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

编辑
本词条由“匿名用户” 建档。

外贸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简称“外贸”,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对运进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进口;对运出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这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开始产生和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更加迅速。其性质和作用由不同的社会制度所决定。外贸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与发展,我...

定义

编辑

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简称“外贸”,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

组成

编辑

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对运进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进口;对运出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这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开始产生和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更加迅速。其性质和作用由不同的社会制度所决定。

背景

编辑
外贸外贸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与发展,我国的涉外经济与贸易活动更加活跃,只有掌握了国际贸易的实务知识,才能在进出口业务活动中,正确贯彻我国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和经营意图,确保最佳经济效益,并且能按国际规范办事,使我们的基本做法能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
在我国加入“WTO”后,随着我国外贸经营权的进一步开放,我国对外贸人才的需求量是很大的,国际贸易实务流程是一门专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具体过程的学科,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金融、国际运输与保险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的运用。
国际贸易流程其交易过程、交易条件、贸易做法及所涉及的问题,都远比国内贸易复杂
具体表现:
①交易双方处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洽商交易和履约的过程中,涉及到各自不同的制度、政策措施、法律、惯例和习惯做法,情况错综复杂。稍有疏忽,就可能影响经济利益的顺利实现。
②国际贸易的中间环节多,涉及面广,除交易双方当事人外,还涉及商检、运输、保险、金融、车站、港口和海关等部门以及各种中间商和代理商。如果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整笔交易的正常进行,并有可能引起法律上的纠纷。另外,在国际贸易中,交易双方的成交量通常都比较大,而且交易的商品在运输过程中可能遭到各种自然灾害。

功效

编辑
外贸外贸

对外贸易不仅把商品生产发展很高的国家互相联系起来,而且通过对外贸易使生产发展水平低的国家和地区也加入到交换领域中来,使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深入到他们的经济生活中,使这些国家和民族的劳动产品日益具有商品和交换价值的性质,价值规律逐渐支配了他们的生产。随着各国的商品流通发展成为普遍的、全世界的商品流通,作为世界货币的黄金和白银的职能增长了。黄金和白银除去具有货币一般购买手段之外,还被用来作为国际支付、国际结算与国际信用的手段。随着黄金、白银变成世界货币,产生了形成商品世界价格的可能性。世界价格的形成,表示价值规律的作用扩大到世界市场,为各国商品的生产和交换条件进行比较建立了基础,促进了世界生产和贸易的发展。通过对外贸易,参与国际分工,节约社会劳动,不但使各国的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而且还可以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加速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实现。

基本术语

编辑
贸易依存度外贸

贸易依存度
贸易依存度亦称“外贸依存率”“外贸系数”。一国对贸易的依赖程度,一般用对外贸易额进出口总值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来表示。即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总额/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的变化意味着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所处地位的变化。贸易依存度还可以用贸易总额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来表示。贸易依存度=贸易总额/国民收入总额。外贸依存度分为出口依存度进口依存度。出口依存度=出口总额/国民生产总值;进口依存度=进口总额/国民生产总值。
价格竞争
价格竞争是依靠低廉的价格争取销路、占领市场、战胜竞争对手的一种竞争形式。当一国或企业与另一国或企业生产的产品在性能、效用、样式、装潢、提供的服务、生产者的信誉广告宣传等各方面都相同或无差异时,国家或企业只有以低于其竞争对手的价格销售产品,方能吸引住顾客,使自己的产品拥有市场。实际上,这种形式的竞争是很少见的,因为产品的有形和无形差别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这种竞争的效果。
非价格竞争
非价格竞争是指在产品的价格以外或销售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借助于产品有形和无形差异、销售服务、广告宣传及其它推销手段等非价格形式销售产品、参与市场竞争的一种竞争形式。由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商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单靠价格竞争很难取得超额利润。同时,生产力的提高,使消费结构发展显著变化。因而,非价格竞争就成为扩大商品销路的重要手段。其主要方法有:①采用新技术,提高管理水平,改进产品的质量、性能、包装和外观式样等。②提供优惠的售后服务。③通过广告宣传、商标、推销手段等造成公众的心理差异等。非价格竞争是垄断竞争的一种重要形式。
  Ex(PointofOrigin)(产地交货)
  FOB(FreeonBoard)(在运输工具上交货)
  FAS(FreeAlongSide)(在运输工具旁边交货)
  C&F(CostandFreight)(成本加运费
  CIF(Cost,InsuranceandFreight)(成本加保险费、运费)
  ExDock(NamedPortofImportation)(目的港码头交货

