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

编辑
本词条由“匿名用户” 建档。

福州 福州,别称榕城,简称“榕”,位于福建东部、闽江下游沿岸,是福建省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东南沿海重要都市、海西现代金融服务业中心。是产生进士、状元和两院院士最多的中国城市之一。福州还是300多万海外华人的祖籍地,为福建一大侨乡。 福州,别称榕城、三山、左海、冶城、闽都,简称“榕”,福建省省会,位于福建东部、闽江下游沿岸,是东南沿海重要都市,海峡西岸经济区政治、经济、文化、科研中心以及现代金融服...

简介

编辑

福州,别称榕城,简称“榕”,位于福建东部、闽江下游沿岸,是福建省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东南沿海重要都市、海西现代金融服务业中心。是产生进士、状元和两院院士最多的中国城市之一。福州还是300多万海外华人的祖籍地,为福建一大侨乡。

名称来源

福州,别称榕城、三山、左海、冶城、闽都,简称“榕”,福建省省会,位于福建东部、闽江下游沿岸,是东南沿海重要都市,海峡西岸经济区政治、经济、文化、科研中心以及现代金融服务业中心。首批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全国综合实力五十强城市、曾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宜居城市”、“福布斯xxx最佳商业城市百强城市”的美称。

“福州”之名始于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因州郡西北有座福山的缘故,而改原闽州都督府为福州都督府。但福山到底在哪里至21世纪尚无定论,清代乾隆年间刻印的《福州府志》指出长乐的董奉山旧名福山,但因董奉山位置并不在福州城西北,有人便认为福山是福州西北的莲花山(又名永福山),还有人认为福山可能是福州西郊的保福山。

历史上,尤其在宋代以前,福州的名字曾经历过多次变迁。福州最初为公元前202年建立的闽越国的都城冶,又称东冶。 西汉始元二年(前85年),设冶县。东汉建安元年(196年),冶县改为侯官县。

在西方文献中的名称

自1980年代末以来,使用罗马字母的国家比较普遍以Fuzhou来作为“福州”名称的拼写,这一拼法转写自汉语拼音的Fúzhōu,即汉语普通话中“福州”的发音。此前,“福州”的名称在西方文献中有着多种不同的拼写方式。

18世纪中叶荷兰人所绘的福州湾(Bay von Hocsieu,即闽江口海域)地图中将福州写为Hocsieu

13世纪的《马可波罗游记》将福州写作Fugiu,这种拼写可能来自当时的官话。

明末的荷兰人从福州话借音,将“福州”拼成Hocsieu,这一拼法还有Hockzieuw,Hoksieu,Hochsieu等多种变体,法文中则拼写为Hoksyeu。同样采用福州话中的读音,英语中曾将“福州”写为Hokchew、Hockchew、Hokchue、Hokchiu、Hokcheu等,其中如Hokchew、Hockchew在东南亚的华人社群中至今仍有使用。

16世纪的一些西班牙的历史学家(如贡萨列斯·德·门多萨等人)曾将福州拼写成西班牙文的Aucheo或Ucheo。此外,19世纪末福州平话字和闽南语白话字发明之后,也有用Hok-CIU来拼写“福州”的例子。

英语文献中使用汉语官话发音转译的“福州”的写法还有foochow、Fuchow、Fuhchau、Fuhchoo、Fou-chou、Fou-chou-fou等,法文中则用Fou-Tchéou,德文中则用Futschau。19世纪末Foochow、Fuchow和Fuhchau的用法并存,但Foochow已经逐渐成为主流的词汇,并且一直沿用至中国推广以汉语拼音拼写地名的规则之前。[4]

历史沿革

编辑

远古至六朝

闽越国冶城的瓦当

根据考古发掘,福州的新石器文化可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的平潭壳丘头文化与公元前3000年的闽侯昙石山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史籍开始出现“闽越”的称呼。这一时期,福州的居民乃是古闽人,或是闽越人。公元前306年越国灭亡后,南逃的部分越国贵族与福州当地居民融合。公元前222年,秦朝设闽中郡,现今的福州隶属于它。

