规模和技术实力均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现配备了全国一流的负荷超声和经食管超声检查室;超声心动图引导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创全国xxx;术中超声数量亦达到全国首位,并为心外科手术的成功提供了保障。临床医学检验中心引进和采用国际临床检验最先进的仪器和方法,实现了化验检查自动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并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监测保证各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协和医科大学在本院所下设了内科学(心血管病)、外科学(胸心外科)、影像医学与核医学、遗传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麻醉学等六个全国高等院校重点学科点。在过去二十年里,分布于9个专业的40余名博士生导师和80余名硕士生导师,培养了5名博士后、316 名博士和409名硕士,招收进修生5100余名。近年,建立了有心血管专科医院特色的住院医师培养方案,将不断巩固院所一贯保持的全国心血管病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的优势地位。院所各中心作为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实体单位,除完成医疗、教学任务,还承担着各类科研项目。此外,院所还设有5个心血管病应用基础研究科室,专门从事心血管病基础理论、应用基础、临床应用及预防研究,主要承担心血管疾病致病基因筛选、基因组和蛋白质组学、遗传流行病学和遗传学、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和人群防治研究、重大心血管疾病的病因学、发病机制的防治措施等研究工作。建院以来,共荣获科研成果220余项,其中国家发明奖1项,国家科学进步奖11项,部级成果奖80余项,获美国专利1项,国家专利3项。发表论文4,980余篇,出版专著近百部,不仅成功完成了及 “九七三”、“八六三”重点科研和攻关任务,还为心血管病的临床诊治及预防提供了强大的科研技术平台。院所在我国心血管病预防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建院以来,先后三次组织开展全国性的高血压调查;承担国家“六五”至“十五”期间有关重大疾病防治项目数十项。1978年建立了中国xxx个心血管病流行病学研究室,与美国国立心肺血研究所连续合作20年,完成了国际驰名的“中美心肺疾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成功引进和吸收了一整套国际标准化的研究方法。自1982年院所一直是世界卫生组织在我国的心血管病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 1987年为推动全国心血管病防治研究工作,国家卫生部在我院设立直属办事机构 “全国心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担负全国性心血管病防治研究工作的政策咨询、指导、协调和管理工作。2001年在国内建立了xxx个“预防心脏病门诊”,开始向社会提供心血管病预防的专业化服务,深受欢迎。2003年国家卫生部批准将 “全国心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 更名为 “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至此,院所正式成为医疗、预防和研究 “三位一体”的xxx心血管病专业化综合健康服务机构,不仅将在全国心血管病防治领域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还将发挥“防治结合”优势,从心血管病的高危个体检出,危险监控和预防,疾病诊断和内外科治疗,到生理和心理康复,形成个体“全程化”服务模式,使广大患者受益。院所积极开展国际交流,至今与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及世界卫生组织等国外合作课题9项。1986年以来,组织大型国际会议10余次,组织学术报告、讲座及手术演示1,260余场次,为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促进国际间学术交流与协作发挥了积极作用。院所党委领导各级党组织在医、教、研、防等以上各项任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保证、监督和政治核心作用,并通过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和医院文化建设等工作,为实现院所目标和发展规划铺路架桥。院所还有一支具有较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的后勤保障队伍,时刻保障水、电、气、物资、膳食、通讯、车辆、防火等体系的畅通。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院所 赢得了全国卫生系统和北京市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首都防治非典型性肺炎工作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面向未来,院所制定了宏伟的发展目标,即: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相互关系;靠科学决策和“阜外”精神,凝聚“班子”和全院职工的共识;靠规模经营和技术创新确立“阜外”品牌优势;靠管理和机制转变出效益、上台阶;靠人才培养和xxx科研技术为“阜外”的可持续发展积累后劲,努力创建“规模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员工素质一流”的国家心脏病医疗研究中心。并将实施“立足阜外、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发展战略,通过新建一座具有国际理念的集医、教、研、防为一体的xxx心血管病防治中心大楼和新建门急诊大楼及急诊抢救中心,为心血管病患者提供一流的医疗预防、诊治和康复服务,并通过构建阜外医疗集团,实现心血管技术在全国的辐射,朝着“国内xxx、亚洲xxx、国际先进”的目标不断奋进。