区别

编辑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

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区别
对外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商品、技术和服务的交换活动。因此,提到对外贸易时要指明特定的国家。如中国的对外贸易等;某些岛国如英国日本等也称对外贸易为海外贸易。
国际贸易亦称“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或货物、知识和服务)的交换。它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国际贸易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已发生,并随生产的发展而逐渐扩大。到资本主义社会,其规模空前扩大,具有世界性。

方式

编辑

●对等贸易:卖方承担向买方购买同等价值商品或劳务。
●展卖:在本国举办和参加国外举办的各种国际性博览会或集市,集中一段时间进行进出口贸易。
●加工贸易: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被称为“三来贸易”
●补偿贸易:我方先以赊购的形式,从国外进口机器设备和技术等,待投产后,用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偿还xxx的本金和利息。补偿贸易和加工贸易结合,通常称为“三来一补”。
●技术贸易:技术转让、技术引进。

作用

编辑

1.发展对外贸易,可以互通有无,调剂余缺,调节资源的优化配置。
2.发展对外贸易,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3.发展对外贸易,可以吸收和引进当代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
4.发展对外贸易,接受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和挑战,可以促进国内企业不断更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国际化水平。

形式

编辑

1、XX国际贸易(股份)有限公司
2、XX进出口贸易(股份)有限公司
3、XX对外贸易(股份)有限公司

基础

编辑

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基础是:建立外贸的生产基础。

目的

编辑
外贸外贸

对外贸易管制的目的

对外贸易管制是为了发展本国经济,保护本国经济利益。
对外贸易管制有时也是为了达到国家政治或军事目的。
各国实现对外贸易管制,也是为了实现国家职能。

特点

编辑

对外贸易管制的特点

贸易管制政策是一国对外政策的体现。
贸易管制会因时因势而变化。
对外贸易管制以实现国家对内对外政策目标为基本出发点。
对外贸易管制是国家管制。
对外贸易管制是政府的一种强制性行政管理行为。
对外贸易管制所涉及的法律制度属于强制性法律范畴。

资格

编辑
外贸外贸

1.取得进出口权   
2.准备货源   
3.商品检验   
4.申报出口   
5.办理国际运输   
6.通过银行收取国外客户支付的货款----一般是美金。  7.向外汇管理局申报   
8.向税务机关申报   
①外贸洽谈前期,制作形式发票用于报价、交易参考或客户申请进口许可等。   
②交易确认以后,制作外贸合同。   
③准备交货的时候,制作商业发票、装箱单、核销单、报关单,申请商检放行单等报关出口。   
④报关后海关退返核销单、报关单的收汇联与核销联等。   
⑤交货付运后,得到三证三副提单。   
⑥制作、申办、整理客户所需的全套单据,如发票、装箱单、商检证、产地证、受益人证明等等以收取货款。  7.凭收汇银行水单、核销单、报关单核销联等办理核销与退税。[1]

中国外贸市场现状

编辑

2014年,随着我国积极外贸政策的成效进一步凸显以及部分发达国家经济企稳复苏,一方面贸易环境将不断改善,贸易效率、国外需求或将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国内经济改革的转型调结构目标,对贸易制度、贸易方向和贸易内容进行了引导性调整,未来我国进出口贸易预期将不断改善。     

2013年以来,我国国内经济总体平稳运行,国际经济环境有所改善但仍不稳固。我国外贸在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在质量提升、效益提高、结构优化等方面也取得积极进展。

