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

编辑
本词条由“匿名用户” 建档。

广州市,简称穂,古称楚庭,又称羊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辖地级市、广东省省会,副省级市、中国超大型城市(人口1000万以上),国家中心城市之一,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位于广东省中部,东连惠州市,西邻佛山市,北靠韶关市,南临东莞市、中山市、隔海与香港、澳门相望;总面积7434.40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5月18日,广州市常住人口为18676605人 ,其中,流动人口9378825人。 “Canto...

广州市,简称穂,古称楚庭,又称羊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辖地级市、广东省省会,副省级市、中国超大型城市(人口1000万以上),国家中心城市之一,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位于广东省中部,东连惠州市,西邻佛山市,北靠韶关市,南临东莞市、中山市、隔海与港、澳门相望;总面积7434.40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5月18日,广州市常住人口为18676605人 ,其中,流动人口9378825人。

名称

编辑

“Canton”一词,是对广东粤语不准确的音译,多种说法,最早出现在《早期澳门史》记述的是澳门以及葡萄牙人在中国的情况里;“Canton”是广州一词的“威妥玛式”的旧拼法,“威妥玛”是一个1841年至1883年间英国驻华外交官的名字。

广州,又称五羊城、羊城、穂城、简称穂。传说周朝时,有位身穿五色彩衣的仙人,骑着五只口衔穗的仙羊,驾五彩祥云降临此地,向居民赠送稻穗,祝此地永无饥荒,随后腾空而去,五羊化成石头,从此,广州成为岭南的富庶之地。

三国时期,东吴占有岭南地区,设交州进行管辖。黄武五年(公元266年),为加强对岭南的统治,吴国孙权将交州一分为二,西部仍称交州,东部为广州,广州由此得名。

历史沿革

编辑

先秦时期

石器时代到南越国间为以印纹陶遗存为主的青铜时代,广州地区(即广州市八区四县,下同)称为番禺,为百越分布地区。

公元前203年,赵佗自立为南越武王,建南越国,定都番禺(首都今广州)。

番禺在先秦时代已成为当地手工业制作中心、地方种姓的首邑,故称为“都”,而且已是对海外贸易的中心。

传说广州最早的地名为楚亭(或作楚庭)和南武城。楚亭是番禺属楚时兴建的城。楚庭郢早于南武城(按明代学者认为),因南武城是扩建楚庭郢而成(南武城初为吴筑,后为越人公师隅筑)。

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建吴南武城;周赧王九年(公元前306年)建越南武城;周显王三十年至四十年(公元前339~329年)建五羊城。

春秋战国时期,岭南泛指今两广州和越南北部地区,当时居住在这里的民族称为南越(又称南粤)。

秦汉至南北朝

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在主帅屠睢率领下首次进军岭南,但秦兵最终被当地越人击败,屠睢被杀,赵佗等收拾残部北逃。稍后,秦朝派遣任嚣、赵佗等率兵再次分兵数路挺进岭南。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平岭南后,在原来七国地区建立36郡的基础上,在岭南地区设置了南海、桂林、象3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治设在番禺,即今广州。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统一岭南。旋即建立政权,设置南海、象郡、桂林三郡,同时建立番禺(今广州)等县。南海郡含今广东大部,郡治番禺,首任郡尉任嚣,这是岭南历史上xxx次划分的行政区,亦是广州历史上最早的行政建置。从此,广州进入其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秦代的广州城。因秦将任嚣主持修筑,故名任嚣城。正式名称为番禺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任嚣平定岭南后,出任南海郡尉并在南海郡番禺县内建城作为郡治。城址在今广州市区仓边路一带。

秦末,中原动乱,封建割据代替了统一,划地为王代替了中央集权。公元前204年,南海郡尉赵佗乘中原楚汉相争之机,派兵兼并了桂林郡和象郡,在岭南地区建立了南越国,定都番禺,自称南越武王。南越国疆土“东西万余里”,包括今广东、广西大部分、今越南北部。是为今岭南地区xxx次建立古都政权。

秦朝为了巩固在岭南的统治,从中原迁居五十万居民到岭南,其后经过两晋、两宋、明末三次中原移民高潮,逐渐形成了广府、客家与福佬民系三大民系,并形成独特的岭南文化

汉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南越国丞相吕嘉叛乱,杀国王赵兴、太后以及汉使,立赵建德为南越王,并联络东越(今福建境内)发兵反汉。次年,汉武帝调集大军10万分兵数路进军南越国。