公元前202年,汉高帝5年无诸被封为闽越国国王,于今福州冶山一带的冶城建都,又称东冶,乃福州建城之始。公元前110年,汉朝灭闽越国,闽越人被强制迁徙到江淮一带,闽越族消亡,冶城衰落。直到公元前85年(始元二年)才在此设立冶县。

三国时期福州为东吴的造船中心之一。晋太康年间晋安郡首位太守严高修筑了福州子城,开凿东湖、西湖以及运河(即今天的晋安河),奠定了后世福州城的雏形。永嘉二年(308年)五胡乱华之际,晋安郡成为八姓入闽的中原汉人移民重要定居地。

隋唐时期

南朝、隋唐时,福州曾作为丰州、泉州、闽州的州城。唐武德六年(623),析建州闽县等地复设泉州(即今福州市)。

唐开元十三年(725年),改设福州都督府,从此,福州就定了名。唐末,河南光州固始人王审知随其兄王潮率兵南下,占领福建全境,创立闽国,定都福州。王审知安置中原移民。唐天复元年(901年),王审知在子城外环建大城,设八城门、九便门、三水门,称“罗城”,全部用印有“钱纹”图案的城砖砌城。罗城内除官吏居住外,还让百姓按规定地段修建住宅,分段围以高墙,称之为坊,这便是“三坊七巷”的雏型。

开平元年(907年),在大城南北增筑月城,大城夹在其中,人称“夹城”。因南门外一带地势低洼,又建城墙以防洪。是时全城略呈圆形,越王山(屏山)、九仙山(于山)、乌山均被圈入城中,福州因而别称三山。后来,王审知的儿子王延钧立国号“大闽”,将福州改称为“长乐府”。

宋元明清

闽国创建者王审知的雕像

北宋开宝七年(974年),福州刺史钱昱在夹城之外增筑外城。南宋绍兴之后,金兵猖獗,中原涂炭,福州被视为“武陵桃源”,避乱者渐次而来,典章人物,极一时之盛。南宋末,益王赵昰登基于福州,升福州为福安府,作为行都。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设福建行中书省于泉州,三年后迁返福州。

明代,统治者轻徭薄赋,奖廉肃贪,鼓励垦荒,发展生产,福州经济恢复,纺织业、商业、航海业复苏。明洪武四年(1371年),在唐代的夹城与宋代的外城基础上砌石城以防倭,此为府城。此城沿用至辛亥xxx后才陆续被拆除

明末,清兵入关,唐王朱聿键在福州即位,称福州为天兴府,又称“福京”,作为行都。明清时,福州为福州府府治。

鸦片xxx后,福州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城市日益扩大。城内、南台和仓山连成一片,上杭、下杭、中亭、台江成为商贾云集的街市,仓山成为外国领事馆区。在近代史上,福州曾经是中国海军、造船业的发祥地,为中国培养出一代早期著名的海军将领英才。[1]

民国及共和国时期

1913年,福建的二次xxx失败后,福州军阀争权、政局动荡,各派系军阀先后进驻福州掌握福建省的行政权,直到1926年12月13日,北伐军占领福州并结束了福州的军阀统治。

1933年11月20日,十九路军和国民党内部分反蒋中正的势力在福州发动福建事变,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xxx政府,定首都于福州,蒋中正随即率军进攻福建,于1934年1月16日占领福州,闽变失败。

1937年xxxxxx爆发后,日本于1941年4月21日至1941年9月3日以及1944年10月4日至1945年5月18日期间两度占领福州。

1946年,福州设市。中国人民xxx于1949年8月17日占领了福州城。

1980年3月30日,中国国务院批准福州成为沿海开放城市,1985年又批准在马尾兴办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20世纪90年代,福州经济经历了高速发展,到了2009年5月,国务院又公布了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决议,许多人认为这一举措将进一步推动福州的经济发展。

自然地理

编辑

地理位置

福州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

福州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闽江下游,介于北纬25°15′--26°39′,东经118°08′--120°31′。东濒东海,与中国台湾省隔海相望,西邻三明市和南平市,北接宁德市区,南连莆田市,陆域总面积12152.5平方公里。福州东有鼓山、西有旗山、南有五虎山、北有莲花峰,闽江穿城而过,形成“枕山、面海、襟江”的格局。