进出口低位企稳     

今年第1、2、3季度进出口值分别为9754.1亿美元、10220.2亿美元、10629.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3.5%、4.3%和6%。前三季度累计进出口总值3.0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7.7%。其中出口1.61万亿美元,增长8%;进口1.45万亿美元,增长7.3%;贸易顺差1694亿美元,扩大14.4%。其中,7、8月份外贸增速分别为7.8%、7.1%,9月份回落至3.3%。前三季度,我国出口价格总体下跌0.6%,进口价格总体下跌1.8%。价格条件指数为1.01,表明我国对外贸易条件有所改善,对外贸易效益有所提升。    

前三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9229.9亿美元,增长8%,占同期我出口总值的57.2%。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纺织品、服装、箱包、鞋类、玩具家具塑料制品)出口3380.5亿美元,增长10.4%。     

前三季度,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6162亿美元,同比增长7.8%,较去年同期上升1.9个百分点,占我国外贸总值的52.8%。一般贸易项下逆差272.3亿美元,收窄31.7%。加工贸易进出口9894.3亿美元,同比增长0.7%,同比增速放缓了1.5个百分点,占我国外贸总值的32.3%,比重回落2.2个百分点。加工贸易项下顺差2605.8亿美元,收窄6.6%。其中,加工贸易出口6250亿美元,下降0.9%;进口3644.3亿美元,增长3.6%。前三季度,我国进料加工进出口值占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的86.4%,较去年提升0.1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内销值252亿美元,相当于加工贸易出口规模的4%。加工贸易对外贸增长的贡献率,由2012年的42.4%提升至今年前三季度的127.8%。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比重回落      前三季度,我国对欧盟、美国和日本三大发达经济体合计进出口占同期进出口总值的33.2%,比重回落2.6个百分点。对东盟、智利、巴基斯坦等9个与我国签订有自贸协定的国家和地区合计进出口增长17%,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3.9%,比重提升1.1个百分点。其中,中欧双边贸易总值4085.7亿美元,下降0.8%,第三季度同比增长3.5%。中日双边贸易总值2290.8亿美元,下降7.9%。从今年7月份起,中日双边贸易月度进出口降幅连续3个月逐步收窄,其中出口增速在9月份转为正增长(1.5%),结束了自去年7月以来连续14个月我国对日出口同比下降的情况。前三季度,中美双边贸易总值3791亿美元,增长6.7%。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3223.6亿美元,增长11.6%;xxx与港双边贸易总值2973.9亿美元,增长25.6%。     

前三季度,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4031.5亿美元,占我国外贸总值的45.8%,比重回落3.4个百分点。相较于全国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体小幅增长0.3%,中西部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增长16.5%。民营企业进出口10190.5亿美元,增长23.3%,高出我国外贸总体增速15.6个百分点,占我国外贸总值的33.3%,比重提升4.2个百分点,对同期我国外贸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87.9%。国有企业进出口5571亿美元,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8.2%。     

前三季度,东部十省市(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等)进出口总值25820.9亿美元,增长7.1%,占我国外贸总值的84.4%。中西部地区进出口增长12.9%,高出我国外贸总体增速5.2个百分点,占外贸总值的11.3%,比重提升0.5个百分点。河南、江西、湖北和新疆等中西部省份出口增速分别为19.3%、18.3%、17.9%和14.7%,明显高于同期我国出口总体增速。     

外贸发展环境出现好转     

国际方面,全球经济增长继续缓慢复苏,并面临一定下行风险,主要包括: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美国近期财政不确定性增大,以及发达国家退出非常规货币政策可能导致全球资本流动波动加剧等。尽管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增速放缓,但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0月8日的《世界经济展望》中预测,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分别为2.9%和3.6%,较7月份的预测值分别下调0.3和0.2个百分点。从先行指标看,9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1.8%,较8月上升0.2个百分点。除欧元区小幅下降外,主要经济体制造业PMI均小幅回升。尽管全球制造业PMI继续小幅回升,但服务业PMI出现明显下降,导致全球综合PMI下降。全球服务业和制造业PMI近年历史走势趋同,且服务业波动更为剧烈并存在一定xxx性。因此,近期全球制造业和服务业PMI看似矛盾的变化趋势,将暗示全球经济增长动能衰减。最新发布的OECDxxx指标显示发达经济体增长前景有望进一步改善,新兴经济体增长呈现分化。     

