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是2017年中国xxx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的经济方面的表述,也是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其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
发展历史
编辑2017年,中xxx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表述,表明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为新时代下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时代课题。高质量发展根本在于经济的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而经济发展的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都与绿色发展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离开绿色发展,经济发展便丧失了活水源头而失去了活力;离开绿色发展,经济发展的创新力和竞争力也就失去了根基和依托。绿色发展是中国从速度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2018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时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是根据中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我们要以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xxx、效益优先,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21年,恰逢“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之时。特殊时刻的两会,xxx接连强调“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3月5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xxx个五年。中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2021年3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总书记xxx主持会议。9月14日,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的批复(国函〔2021〕93号),原则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关于《推进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2022年10月16日,在中xxx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上,xxx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xxx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023年3月5日下午,xxx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集中系统地阐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xxx总书记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从必由之路、战略基点、必然要求、最终目的以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5个方面,为江苏乃至全国的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部署。2023年12月20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等单位联合主办的“汉语盘点2023”揭晓仪式在北京举行。“高质量发展”当选年度国内词。2024年3月5日下午,xxx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主要内容
编辑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xxx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们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一)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健全现代预算制度,优化税制结构,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破除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巩固优势产业xxx地位,在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加快补齐短板,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加快发展物联网,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降低物流成本。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xxx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支持xxx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设,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五)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依托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巩固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先导地位,提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水平。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
内容解读
编辑时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指出,高质量发展根本在于经济的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根本途径。他认为,当前转向高质量发展具备很多有利的基础性条件,比如过去五年最终消费的上升、服务业占比的提高xxx增强了经济运行的稳定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不断增大提供了强大的市场驱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强化了市场功能,科技创新和技术扩散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全球价值链的变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机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表示,在微观上,高质量发展要建立在生产要素、生产力、全要素效率的提高之上,而非靠要素投入量的扩大;在中观上,要重视国民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市场结构、区域结构等的升级,把宝贵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在宏观上,则要求经济均衡发展。
内涵定位
编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既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更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xxx,高质量发展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主动选择。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在这一大背景下,我们要立足大局、抓住根本,看清长期趋势、遵循经济规律,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简单以GDP论英雄,不被短期经济指标的波动所左右,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推动中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第二,高质量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根本体现。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xxx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只有贯彻新发展理念才能增强发展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应该说,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xxx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第三,高质量发展是适应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就是发展质量不高的直接表现。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要重视量的发展,但更要解决质的问题,在质的大幅度提升中实现量的有效增长,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第四,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由之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中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必须坚持质量xxx、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中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归根结底,就是要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遵循这一根本要求,我们必须适应新时代、聚焦新目标、落实新部署,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显著进展
