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饶河农场位于省东北部三江平原饶河县境内,东经133.56°、北纬47.06°,南依完达山脉,北靠挠力河与胜利农场,东临乌苏里江,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边境线长36公里,农场土地总面积696平方公里,总人口1.2万人,辖9个农业管理区。农场拥有耕地2.8万公顷,林地2万公顷,水面0.4万公顷,场域林地覆盖率为 29%。农场地处世界仅有四条未经工业污染河流之一的乌苏里江流域,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自然,1997年被欧盟有机食品组织认定为有机食品,1998年被国家批准为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建设试点区。饶河农场
历史沿革
1964年3月,将原八五九农场的畜牧场、二分场及八五九农场西通分场和富饶农场与人民插花地带的3个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队合并而建立,组建国营饶河农场。
1968年6月,组建生产建设兵团,随将军部队第2军第三师二十二团番号编为第三师第二十二团,简称二十二团。
1976年2月,撤销生产建设兵团,恢复农场体制,场部所在地欣城,因西靠矢山,故更名为万山红农场。
1978年,恢复饶河农场名称。
相关资料
1954-1956年期间,第2军军长,亲率10万大军在北大荒屯垦戍边、垦荒建场,为国家提供短缺的粮食。为了尊重部队指战员的感情和意愿,上级同意以部队番号命名所建的农场,他们是:八五0农场、八五一农场、八五二农场、八五三农场,直至八五一一农场,形成一个农场群。
统计表明,从1957年到1966年,在将军率领下,经过解放业复员官兵和垦区职工共同奋斗,北大荒的农场经济取得了大发展,耕地面积由1956年的457万亩增加到1370万亩。在纵横千里的黑土地上。建起了一大批国营农场,形成了庞大的农场群。这些农场大部分是以生产粮食和大豆为主的机械化农场。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荒凉的北大荒,变成了富饶的北大仓。
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彩色宽银幕影片《北大荒人》,真实记录了北大荒人在那个年代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和奉献,在全国引起了巨大震动。
饶河农场,自1964年接收市49名青年来场,1968年到1975年有先后有3774名上海(松江、南市、黄浦区知青),(长辛店、崇文区),天津(汉北区),(道里区、南岗区、平房区),(东风区、向阳区、永红区)及18团(团部、八营)等知青来场。据饶河农场场志志记录(187页),在1976年至1980年期间绝大多数知青返城。截止1985年,城市知青返城共3169人。到2008年末,农场还有各地城市知青77人。
自然资源 生态资源
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自然,山地林冠下有珍贵的猴头、木耳、蘑菇、蕨菜、黄花菜等山珍。还有五味子、黄芪、刺五加等中草药。1997 年被欧盟有机食品组织认定为有机食品, 1998 年被国家批准为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建设试点区。
土地资源
全场总面积741平方公里,农场土地总面积696平方公里。拥有耕地2.8万公顷,可种荒地0.9万公顷,水面0.4万公顷,草原0.4万公顷,林地2万公顷,场域林地覆盖率为 29%。农场地处乌苏里江是世界上四条未经工业污染河流之一。
土壤以黑土、草甸土、沼泽土为主,有机质含量为7%左右,土壤结构及基础肥力较好,气候湿热,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主产小麦、大豆、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和红小豆、甜菜、白瓜、西瓜、蔬菜等经济作物。
水产资源
鱼产品有乌苏里江的鲑鱼、鲤鱼及挠力河的黑背肚鲫鱼。盛产三花五罗等名贵鱼种。经济鱼类有16科69种,主要有大马哈、甲鱼、鲤鱼、鲫鱼、狗鱼、鲶鱼等,其中大马哈及鱼籽驰名中外。
经济社会
农场现有人口12700人,共有居民5167户,其中职工24089人,下辖9个管理区,农业生产队29个,林场2个,工副企业27个。1997年底全场总人口12159人,从业人员5525人,汉族人口占97.6%,其余为蒙古、朝鲜、满等少数民族。
