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编辑从广义上讲,服务器是指网络中能对其它机器提供某些服务的计算机系统(如果一个PC对外提供ftp服务,也可以叫服务器)。从狭义上讲,服务器是专指某些高性能计算机,能通过网络,对外提供服务。相对于普通PC来说,稳定性、安全性、性能等方面都要求更高,因此在CPU、芯片组、内存、磁盘系统、网络等硬件和普通PC有所不同。
服务器作为网络的节点,存储、处理网络上80%的数据、信息,因此也被称为网络的灵魂。做一个形象的比喻:服务器就像是邮局的交换机,而微机、笔记本、PDA、手机等固定或移动的网络终端,就如散落在家庭、各种办公场所、公共场所等处的电话机。日常的生活、工作中的电话交流、沟通,必须经过交换机,才能到达目标电话;同样如此,网络终端设备如家庭、企业中的微机上网,获取资讯,与外界沟通、娱乐等,也必须经过服务器,因此也可以说是服务器在“组织”和“领导”这些设备。
它是网络上一种为客户端计算机提供各种服务的高性能的计算机,它在网络操作系统的控制下,将与其相连的硬盘、磁带、打印机、Modem及各种专用通讯设备提供给网络上的客户站点共享,也能为网络用户提供集中计算、信息发表及数据管理等服务。它的高性能主要体现在高速度的运算能力、长时间的可靠运行、强大的外部数据吞吐能力等方面。
主要构成
编辑服务器的构成与微机基本相似,有处理器、硬盘、内存、系统总线等,它们是针对具体的网络应用特别制定的,因而服务器与微机在处理能力、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很大。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网络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对自己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安全性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您在进行电子商务的过程中被黑客窃走密码、损失关键商业数据;如果您在自动取款机上不能正常的存取,您应该考虑在这些设备系统的幕后指挥者——服务器,而不是埋怨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其他客观条件的限制。
分类
编辑按照体系架构来区分,服务器主要分为两类:
非x86服务器
非x86服务器:包括大型机、小型机和UNIX服务器,它们是使用RISC(精简指令集)或EPIC(并行指令代码)
处理器,并且主要采用UNIX和其它专用操作系统的服务器,精简指令集处理器主要有IBM公司的POWER和PowerPC处理器,SUN与富士通公司合作研发的SPARC处理器、EPIC处理器主要是Intel研发的安腾处理器等。这种服务器价格昂贵,体系封闭,但是稳定性好,性能强,主要用在金融、电信等大型企业的核心系统中。
x86服务器
x86服务器:又称CISC(复杂指令集)架构服务器,即通常所讲的PC服务器,它是基于PC机体系结构,使用Intel或其它兼容x86指令集的处理器芯片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服务器。价格便宜、兼容性好、稳定性较差、安全性不算太高,主要用在中小企业和非关键业务中。
按应用层次划分
按应用层次划分通常也称为“按服务器档次划分”或 “按网络规模”分,是服务器最为普遍的一种划分方法,它主要根据服务器在网络中应用的层次(或服务器的档次来)来划分的。要注意的是这里所指的服务器档次并不是按服务器CPU主频高低来划分,而是依据整个服务器的综合性能,特别是所采用的一些服务器专用技术来衡量的。按这种划分方法,服务器可分为:入门级服务器、工作组级
服务器、部门级服务器、企业级服务器。
1、入门级服务器
这类服务器是最基础的一类服务器,也是最低档的服务器。随着PC技术的日益提高,许多入门级服务器与PC机的配置差不多,所以也有部分人认为入门级服务器与“PC服务器”等同。这类服务器所包含的服务器特性并不是很多,通常只具备以下几方面特性:
1有一些基本硬件的冗余,如硬盘、电源、风扇等,但不是必须的;