编辑“十三五”时期,在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中国经济加快从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在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为中国发展培育了新动力、拓展了新空间,有力推动中国发展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方向前进。2023年,中国各地有力应对极端天气等多重挑战,全年粮食产量13908亿斤,高基数上增长177.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2023年12月21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指出,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步伐加快,累计培育“小巨人”企业1.2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3万家,遴选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00个。今年以来,中国大力推进中小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从中央到地方,推出一系列重要举措。2023年12月4日18时,一件从云南昆明寄往四川成都的快递包裹,成为2023年第1200亿件快件。中国快递年业务量首次突破1200亿件大关,再创新高。快递“小包裹”跑出了“大跨越”。近年来,中国快递业保持稳健增长势头,业务量实现了从“年均百亿”到“月均百亿”的巨大跨越。截至2023年11月底,中xxx实施各类城市更新项目约6.6万个。其中,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惠及882万户居民;加装电梯3.2万部,增设停车位74.6万个,增设养老、托育等社区服务设施1.4万个;改造城市燃气等各类管道约10万公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明年将再改造一批城镇老旧小区。2023年12月21日举行的2024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公布数据,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中国保障电力供应的新力量,装机达到14.5亿千瓦,占中国发电总装机超过50%,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截至2023年11月末,中国累计建成5G基站328.2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8.5%;5G移动电话用户达7.71亿户,比上年末净增21040万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44.7%,占比较上年末提高11.4个百分点。从“通5G”到“用5G”,5G在中国更多地方实现快速发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新设个体工商户1719.6万户,同比增长11.7%。截至2023年9月底,中国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已达1.22亿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67.3%。增长的数据中,是生机活力,也是澎湃动能,是稳就业、促增长、惠民生的重要力量。《2023年中国数据交易市场研究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数据交易市场规模达876.8亿元,同比增速超40%,在全球占比13.4%,在亚洲占比66.5%。2023年,中国数据交易市场规模预计进一步增长至1000亿元以上。中国是xxx将数据列为生产要素的国家,数据产量、数字经济规模均已跃升至世界前列。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07.4万辆和102.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9.2%和30%,新能源汽车月度产销量首次双超百万辆。2023年1至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842.6万辆和830.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5%和36.7%,市场占有率达30.8%。截至2023年11月30日,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超15.55万公里,其中高铁4.37万公里。
矛盾关系
编辑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辩证法的指导。经济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上升不是线性的,量积累到一定阶段,必须转向质的提升,这是经济发展的规律使然,也合乎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我们要学好、用好辩证法,审时度势,科学设计,以辩证思维来处理推动高质量发展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关系。xxx,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和“进”是辩证统一的,要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把握好“时、度、效”。要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依据新发展理念的整体性和协同性,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举措的关联性和耦合性,做到相互促进、协同发力。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善于厘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工作主线、基本路径、制度保障和具体着力点,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不断增强中国经济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第二,正确把握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的关系。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和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当前,我们既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又要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特别是要净化市场环境、提高人力资本素质、全面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为此,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久久为功,统筹做好跨越关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谋划,正确把握实现长远目标和做好当前工作的关系,发扬钉钉子精神,把经济发展各项工作做好做实。第三,正确把握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的关系。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破除无效供给,着力培育壮大新动能,促进新旧动能加快接续转换,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注意的是,表现为三大失衡的结构性矛盾,其根源就在于生产要素配置扭曲,必须靠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要积极稳妥腾退、化解旧动能,推动形成市场决定要素配置的机制,为新动能发展创造条件、留出空间。要积极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加速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第四,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息息相关。绿色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我们决不能把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要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正确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和空间格局,引导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不仅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第五,正确把握维护公平与讲求效率的关系。对于我们这个拥有13多亿人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如何将做好做大的“蛋糕”公平合理地分好,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关键问题。实现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把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有机统一起来,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各种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者的积极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而且有利于提升全社会购买力,创造更大规模市场,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
所获荣誉
编辑价值意义
编辑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经济发展的鲜明主题,是xxx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和丰富的实践要求。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深刻理解和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意义,有助于我们深入学习领会xxx经济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为新征程上沿着高质量发展之路奋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为坚强的思想基础。
社会评论
编辑中国为今年的经济增速定下了6.5%左右的目标,低于去年实际取得的6.9%增长,显示出中国将经济发展目标从重速度改为重质量。(新加坡《联合早报》 评)正在举行的中国两会明确了2018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中国将努力保持外贸稳定,完善国民经济规划。(保加利亚经济类网站《投资者》 评)在外界对中国债务风险和金融风险高度关注的当下,中国表现出防风险、去xxx的坚定决心。(路透社 评)中国将2018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6.5%左右,表明中国在应对债务问题的同时,努力确保经济平稳增长。(美国《华尔街日报》评)时任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今年的中国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与去年相同的6.5%左右,显示了中国经济从量的增长向质的增长转换,旨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日本经济新闻》 评)随着综合实力的提升,中国对世界发展的辐射作用正日益增强。当前,中国正在国际范围内与多方共同合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相关各国间的贸易往来,为这条极具悠久历史底蕴的贸易古道赋予新的活力。同时,相关各国也以开放、共赢的发展模式,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法国《替代经济学》杂志 评)
内容由匿名用户提供,本内容不代表vi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vibaike.com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baike.com/587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