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
编辑因此,珠海建县时,由于这一地区位于珠江出海之处,故称之为“珠海”。珠海大部分地区原属中山县,1953年从中山、东莞、宝安县划出一部分沿海地区和岛屿设立珠海县,县城设在今唐家镇。1958年珠海县归并于中山县,1961年恢复珠海县建制,县城改设于香洲。197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为省辖市。1983年,斗门县划入珠海市。
珠海经济特区成立于1980年8月,当时特区面积只有6.81平方千米,以后经两次调整,1989年4月5日特区面积扩大到121平方千米。截止2010年珠海市下辖香洲区、金湾区、斗门区(原斗门县)、横琴新区,面积7653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65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000平方公里,“珠海渔女”是珠海的标志;珠海的市花、市树、市鸟分别为:勒杜鹃,艳紫荆,海鸥。2012年度城市科学发展指数排名发布,珠海居第九。
历史沿革
编辑1958年10月各乡成立人民公社,不久全县成为一个大公社。
1959年3月并入中山县。8月,成立珠海工委。1961年4月,恢复珠海县建制,县址设在香洲。
1979年3月5日,珠海县改为省辖市建制。1980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批准,在珠海设立经济特区。特区面积先是6.81平方公里,1983年扩大为15.16平方公里,1988年扩大到121平方公里。
1983年5月,斗门县划归珠海市辖。
1984年6月,在原珠海县范围管辖区域设立香洲区,为县一级建制。以后珠海境内由广东省管辖的红旗、平沙农场划归珠海。珠海市行政管理范围包括香洲区、斗门县和三灶、万山、平沙、红旗、淇澳、珠梅港、横琴六个管理区。1989年4月5日,珠海经济特区面积调整为121平方公里。
2009年,横琴纳入珠海经济特区范围,珠海经济特区总面积扩大为227.46平方公里。
2010年8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将珠海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珠海全市,特区扩容从2010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自然环境
编辑地理:珠海市区内陆部分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多样,以平原(占25.5%)、丘陵(占58.68%)为主,兼有低山、滩涂等。地势平缓,倚山临海,海域辽阔,百岛蹲伏,有奇峰异石和秀美的海湾、沙滩。内陆由凤凰山、将军山两大山系的山地丘陵及海岸、平原所构成。xxx的海岛是三灶岛,面积约78平方公里。陆上山地、丘陵、台地、平原,为纵横交错的水网分划。滨海冲积平原由西江和北江冲积物聚成。珠江口外海滨滩涂辽阔,水下滩地向岸外缓慢坡降。海岸线、岛岸线长690公里。内陆最高的凤凰山,海拔437米,海岛多在海拔100米以上。最高峰是二洲岛上的凤凰山,海拔437米。主要矿产资源有水晶、铁、钨、锡、锰、钾长石、优质石英砂。自然土壤有赤红壤、石质土、滨海沙土、盐渍沼泽土等。主要河流有磨刀门、金星门、坭湾门、鸡啼门、虎跳门、前山水道、湾仔澳门河段、南水沥等,总长135公里。
气候:珠海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常受南亚热带季候风侵袭,多雷雨。年平均气温22.3℃,最低气温2.5℃。年降雨量为1770-2300毫米,4月至9月盛行东南季风,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5%;10月至次年3月盛行东北季风,为旱季。 珠海大气的年平均相对湿度是79%。每年初春时节,细雨连绵,空气相对湿度较大,有时可达到xxx。 珠海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是台风和暴雨,个别年份冬季受寒潮低温影响。台风出现的时间多在6月至10月,年平均4次左右。严重影响珠海市的台风平均每年1次,暴雨有5次左右。