2通常采用SCSI接口硬盘,也有采用SATA串行接口的;
3部分部件支持热插拔,如硬盘和内存等,这些也不是必须的;
4通常只有一个CPU,但不是xxx;
5内存容量xxx支持16GB。
这类服务器主要采用Windows或者NetWare网络操作系统,可以充分满足办公室型的中小型网络用户的文件共享、数据处理、Internet接入及简单数据库应用的需求。这种服务器与一般的PC机很相似,有很多小型公司干脆就用一台高性能的品牌PC机作为服务器,所以这种服务器无论在性能上,还是价格上都与一台高性能PC品牌机相差无几。
入门级服务器所连的终端比较有限(通常为20台左右),况且在稳定性、可扩展性以及容错冗余性能较差,仅适用于没有大型数据库数据交换、日常工作网络流量不大,无需长期不间断开机的小型企业。不过要说明的一点就是目前有的比较大型的服务器开发、生产厂商在后面我们要讲的企业级服务器中也划分出几个档次,其中最低档的一个企业级服务器档次就是称之为“入门级企业级服务器”,这里所讲的入门级并不是与我们上面所讲的"入门级"具有相同的含义,不过这种划分的还是比较少。还有一点就是,这种服务器一般采用Intel的专用服务器CPU芯片,是基于Intel架构(俗称"IA结构")的,当然这并不是一种硬性的标准规定,而是由于服务器的应用层次需要和价位的限制。
2、工作组服务器
工作组服务器是一个比入门级高一个层次的服务器,但仍属于低档服务器之类。从这个名字也可以看出,它只能连接一个工作组(50台左右)那么多用户,网络规模较小,服务器的稳定性也不像下面我们要讲的企业级服务器那样高的应用环境,当然在其它性能方面的要求也相应要低一些。工作组服务器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主要特点:
1.通常仅支持单或双CPU结构的应用服务器(但也不是xxx的,特别是SUN的工作组服务器就有能支持多达4个处理器的工作组服务器,当然这类型的服务器价格方面也就有些不同了)。
2.可支持大容量的ECC内存和增强服务器管理功能的SM总线。
3.功能较全面、可管理性强,且易于维护。
4.采用Intel服务器CPU和Windows/NetWare网络操作系统,但也有一部分是采用UNIX系列操作系统的。
5.可以满足中小型网络用户的数据处理、文件共享、Internet接入及简单数据库应用的需求。
工作组服务器较入门级服务器来说性能有所提高,功能有所增强,有一定的可扩展性,但容错和冗余性能仍不完善、也不能满足大型数据库系统的应用,但价格也比前者贵许多,一般相当于2~3台高性能的PC品牌机总价。
3、部门级服务器
这类服务器是属于中档服务器之列,一般都是支持双CPU以上的对称处理器结构,具备比较完全的硬件配置,如磁盘阵列、存储托架等。部门级服务器的xxx特点就是,除了具有工作组服务器全部服务器特点外,还集成了大量的监测及管理电路,具有全面的服务器管理能力,可监测如温度、电压、风扇、机箱等状态参数,结合标准服务器管理软件,使管理人员及时了解服务器的工作状况。同时,大多数部门级服务器具有优良的系统扩展性,能够满足用户在业务量迅速增大时能够及时在线升级系统,充分保护了用户的投资。它是企业网络中分散的各基层数据采集单位与最高层的数据中心保持顺利连通的必要环节,一般为中型企业的首选,也可用于金融、邮电等行业。
部门级服务器一般采用IBM、SUN和HP各自开发的CPU芯片,这类芯片一般是RISC结构,所采用的操作系统一般是UNIX系列操作系统,LINUX也在部门级服务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部门级服务器可连接100个左右的计算机用户、适用于对处理速度和系统可靠性高一些的中小型企业网络,其硬件配置相对较高,其可靠性比工作组级服务器要高一些,当然其价格也较高(通常为5台左右高性能PC机价格总和)。由于这类服务器需要安装比较多的部件,所以机箱通常较大,采用机柜式的。
4、企业级服务器
企业级服务器是属于xxx服务器行列,正因如此,能生产这种服务器的企业也不是很多,但同样因没有行业标准硬件规定企业级服务器需达到什么水平,所以也看到了许多本不具备开发、生产企业级服务器水平的企业声称自己有了企业级服务器。企业级服务器最起码是采用4个以上CPU的对称处理器结构,有的高达几十个。