国内方面,9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1.1%,比8月微升0.1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回升;也是连续12个月位于扩张区间,创17个月新高,显示制造业持续扩张但动能趋弱。从企业规模来看,中小型企业PMI仍位于收缩区间,小型企业PMI数值连续恶化,表明制造业的微观基础仍不牢固。分项指数中,生产、新订单、新出口订单、进口、材料库存、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等均出现回升,内外需有所改善。其中,成本攀升速度放缓与新订单增速趋缓、库存增加较慢一致,显示经济反弹动力趋缓。9月汇丰PMI终值50.2%,较8月微升0.1个百分点,也侧面印证了国内经济复苏动能减弱。9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LPI)升至5个月最高(53.3%),12个分项指数均保持在50%以上。其中,新订单指数较8月回升0.5个百分点至53.1%。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物流需求进一步增加,预示实体经济稳中向好。今年1~9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升2.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1%,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2%。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累计394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全社会用电量从3月份2%的增长稳步攀升至9月份的10.4%,宏观经济平稳运行。总体来看,当前中国经济基本面稳定,增长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和地区转型将继续发挥效应,劳动密集型产业依然具有全球竞争优势,国内对能源和资源品的需求持续增加,国内投资需求依然旺盛,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增长。     

外贸出口形势有所改善     

出口方面,外需温和改善的概率大,但弱势格局仍将持续。最近数月我国加工贸易顺差的同比增速持续向好,表明外需对国内经济的拉动仍处上行通道,出口改善趋势将延续。鉴于全球经济仍具不确定性、美联储暂缓退出QE后美元贬值、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近期持续升值,以及贸易“水分”推高去年4季度和今年1季度基数等因素,预计未来两个季度出口环比增速小幅改善,同比增速下行。     

进口方面,9月PMI分项指数中,产成品库存继续下降,主要原材料库存上升。这种“一降一升”的组合,显示企业补库存意愿增强。国内投资需求和补库存需求将支撑4季度我国进口稳定增长。在国内经济企稳回升背景下,进口将小幅回升,但企业补库存谨慎化以及大宗商品价格短期难有大幅上涨将限制进口增幅空间,预计4季度进口同比增速保持平稳。鉴于4季度历来是全年贸易顺差高点,预计4季度贸易顺差有所扩大。随着国内经济增速渐趋平稳,补库存结束,并且冬季建设开工减少,进口未来将有所下滑。    

在近中期全球经济金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和我国经济增长转型、增速转段的内外部作用下,预计2013年中国外贸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展望2014年,随着我国积极外贸政策的成效进一步凸显以及部分发达国家经济企稳复苏,一方面贸易环境将不断改善,贸易效率、国外需求或将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国内经济改革的转型调结构目标,对贸易制度、贸易方向和贸易内容进行了引导性调整,未来我国进出口贸易预期将不断改善。上海自贸区未来也将对地区乃至全国的外贸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相关行业报告《中国对外贸易市场发展态势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12-2016)》

中国外贸市场增长乏力原因探析

编辑

 临近年底,中国外贸数据再次牵动人心。       

11月19日,商务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要完成年初制定的全年外贸8%的增长目标难度较大。今年外贸发展形势依然严峻,外部需求乏力、综合成本攀升、国际竞争激烈等多方面压力尚未根本缓解。       

2013年仅剩不多的时间里,若出口不能实现突破性增长,将全年外贸增长拉回8%红线之上,中国外贸将连续第二年交上“不及格”答卷。11月8日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1—10月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3.4万亿美元,增长7.6%,与年初制定的8%增长目标仍有差距。       