历届院长
编辑吴英恺,中国科学院院士,外科学教授。1958年创建阜外医院,任阜外医院及心血管病研究所院所长,直至1980年。吴英恺院士是我国胸心外科的奠基人之一。他在40年代进行我国首例食管癌切除术,在胸主动脉瘤外科及肾血管性高血压外科治疗方面做了开创性工作。
陶寿淇教授(1918-2000)。著名心脏病学专家、我国现代心血管病与预防心脏病学奠基人之一。于1980-1983年间任阜外医院院长职务。在60年的医学生涯里,陶寿淇教授始终毕躬临床与科研xxx线,不仅救治了千万名患者,而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学成就,为奠定和发展我国的心血管病和预防心脏病学作
郭加强教授为我国心脏外科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创建了我国xxx个同种瓣膜和血管库,为提高我国婴幼儿心脏外科和复杂先心病的治疗水平做出了重大贡献;首次完成了牛心包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开创了我国冠心病的外科治疗。
朱晓东 心血管外科专家。1956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1965年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获硕士学位。主任医师,70年代中、80年代初,两度到英国和澳大利亚进修心脏外科。在临床和研究工作xxx线奋战至今。
高润霖,心内科教授,中国工程院士,全国政协委员,1996年12月至2002年8月任院(所)长期间,大力加强医院基础设施建设,购置更新大型医疗设备,完成了手术室改造和病房抗震加固、大修及中央空调安装工程,xxx改善了患者就医环境和医疗办公条件,初步完成了医院计算机网络建设
院士简介
编辑刘玉清刘玉清,影像教授,业务专长影像学
刘玉清,教授,男,1948年毕业于满洲医科大学——国立沈阳医学院医本科,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大阜外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放射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协和医大医学影像中心主任,xxx总医院和军医进修学院放射学名誉教授,华西医科大学名誉教授,中华医学会原常务理事,放射学会原主任委员, 日本医学放射学会名誉会员,《中华放射学杂志》、《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心血管和介入放射学》(美国出版)等国内外18种杂志的顾问、编委、资深编委和名誉主编。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首批院士)。曾任阜外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副院、所长,三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美国哈佛大学客座教授、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咨询委员等。
多年来对支气管造影,肺脓肿、食管癌、心血管造影、大动脉炎和主动脉疾患、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和肺心病的放射诊断,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心血管磁共振成像等研究属国内xxx,某些达国际先进水平。先后获2项xxx科技成果奖(1项负责人,1项参加者),5项部级科技成果奖(4项负责人,1项参加者),1项医科院科技成果奖。刘玉清教授是国内外著名医学影像学家、我国心血管放射——影像学主要创建人,为发展我国现代医学影像学作出重要贡献。
发表学术论文270余篇(其中约60%为xxx作者),出版8部放射影像学专著,参加17部专著的编写工作。
朱晓东,外科教授,业务专长心外科 朱晓东教授,心脏外科专家,男,1932年出生于河南开封,解放后就读于开封高中。1950年冬在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浪潮中投入军事干校分配到哈尔滨医科大学学习。1956年毕业后分配到xxx胸科医院,后改为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60年代攻读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外科研究生。70年代中、80年代初,两度到英国和澳大利亚进修心脏外科。1992-1996年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与心血管病研究所院所长。
朱晓东教授具有全面丰富的心脏外科临床实践经验,在基础科研方面对血液动力学,心脏外科解剖学以及人工心脏瓣膜等有深入研究。1976年在国内首先研制生物瓣膜(心包瓣)并成功用于临床,他多次获得国家、卫生部、北京市、医科院的各种奖励和荣誉称号。1988年中央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医学科学技术专家称号,1993年获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名医称号。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从医40余年来,朱晓东院士亲自施行各类心脏手术4000余例,包括多种疑难重症。同时积极参与建立全国技术协作网在全国推广心脏外科技术。80年代主要致力于在国内推动心脏瓣膜手术,90年代协助国内多家医院开展冠心病外科。他先后主编三部,参编多部专著,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
朱晓东院士注重干部培养与学术梯队建设,他领导的心脏外科1990年被国家教委定为当时我国xxx的心脏外科专业重点学科点。曾多次应邀出国进行学术交流,介绍我国心脏外科成就。1980年于马尼拉、1985年于瑞士、近年来在伊朗、阿塞拜疆、美国、澳大利亚等国进行学术交流,受到国外同行的重视。1988年被接受为世界外科学会会员。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外科系统管理委员会首席专家。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会第四、第五届主任委员。湖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院首席科学家,并曾任国内多家医院的技术顾问等多种社会职务。