土壤:可分为三大类:水稻土、自然土壤(包括赤红壤、滨海沙土和滩涂)、旱地土壤(包括早坡地、堆叠土、菜园土和滨海砂地)。水稻土是在各种自然土壤、早地土壤等起源土壤的基础上,经人工长期水耕熟化、改土培肥而成的一种人为土壤,是珠海市最主要的农耕地,面积846238亩,广泛分布于珠海市区、县的各种地貌类型的土地上。分布较为集中的是前山河、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等河流出海的河口三角洲平原以及丘陵山地的宽谷盆地等冲积洪积平原地区,按行政区统计,水稻土以金鼎、前山、南屏、小林等镇(区)分布面积较大。
地貌:根据地貌的形态、成因、物质组成和年龄,全市地貌分为5大类17种。
1、地层,珠海市露出地层较简单,除广泛发育第四系外,在东北部和中西部零星出露有古生代的寒武系、泥盆系和中生代的侏罗系,面积共759.09平方公里,占全市陆地面积的57.95%。其主要特征如下:下寒武统八村群(clb)为一套浅海类复理石碎屑岩建造,主要由变质的砂岩、粉砂岩、页岩和少量炭质页岩组成,含腕足类、头足类等化石。中泥盆统桂头群(D2G)为一套滨海或浅海相碎屑岩建造,由石英砾岩、含砾砂岩和砂岩组成,含植、动物化石。其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下侏罗统兰塘群(Jlin)为一套浅海相砂泥质碎屑岩建造,主要由砾岩、砂岩和页岩组成,与下伏地岩为不整合接触。中侏罗统百足山群(J1HN)为一套内陆山间湖泊相碎屑岩建造,主要由石英砾岩、砂岩和页岩组成,由下而上沉积物变细,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第四系(Q)分布面积为704.62平方公里。按成因类型可分为残积层、冲洪积层、冲积海积层、海积层及人工填土。
2、构造,在构造体系上,大陆部分属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中次级紫金一博罗断裂带和莲花山断裂带的西南段,并被北西向的西江断裂分割成梯形断块;岛屿部分属北东向的万山隆起带。东南和西北两侧,分别与珠江口大型新生代沉积盆地和陆地上的珠江三角洲盆地相邻。全市地壳经历了长期复杂的构造变动。主要有加里东、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四期,其中以燕山运动最为强烈,影响范围最广,以褶皱、断裂构造发育和岩浆活动强烈为特征。主要褶皱有环沙向斜、南山向斜、三灶向斜、荷包单斜、北尖单斜和大魃倒转褶皱。主要断裂构造的北东、北西和近东西向三组。这三组断裂形成不同,规模各异,其中以北东向最明显,北西向次之。北东向断裂有五桂山南麓断裂、平沙断裂、南屏断裂;北北东向断裂有山塘一那洲断裂、南屏一唐家断裂、深井断裂、鱼弄断裂和高栏断裂;北西向断裂有西江断裂、翠微断裂、牛头一隘洲断裂;近东西一北东东向裂有洲仔断裂、三灶中断裂和海区断裂。而海区断裂根据生力测量、节量发育情况、岛链与水深线走向等资料综合分析,可分出桂山一横琴一三灶和担杆一三门两个东西向断裂带。 此外,依据综合分析,在海区仍可划出桂山一荷包南、外伶仃一万山和担杆一佳蓬三个北东东向断裂带,这三个断裂带与珠江口含油盆地的展布方向一致,推测它们是在同一构造机制作用下发育形成的。现阶段的地壳运动基本上以上升运动为主要趋势,并伴有断块差异性的升降运动,即断隆区持续间歇上隆,而断陷盆地持续下降,珠海市新构造运动仍很活跃,表现在西南和东北部均有高热温泉分布,中部又有多处地热异常,还有少量小震活动。
3、侵入岩,中生代时期珠海地区岩浆活动极为剧烈,燕山期酸性岩浆岩分布很广,出露面积达550.78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42.05%。其可分出二、三、四、五期侵入岩。燕山二期侵入岩以花岗闪长岩和石英闪长岩为主,主要矿物为长石(60%—70%)、石英(25%),岩石性脆,易于风化。前者分布于前山、莲塘、桂山岛、大蜘洲岛及担杆岛,后者见于银坑。燕山三期侵入岩主要为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呈岩株及岩基产出,分布最广,计有唐家、吉大、湾仔、斗门、南水等岩体,较大的岩体内可见过渡相和边缘相。中心相岩石的主要矿物为长石(60%)、石英(30%),岩石易风化。燕山四期侵入岩主要为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分布于白沙岭、凤凰山、鸭贯门山,多呈小岩株产出要矿物为长石(70%)、石英(25%),岩性坚硬,不易风化。燕山五期侵入岩以花岗斑岩为主,分布于北部厂头岗、乌猪岛,呈小岩株、岩墙、岩脉产出。