拥有林地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9%,1992年粮食总产量4.54万吨,农业总产值5102万元。场办工业有木材加工、粮油加工、农机修造厂等。1998年被国家批准为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建设试点区。2008年农场实现生产总值5.26亿元,同比增长26.75%,人均纯收入12066元,实现利润2487万元,是国家小城镇发展试点单位。已成为边境农垦小城镇。
饶河农场经过37年的开发建设,现已成为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大型国有农垦企业。特别是以来,农场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农业以四到户、两自理为标志,以兴办家庭农场为主的农业稳步推进。农场重点抓科技兴农,大力发展两高一优农业,不断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1997年粮食作物总产量11.38万吨,其中水稻5.59万吨,小麦2.53万吨,大豆2.17万吨。1997年农田水利投资449万元。农场大力发展养殖业,鼓励、扶持发展专业大户,兴办养殖场和专业队,促进了畜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1997年生猪存栏3435头,肉牛存栏1315头,肉类总产量440吨,家禽5万只,产蛋42吨。畜牧业产值572万元。
工业通过推进产权制度,充分调动了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工业生产稳定发展,1997年生产面粉1210吨,大豆油106吨,挂面90吨,豆饼680吨,红砖200万块,白灰400吨,卫生筷2万箱。
商品流通活跃,全场有零售网点121个,同时还了集贸市场,1997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600万元。第三产业发展迅速,199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2011万元。
小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农场投资380万元,建成具有千余门程控电话的通讯大楼,还开通了移动电话和寻呼业务。1997年职工自筹资金260万元建成3582平方米的职工住宅楼,48户职工乔迁新居。职工自建的230平方米2栋商业楼已投入使用。
大力改善办学条件,现有中学1所,小学3个。学校有微机室3个,语音室1个,实验室4个。
卫生保健系统进一步完善,有职工医院1个,卫生室42个,卫生防疫站4个,妇幼保健站1个。职工医院被评为一级甲等医院。
计划生育达标率为9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77‰。人均纯收入达2938元,人均砖瓦住房面积15平方米,电视覆盖率达96%。
饶河农场将遵循强农、壮牧、扶龙、两开、一化、活流的总体工作思,优化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到200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2亿元,粮豆总产量2亿公斤,利润2000万元,人均纯收入8000元,实现强场富民目标。
交通状况
农业已陆交通为主,每天有开往,,建三江的客运班车,新建饶河至建三江国家公,穿越场部连接同三公10小时可以到达省城。境内还有西通乌苏里江码头,水陆直通佳、哈、、海参崴,依托拥有进出口贸易的优势,是对俄哈巴州xxx水运和冬季过货的国家一类口岸。
风景名胜
饶河农场还是老区东北抗联七军根据地。境内有多处著名的战斗遗址,新兴洞西通战斗遗址,1935年9月20日抗联七军四团李斗文、朴振宇副团长与日军战斗,在新兴洞后山。击毙日伪军27人,抗联十几人。1982年饶河县地名普查命名此地为斗文,纪念抗联烈士,并立碑纪念。1938年9月27日,抗联七军代军长崔万泉,副师长姜克智率队在饶河农场西丰嘴子挠力河畔,伏击击毙了伪满洲政部日野武雄少将等39人,我抗联小分队无一伤亡。此战东北,是抗联七军著名战斗。
农场境内还有24连垒山日本工事遗址、大顶山峰、陈荣久烈士地等遗址。
近年来,饶河农场小城镇建设发展迅猛。通村公、文化广场、水上公园、丰富优美的生态资源,吸引着广阔的开发前景。上海、、天津、、等各地知青,纷纷举家回访故乡北大荒,探亲访友。农场与县城经济联合,开发了珍宝岛一日游、饶河小南山国门游、农场大通河现xxx发区、乌苏里江畔、西通、新兴洞抗联遗址、场部欣城景区、全国少数民族赫哲族居住地、四排乡村风情园。
内容由匿名用户提供,本内容不代表vi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vibaike.com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baike.com/29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