地形地势

福州市区所在地属于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岭所环抱,其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间。东有鼓山,西有旗山,南有五虎山,北有莲花峰。境xxx势自西向东倾斜。全市总面积12,15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总面积1043平方公里。

 

气候条件

福州气候福州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

福州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冬短夏长,温暖湿润,无期达326天,年平均日照数为1700~198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900~2100毫米;年平均气温为16~20℃,最冷月1~2月,最热月7~8月,年相对湿度约77%。

20世纪后期后常出现热岛效应,又福州为盆地地形,夏季中午气温高达36℃以上。福州主导风向东北风,夏季偏南风为主,7~9月是台风活动期,每年平均台风直接登陆市境有2次。最佳旅游季节为每年4-11月。

行政区划

编辑

福州辖五区二市六县。设33个街道办事处,158个乡镇:

鼓楼区:面积 35平方千米,邮政编码350001。区人民政府驻津泰路。

台江区:面积 18平方千米,邮政编码350004。区人民政府驻广达路。

仓山区:面积 146平方千米,邮政编码350007。区人民政府驻麦园路。

马尾区:面积 248平方千米,邮政编码350015。区人民政府驻君竹路。

晋安区:面积 567平方千米,邮政编码350011。区人民政府驻岳峰镇。

福清市:面积1932平方千米,邮政编码350300。市人民政府驻融城街。

长乐市:面积 724平方千米,邮政编码350200。市人民政府驻吴航街。

闽侯县:面积2130平方千米,邮政编码350100。县人民政府驻甘蔗街。

连江县:面积1191平方千米,邮政编码350500。县人民政府驻凤城镇。

罗源县:面积1079平方千米,邮政编码350600。县人民政府驻凤山镇。

闽清县:面积1469平方千米,邮政编码350800。县人民政府驻梅城镇。

永泰县:面积2243平方千米,邮政编码350700。县人民政府驻樟城镇。

平潭县:面积 371平方千米,邮政编码350400。县人民政府驻潭城镇。

*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积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6)》。

福州荣誉

编辑

2012年荣获“中国特色魅力城市”称号。

政治制度

编辑

福州市是一个地级市,由福州市政府进行管理,市长通过福州市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福州市的政治体制与xxx各地级政府基本相同,中xxx产党福州市委员会(中共福州市委)对市内重大决策有决定权,其实际权力要大于福州市政府,其最高职务为中共福州市委书记,组织上由中共福州市级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福州市人民代表大会是福州市的权力机关,每届任期为五年,由下一级的县(市)、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间接选举产生,负责制定和颁布地方性法规,审议行政、司法等机关的工作报告和预决算报告,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项,监督本级人大常委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工作,选举、罢免选举市人大常委会、福州市正副市长、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福州市政治协商会议则是由非xxx人士组成,仅负责协商政府工作等。福州下属的各区、县、县级市则有各自的县、区级政府和人民代表大会机构

中xxx产党是福州市xxx的执政党。福州同时也是福建省省会,福建省人民政府和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均驻福州。

人口状况

编辑

人口数量

福州市福州市

根据2011年6月的统计数据,福州全市常住人口的地区分布为:福州市7115370人,其中鼓楼区687706人,台江区446891人,仓山区762746人,马尾区231929人,晋安区792491人,闽侯县662118人,连江县561490人,罗源县207677人,闽清县237643人,永泰县249455人,平潭县357760人,福清市1234838人,长乐市682626人。[3]

全市户籍总人口649.41万人,市区常住人口296.30万人,市区户籍人口190.02万人,均居福建第二位,市区非农业户籍人口158.33万人,居福建xxx位,是中国的特大城市之一。

人口结构

根据官方统计,福州籍的海外人口达到300多万,还有80万福州族群分布于中国台湾。

福州全市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860140人,占12.09%,65岁及以上人口为584126人,占8.21%。