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冬,两支主力部队抵达番禺xxx,攻破设置在石门一带的防线后,两军汇合一起从东南、西北两个方向攻城,捕杀吕嘉和赵建德,南越各地守将纷纷降汉。历经五世93年的南越国最终灭亡。汉武帝进一步健全行政建置,把南越国土地划分为9郡。从此,岭南地区直接归中央政府统一管辖。

汉献帝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孙权任步骘为交州刺史,略定岭南。步氏来到南海郡治番禺,见巨海浩荡,原野殷阜,大为赞赏,认为其自然、经济和政治条件均适合设立州治。于是报请孙权批准,修筑城廓,于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把交州州治由广信东迁于番禺。

晋代,广州仍称南海郡,为州治所在。但南海郡行政管辖范围比汉代有所缩小, 已将东部梅县、潮汕、惠阳等地区分出。

公元308年的晋朝永嘉年后,相继发生刘渊称帝、石勒陷洛阳、晋怀帝被掳的“永嘉之乱”,开始了长期兵荒马乱的“五胡乱华”,战乱地区汉斋子民被迫南迁,这是历史上著名的一次民族大迁徒。其中,迁入珠江三角洲的汉人在百万以上;中原姓氏逐渐出现于江南,连东南沿海的福建也迁入了林、黄、陈、郑、詹、邱、何、胡八姓。这八个姓氏逐渐发展为闽、粤的大家族。

东晋时期,西域名僧昙摩耶舍来广州传教时,在此建了大雄宝殿。唐宋时期,该寺改为“报恩广教寺”。南宋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改名光孝寺。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成帝咸和六年(公元331年)析番禺、博罗建东官郡(辖宝安、海丰、兴宁三县);东晋南海郡,领县增加怀化、欣乐、酉平(后二县在今惠阳地)和高要,并由番禺县析置怀化县。

刘宋时广州辖十八郡,南海郡辖十县:番禺、怀化、熙安、增城、博罗、酉平、龙川、高要、绥宁、始昌(四会分出),其中绥宁、熙安两县由番禺、增城分出。

南齐时,迁居士族最盛,故广州郡数亦增至十六郡。梁武帝普通四年(公元522年)六月,分广州置成州、南定州、合州、建州。广州领域缩小了,但设有都督府管辖。广州在梁末曾分置南海县。

 隋唐至宋元

唐代,广州称为广州都督府,是岭南道的道治与都督府治所在地;广州都督府行政界线南至宝安、中山,北至清远, 西至四会;怀集。唐末期刘岩在广州称帝, 号称南汉国,广州为兴王府,并在广州地区设置咸宁、常康二县, 以模仿帝都长安

唐代在广州开创性地设立了市舶使(院),首位市舶使出自岭南;其主要职责是征收“舶脚”(船舶吨税)、“收市”(官府专买及实物税)、“阅货”(查看货物)和“籍其名物”(对船、货、人执行实际监管)等。9世纪70年代,聚居广州的外国人达12万之众,仅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抵广州港的商船即达4000余艘,每天平均达11艘次,当时每年来广州参加贸易活动的可达80万人次。

隋唐之前,海上丝绸之路作为陆上丝绸之路的一种补充形式而存在,到隋唐时期,由于西域战乱不断,陆上丝绸之路受阻,海上丝绸之路因此而兴起。唐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活跃及中国造船航海等技术的长足发展,海上丝绸之路得到极大发展,中国通往东南亚、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及至非洲大陆航路的纷纷开通与延伸,海上丝绸之路逐渐替代了陆上丝绸之路,成为中国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僖宗乾符六年(公元879年)黄巢xxx军攻占广州,其自叶县进军广州路线先是当仍经邓、襄而入蕲州,接着由江州(今江西九江市)渡过长江,分兵进攻洪(今江西南昌市)、吉(今江西吉安市)、虔(今江西赣州市)以及饶(今江西波阳)、信(今江西上饶市)等州,黄巢则自率主力东攻至德(今安徽东至东北)、池州(今安徽贵池)、青阳(今安徽青阳)、南陵(今安徽南陵)而入宣州(今安徽宣城)继又东南历杭州(今浙江杭州市)入越州(今浙江绍兴),由此折而西南,经衢(今浙江衢县)、建(今福建建瓯)——州入福州(今福建福州市);又南过泉(今福建泉州市)、漳(今福建漳浦)、潮(今广东潮安)、循(今广东惠州市东北)等州至广州。