入世10年来,中国外贸年均增长达到21.6%,外贸出口成为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然而去年受外需下滑影响,外贸增长从前一年的22.5%下滑至6.2%。进入2013年,外贸出口的月度增长数据不时在正负之间徘徊,外贸增速已不再是周期性的短暂下探,结构性调整依然在进行。       

多位外贸专家表示,即使未来外需好转,中国外贸出口也很难回到3年前20%的高增长,个位数的缓慢增长将成为中国外贸增长的新常态。劳动力优势以及入世红利逐渐消失,外贸增长需要新引擎。       

“圣诞季”出口乏力       

出口企业“圣诞订单”的平淡业绩,使得今年外贸实现“保8%”增长的目标变得愈发艰难。       

11月25日,电器连锁商百思买(Best Buy)在美国数州的门店前,有人支起了帐篷,排队等待感恩节的大减价。“1美元电视”、“低至2折”等打折促销,让美国这些年来“黑色星期五”(感恩节后xxx个星期五)的购物狂潮一年高过一年。感恩节后,圣诞、元旦接踵而来,欧美各国开始进入全年最热闹的“年终购物季”。       

大洋彼岸的购物热潮,牵动着中国的经济神经。按照往年惯例,打折季商品要在11月运抵欧美市场,9月、10月往往是中国企业接单出口的高峰期,尤其是今年上半年中国外贸形势堪忧,6月份外贸增速已经降至-2%,全年进出口能否实现8%增长的既定目标,下半年的“圣诞订单”至关重要。       

10月23日,第114届广交会二期开幕,二期的参展企业囊括了玩具、礼品、家居装饰等行业。展厅里硕大的圣诞、和蔼的圣诞老人、拉车的驯鹿,引来大批客商驻足,不少参展商希望在广交会上“打一场 仗”,一些上半年利润下滑过快的外贸企业,对于“圣诞订单”寄予了很大希望。       

然而几天下来,出口企业的热望开始冷却,近七成圣诞礼品企业今年接到的订单有所下滑。多年来,广交会一直保持20万人以上采购商的水平,今年减少至不足19万人,成交额与去年同期相比也下降了3%。       

自创立至今57年来,秋季广交会一直被视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每年的秋季广交会恰逢西方圣诞节消费高峰期前夕,其订货和成交情况,通常成为全国“圣诞季”出口走势的缩影。       

11月8日,海关总署数据显示,10月中国外贸出口增长仅5.6%,与去年11.6%的增长相比下降了6个百分点;而9月份,中国外贸出口增长-0.3%,与去年同期9.9%的增长形成鲜明对比。       

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现在很多企业只敢接短单、小单,出口额自然不高。年初签订合同时尚有5%的利润,但考虑到工资上涨、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等等因素,一年下来,到年底交货时很有可能就是负利了,这种情况下很多企业都不敢接长期订单,造成了“圣诞季”许多出口企业业绩平淡。       

沈丹阳表示,受人民币持续升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影响,广交会上企业接单信心不足,所接83.8%都是6个月以内的中小单。未来两个月乃至更长一段时间,中国外贸还将面临持续的、多方面的困难,要完成全年外贸8%的增速难度比较大。       

个位增长将成常态       

低于8%的个位数增长,或将成为未来中国外贸增长的新常态。中国外贸出口增速从3年前平均20%的高增长,降至如今的个位数,跨国公司将生产从中国向东南亚国家转移是主要原因之一。       

几年前,在越南北宁省小镇开一家xxx韩国烤肉店还是一件颇有风险的投资,而现在这里的韩式餐厅每天都挤满了韩国客人。2008年韩国三星宣布将在这里筹建年产1亿部规模的手机工厂,如今生产车间里工人24小时组装着“Galaxy S4”等最新款智能手机,其中90%用于出口。今年三星将在越南的出口目标从去年的127亿美元提高到165亿美元,并开始筹建在越南的第三家新工厂。       