4、工程地质,根据岩性及物理力学资料,境内可划分为4个工程地质岩类、7个工程地质岩组及10个亚岩组。
自然资源
编辑动植物资源
1、野生动物资源
珠海全市主要野生经济动物有169种,分隶于4纲28目61科。在低山丘陵区有猕猴、野猪、赤麂、南狐、大灵猫、小灵猫、豹猫、水獭、鼬獾、红颊獾、穿山甲、赤腹松鼠、豪猪及各种鼠类。
其中猕猴近20群(约2000多只)生存在担杆岛、大忙岛、二洲岛和外伶仃岛上。在三灶生活着几十头野猪、小灵猫、豹猫、水獭等。
鸟类有八声杜鹃、鹎类、暗灰鹃鸩、喜鹊、黑卷尾、白腹、姬鹘、画眉、黑脸嗓眉、柳莺、褐翅鸦鹃,以及班鸠、鹧鸪、八哥和一些猛禽类。
蛇类和龟鳖类也较丰富。在万山岛上发现红领绿鹦鹉珍稀动物。在平原耕作区有各种鼠类、蛇类、两栖类,鸟类有珠颈班鸠、八哥、麻雀、棕背伯劳、雨燕、翠鸟、鹎属鸟类、火尾缝叶莺、大山雀等。繁殖最多的候鸟是黄胸oq(禾花雀)。在海滩、沼泽区有白胸苦恶鸟、绿鹭、苍鹭、池鹭、白鹭等在夏季常见,冬天常见成千上万的鹜、鹘类。滩地外缘水面上有斑咀鹈鹕、野鸭及白骨顶等水鸟。
2、水产资源
在本区海域中,水产资源丰富。鱼类品种繁多,具有捕捞价值的鱼类近200种,在海洋捕捞中常见的主要经济鱼类70多种。有:灰星鲨(沉水鲨)、中华青鳞(青鳞)、金色小沙丁(横泽)、鲥鱼(三黎)、斑鲽(黄鱼)、鳓鱼(曹白)、黄鲫(黄雀)、七丝鲚(马齐)、马条蛇鲻(九棍、沙丁)、海鲶(赤鱼)、海鳗(山蟮)、四指鲅(马鲅)、短尾大眼鲷(大眼鸡、目连)、兰园(池鱼)、乌鲳(黑鲳)、头梅童鱼(黄皮、狮头)、大黄鱼(黄花)、娩鱼(敏鱼)、印度百姑鱼(或鱼)、金钱鱼(红三)、断斑石鲈(头鲈)、鲤鲥鱼(石或)、黄带鲱鲤(红线)、带鱼(牙带)、康氏马鲛(马鲛)、中国鲳(白鲳)、刺鲳(南鲳)、印度双鳍鲳(又尾鲳)、扁舵鲣(杜仲)、狼段虎鱼(g鱼)、黄鳍马面(羊鱼)、中华乌塘蚌(乌鱼)、舌鳎(龙利)、红眼鲈(盲螬)、鳐(甫鱼)、公鱼仔、海河等。甲壳类有:墨吉对虾、近绿新对虾、周氏新对虾、斑节对虾、日本对虾、刀额新对虾、龙虾、毛虾(银虾)以及锯缘青蟹、梭子蟹(化蟹)等。贝类有:近江牡蛎(蚝)、翡翠贻贝(青口螺、淡菜)、坭蚶(蚶)、毛蚶(六蚶)、文蚶(沙螺)、扇贝、鲍(鲍鱼)、兰蛤(白蚬)、乌贼(墨鱼)、日本抡乌贼(鱿鱼)、章鱼(八爪)等。
藻类有广东紫菜、石花菜、江蓠、马尾藻、虎苔、鹅掌菜等。地理环境优越,海区底质多泥沙,底开平坦,水质肥沃,是各种鱼类繁殖、生长、索饵、洄游、栖息的优良场所,形成不同渔场的渔汛。鱼汛期长可以常年作业,既可捕捞又能养殖。1988年后,鱼类资源逐步减少。海区鱼种虽多,但种群生物量不大,捕捞量增长过快,近海捕捞强度超过水产资源的再生能力,加上珠江口污染,致使经济鱼类资源严重减少,捕捞下降,传统的大宗池鱼种群已经枯竭,不成渔讯。有的近海区已无鱼可捕。
3、植物资源
珠海市植被主要组成种类有556种,分别隶属于145科385属。其中以热带性属种较多,常见的大戟科、桑科、棕榈科、桃金娘科、茜草科、梧桐科、豆科、五加科、杜英科、野牡丹科、茶科、芸香科、五桠果科常绿针叶林有马尾松一桃金娘、岗松一芒萁群落和马尾松一岗松、桃金娘一鹧鸪草群落等。
(一)自然植被
常绿季雨林有黄桐、胭脂、假苹婆、鸭脚木群落和猴耳环、降真香、亮叶杜英一棕竹群落。季风性常绿阔叶林有蕈树、大头茶、春花群落。诲滩红树林即滨海盐渍红树林有秋茄树群落和桐花树群落,科目10多种,1966--1971年,在大、小横琴岛之间的中心沟,因围垦造田,毁掉3000多亩红树林。建市后,随着多年的大量围垦建设,沿海滩涂的红树林资源又受到严重破坏,成片保存的已经不多。只有淇澳岛大围湾红树林资源保护较好,扩种红树林86.71公顷。种类十分丰富,有秋茄、木榄、海漆等13个品种;在红树林上栖息的有白鹭、池鹭、灰鸩等120多种鸟类,数量达1万多只。竹林有托竹群落和黄竹仔群落。常绿灌丛有豺皮樟、桃金娘、降真香、虎皮楠、春花群落。草丛有五节芒、野古草、纤毛鸭咀草群落,鹧鸪草、蜈蚣草群落和野古草、野香茅、纤毛鸭咀草群落。灌草丛有桃金娘、岗松一芒萁群落和桃金娘一鳞莎草、鹧鸪草群落。砂生草丛有厚藤、白背荆、鬣刺、绢毛飘拂草群落和露兜勒、仙人掌群落。湿性草丛有短叶茳芏群落和芦苇群落。
(二)人工植被
