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Jasminum sambac)别名茉莉,是木樨科(Oleaceae)素馨属的一种直立或攀援灌木。原产于印度、阿拉伯及波斯湾等地区,现中国、伊朗、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等热带亚热带国家均广泛栽培。茉莉花是长日照植物,喜阳光充足环境。
茉莉花记载
编辑茉莉最早出现在中国2000年前的西汉时期,经由海上丝绸之路,从遥远的印度传到中国福州,所以茉莉属于舶来品。中国最早有关茉莉花的记载为汉朝陆贾的《南越行纪》,其中写道:“南越之境,五谷无味,百花不香,唯此二花(耶悉若花和末利花)特芳香者,缘自别国移至,不随水土而变。”晋朝嵇含在他所撰的《南方草木状》中的记载也对此事实进行了印证:“耶悉若花和末利花,皆胡人自西国移植于南海。”其中,“南海”就是指福建与广东一带地区。北宋年间福州知府柯述在福州乌山题刻“天香台”,这里的“天香”就是指茉莉花。蔡襄在位期间作有诗:"素馨出南海,万里来商舶"说明了茉莉花与外商贸易的关系,也可看出茉莉花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形态特征
编辑茉莉花植株为直立或攀援灌木,高达3米。
茎
小枝圆柱形或稍压扁状,有时中空,疏被柔毛。
茉莉花茎
叶
叶对生,单叶,叶片纸质,圆形、椭圆形、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形,长4-12.5厘米,宽2-7.5厘米,两端圆或钝,基部有时微心形,侧脉4-6对,在上面稍凹入或凹起,下面凸起,细脉在两面常明显,微凸起,除下面脉腋间常具簇毛外,其余无毛;叶柄长2-6毫米,被短柔毛,具关节。
茉莉花的茎和叶
花
聚伞花序顶生,通常有花3朵,有时单花或多达5朵;花序梗长1-4.5厘米,被短柔毛;苞片微小,锥形,长4-8毫米;花梗长0.3-2厘米;花极芳香;花萼无毛或疏被短柔毛,裂片线形,长5-7毫米;花冠白色,花冠管长0.7-1.5厘米,裂片长圆形至近圆形,宽5-9毫米,先端圆或钝。
00:13
茉莉花开(来源:温和的柚子)
单瓣茉莉花
果实
茉莉花的果实(来源:霜霜茉莉小花农)果球形,径约1厘米,呈紫黑色。
茉莉花果实
物种分布
编辑茉莉花原分布于印度、阿拉伯以及波斯湾等地区,现中国、印度、伊朗、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等热带亚热带地区均有广泛栽培。
茉莉花世界分布图
生长习性
编辑茉莉花是长日照植物,不耐阴,喜阳光充足环境。其不耐寒,生长适温为25℃~35℃,5℃以上可安全越冬。茉莉花不耐干旱,怕土壤贫瘠,忌长期积水。一般情况下,水热同步,最适宜茉莉花的花芽分化和花蕾的生长发育,此时茉莉花枝条的生长结构也最为合理,新野旺盛,光合净率高。茉莉花适宜生长于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pH值为5.5~7的偏酸性砂质壤土中。
茉莉花田园风光
茉莉花开花物候可以分为7期:花芽膨大期、露萼期、伸冠期、露白期、初花期、盛花期和谢花期。初花期的开花量很少,大多花蕾仍处于半闭合状态。盛花期大量花蕾开放,从盛花期当日晚上持续开放至第2天早上。盛花期后第2天,开过的茉莉花花瓣开始变黄萎缩,开花量也逐渐减少。
繁殖方式
编辑扦插繁殖
由于茉莉结实率极低,因此其多以茎段扦[qiān]插繁殖为主。每年茉莉花期以及孕育花蕾前1-2月内均不适合进行采收茎段,每年仅花期结束后一段时间才能进行茎段扦插。在扦插前准备扦插圃或扦插池,以河沙或黄心土做苗床基质。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芽眼明显、已经木质化的当年生枝条,剪取上平下斜的插条放入生根剂处理一段时间,然后插入苗床中,扦插后保持基质的湿度,同时设置遮阳网。
分株繁殖
分株时期应选择在5月,此时正处于新芽将发未发的时期;或在8月,此时茉莉花即将进入休眠期。选择丛生的茉莉花株作为母株,以每2~3个茎为一小株,从根颈分蘖处用利刃割裂,分成若干带根的子株,分栽移植到不同的小盆中。
栽培管理
编辑施肥
茉莉花一年多次抽梢、孕蕾、周年开花,需肥量大。土壤瘠薄会抑制其生长,导致少开花或不开花。种植茉莉花时要施足底肥,在生长期间要注意追肥,均衡使用氮磷钾肥,不可为了促进生长而施用过多氮肥。在花期来临之前,要适量增施磷钾肥、少施氮肥,以免徒长叶子而难以孕育花芽。进入5月后,见茉莉新枝梢顶上有花芽孕育时,应立即施用磷钾肥。在整个花期要加强肥水管理,遵循少量多次原则。
浇水
茉莉喜湿不耐旱、忌积水。若土壤与周围空气缺少水分,就会出现叶子发黄、开花少或不开花,甚至萎蔫现象。4-5月天气回暖时,茉莉花萌发新枝叶,耗水量小。5-6月是茉莉花的春花期,生长旺盛,要逐步增加浇水量。6-8月盛夏高温天气,植物营养生长旺盛,叶面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较强,需早晚各浇1次水,中午用雾化水喷洒植株周围。若浇水过多,要及时排出积水。秋凉后要减少浇水量。
病虫害防治
病害
茉莉白绢病