此前,世界上约有一半的智能手机产自于中国,而2013年,预计仅三星在越南生产的智能手机产量就将占全球市场两成份额。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2013年外资企业将出口生产基地从xxx向东南亚国家转移的速度超出预期。       

沈丹阳表示,今年1—8月,中国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占美国、日本、欧盟市场份额分别为46.8%、66.4%和42.9%(1—7月),比2012年同期分别下滑0.7、1.7和1.8个百分点,产业和订单对外转移加快是未来中国外贸增长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       

虽然大规模的外商撤资并未发生,1—10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仍然保持了稳定增长,但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北亚地区中心总代表均表示,近期外商在华新增制造业投资,已经从将中国作为生产出口基地,转为关注中国本地市场,产品本地研发、本地生产、本地销售的“本地化”策略不断加强。原本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建立出口生产基地、产品出口欧美的企业正在撤离中国。       

三星、丰田、日产等在华外资从“出口”转“内销”,已经开始在宏观上影响中国的外贸增长,11月21日海关总署数据显示,1—10月中国外资出口增长仅1.4%,远远低于同期外贸出口7.8%的增长率。       

长期以来,外资企业出口占中国出口额的半壁江山,2013年外资出口失速显然拖累了中国外贸的整体增长。与中国外贸的萧条相反,越南工贸部数据显示,今年1—11月越南出口总额约1199.7亿美元,同比增长15.1%,仅前8个月越南对美贸易顺差就高达116.8亿美元。       

越南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裴辉煌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越南出口快速增长、对美顺差xxx的原因,在于外资企业在越投资的快速增长,现在约有100个国家和地区在越南进行投资,这些外资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出口额。跨国公司将生产出口基地从中国向越南等国转移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越南也在积极与全球各国谈判签署自由贸易协定,降低越南到各国的出口关税,促进外商在越建立生产出口基地。       

外资转移的速度超出预期,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张斌近期研究表示,中国出口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的出口市场份额增速下降,而非外需乏力。10%左右的出口增速可能成为未来出口增速的中位数。       

民企出口或成外贸增长新引擎       

入世10年来,中国迅速融入全球跨国公司产业链,外贸出口攀高至年均20%的水平,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然而在酒均看来,“现在中国已经到了一个微妙的转折点”。劳动力优势以及入世红利逐渐消失,外贸增长需要新引擎。       

数据显示,民营企业出口有望成为推动外贸增长的新引擎。在海关总署进出口企业性质统计中,仍然将民营企业出口简单归纳为除国有、外资外的“其他企业”,然而其1—10月出口额增长达到20.2%,明显高于1—10月中国外贸出口7.8%的平均水平。       

民营出口企业中多数为中小型企业,出口方式灵活。例如Google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利用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的方式,可以跳过层层采购商、批发商,直接将货物从生产者送到消费者手中,缩短贸易环节,xxx降低成本,企业利润率一般可以从传统出口企业的5%上升至56%。       

Google公司预测,2016年全球电子商务零售总额规模与2012年相比将会翻番,同时在线支付、物流等基础设施也会得到改进,全球的消费者与生产者将更多地通过网络平台被联系到一起,例如现今中国外贸增长不断下滑,但“buy from china”这一关键词在全球买家一端的搜索量每年以50%的速度增长。       

缩短贸易环节、降低成本是大多民营企业从事外贸的思路。周德文表示,最近一段时间,民营出口企业利用电子商务的方式做外贸,甚至直接到出口国投资,在当地进行生产的民营企业已经越来越多。       

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秘书长岳建忠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近期许多重型机械行业企业一改设备出口的模式,在东南亚国家直接投资建立工厂,在本地进行生产,产品不仅在当地销售,还进口回中国。为此协会已经在东南亚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办事处,为投资当地的中国企业服务。       