防护林有木麻黄群落,中国台湾相思群落和水松群落。经济林(园)有荔枝园和柑桔园;香蕉、大蕉群落和蒲葵群;龙眼、梨、梅、桃、李、黄皮、番荔枝等果树零星分布。此外,在湾仔种植花卉。大田作物有甘蔗群落和水稻、花生群落。 旱地作物有番薯、木薯、花生群落。1990年,作为园林观赏植物引用的种类达81种,如香港木兰、文珠兰、黄杨、墨兰、吊钟等。
4、海洋海岛资源
珠海市海区面积为6135公里,分布有群岛2个、列岛8个,大小岛屿共147个,岛屿岸线总长543.01公里,面积为236,93平方公里。海岛数量居全省各县、市xxx位。东起担杆岛,西至杜仔岛,南起平洲岛,北至淇澳岛。有127个小岛的面积小于2平方公里,2--10平方公里的岛屿有11个(直湾、北尖、外伶仃、内伶仃、横沥、小万、大万、白沥、二洲、东澳、横山等),大于10平方公里的岛屿有8个(担杆、淇澳、横琴、三灶、桂山、、南水、高栏、荷包)。
按照岛屿的成因,珠海海岛属大陆岛和冲积岛,其中属大陆岛类型的占绝大多数,占海岛总数的90%以上。珠海海岛热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介于22--23℃。海岛上有被称为“海上森林”的红树林,岛上有杜鹃、棕竹、龙船花、猕猴桃等50多种野生观赏植物。各岛鸟类102种,为华南地区511种的五分之一。其中外伶仃岛、二洲岛、大忙岛和担杆岛为广东省临濒动物保护区。
5、水资源
(一)地表水资源
珠海市河流主要为西江的出海水道:磨刀门水道、鸡啼门水道、虎跳跳门水道和前山水道。在丘陵山地和岛屿上,尚有一些山溪河流:斗门河溪、大赤坎河、飞沙河、南溪河、鸡山河及神前河。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1987.6毫米,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15.0654亿立方米,平均每人拥有水量3660立方米,每亩耕地平均水量2662立方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西江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三大口门经珠海市出海,总径流量达1018.3亿立方米,且径流量稳定。珠海市大部分沙田区都利用过境河流引水灌溉,兴建的珠海对澳门供水工程也是从磨刀门引水。
地下水类型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全市松散岩类孔隙水淡水分布区的渗入量为54596吨/日,总渗入量1992.8万吨/年。全市基岩裂隙水天然资源年总量为15077万吨,年平均资源为413068.5吨/日,枯季资源为258597.9吨/日。
交通状况
编辑航运设施
珠海金湾国际机场位于珠海西区三灶岛西南端,三面环海,净空良好,距市区约35公里。机场严格按照国际一级民用机场标准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和施工,其跑道、候机楼、通讯航系统、供油和安全等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机场由“珠港机场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和运作,开通飞往全国30多个城市的航线。珠海机场每一个航班到达都会有一班车到市区。
2013年1月10日,珠港机场管理有限公司对外通报,经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准,即日开始,原珠海三灶机场正式更名为珠海金湾机场(简称珠海机场)。
海运设施
高栏港总投资十八点八六亿元人民币,占地五十七万平方米、岸线八百二十四米,年设计吞吐能力八十万TEU(标准箱)的两个五万吨泊位的高栏港集装箱码头工程,是珠海港控股集团与和黄三角洲港口继成功合作经营九洲港货柜码头、高栏港件杂货码头后又一大型合作项目。
珠海九洲港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口西岸、毗邻港澳,与澳门陆地相连,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珠海经济特区连接海内外的桥梁与枢纽。也是全国沿海xxx的港口客运站之一。
九洲港至香港航线,每天往返28个航班;九洲港至深圳蛇口航线,每天往返46个航班;澳门环岛游航线,每天5个航班;浪漫海上夜游航线,每晚2个航班;还有九洲港至珠海东区海岛游。