黄巢攻占广州时,黄巢让俘虏——越州观察使崔璆,写信劝岭南东道节度使李迢替自己传达条件(能转成自己的合法领地)。但此时的长安方面的态度已趋于强硬,数次拒绝相关要求,甚至还准备派镇守西南的大将高骈赶去讨伐(激怒了黄巢)。仅用1天广州被攻破,并对语言不通人,藩坊胡商大开杀戒;当南面的海路随藩坊的毁灭而中断,北面的内陆水道也逐渐为官军压迫所封锁,导致商业受创。

唐末,后梁贞明三年(公元917年),清海、靖海两军节度使刘龑立国,国都广州(首都)。国号初名大越,年号乾亨,次年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南汉立国后,承袭唐朝典章制度,并大体沿用唐代官制。升广州为兴王府,在粤东和粤北增置一府四州。启用幕府士人分领诸州,刺史不用武官,从而摆脱唐后期藩镇割据之弊。仿唐制开科取士,扩大地方士人的仕途。大规模铸铜、铅两种“乾亨重宝”。这是岭南首次大规模造币,促进了岭南地区商品流通。积极开展对外商务活动;又与邻国创造良好外交关系。南汉历四主55年。南汉国的建立,促进了岭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宋灭南汉国,宋在广州设市舶司,颁中国xxx部外贸法“元丰广州市舶条”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积极招徕外商来华贸易,成为宋朝的重要税收来源。

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北宋在泉州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对外贸易事务,泉州港就此步入黄金发展期。元代后,大约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泉州港保持贸易关系,泉州成为当时中外商品的主要集散地之一,并进而成为当时世界的xxx大港。

明清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广州路改为广州府,洪武二年置广东等处行中书省,洪武九年改广东承宣布政使司,广州均为治所。

明朝初期,朝廷实行海禁,废除宁波、泉州两市舶使,广州成为xxx开放的通商港口。在此期间,广州xxx外贸交易会,每年 夏冬两季定期举办外贸集市,商业贸易发展迅速。

洪武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378—1380年),镇守广州的永嘉侯朱亮祖拓建广州城,将三城连为一城,经过这次扩建的广州城被称为“老城”或“旧城”,周长10.5千米,陆续建有8个城门。

嘉靖四十三年至四十五年(公元1564—1566年),广州将城扩展向江边,在宋雁翅城基础上兴建新城,新城又称外城,周长3千米,亦有8门;经过多次改造和扩建,城中六条溪水长流不断,越秀山一部分也囊括城内,逐步形成了“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的城市空间结构

明朝崇祯皇帝朱由检自缢之后,南明官员拥立福王朱由崧即位,是为弘光帝。不久弘光帝被俘,朱聿键在福建福州被拥立即位,后来兵败被杀,这时其弟朱聿鐭在广州被拥立称帝,首都(今广州)因年号绍武,后世称绍武王朝,这个政权从成立到灭亡仅40天,就被清军攻破城池,绍武帝自缢殉国。

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为保障沿江商户及护卫新城,由明新城东西两侧伸出,直下江边,修筑东翼城(今万福路转南沿越秀南路北段)、西翼城(今一德路转人民南路),各长20余丈,统称为鸡翼城,各设一门。广州西门外的十八甫商铺密布,十三行商馆林立,形成繁华的商业中心;沙面统一开发规划,形成完整的方格状道路系统

广州十三行是清代专做对外贸易的牙行,是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在“一口通商”时期,“十三行”的发展达到了巅峰,成为“天子南库”,与亚洲、欧美主要国家都有直接的贸易关系。

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 年)六月,康熙皇帝颁布了《分别住行货税》,决定“设立金丝行、洋货行两项货店”,可以说洋货行就是十三行的雏形。

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乾隆皇帝下旨,仅保留广州作为对外贸易港口,广东十三行成为当时xxx能够进行外贸的组织。十三行并不是指特定的十三家商行,数量偶有增减。十三行成立之初,商行多达26家,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商行减至4家,一般商行数量保持在十家左右。十三行中,以“同文”“广利”“怡和”为魁,其中“同文行”和“怡和行”财雄势大,人脉广泛,先后成为十三行的首领。