然而这一过程中,一些民营企业反映,在产品进口回中国过程中遇到多方阻力。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林桂军表示,此前30年,中国一直实行类似进口替代战略,进口、出口政策实际是二元的,鼓励出口、抑制进口,这在当时促进了中国外贸的发展,然而现在我们应当重新思考、重新定位未来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贸易政策,这意味着整体思路的转变。中国应当切实降低进口关税,这样进口产品在生产端才能实现规模效应,降低中国的生产成本,以在相当程度上抵消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影响,促进外贸发展。

外贸发展面临的挑战

编辑

  11日,商务部发布《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1年秋季)》。据华诚金属在线了解,2012年,中国外贸保持平稳发展具有一定基础和有利条件,但是制约外贸稳定发展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2012年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来自于日趋复杂的外部环境。   

从外部看,世界经济有望延续复苏态势,但下行风险增大。从目前情况看,2012年世界经济有望延续复苏态势,只要不出现大的外部冲击,再度出现危机或“二次衰退”属小概率事件。但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已历时三年,其深层次影响还在不断显露,旧疾未愈,又添新伤,更加凸显了复苏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世界经济增速可能长期低位徘徊,面临下行的严重风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将2012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从4.5%下调至4.0%。2012年世界经济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主要有:   

一、欧洲主权债务风险上升

       欧洲问题国家债务规模xxx,目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正在从希腊等边缘国家向意大利、西班牙等核心国家扩散,从公共财政领域向银行体系扩散,市场信心极其脆弱,引发金融市场持续大幅震荡。各成员国债务链相互交织、经济联系紧密,危机加深并拖累银行系统和实体经济的可能性上升。随着部分国家主权债务陆续进入偿还高峰期,如果不能及时出台有效的救助措施,一旦欧洲银行业风险集中爆发,必将对世界经济金融体系产生新的重大冲击。   

二、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依然不足

      从目前情况看,世界经济复苏动力比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有所恢复,但总体呈现政策支撑效应减弱、传统增长动力仍较疲弱、新增长动力尚未形成的格局。主要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居高难下,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消费投资需求疲弱,以技术创新为代表的新增长点尚未形成。财政金融政策空间已十分有限,为应对债务问题而采取的财政紧缩政策会削弱经济增长动力,“流动性陷阱”导致扩张性货币政策有效性受到制约。新兴经济体则面临通胀上升和经济增速回落的双重压力。   

三、全球性通胀压力短期内难以缓解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主要经济体相继实行超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严重过剩,全球性通胀压力持续加大。今年以来,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价格“高烧不退”,发达经济体通胀水平持续整体走高。9月越南、印度、巴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上涨22.4%、9.7%、7.3%;美国、英国分别上升3.9%和5.2%,欧元区连续十个月超过欧洲央行设定的2%调控目标。目前,主要发达国家普遍强化宽松货币政策。英国已经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欧洲央行维持低利率并将重启长期再融资操作,美国宣布将低利率水平维持到2013年中期,并推出4000亿美元规模的扭曲操作。土耳其、巴西等部分新兴国家货币政策也从抑通胀向促增长转变。未来一段时期,国际资本大规模无序流动风险增大,大宗商品市场可能频繁大幅震荡,全球通胀形势不容乐观。   

四、非经济因素干扰不断增多

      国际金融危机阴霾不散可能进一步影响相关国家社会稳定,一些国家通胀、失业、社保等问题和两极分化加剧相互叠加,可能导致政局不稳、社会矛盾冲突加剧,各种风险触发点增多,都可能对世界经济产生难以预料的冲击。去年以来,英国、德国、希腊、法国、泰国等多个国家爆发大规模群众抗议示威或骚乱。近期,旨在声讨金融制度偏袒权贵和富人的“占领华尔街”示威游行,短短两个月已蔓延至四大洲1500多个城市。此外,中东地区局势动荡仍在持续,直接影响全球石油稳定供应。  

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和下行风险增加,势必对中国外贸稳定发展带来诸多风险和挑战。   