20世纪晚期以来,大批来自福建省内其他地区和外省的外来人口涌入福州就业。21世纪初福州的外来人口有44.74万,主要分布在市区,占总人口的7%左右,大部分为来榕务工的劳动力,其中来自福建本省和外省的劳动力大概各占一半,外省劳动力主要来自四川、江西、安徽、湖南、浙江、贵州。

民族宗教

福州当地居民以汉族的福州族群为主,还包括被官方识别为汉族的福州疍民以及畲族、满族等少数民族人口。

福州居民宗教信仰多元,包括了佛教、道教、基督教的新教和天主教伊斯兰教等;其中以佛教、道教信徒最多。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福州人祭祀祖先和地主(土地公)非常普遍,许多家庭中设有祖先和地主牌位。

主要姓氏

根据2006年的人口数据,福州人口最多的首十个姓氏依次是林、陈、黄、郑、王、张、李、吴、刘、杨。

福州民间有“林陈半天下,黄郑满街摆”的说法,xxx的陈、林两姓人口在2002年时为190.54万,占到福州市总人口的32%左右,而十大姓氏的人口则占到总人口的62%左右。

这个排名与全国十大姓颇为不同,但与邻近的中国台湾相近。在古代中原汉人移民福州的历史上有八姓入闽之说,即西晋末年的永嘉年间,由于胡人占领中原而被迫逃离家园南下移民入闽的八个汉人姓氏为:林、陈、黄、郑、詹、邱、何、胡。

语言文字

福州最主要的本土语言为闽东语支的福州话(俗称平话),近现代也称为福州语,它是福州族群与福州疍民的母语,属汉语闽语支,是闽东次语支的代表,约成型于唐末五代闽国时期,保留了许多上古汉语、中古汉语和古闽越族语言的语音和词汇,和普通话差异极大,无法互通。

福州畲族居民的母语为畲语,畲族人称之为“山哈话”(山客话),属于苗瑶语系畲语支,由于宋元时期畲族人曾与客家人混居于闽粤赣交界地区,因此畲语受客语的影响很大,在迁入福州以后,畲语又受到福州话的一定影响

书写上,民间传统常采用汉字的福州俗字进行民间文学、闽剧剧本的编写和传抄,在近现代,福州俗字也用于翻译福州语圣经、基督教作品等等。而现代的语言学家们则用考本字的方法为福州话找到音形意更符合历史源流的汉字写法。19世纪中期到福州的欧美基督新教传教士还发明了福州话的拉丁化文字——平话字,并用平话字进行宗教、语言、教育等方面书籍的编写。

物产资源

编辑

矿产资源

福州是矿产资源丰富,叶腊石、花冈石、硅砂等非金属矿,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一定地位。

森林资源

全市林地面积779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65%,现有森林总面积947万亩,林木总蓄积量168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7.8%,绿化程度达88.6%。

地热资源

全市市区地热总储量达9800立方米,是中国三大温泉区之一。

海洋资源

海域总面积11.09万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1137公里,占福建省岸线总长的三分之一。沿海多天然良港,可兴建1─20万吨深水泊位的天然良港有100多个:福清湾、罗源湾、兴化湾久负盛名,是全国少有的深水港湾。东部沿海的海坛岛面积251.4平方公里,是全省xxx大岛,全国第五大岛。岛上的三十六脚湖,湖面积达2.1平方公里,是全省xxx大天然淡水湖。其它较大的岛屿有江阴岛、琅歧岛、粗芦岛、川石岛、大练岛等。农作物一年三熟,盛产、麦、油菜、甘薯。淡水养殖类有120种,海洋鱼类500多种,陆生动物属保护和禁僭的有20多种。

经济作物

福州物产丰富,素有“福海宝地”之誉。福州森林覆盖率达54.8%左右,是中国三大林业基地之一。粮食以水稻为主,一年三熟。主要经济作物蔬菜、水果、甘蔗、茶叶、蚕桑、花卉等;其中,名优水果、蔬菜、食用菌、花卉生产已形成规模与特色。[2]

经济概况

编辑
福州城市

20世纪中叶之前,福州经济以农业为主,20世纪下半叶,福州的工业逐渐超越农业成为xxx产业。从1980年代起,福州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2008年福州国民生产总值中xxx产业占10.3%,第二产业占47.4%,第三产业占42.3%。