另外一般还具有独立的双PCI通道和内存扩展板设计,具有高内存带宽、大容量热插拔硬盘和热插拔电源、超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群集性能等。这种企业级服务器的机箱就更大了,一般为机柜式的,有的还由几个机柜来组成,像大型机一样。企业级服务器产品除了具有部门级服务器全部服务器特性外,xxx的特点就是它还具有高度的容错能力、优良的扩展性能、故障预报警功能、在线诊断和RAM、PCI、CPU等具有热插拔性能。有的企业级服务器还引入了大型计算机的许多优良特性。这类服务器所采用的芯片也都是几大服务器开发、生产厂商自己开发的独有CPU芯片,所采用的操作系统一般也是UNIX(Solaris)或LINUX。
企业级服务器适合运行在需要处理大量数据、高处理速度和对可靠性要求极高的金融、证券、交通、邮电、通信或大型企业。企业级服务器用于联网计算机在数百台以上、对处理速度和数据安全要求非常高的大型网络。企业级服务器的硬件配置最高,系统可靠性也xxx。
服务器中配置固态硬盘已经是一个普遍的选择,特别是如果只有很小比例的服务器存在性能问题的话尤其如此。固态硬盘可以帮助用户解决服务器性能的瓶颈。固态硬盘也可以让高速存储更加的接近处理器并将共享存储网络这个潜在的瓶颈剔除掉。目前有三种固态硬盘的形式作为达标:即硬盘驱动型SSD,SSD DIMM和PCIs SSD。
5、典型服务器应用
办公OA服务器
ERP服务器
WEB服务器
财务服务器
邮件服务器
集群服务器
无盘办公系统
无盘网吧服务器
无盘教学系统
视频监控服务器
流媒体服务器
VOD视频点播服务器
SP服务
网络教学服务器
IDC-主机出租
IDC-虚拟空间
IDC-网游
IDC-主机托管
游戏服务器
高性能计算(HPC)
桌面超算
论坛服务器
操作系统
编辑服务器平台的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由于是Unix的后代,大多都有较好的作服务器平台的功能。常见的类Unix服务器操作系统有AIX、HP-UX、IRIX、Linux、FreeBSD、Solaris、MacOSXServer、OpenBSD、NetBSD、和SCOOpenServer。微软也出版了MicrosoftWindows服务器版本,像早期的WindowsNTServer,现代的Windows2000Server、WindowsServer2003、WindowsServer2008,而目前最新版的Windows 2012,也在2012年9月4日正式发售。
操作系统英文名陈为OperationSystem,通过它可以实现对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直接控制和管理协调。任何计算机的运行离不开操作系统,服务器也一样。由于用途的不同,服务器操作系统跟单机操作系统有一定的差别。
在Windows方面,个人用户一般使用WindowsXP、WindowsVista或Windows7等操作系统。服务器用户多使用WindowsServer2000、WindowsServer2003、WindowsServer2008等操作系统。
而在Linux阵营,个人用户一般使用Ubuntu等操作系统,服务器用户多使用Redhat、CentOS、Debian等操作系统。
故障排除
编辑服务器故障排除是一门精细的工艺,但也有一些方法和技巧可以把这件事情变得简单和快速。ITIL方法深入研究如何解决服务器故障或相关问题,但总的主旨是尽可能快速和有效地缩小问题范围。退一步想想如何从逻辑上解决中断期间的问题。例如,如果有用户抱怨不能访问一些东西,看看其他用户有没有相同的问题,这样可以消除本地某个具体终端用户设备问题的可能性。以下全方面指南旨在帮助考虑故障诊断流程和过程。请结合自己的指导原则和技术优势使用。
问题普遍存在吗?
需要的xxx条信息是停机或效率变慢发生的范围以及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就像是网络问题可能是因为踩线而影响了一台PC或小的群集。
如果同一问题影响到了多位用户,可以排除环境变量,比如本地PC上的软件误操作或硬件问题。
如果有多个网站,它们全部受影响吗?这样可以确定问题是否在于本地服务器。
是服务器引起的问题吗?