一是国际市场需求不振。世界经济复苏步伐放缓,补库存效应减弱,明年外需有可能继续萎缩。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消费者对未来经济前景的悲观情绪持续恶化。据信托网报道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从年初70左右一路下跌至9月份的45.4。欧盟迫于主权债务危机,各成员国不得不紧缩财政,既制约经济复苏,又将不可避免影响社保、养老等福利支出,削弱消费者支出意愿。9月份欧盟消费者信心指数为负19.1,为25个月来新低。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也将抑制需求增长,制约中国企业进一步开拓新市场。今年前9个月,巴西进口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9.7个百分点。   

二是融资难度增大加剧外需萎缩风险。欧洲银行系统受主权债务危机牵累陷入困境,各家银行纷纷收缩业务范围、降低风险忍耐度,造成信贷银根紧张、融资输血功能受阻,贸易融资深受影响,加大外需萎缩风险。美国银行业也远没有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经济增速放缓减少了xxx需求,低利率降低了投资回报,市场波动加剧增加了投资风险,加强监管抬高了经营成本,经营压力越来越大。金融系统不稳定将是影响未来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变数。   

三是经贸摩擦形势更加严峻。尽管今年以来针对我国的贸易救济案件数量和案值有所下降,但摩擦强度不减,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措施屡遭滥用,政策性和体制性摩擦更加突出。部分发达国家经济衰退与选举政治周期叠加,经贸问题政治化倾向明显,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再次抬头。形形色色的“中国责任论”层出不穷,要求中国承担超出自身承受能力的国际责任。   

四是非经济因素可能对中国外贸发展带来难以预料的冲击。中东局势动荡对中国企业开拓中东市场以及稳定石油供应的影响仍不容忽视。近年来全球重大自然灾害频发,不排除个别国家发生重大的自然灾害,从而影响其与中国的双边贸易。此外,“占领华尔街”运动的走向仍不确定,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这一运动对我国经济乃至外贸的影响要密切关注。   

从国内看,保持我国外贸平稳发展既具备一定基础和有利条件,也面临成本上升等压力。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内在优势和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必将对中国外贸发展形成强有力支撑,最终利民利得财富的增长。同时,我国外贸传统比较优势依然存在,新的竞争优势逐步形成,市场多元化战略稳步推进,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成长,特别是经过国际金融危机的磨练和洗礼,抵御风险、拓展市场和创新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但是,国内一些制约外贸发展的长期矛盾和短期问题叠加,外贸企业经营压力明显增加。劳动力工资、原材料价格、人民币汇率、xxx利息、厂房租金等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外贸企业的价格优势,挤占了企业利润,致使外贸企业尤其是小微型外贸企业不堪重负。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导致有单不敢接、不愿接,也将加大结构调整难度。商务部重点联系企业出口利润指数由今年4月份的106.9降至9月份的101.2。利润下降导致企业技改、研发、品牌等环节投入不足。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2012年中国对外贸易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比2011年可能有所回落。在国内能源资源需求不断增加、扩大进口政策支持和国际大宗商[2]品价格高位震荡等因素共同作用下,进口增长有望继续快于出口,贸易平衡状况将进一步改善。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中国对外贸易将继续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努力克服外部环境变化的不利影响,保持进出口稳定增长;注重调整进出口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和地区结构,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增强外贸可持续发展能力;坚定不移地扩大进口,为企业扩大进口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继续为全球贸易平衡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内容由匿名用户提供,本内容不代表vi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vibaike.com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baike.com/3357/

(10)
词条目录
  1. 定义
  2. 组成
  3. 背景
  4. 功效
  5. 基本术语
  6. 区别
  7. 方式
  8. 作用
  9. 形式
  10. 基础
  11. 目的
  12. 特点
  13. 资格
  14. 中国外贸市场现状
  15. 中国外贸市场增长乏力原因探析
  16. 外贸发展面临的挑战
  17. 一、欧洲主权债务风险上升
  18. 二、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依然不足
  19. 三、全球性通胀压力短期内难以缓解
  20. 四、非经济因素干扰不断增多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