2009年,福州的第三产业的比重首次超过了第二产业。福州市的经济现在处于增长期,2009年的生产总值是2524亿元,年增长率为12.8%,人均GDP为3.71万元,官方公布的城镇人口失业率为3.3%。

福州经济以水产业、轻纺工业、机械工业、电子信息业、房地产建筑建材业、旅游业这六个产业为重点支柱产业。由于拥有大量海外移民,福州的侨汇和民间金融业非常繁荣,在大量侨汇侨资等的注入下,福州中小型民营企业较为发达,主要集中在长乐、福清两个县级市,纺织和铁是民营企业的支柱产业。2009年中国国务院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决议出台后,进一步刺激了福州经济的发展和房地产市场升温。

农业

福州的海洋水产养殖从古代到近代,农业长期是福州的经济支柱,虽然福州温暖潮湿的气候适合农作物生长,但人口多耕地少一直是福州农业所面临的一大问题,到了20世纪下半叶,福州经济转型,xxx产业产值虽然持续上升,但其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则一路下滑。2008年福州农业产值为402.31亿元,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10.3%。福州的海洋渔业和水产养殖业相当发达,是福州农业的xxx支柱,2008年其产值占到全市农业生产总值的52%。

福州也是亚洲xxx的弹涂鱼养殖基地、大黄鱼和鳗鱼的重要产地,当地日本鳗鱼产量占全世界的1/5。农副业也比较重要,茉莉花、食用菌、橄榄、子、观赏花卉、茶叶等都属于福州xxx宗的农副产品。茉莉花茶原产于福州,是福州重要的农产品,但21世纪以来陷入衰退的困境。

福州的畜牧业主要以猪禽为主。2001年,福州市的猪肉、禽肉及禽蛋总产量约占畜禽产品的89%。2009年,全市共有生猪存栏192万头,家禽存栏1654万只。福州原有地方猪品种福州黑猪和平潭黑猪,但均已灭绝。

工业

福州市

福州经济现以工业为主导,2009年工业生产总值为3949.28亿元,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47.4%。福州近现代工业起步于晚清,1866年清朝政府引进西方的硬件设施、技术和人才在福州马尾港兴建了近代中国xxx家专业机器造船厂马尾造船厂,为远东地区早期最先进的造船厂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福州的工业仅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13.6%。1950年代至1970年代末,福州工业主要通过计划经济的方式经营,发展缓慢,1980年代以后才开始大规模发展,到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福州工业形成了以轻纺、电子、机械、化工为支柱产业的结构,福州的工业产值居福建省第二位,拥有东南汽车、冠捷电子、星网锐捷、新大陆集团和福耀玻璃等大型企业,是中国及亚洲最重要的显示器生产基地之一。在区域分布上,福州市区以及沿海的福清、长乐经济比福州其他地区发达,高新产业主要集中在市区的福州软件园等区域,汽车、机械产业在闽侯、福清等地。21世纪初期在重点建设的工业区和投资区包括有福州市区的金山工业区、软件园,福清的江阴工业区、元洪投资区,闽侯的青口投资区,长乐的滨海工业区,罗源、连江的罗源湾工业区。

商业

福州市主要的商业区包括了鼓楼区的东街口、台江区的中亭街这两个福州传统的商业区。20世纪后期在二环路与工业路交界处兴起了万象、宝龙城市广场一带的宝龙商圈以及在城市北部的五四北商业金融中心。而在老牌商业区台江,当地也开始了台西中心商务区(CBD)的建设,规划打造金融街以及地标建筑。

旅游业

福州在1986年被列入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其旅游资源主要在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所带来的人文景观和山海相连的自然地理条件带来的自然景观,如三坊七巷、鼓山、平潭海坛岛的龙王头海滨等。福州市将旅游业列为支柱产业来发展,2007年旅游业总收入为180.82亿元,占当年福州市国民生产总值1974.59亿元的9.16%,接待国内游客802.1万人次,国际游客58.9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5.9868亿美元,位列中国城市第12名。