不同的部门之间倾向于相互指责。系统管理员会将服务前台缓慢的应用程序响应归咎于网络;网络管理员抱怨存储区域网络(SAN);存储管理员指责软件部门。如果正在解决一个问题——尤其是像应用程序变慢这类无法确定原因所在的问题——那么,确定数据中心里哪些区域的基础设施受到了影响。当多个服务器和应用程序发生故障,通常可以排除服务器问题,真正的问题可能来自网络或存储阵列。虚拟化环境中,检查所有受影响的虚拟机的物理主机位置,确保它们没有共享受损的硬件。
通过排除,结果最终通常会指向某个明确的罪魁祸首,但并非总是如此。发现问题的共性,尝试不同的因素组合,以缩小可能性。例如,问题可能源于文件共享时复制时间过长。如果在相同站点上,从一台服务器复制到另一台服务器时,是否也很缓慢?如果是的话,可排除广域网络的嫌疑。在服务器上的本地磁盘之间复制过程是否缓慢?如果是的话,可排除SAN或局域网的嫌疑。如果你不得不使用数据包捕获或输入/输出(I/O)速度测试,故障排除可能需要很长时间。
文档
文档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故障诊断工具,可轻松访问环境的拓扑,并了解应用程序是如何工作的,使得能够迅速排除服务器问题。
需要有扎实的数据中心操作知识,并拷问自己几个重要的问题:每个应用程序涉及多少台服务器?基本的网络设置是什么?当前是什么基础设施?这些问题很有价值。例如,如果有两台应用服务器供客户端通过循环DNS访问,同时一半用户反馈有问题。从一开始就知道一半的用户连接到各自的服务器,因此不会将时间浪费到另外一台服务器上并试图解决问题。
沟通
沟通是诊断服务器故障的关键。例如同事昨晚更改了服务器设置,结果第二天一些东西无法使用。那么需要了解做了哪些更改,因为这可能就是原因所在。大型企业有正式的改革形势,涉及到每个人,但并不是所有的IT小组都会享受(或者阻碍,这得看你怎么看待这件事了)的。
当一个新的应用程序或其他项目改变投入生产时,沟通可以帮助数据中心团队做好准备并积极地检查环境。否则当终端用户开始抱怨应用无法正常工作的时候,不得不询问新应用程序的部署和资源需求等情况。
监控
在对服务器进行故障排除时,对正在进行的操作进行完整的描述可以帮助节省时间。
市场上有很多监控工具用于不同规模和架构的数据中心。正确配置之后,它们会跟踪关键指标,如延迟和I/O速度等。监控工具还会提醒你潜在的有用的信息,例如一个只剩1%磁盘空间的驱动器将要导致服务器问题。
很多产品还会对服务进行监控,因此如果某个关键服务崩溃或中断,监控工具会发出警告或自动按照已设置的规则尝试重启。
检查日志
令人惊讶的是,服务器和相关的日志常常被忽视。
当出现问题时,技术人员认为他们知道问题出自哪里,并且会花好几个小时来证明他们的正确性。但是如果他们花上几分钟的时间检查一下日志,会发现已记录下来的确切的问题。例如,如果知道正在交互的两件事情以及它们的账户,就能够很容易解决许可问题。
查看微软Windows中的Event Viewer日志或Unix/Linux服务器上的系统记录,这上面显示了警告和错误。应用程序日志也值得一看,因为它们通常包含错误的数据,指向正确的根本方向。
支持
有些管理员调用供应商和日志记录,但xxx不要这样做。检查基础事项之后,花几分钟调用日志,而不是直到停机几个小时后再这样做。
在解决事情之前不要着急,检查数据中心供应商支持的服务水平协议。如果供应商直到第二个工作日都没主动联系你,记录问题可以尽早避免一个令人沮丧的夜晚。
许多供应商网上有具体说明如何解决服务器问题。从知识库和在线论坛中检查供应商的资源。
不能排除服务器问题并且在前五分钟内解决问题着实会令人沮丧,但是不要害怕寻求帮助。充足的准备、沟通和对环境的理解是拯救错误的有利工具。
1M带宽
编辑服务器1M带宽同时能承受多少人在线
物色了一圈,想看看云主机,没钱只能用最低端的,几百块钱也就1M带宽,512内存,单核CPU。考虑到网站用户体验,百度了n多页面,服务器1M带宽同时能承受多少人在线。综合了下有如下几点:
服务器1M带宽同时能承受多少人在线
首先要知道影响在线人数的因素
1:访问量,毋庸置疑,访问量越大,占用的带宽越大。
2:网站类型:如果是出文字的网站(如小说站),1M带宽带动日均5000IP,还勉强。如果是普通网站有图片,有文字、论坛、新闻资讯类型网站大概1M能带一千IP。考虑到高峰期并发,1M高峰期还会卡。【最低配单核CPU+512内存。1千IPCPU占用10%左右,内存200到300之间】。