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英国发动xxx次鸦片xxx林则徐指挥广州守军奋起抵抗,取得前哨战的胜利。后来英国海军北上攻城,清廷竟将林则徐贬默。此后广州由于官方决策者战守无策,被侵略军攻进广州,广州知府被逼签订《广州和约》。但广州人民并没有向侵略者屈服。北郊三元里农民自发组织起来,得到附近103乡民众、手工业工人和部分水勇的支持,在三元里一带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军。

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xxx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其中第五款规定:“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 向例全归额设行商承办, 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同例, 凡有英商等赴各国贸易者, 无论与何商交易, 均听其便。”这一规定的订立,标志着十三行对外贸易垄断地位的丧失。赔偿两千一百万银元,开五口通商,从此“十三行”结束了整整85年的对外贸易垄断,许多商行业务停滞。

清咸丰六年九月(公元1856年),英国借口亚罗号船事件,伙同法国挑起第二次鸦片xxx。咸丰八年一月十二日(1857年12月28日),英法侵略军进攻广州的大北门及小北门,英法侵略军攻占广州后,广州附近居民组成团练,有义勇数万人,不断袭击侵略者的据点。盘据这段城墙的侵略军,成为当年义勇军攻击的重点对象。

1910年11月,孙中山在马来亚槟榔屿召集秘密会议,参加者有同盟会的重要骨干黄兴、赵声、胡汉民等人。会议决定再发动一次大规模的广州xxx,计划以广州新军为主干,另选xxx党人500人(后增至800人)组成敢死队,首先占领广州,然后由黄兴率领一军入湖南,赵声率领一军出江西,谭人凤、焦达峰在长江流域举兵响应,最后会师南京,举行北伐,直捣北京。

1911年4月23日,黄兴由香港潜入广州,在两广总督衙门附近的小东营五号设立xxx指挥部。因为内奸告密,清政府加紧了对xxx党人的搜查,xxx部署被打乱。黄兴临时将原定十路进兵的计划改为四路:黄兴率一路攻总督衙门;姚雨平率军攻小北门,占飞来庙,迎接参加xxx的新军和防营入城;陈炯明带队攻巡警教练所;胡毅生带队守南大门。

1911年4月27日(旧历辛亥年三月二十九)黄兴带领“选锋”(敢死队员)120余人,臂缠白巾,手执枪械炸弹,吹响海螺,直扑两广总督署。督署卫兵抵抗,xxx军枪弹齐发,击毙卫队管带,冲入督署。战至最后,只剩黄兴一人,才避入一家小店改装出城,4月30日回到香港。这次xxx经过一昼夜的浴血奋战,终因孤军作战,双方力量悬殊,坚持一昼夜而失败,共牺牲86人。

1911年10月10日,武昌xxx胜利后,广东省于11月9日宣布脱离清廷独立,在广州成立广东都督府。至1949年10月,凡三十八年,行政区划体制有多次变更,广州地区的行政区域范围亦多有变更。

xxx

1912年1月1日,xxx成立,结束了清廷的统治,广东省隶属于xxx,广州仍为广东省省会。

1920年10月,在孙中山的督促下,陈炯明率粤军攻克广州。同年11月,孙中山回到广州,重新护法军政府。

1921年2月15日,广州市政厅正式成立,这是广州正式建市的开始。广州市政厅成立后,规定“广州市为地方行政区域,直接隶属于省政府”,这标志着广州成为近代中国xxx个城市型的行政区。孙科为xxx任市长。

1921年5月,孙中山在广 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成立正式政府。

1922年,5月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xxx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蔡和森、邓中夏、张太雷等参加大会,会上宣告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同年6月,陈炯明发动叛乱,孙中山被迫离开广州再赴上海,二次护法运动又告失败。

1923年初,驱逐陈炯明后,孙中山在广州重建大元帅府,并派出“孙逸仙博 士代表团”访问苏联,邀请苏联政治和军事顾问到广州帮助中国xxx。

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了中国国民党xxx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党纲、党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同时创办黄埔军官学校,训练xxxxxx干部。

1938年9月17日,日军大本营下达对广州的攻击令,10月上旬,日军第21集团军(辖3个师1个飞行四川万余人,在中国台湾海峡、澎湖列岛集结,准备攻占广州)。

1938年10月21日,日军攻占沙河,并占领广州市区,日军第104师团向广州以北推进,攻占太平场;23日占领从化;与此同时,第5师团与海军配合,于23日攻占虎门要塞;25日攻陷三水;26日又陷佛山,于29日到达广州南郊。至此,日军控制了广州及附近要地。广州战役结束。