交通运输

编辑

公路

“十一五”交通发展基本情况

福州市作为全国最早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至2005年,福州市公路里程已达5156.229公里,拥有公路桥梁90022.16米、1170座;公路隧道52164.2米、54座。其中:

高速公路254.48公里,占福州市公路总里程的4.94%,占福建省高速公路里程1210公里的21%;

高速公路接线公路7.935公里,占全市公路里程的0.15%;

专养公路为1902.166公里,占全市公路里程的36.89%。

全市公路密度平均每百平方公里拥有公路45.1公里,居全省第5位;平均每万人拥有公路7.81公里,居全省第7位;平均每百万人公里1/2方拥有公路18.77公里,居全省第8位,实现福州市公路建设史上的历史性突破。

航空

福州长乐国际机场距市区47公里,年周转旅客可达1500万人次。福州已与国内40个城市通航,其中,飞往北京、长沙成都上海、广州、贵阳、海口、杭州、昆明、厦门、南昌、深圳、温州、武汉、港、澳门等地天天都有航班往返。

铁路

福州火车站位于福州市区北部,在华林路的最北端,公交5、17、20、26、51、821、905、917、949、951路以及亚细亚专线、西二环专线、农大专线均能到达。福州站与全国铁路网相接,火车可通全国各地。

水运

福州港闽江航线上达南平,下至马尾,马尾港海上客轮可达普陀山、宁波等地。

内部交通

福州市内公共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利,市内无论远近,均为一票制(10月16日到来年的5月14日票价为1元,5月15日到10月15日因所有公交空调全线开启,票价为2元)。另外还有众多的出租车(桑塔纳起价8元,1.8元/公里;富康起价7元,1.4元/公里)、摩托车等出租车日夜服务。

文化教育

编辑

福州民风淳朴、文化昌盛,素有“海滨邹鲁”的美誉。早在三国两晋时期,严高、虞愿、江淹等名流已在福州传播中原文化。唐开元年间,福州就设立书院庙学。

宋代,福州教育、文化更为发达,当时,福州开设的巢经楼是中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石鼓书院亦被称为海内四大书院之一。

明清以来,福州更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汇集地。

根据21世纪初的统计,福州市有高等院校一共31所,学生共计13.5239万。福州著名的中学有福州xxx中学、福州第三中学、福州格致中学、福州第八中学、福建师大附中。福州并设有中国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当地的重要大学有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工学院、福建医学院、闽江学院等。乌龙江南岸的福州大学城建于21世纪初,福州多所大学的主校区位于其中。

民俗风情

编辑
福州市

福州民间习俗可分为节俗、婚丧寿事俗、乡俗、食俗、穿戴俗五大类别,主要有闹花踩高跷、舞龙灯、舞狮子、赛龙舟、登高等民俗活动。

福州的元宵节习俗,自古就有“海滨邹鲁”美称的福州不仅物产丰富,节日活动也层出不穷。他们节日氛围可用严肃、活泼、浪漫、美妙以概之。元霄期间,城内闽王庙、南后街,台江茶亭街、中亭街一带,灯火通明,彻夜狂欢。乡镇街道会在元宵之夜游灯上街,结合迎神赛会。俗话说,三十的火,十五的灯。福州元宵闹花灯,成为春节的重头戏。独属于福州人民的“送灯”活动,寄托着他们添丁发财,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福州立夏风俗,居民共品“鼎边糊”。鼎边,是福州著名小吃,又名鼎边糊。相传,起源于汉闽越王无诸时期的两位侯爷,他们俩统兵行军经过福州时,百姓前往劳军,阴差阳错发明鼎边糊,因其风味独特,遂被福州百姓所流传,两位侯爷因此被尊称为“鼎边王”。福州不少地方都会在立夏这天举办活动,让大家品尝美食,也借鼎边浓浓的福州坊巷味,促进邻里和谐,将鼎边文化和福州传统民俗文化带到大家的身边。[5]

传统艺术

编辑

闽剧

又称“福州戏”。明代,昆山腔、弋阳腔等传入福州,福州方言戏曲逐渐兴起。清光绪初到辛亥xxx前后,称“闽班”。1924年,郑振铎先生出版传统剧目《紫玉钗》等,正式以“闽剧”取代了“闽班”的称号。评话是福州地区主要曲艺品种,讲究唱、说、做、表,有“人文活化石”之美誉。十番原名“协欢”,意为声协和而成欢,是福州主要地方乐曲之一,由民间龙灯舞演变发展而来,曲调悠扬动听。