是为害茉莉花根部的一种主要病害。茉莉感染茉莉白绢病菌后,叶片变黄,茎暗褐色有斑点,病害严重时期茎基部甚至根部可产生白色的绢丝状菌丝。这时抽不出新芽,叶片逐渐脱落,植株逐渐萎焉,至最后茎基部和根部腐烂而引起茉莉整株死亡。防治方法为挖除白绢病株及时集中烧毁,病株周围病土亦应移至荒地深埋,然后在植穴周围撒消石灰消毒。
炭疽病
炭疽[jū]病在中国的乐山茉莉花产区普遍发生,属高温高湿型病害。此病主要为害叶片,可引起病叶脱落呈枯枝状,发病严重时,枝干上也有发生。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乐克防治,发病中期用托布津可湿性粉剂防治。
虫害
茉莉叶野螟幼虫取食叶及嫩枝皮层,有时也取食花蓄,发生极为普遍,以8-10月为害最重,严重时可将整株甚至整块田茉莉叶片取食殆[dài]尽,仅留枝梗及脉络。该病害发生初期可用'8010"生物农药加少量中性洗衣粉喷洒叶背进行防治。秋季茉莉花植株上十分常见斜纹夜蛾害虫,7-9月常发生于茉莉园中,为害茉莉叶、花。其低龄幼虫将嫩叶食成圆形或近圆形小孔,高龄幼虫则将叶片食成缺刻并留下大粒新鲜粪便。可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和趋化性,用黑光灯和杨树枝或糖、醋液诱杀成虫。或者在低龄幼虫盛发期用除尽悬浮剂、百树得乳油、农地乐乳油、敌百虫以及敌敌畏等农药进行喷杀。
功用价值
编辑观赏价值
茉莉为常绿小灌木,叶光亮,花聚伞排列、洁白无暇、香气浓郁,花期长达六个月,为常见庭园及盆栽观赏芳香花卉。中国华南地区适宜露天栽培,也可以在城市园林绿化中适当应用,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药用价值
茉莉花可入药,具有理气开郁、辟秽和中的功效,主治泻痢腹痛,胸脘闷胀,头晕头痛,目赤肿痛等。茉莉根具有麻醉、止痛的功效,主治跌打损伤、龋齿疼痛、头痛、失眠。茉莉叶味辛、微苦,性温,具有解表、消肿、解毒的功效,主治外感发热、泄泻、痢疾、脚气等。茉莉花露为茉莉花的蒸馏液,具有美容、泽肌的功效,可香体、做护肤品。
经济价值
茉莉花不但是一种观赏性的花卉,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用茉莉花窨制的茉莉花茶,深受国际茶叶市场的欢迎。同时,茉莉花茶是中国福州的特色经济产业支柱,其收益在福州对外出口额中也做出了贡献。茉莉花香气浓郁迷人,为重要的香精原料,可用于提制茉莉浸膏;茉莉花渣营养丰富,含有较高的蛋白质、粗纤维和能量,可作为饲料使用。
茉莉花茶原料
延伸文化
编辑物质文化
茉莉花以其优雅的造型,被广泛应用于盆花与簪花、胸花、襟花、手捧花、花环、花球等切花装饰品中。茉莉花香气清新怡人,花色洁白,花型小巧,在中国江南地区形成簪花习俗。赵建国在《姑苏茉莉花》中介绍了苏州人对茉莉花的偏爱。另外,茉莉花还可以作为花茶饮用,有“花茶之珍品”之称,其制作工艺由来已久,宋代赵希鹄在《调燮[xiè]类编》中详细记述了茉莉花茶的制作过程。茉莉花的食用价值也非常高,可以与很多食材结合,制成各种可口的菜肴,如“茉莉肉丁”“茉莉虾仁”、“茉莉鸡肉”、“茉莉豆腐”、“茉莉陈皮粥”、“茉莉花豆腐饺”等。之后,茉莉花茶、茉莉香料在市场上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茉莉花的种植也因此更加广泛了;茉莉花元素(如茉莉精油、茉莉化妆品)在人们生活中出现的越来越多,逐渐丰富着人们的物质生活。
精神文化
在中国,诗词歌赋是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自宋代以来,古人留下很多赞美茉莉花的诗词。如“荔枝香里玲珑雪,来助长安一夏凉。情味于人最浓处,梦回犹觉鬓边香”现茉莉花出现在世界各地的音乐、影视作品中,比如中国江苏的民歌《茉莉花》、电影《茉莉花开》、电视剧《茉莉花》,意大利的歌剧《图兰朵》的背景音乐《茉莉花》等。这些作品以茉莉花为载体,传达着美好的寓意和祝福。此外,中文歌曲《茉莉花》在国际活动中的广泛传唱也使得茉莉花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受到关注和欢迎,其本身也逐渐成为一种中国的文化符号。
《茉莉花》歌曲(来源:中国交响乐团)茉莉花在中国历史上与佛教有着深厚的渊源。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把经书和佛像带到了中国的五台山。茉莉就是在当时随着佛教引入中国的。在佛教文化中,僧人用茉莉沐浴净身;由于香味浓厚,还被用来制作佛香。僧人以“茉莉花”为原型,谱写《八段锦》来赞颂“茉莉花”,后来僧人四处云游,曲调便传至江南,继而经过人们加工,渐渐成为《茉莉花》民歌。
内容由匿名用户提供,本内容不代表vi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vibaike.com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baike.com/587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