为了侵占广东,日军从1937年8月31日首次空袭广州起至1938年10月21日广州沦陷,共对广州市进行了长达14个月的狂轰滥炸,空袭广州的日机共有近百批900多架次,共炸死居民6000多人、砸伤近8000人、毁坏房屋4000多间,毁坏船只近百艘。1938年5月、6月间的大轰炸,仅仅一个多星期,日军共出动飞机14批100架次,广州成为瓦砾与尸骸相互堆积的破烂城市(规模xxx、损失最为惨重)。

1945年9月16日,侵粤日军在中山纪念堂举行投降签字仪式。日本第21军司令官田中久一和中国第二方面军司令张发奎分别签字。广州宣告光复。这是近百年来广东人民xxx次取得反侵略xxx的彻底胜利。

1949年1月19日,国民政府外交部通知各国使节迁往广州;4月20日xxx发动渡江战役,同年2月1日,中央党部由南京迁往广州,5日开始办公,广州又成了国府首都。但立足未稳,xxx百万雄师横渡长江,从江西直捣广东,广州告急。10月13日,国府都城再迁重庆。但不久,国民党在西南战场上一败涂地,川东尽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14日18时,xxx占领广州各重要机关,歼灭国民党残敌2000多人,解放广州的战斗胜利结束。xxx在府前路市政府大楼前台举行了隆重的进城阅兵式。同年10月14日,广州市为中央直辖市;10月28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广州市为省级行政区域。1954年全国行政区域调整时改为省辖市。

1957年4月25日,xxx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中苏友好大厦拉开帷幕,成为新中国冲破西方经济封锁与政治孤立、打开通向世界大门的重要窗口。周恩来总理亲自定下展会的简称——广交会。

2010年11月12日,第十六届亚运会在广州海心沙盛大开幕。

地理

编辑

位置境域

广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介于东经 112°57′~114°3′,北纬 22°26′~23°56′之间,北回线归在市境北部穿过,全市三分之一的地区在北回归线以南,东连惠州市博罗、龙门两县,西邻佛山市三水、南海和顺德区,北靠清远市市区和佛冈县、韶关市的新丰县,南接东莞市和中山市,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隔海相望,总面积7434.40平方千米。

气候

广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面临海洋,受海洋调节,夏长冬短,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常青。年均主导风向为北风,风向频率为16%,夏季盛行东南风,频率为23%。年平均气温21.5℃,最低气温在1月,最高气温在7-8月;年平均相对湿度79.3%,年平均降水量为1792毫米,4-9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80%以上,年平均风速1.9米/秒,年平均雾日数3.8。

地质

地层

广州市震旦系,分布于广州市的白云山南麓、红路水库筲箕窝、帽峰山和东南部的南村、北亭、化龙一带。泥盆系,广州市仅有上泥盆统分布。石炭系,由下石炭统、中上石炭统组成;二迭系,分布于三元里、新市、嘉禾、岗头、联镳及里水等地;第三系,由下第三系古新统莘庄组和始新统玮心组、宝月组)等组成。主要分布于黄埔新港、龙归盆地等地。第四系,广州市第四系分布甚广,根据地貌、岩性及14C同位素年龄值,可划分为上更新统及全新统。

构造

广州市位于华南褶皱系(一级单元),粤北、粤东北一粤中拗陷带(二级单元),粤中拗陷(三级单元)的中部,为晚古生代至中三迭世的拗陷,沉积了厚约7000米的单陆屑式碎屑岩建造、碳酸盐建造、含煤建造,沉积中心在花县一带。构造线方向以北东向为主,还有东西向,两者常常联合在一起,形成“S”形弯曲。中、新生代以断陷盆地发育为特征,并追循深、大断裂带分布。中生代的岩浆活动频繁,以多次侵入和喷溢为特征,新生代则表现为基性偏碱性岩浆的喷溢。

广州从断裂以东、瘦狗岭断裂以北构造区,位于东西向增城凸起的西部,主体构造是东西向,由早古生代变质岩中的东西向片理、片麻理及其一系列不对称褶皱,东西向的瘦狗岭断裂以及控制罗岗序列花岗岩入侵的东西向构造带所组成。

广州从断裂以西构造区,位于北东向的广花凹陷的南西部。主体构造是北东向。由上古生界及其褶皱和伴生的走向断裂以及三迭系和第三系向斜盆地构成。是叠加在基底构造上的晚古生代至中新生代的北东向构造区。瘦狗岭断裂以南的构造区,包括广州市中心、黄埔港及番禺县的大石和化龙一带,处于三水断陷盆地东延部分。