下面根据影响因素计算下1M带宽能同时承受多少人在线(以网络状况良好为前提)
1、打开网站8秒原则;(只有8秒时间让客户记住你的网站)一般访客超过八秒无法打开网站,就会选择关闭网站了。其实,一般超过三秒都很难让访客忍受,八秒原则讲的是用户体验。
2、评判的只是:用户从云服务器下载文件的速度;
3、页面的标准尺寸大小为:60KB;
参考公式:支持连接个人=服务器带宽/页面尺寸大小
通过计算大致结果是,1Mbps的带宽(服务器的1M带宽最快上下速度能达到1M/s,跟我们家用的带宽稍有区别)支持的连接数为:17个
因此,NM带宽可以支持的同时在线人数大概为N*17个
所以,1M带宽的云主机,日均3000IP以下应该没问题。当然如果你的每个页面都比较大的话,那就没这么多了。具体多少,可以按照上面的算法算下。
带宽选择
编辑假设你仅有一个页面是100KB,那么1G流量可以访问的页面是:(1x1024x1024)/100=10485,也就是说每天1G流量可以承受1万PV,很多个人网站是达不到这么大pv的,所以很多网站每个月30G流量足够了。当然如果下载的话流量就可能会很大。
另外,一个页面文件100K,访问时消耗的流量未必就是100K,浏览器都会缓存页面,很多元素是不会重复计算流量的。另外还可以通过gzip等方式降低流量占用。
所以,一般情况下,流量限制并没有多数人想像的那么可怕,而且不管主机商是否限制,其实都隐含了流量限制。如果你的服务器只有1M的带宽,你拼命地用(1024*60*60*24*30)/(1024*1024*8)=316,一个月也只能用掉300多G而已。
解析设置
A (Address) 记录是用来指定主机名(或域名)对应的IP地址记录。用户可以将该域名下的网站服务器指向到自己的web server上。帕绍互联同时也可以设置您域名的二级域名。
必须需要到注册商的域名管理界面去设置成正确的有效稳定的DNS。在注册商修改DNS可能需要12-72小时才能反映在根服务器上。TTL值全称是“生存时间(Time To Live)”,简单的说它表示DNS记录在DNS服务器上缓存时间。
硬件选择
编辑1.服务器硬件CPU的选择
与我们平常选购PC机一样,首先要确定是CPU,而不是主板,因为CPU是整个服务器核心所在。服务器性能如何,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选择的服务器硬件CPU类型。要选择CPU,首先就要知道当前飞服务器硬件cpu品牌、类型和型号。从整体上来讲,Intel和AMD的处理器兼容性更好,支持面广,但一般仅满足中、抵挡用户需求,像网站机房、电信、金融、证券之类的用户通常是选择支持UNIX系统,基于IBM和SUN处理器的服务器系统。在价格方面,当然是基于Intel和AMD处理器的服务器要便宜些。
2.服务器硬件主板的选择
在选择服务器硬件主板方面我们主要考虑的是服务器的标准配置和扩展性能。如支持的处理器数、支持的内存类型和xxx内存数、各种磁盘接口数、各种扩展槽类型和数量,是否集成RAID控制卡,RAID控制卡类型,集成的网卡类型和数量,以及其他一些内/外置接口配置。
3.服务器硬件内存的选择
内存的重要性仅次于CPU,在服务器中更是如此,因为服务器的许多故障都是因内存而产生的。在服务器内存选择方面,不仅要考虑当前主流的内存技术,如DDR2、DDR3,还要看它所具有的其他特性,如纠错方式,是否支持内存镜像、内存保护、内存阵列等技术。
4.服务器硬件硬盘的选择
服务器因为要面对多用户的并发文件访问,所以要求服务器所用的硬盘的读写性能非常高。这一方面是通过提高硬盘转速、硬盘接口带宽来保障,另一方面还要通过磁盘阵列来加强。
对于绝大多数中中、小企业选择标准的SCSI接口硬盘和RAID0、RAID1、RAID5之类的较低级别阵列即可;大型企业用户则可以选择目前性能最高的SAS接口硬盘和RAID5或者以上级别的阵列[1]
内容由匿名用户提供,本内容不代表vi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vibaike.com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baike.com/4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