铁路设施
广珠铁路一条拟建纵贯珠三角西岸的铁路,连接广州、佛山、江门、珠海四市,线路全长186.23公里,并将以货运为主。广州铁路集团的子公司广珠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于2007年1月正式在珠海挂牌成立。
广珠城际轨道交通广珠城际轨道交通是珠三角轨道交通网的主轴线之一,于2005年12月18日正式动工,工程全线总长143公里,其中广州至珠海主线长117公里,小榄至新会支线长约26公里。主线北起广州市新广州站(广州南站),直达珠海核心拱北站。
陆路设施
港珠澳大桥珠海的高速共分为京珠、西部沿海高速、江珠高速,其中京珠高速只有下栅一个入口,沿海高速的入口有好几处,主要分布在:界涌入口,南屏入口,湖心路口入口,斗门入口,港湾大道入口,这些入口都和京珠、江珠进行了连接,其中西部沿海高速的最快入口在南屏,也是直接上西部沿海高速。
港珠澳大桥港珠澳大桥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是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香港口岸、珠海口岸、澳门口岸、香港接线以及珠海接线。大桥主体工程采用桥隧组合方式,大桥主体工程全长约29.6公里,海底隧道长约6余公里。
公交设施
公交车:珠海市区公交车绝大部分线路实施无人售票,不设找赎,乘客自备零钱,上车投币。市内坐车一般为2元,并有分段收费的公交线路,车上语音系统以普通话、粤语双语报站,部分车辆加设英语。
出租车:珠海市区出租车(的士)都为绿色车身,西区(斗门区、金湾区)为深蓝色,机场运输(含金湾区部分)为黄色。市区的士起步价:起步10元3公里(帕萨特的士起步价为12元3公里),3公里后每公里2.4元,12:00PM后为13元
西区、机场的士起步价:起步10元3公里,3公里后每公里2.2元。
公路设施
十字门商务区珠海高速公路发达,每天有多班豪华巴士往返于省内外,从珠海到广州的高速公路非常方便,车程在1个多小时。珠海市内主要有4个长途汽车客运站,分别为:珠海长途客运站、斗门长途客运站、歧关长途客运站以及拱北长途客运站。珠海长途客运站位于香洲紫荆路59号,是珠海xxx的国营长途客运站,这里交通方便,旁边就是市区公共巴士站。
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巨大桥梁,于2009年12月15日开工,港珠澳大桥,以公路桥的形式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整个大桥将按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时速每小时100公里。
旅游
编辑旅游景点
珠海自然环境优美,山清水秀,海域广阔,有一百多个海岛,素有“百岛之市”美称。城市规划和建设独具匠心,突出旅游意识,自然和谐,优雅别致,极富海滨花园情调和现代气息。1991年,珠海以整体城市形象为景观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
旅游景点:珠海圆明新园、珠海渔女、梅溪牌坊、澳门环岛游、珠海御温泉度假村、珍珠乐园、东澳岛、竹仙洞、珠海海泉湾度假城、外伶仃岛、珠海博物馆(九洲城)、白莲洞公园、飞沙滩、沙湾古遗址、拉塔石炮台、珠海石景山、白藤湖、斗门御温泉、珠海鳄鱼岛、珠海农科奇观、石博园、黄杨金台寺、珠海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亚马逊部落、石溪摩崖石刻群、宝镜湾摩崖石刻画、九洲岛、淇澳岛、苏兆征故居、珠海梦幻水城、苏曼殊故居、四大佛山、荷包岛度假村、桂山岛、金海滩、珠海国际赛车场、凤凰山自然保护区、中山亭、梦幻水城、高栏岛岩画、唐家共乐园、罗浮山黄龙观、珠海烈士陵园、担杆岛、西枕湾、情侣路、黄杨山、庙湾岛、银沙滩。
内容由匿名用户提供,本内容不代表vi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vibaike.com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baike.com/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