地形地貌

广州市处于粤中低山与珠江三角洲之间的过渡地带,整体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依次可分为中低山地、丘陵与台地、平原三级地形区。由于地处海陆交互作用带,广州市地貌类型具有多样性,从北到南分别有中山、低山、丘陵、岗台地、冲积平原、海积平原、滩涂等类型。受新构造运动引起的升降及其间歇性影响,广州市地貌具有多层性特征,山地、丘陵、台地均存在着多级不同海拔高度的夷平面。从化东北部山地分别存在海拔1200米、1000米及800米山顶面,丘陵地区普遍存在海拔350~300米、250~200米、150~130米、120~90米等4级夷平面,在白云区的太和、同和等地可见海拔60~80米、34~45米等2级剥蚀台地,河流阶地普遍存在2级,平原亦有高平原与低平原之别。

xxx级地形区为广州市东北部的中低山地,包括从化、增城的东北部,山体连绵不断,坡度陡峭,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从化县与龙门县交界处的天堂顶海拔1228米,为市境内的最高峰

第二级地形区为广州市中部的丘陵、台地区,它实际上是东北部山地的南延部分,包括花都区北部、从化市西南部、广州市区东北部和增城市北部。该地区坡度较地理环境较缓,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第三级地形区是南部平原区,包括广花平原及其以北台地、增城南部、番禺全部和广州市区的大部分地区。平原区地势低平,散布有残丘和台地,如海珠区的漱珠岗、葫芦岗,番禺区的莲花山。除个别残丘和台地外,海拔一般小于20米,台地坡度小于 15度,土层浅薄,多受侵蚀。平原土层深厚。

市区地形可进一步细分为山地丘陵区、台地区及珠江平原区。山地丘陵区范围主要包括白云区的东部及北部,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即上述的第二级地形区,区内有白云山、越秀山等。台地区范围较广,按高度可分为二级,xxx级海拔高度为15~25 米,是一片和缓起伏的岗地,分布于珠江两岸,如由西村向东至东山、黄花岗、石牌以及海珠区的康乐、小港、赤岗、石榴岗、琶洲等都为台地区,因其地势平坦、基岩为红色砂岩、砂页岩和砾岩,故成为民国以来城市扩展的主要建设用地。市内旧城区中稍高些的岗地俗称为“山”,如坡山、番山、禺山等。坡山的“仙人拇迹”便是古代珠江河水侵蚀台地时所留下的痕迹。第二级台地主要分布在广深铁路以北的地区,即萝岗一带,现已成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用土。珠江平原区范围包括海珠区、芳村区大部分地区以及珠江北岸沿岸沉积平原,珠江北岸沿岸沉积平原如越秀区西部地区、荔湾区的西关、黄沙、沙面以及东山区的大沙头、二沙头等,陆续发展成为广州市的中心城区。

水文水利

水文

广州市地处南方丰水区,境内河流水系发达,属珠江水系,包括珠江三角洲和北江两个二级水系;其中,东北部以山区河流为主,主要河流有流经从化县、花县和白云区的流溪河,来自龙门县、流经增城县的增江及白坭河等;南部为珠江三角洲河网区,主要为西、北、东江下游水道和珠江前、后航道交织成的河网,集雨集雨面积在2000平方千米以上河流有珠江广州河道、流溪河和增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22条,河宽5米以上的河流1368条,总长5092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80.47亿立方米,河道密度0.75千米/平方千米,来自上游西、北、东江的过境客水流入市域河网水道共有1245亿立方米/年,珠江注入伶仃洋出海八大口门中的虎门、蕉门、洪奇沥三大口门在广州市境内,受南海潮汐影响,河口潮流相应的年径流量为1320亿立米,年涨潮量为2710亿立方米,年落潮量为4030亿立方米。东山湖、麓湖、流花湖、荔湾湖等4湖总面积3.72平方千米,其中,水面面积12平方千米。

水利

截至2022年3月底,广州市有水库共298座(其中,大型1座,中型17座,小型280座),总库容11.00亿立方米,大型水库蓄水总量1.82亿立方米(2022年)。其中,增城区水库数量最多,有96座,占全市的32.0%;从化区水库总库容量xxx,约为6.18亿立方米,约占全市的55.9%。此外,该市容积在10万立方米(不含)以下,1万立方米以上的山塘共107座,总容积602.80万立方米。