软木

以质地松软的栓皮为材料,经手工精雕巧镂,制成山水、园林、花鸟等图景,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浓厚的民族特色。

地方特产

编辑
福州角梳

福州特产的传统工艺品中,脱胎器、牛角梳和纸伞被称为“榕城三宝”;寿山石雕、脱胎漆器和软木画合称“榕城三绝”。当地的平潭水仙花、永泰李干、闽笋干、福州脱胎漆器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福州其他特产还包括橄榄、龙眼荔枝、芙蓉李、温泉等。

1985年2月8日,福州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确定茉莉花为市花、榕树为市树、福桔为市果。“福州茉莉花茶”于2008年被核准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而作为市树的榕树也于1997年8月28日被福建省人大第八届34次会议通过为福建省的省树。

饮食文化

编辑
以福州菜肴为代表的闽菜福州菜是闽菜的代表,闽菜有“福州菜香飘四海,食文化千古流传”之称。选料精致,刀工严密谨慎;讲究火候,注重调汤;喜用佐料,口味多变,预示了四大光鲜特征:一为刀工灵巧高明,寓趣于味,素有切丝如发,片薄如纸的美誉,比力有名的菜品如炒螺片。二为汤菜众多,变化多种多样,素有“一汤十变”之说,最有名的如佛跳墙。五大代表菜:佛跳墙、鸡汤氽海蚌、淡糟香螺片、荔枝肉、醉糟鸡。五碗代表:太极芋泥、锅边糊、肉丸、鱼丸、扁肉燕。

主要景点

编辑

青云山

 鼓山

位于永泰、莆田、福清三个县市结合部,距县城10公里,景区海拔1130米。青云山著名的景点有20多处,如状元洞、通天洞、红军洞、正德洞、通天大王洞、一线天、鹰爪岩、云涛观日岩、玉女相思岩、三轿岩、神龟岩等景观。自然景观主要可分为山、岩、崖、谷、水、瀑、泉、洞、潭和动、植物两类。有“南武夷”之美称。

林则徐纪念馆

福州的林则徐祠堂额称"林文忠公祠",建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高大的牌楼式的大门樯,气势凌空。大门前有一对石狮拱护,栩栩如生。入大门是"仪门厅",中间石铺甬道,两侧分立8尊青石雕刻的石人、石兽,两旁的回廊里,则陈列20多面的仪仗执事牌,"紫禁城骑马"、"湖广总督"、"两广总督"、"江苏巡抚"、"陕西巡抚"等等。有楹联曰:"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鬼魅人心。"令人高山仰止,感佩万端。
"林文忠公祠"是于1982年改为"林则徐纪念馆"。临街的门墙新匾"林则徐纪念馆",又左匾"中兴宗衮",右匾"左海伟人"。

西湖公园

 西湖公园

福州西湖公园位于市区西北部,是福州迄今为止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古典园林,称福建园林明珠,名列全国36个西湖前茅。现占地面积为42.51公顷,其中陆地面积12.21公顷,水面面积30.3公顷。

三坊七巷

福州至21世纪还保存相当一部分自唐宋以来形成的坊巷,成为历史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这些坊巷中最为著名的要算"三坊七巷"街区

三坊七巷地处市中心,东临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杨桥路,南达吉庇巷、光禄坊,占地约40公顷,现居民3678户,人口14000余人。

三坊七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由于吉庇巷、杨桥巷和光禄坊改建为马路,现在保存的实际只有二坊五巷。即使如此,在这个历史悠久的居民区内,仍然保留着丰富的文物古迹,保存一批严复、林觉民等名人故居和明清时代的建筑。在这居民区内,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青瓦,结构严谨;房屋精致,匠艺奇巧,集中体现了闽越古城的民居特色,是闽江文化的荟萃之所,被建筑界喻为一座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旅游贴士:

气候:福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9℃左右,最佳的旅游季节为每年的四至十一月。

住宿:福州市内有很多福建各地县城驻省会的办事处,那里的客房价格便宜,地点也不错,想节省一点的话可以住在这样的地方。

交通:福州出租车的司机不怎么爱载短途旅客,好在福州公交很方便,辐射了福州市区几乎所有的景点,宾馆和商业中心。

饮食:福州的名菜有佛跳墙、荔枝肉、红糟醉香鸡、八宝书包鱼、鸡茸鱼唇、琵琶、荷包鱼翅等。吃佛跳墙及其它传统名菜可以去聚春园。福州的传统特色小吃有鱼丸、芋泥、锅边糊,芋果、九层果、光饼、肉松、葱肉饼、燕皮、线面、春卷。在“味中味”小吃店,可以品尝到福州的各种传统名点。

购物:福州当地盛产多种土特产品,市果福桔在全国柑桔评比中名列前茅;福州软木画国内外xxx;寿山石雕是福州的千年工艺珍品;脱胎漆器,曾荣获国际头奖。此外,福州玉雕、牙雕、角梳、肉松、福果等,亦久负盛名,十分畅销。

出行:福州丰富的民间娱乐活动更是游客不能错过的,传统戏剧至今盛行不衰,在城内各大剧院经常有巡回演出,其中以福州评话和福州戏最为精彩

著名人物

编辑

福州是中国东南的历史文化名城,据不完全统计,历代福州籍进士达4100多人,其中文状元16人,武状元7人,位居全国各府州前列。宋乾道二年至八年福州永泰县曾七年蝉联“三状元”,宋嘉定元年状元、榜眼、探花“三鼎甲”均为榕籍人士,都被誉为中国科举史上的奇迹。

21世纪初,福州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有50余人,居全国各大中城市前列。

在福州的历史上,既出现了无诸、王审知、陈若霖、林则徐、沈葆桢、陈宝琛、林觉民、林森这些有影响力的政治人物,也出现了张经、刘步蟾、萨镇冰、刘冠雄、陈绍宽、陈长捷这些重要将领,以及陈靖姑、倪柝声等宗教名人,林绍良等商界巨头,围棋大师吴清源,更有陈梦雷、严复、侯德榜、陈体诚、林徽因、陈岱荪、林家翘、陈景润、陈彪等享誉盛名的学者和张元干、林纾、冰心、胡也频、郑振铎、郭风、陈运和等著名文人。

友好城市

编辑

截至2009年9月3日,福州市已经与7个国家建立了10对国际友好城市关系(按缔结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日本长崎市、日本那霸市、美国锡拉丘兹市、美国塔科玛市、巴西坎皮纳斯市、澳大利亚肖尔黑文市、圭亚那首都乔治敦市、波兰科沙林市,肯尼亚蒙巴萨市、韩国光阳市。

内容由匿名用户提供,本内容不代表vi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vibaike.com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baike.com/4184/

(5)
词条目录
  1. 简介
  2. 名称来源
  3. 在西方文献中的名称
  4. 历史沿革
  5. 远古至六朝
  6. 隋唐时期
  7. 宋元明清
  8. 民国及共和国时期
  9. 自然地理
  10. 地理位置
  11. 地形地势
  12. 气候条件
  13. 行政区划
  14. 福州荣誉
  15. 政治制度
  16. 人口状况
  17. 人口数量
  18. 人口结构
  19. 民族宗教
  20. 主要姓氏
  21. 语言文字
  22. 物产资源
  23. 矿产资源
  24. 森林资源
  25. 地热资源
  26. 海洋资源
  27. 经济作物
  28. 经济概况
  29. 农业
  30. 工业
  31. 商业
  32. 旅游业
  33. 交通运输
  34. 公路
  35. 航空
  36. 铁路
  37. 水运
  38. 内部交通
  39. 文化教育
  40. 民俗风情
  41. 传统艺术
  42. 地方特产
  43. 饮食文化
  44. 主要景点
  45. 青云山
  46. 林则徐纪念馆
  47. 西湖公园
  48. 三坊七巷
  49. 著名人物
  50. 友好城市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