高润霖,内科教授,业务专长冠心病
高润霖教授,男,1941年5月生,1965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1981年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硕士学位,1985-1986年在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医学院进修心血管病介入治疗。现为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院(所)长顾问。并任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亚太介入心脏病学会前任主席,以及中华心血管病杂志总编辑、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和中国循环杂志副总编辑,中华内科杂志、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临床内科杂志、岭南心血管病杂志、国外医学、心血管分册等杂志编委。1992年始享受政府津贴,1999年被人事部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同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并担任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高润霖教授长期工作在临床xxx线,在心内科特别是冠心病临床、心绞痛发病病理生理和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溶栓药物的临床应用、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经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及心血管新药研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并取得突出成绩。高润霖教授是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先驱者之一,为我国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所领导的治疗组完成的例数在国内最多,到目前已完成6600例,总成功率95%以上。并在国内首先开展急性心肌梗死及并发心原性休克的急诊介入治疗,使病死率明显降低,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心血管介入性治疗技术及临床应用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高润霖教授先后主持了国家“七五”、“八五”及“九五”攻关有关介入治疗的研究项目,在国家“九五”攻关项目中,针对介入治疗面临的最重要问题——再狭窄的机理及预防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主持的蛋白涂层支架转基因技术获美国和中国专利,“血管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机理及预防的实验研究”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另外他的研究成果还先后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医科院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发表论文200余篇。
院徽院训
编辑院徽的含义
院徽延承中国医科学院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院徽的圆形风格,用统一的视觉效果,代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与中国医科学院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一脉相承的隶属关系。医院的中英文名称和底部的"1956"字样,既标明了建院时间,又突出了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主体地位。
绿色基调,一方面体现出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前身为中国人民xxx胸科医院的历史背景,另一方面紧扣崇尚“绿色人文”的时代特点,以恬静、平稳的感受,营造良好的医疗环境和工作氛围。
主体图案的下部分采用国际公认的医用标志——赫耳墨斯神杖与橄榄叶,象征抵御疾病、佑护生命,为院徽注入国际化理念。
中心图案的左侧字母 "F",既是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词首字母的缩写,又代表心外科手术中的扩胸器,是心外科的象征。右侧主体的心形图案以及心电图的标识,是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曾沿用多年的图标(原为红色),一方面是心内科和影像诊断等科室的象征,另一方面隐喻一颗跳动的健康的心脏,它既代表医院全体职工的“同心协力”,又体现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工作目标和对所有心血管病患者的衷心祝愿。心形图案的右下角,辅以有韵律的线条,一方面象征着 “血管”,与 "F"和“心形图案”有机结合,共同突出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专科特点,另一方面隐喻“阶梯”,象征“敬业、仁爱、求实、攀登”的阜外精神。
院训:敬业 仁爱 求实 攀登
内容由匿名用户提供,本内容不代表vi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vibaike.com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baike.com/4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