广州市的湖泊主要为人工湖,有大、中、小型水库及各类蓄水工程1322项,总库容11.16亿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1座,即流溪河水库,总库容为3.87亿立方米;中型水库15座,总库容为4.12亿立方米;小型水库307座,总库容为2.87亿立方米;山塘999座,总库容0.29亿立方米。

土壤

广州市土壤类型多样,地带性土壤以赤红为主,有垂直分布的特点。全市土壤分属9个土类、14个亚类、41个土属、101个土种。黄壤,面积0.21万公顷,占土壤面积0.43%;分布于从化山区;红壤面积1.76万公顷,占土壤面积3.61%,分布于从化、增城山区;赤红壤,面积28.23万公顷,占土壤面积57.90%,分布于低山、丘陵区;石质土,面积0.28万公顷,占土壤面积0.57%,分布于花都山区;红色石灰土,面积0.08万公顷,占土壤面积0.16%,分布于增城、从化、丘陵区;水稻土,面积15.35万公顷,占土壤面积31.48%,分布于平原及谷地;菜园土,面积1.28万公顷,占土壤面积2.63%,分布于平原地区;潮沙泥土,面积0.23万公顷,占土壤面积0.47%,分布于河流冲积平原;滨海盐渍沼泽土,面积1.34万公顷,占土壤面积2.75%,分布于三角洲滨海地区。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广州市平均资源总量79.7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78.81亿立方米,下水14.87亿立方米,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重复量为13.88亿立方米,平均降雨量1830.2毫米,水资源可利用总量28.38亿立方米,占全市本地水资源总量的35.57%。过境客水资源量1860.34亿立方米,是本地水资源总量的23倍。

土地资源

2015年,广州市耕地面积82321公顷,园地面积106141公顷,林地面积253482公顷,城市用地面积70945公顷,建制镇用地面积26272公顷,农村居民点面积43508公顷,采矿用地面积2600公顷,交通运输用地面积22136公顷,水利设施用地面积10146公顷,未利用用地面积38818公顷。

湿地资源

广州市湿地总面积762.8平方千米,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10.26%。已建成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南沙湿地公园、天河大观湿地公园、番禺草河湿地公园、花都湿地公园等12个湿地公园,其中海珠国家湿地公园规划面积达到869公顷,是全国特大城市中心区xxx的国家湿地公园。

海洋资源

广州市海域处于珠江水系的虎门、蕉门、洪奇沥、横门等水道入海口,兼具河口属性与海洋属性。海域范围,北起广州港的黄埔港区西港界;东至东江北干流河口,包括狮子洋;南至伶仃洋进口浅滩以北海域,以及所辖岛屿周围海域和外港锚地海域。全市海岸线长258.7千米,其中陆地岸线长132.0千米,岛屿岸线长126.7千米。深水港岸线约80千米,拥有南沙、莲花山、海鸥岛三个天然良港。该市有海岛15个,总面积88.72平方千米,其中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13个,有常住人口的海岛5个。

水产资源

广州市珠江口为咸淡水混合区,有滩涂水产资源和多种水生生物繁殖、生长和栖息,渔业资源种类繁多,是中国渔场之一。主要渔业种类有马鲛、银鲳、带鱼、蓝圆鲹、沙丁鱼等;滩涂水产资源主要有多变鲍、塔形马蹄螺、日本花棘石鳖、杂色鲍、银口凹螺等。

矿产资源

广州市有已发现矿产 47 种(含亚种),矿产地 820 处;已查明资源储量的 矿产29 种,矿产地 70 处,其中大型矿区 10 处、中型矿区 18 处,小 型矿区 42 处。主要矿产有建筑用花岗岩、水泥用灰岩、盐矿、煤、 矿泉水和地热(从化温泉位于广从断裂远景区中部,水温在42~60℃,含有对人体有益元素氡,地热总储量达1.09 万吨/日)等。

已查明矿产资源概况

分类矿种矿产地(处)
能源矿产煤、地热11
金属矿产铁、铜、铅、锌、锡、钼、铌、铷、稀土9
非金属矿产建筑用花岗岩、水泥用灰岩、盐矿、芒硝、普通萤石、 冶金用脉石英、水泥配料用砂岩、水泥配料用砂、水 泥配料用页岩、耐火粘土、重晶石、水泥配料用粘土、 建筑用大理岩、饰面用花岗岩、霞石正长岩、砷、泥炭33
水气矿产矿泉水17

生物多样性

动物

广州市有陆生脊椎动物457种,其中两栖动物28种、爬行动物64种、鸟类307种、兽类58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有蟒蛇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有三线闭壳龟、水鹿、苍鹰、斑嘴鹈鹕等。

植物

广州市有维管植物230科1362属3508种,其中石松类和类植物25科78属174种,裸子植物8科20属34种,被子植物197科1264属3300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有20种,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有5种。水松、伯乐属于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水蕨、金毛狗、苏铁蕨等18种属于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生态功能区

2022年,广州市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地89个,面积约11万公顷;其中,自然保护区6个、风景名胜区4个、森林公园58个、湿地公园20个、地质公园1个。

广州市自然保护区

名称级别类型位置面积(公顷)自然保护地面积比(%)
从化陈禾洞自然保护区省级森林生态系统从化区7054.366.40
从化温泉级自然保护区市级从化区1860.401.69
大东坑次生林自然保护区区级增城区250.000.23
从化唐鱼自然保护区市级野生动物从化区148.000.13
芙蓉嶂白沙田桃花水母及其生态县级自然保护区区级花都区280.000.25
兰溪河珍稀水生动物及其生态自然保护区区级增城区142.240.13

广州市自然保护地现状统计表

类型小计(处)xxx省级市级区级面积(万公顷)国土面积占比(%)
森林公园582611396.608.88
湿地公园202//180.170.23
地质公园1/1//0.791.06
风景名胜区2013//2.493.35
  • 从化陈禾洞自然保护区

陈禾洞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吕田镇境内,距广州市区100千米,是广州市城市生态屏障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覆盖率达94.7%,维管植物超过1170种。该保护区属于以保护水源涵养功能为主、兼顾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保护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和国家、地方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植物及其栖息地。

  • 从化唐鱼自然保护区

唐鱼自然保护区位于广州市从化区良口镇良新村水尾洞社横坑,是一个以唐鱼作为保护对象的保护区,目前在保护区生长的唐鱼约8万尾。唐鱼属于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因其外形漂亮,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自然灾害

广州市自然灾害主要有热带气旋、暴雨、寒潮、低温阴雨、干旱、寒露风、龙舟水、雷电等。

热带气旋,5-10月热带气旋中心可直接侵入广州,其中7-9月的盛夏时节,热带气旋影响及直接侵入广州的次数占全年总数的比率分别为71.4%及81.5%。影响广州市的热带气旋源地以西北太平洋为主,其次为南海。暴雨,广州市一年中暴雨主要集中在4-9月,北部的从化市、增城市多暴雨,南部的番禺及广州市区较少。广州市是雷暴高发地区,年平均雷暴日为87.6天,雷电灾害事故频繁。

1997年5月8日,从化、花都和清远三市区交界地区出现500年特大暴雨。据当地水文站观测,在十几小时内,花都市梯面镇降雨460毫米,从化市龙潭镇降雨434毫米。暴雨使三市的受灾人口达36万多人,112人死亡;倒塌、损坏房屋4万多间;农作物受灾面积3.97万公顷;损坏水库l座、堤围226千米;直接经济损失约13.7亿元。

9908号台风于1999年8月22日在深圳大鹏湾沿海登陆。从21日8时至24日8时广州市数日降大雨或暴雨,降雨达275.8毫米,据广州市三防办统计,番禺市及珠江农场农作物受浸面积达1435万亩,鱼塘漫顶770亩;市区103个路段受浸,其中流花湖湖水漫淹流花路面,最深处达1米。台风还吹倒市区路树233株、吹斜196株。

内容由匿名用户提供,本内容不代表vi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vibaike.com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baike.com/427780/

(244)
词条目录
  1. 名称
  2. 历史沿革
  3. 先秦时期
  4. 秦汉至南北朝
  5.  隋唐至宋元
  6. 明清
  7. 中华民国
  8. 中华人民共和国
  9. 地理
  10. 位置境域
  11. 气候
  12. 地质
  13. 地层
  14. 构造
  15. 地形地貌
  16. 水文水利
  17. 水文
  18. 水利
  19. 土壤
  20. 自然资源
  21. 水资源
  22. 土地资源
  23. 湿地资源
  24. 海洋资源
  25. 水产资源
  26. 矿产资源
  27. 生物多样性
  28. 动物
  29. 植物
  30. 生态功能区
  31. 自然灾害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