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

编辑
本词条由“匿名用户” 建档。

  概述  邮编:234300代码:341324区号:0557  拼音:SìXiàn英译:SiCounty泗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东、北两面与江苏省泗洪、睢宁县毗邻。总面积1787平方千米。总人口96万人(2012年末)。   104国道纵贯南北,303省道横贯东西。新汴河全年通航,船只可达洪泽湖。古迹佘家台新石器文化遗址,文庙大成殿、释迦寺均为省级文物单位。纪念地有泗县烈士陵园(雪峰公园)和李月华...

  概述

  邮编:234300 代码:341324 区号:0557

  拼音:Sì Xiàn 英译:Si County 泗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东、北两面与江苏省泗洪、睢宁县毗邻。总面积1787平方千米。总人口96万人(2012年末)。

  

104国道纵贯南北,303省道横贯东西。新汴河全年通航,船只可达洪泽湖。古迹佘家台新石器文化遗址,文庙大成殿、释迦寺均为省级文物单位。纪念地有泗县烈士陵园(雪峰公园)和李月华墓与泗县刘圩镇原始平原风景区,刘圩江上青烈士纪念厅。

   地理

泗县地泗县处淮北平原东部,为安徽省东北边缘县,东部与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北部与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接壤,南部与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西部与安徽省宿州市灵璧为邻,是两省四县交界地带,背靠中原,地近东海,既可南进北出,也可东拓西展,接受各方的经济和文化辐射。

  泗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黄淮海平原南端,地处苏皖两省五县交界地带,地近沿海,背靠中原,位于北纬33。16~33。46,东经117。37~118。10之间。是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重点发展的23个县(市、区)之一,其中刘圩镇经济开发区为发展前沿乡镇。图中为清水湾。

   行政区划

  2009年,泗县辖2个开发区、12个镇、7个乡:泗县东关开发区、刘圩经济开发区,泗城镇、黄圩镇、大庄镇、山头镇、刘圩镇、黑塔镇、屏山镇、草庙镇、长沟镇、墩集镇、丁湖镇、草沟镇、大杨乡、小梁乡、三湾乡、徐贺乡、瓦坊乡、瓦韩乡、大口乡。

  

2005年,原三湾乡并入泗城镇,瓦韩乡并入草沟镇,徐贺乡并入屏山镇,小梁乡并入黑塔镇。

  

截至2013年,泗县辖15个乡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73个行政村、15个社区。泗城镇、黄圩镇、大庄镇、山头镇、刘圩镇、黑塔镇、屏山镇、草庙镇、长沟镇、墩集镇、丁湖镇、草沟镇、大杨乡、瓦坊乡、大口乡。[2]

   建置沿革 古泗州

  泗县的前身是虹县,后为泗州新治,地处皖东北,是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古泗州遗址在江苏省盱眙县境内,《凤阳府志》云:“泗州南瞰淮水,北控汴流,地虽平旷,而冈垄盘结,山水朝拱,风气凝翠,形胜之区也。”

  这座千古名城,于康熙19年(1680),遭到,被黄河夺淮的滚滚狂涛淹没在洪泽湖底,“永为鼋鼍之窟。”成为世界上的第二个庞贝。由此,在民间至今到处流传着水母娘娘沉泗州的传说。

  泗州城沉没后,州署移治于盱山西北麓,悬绝淮湖。直到97年后的乾隆42年(1777),“巡抚闵公,以治隔淮湖,控驭不便,虹最近泗,请裁虹归泗,版图、民赋一并于泗,并以城为州治——上从其请。”乃将州治由盱山迁于虹(今泗县城),仍辖盱眙、天长、五河三县。是时。虹县降为虹乡。《凤阳府志》载:新泗州“北枕屏山,南襟长淮,重冈东拱,灵璧西环,盘龙、朱山障其左,鹿鸣、阴灵绕其右,扼徐淮之门户,通兖豫之舟车。虽原野平旷之区,而xxx结聚,自然昌明,东南xxx也。”

  裁虹归泗的泗州,于元年4月废泗州为泗县,直属安徽省。到1949年泗县析出一部置泗洪县,隶属江苏省。1955年盱眙县亦由安徽省划归江苏省。

   历史沿革

原始社会晚期,境内就有人类生活。县城西南约20公里佘家台,有新石器时代遗址,属龙山文化。古为淮夷地,又称九夷。三代尧封禹为夏伯,在此建邑,名夏丘(邑治遗址在今县城东南1里许),属徐州。商沿夏制。周时属青州,春秋时,初属宋,宋灭属楚。秦始皇统一中国,属薛郡。后在潼城(今泗县的潼城)增设僮县,与夏丘境属泗水郡。西汉置夏丘县,属沛郡。东汉时,属下邳国。北周改夏丘为晋陵县,后与朱沛郡的高平县并置泗州。隋开皇十八年(598)复夏丘县,属泗州。

  唐武德四年(621),置虹县(治今五河县境)。六年废夏丘入虹。之后,虹县移治夏丘,属仁州。贞观八年(634),废仁州,虹县属泗州。元和四年(809)改属宿州。大(太)和四年(830),废宿州,复属泗州。后复置宿州,治于虹,虹县再属宿州。

  五代时沿唐制。

  

宋元十七年(1092),虹县属淮南。绍兴九年(1139),改属淮东泗州。十一年属南京泗州。建炎后没于金,虹县仍属南京泗州。

  元置行省、(府)、军(州)、县4级建制,虹县初属河南江北行中(尚)书省(又称河南行省)淮安府泗州,继属江北淮东道。至正二十七年(1367),改属临濠府泗州。

  明洪武六年(1373)九月,泗州改属中立府。七年八月属凤阳府。

  清初沿明制,后实行省、道、府(直隶州)、县4级制。

  顺治二年(1645),虹县属江南省凤阳府泗州。康熙六年(1667),江南省分置安徽省。雍正三年(1725),泗州升为直隶州。乾隆四十二年(1777)迁州治于虹,并虹县入泗州,虹县降称虹乡。

  1912年4月废州制,改称泗县,直属安徽省。1914年6月,安徽省设3道,泗县属淮泗道。1932年10月废道,泗县为安徽省第七区首席县,治泗城。后改行行政督察专员制,泗县属第六区,专员暨泗县治泗城。

  

1938年11月7日,日本侵略军小川部侵占泗县城,六区专员暨泗县先后迁治郑集、双沟、管镇等处。1940年3月,中国组织接管国民在皖东北,建立xxx。同年10月,撤销泗县建制,以泗县为中心,结合邻县。成立泗东、泗南、泗宿、泗北、泗五灵凤5个办事处。1941年4月起,办事处先后撤并为泗南(治今江苏省泗洪县双沟、罗冈一带)、泗宿(治今泗洪县臧桥)、泗五灵凤(治今五河县申集)、(治今泗县黄圩区三侯家)3个边区县,次年春增设泗灵睢县均属苏皖边区行政。泗县沦陷区的伪,先是维持会,后为县,治泗城,先后属苏淮特区和淮海省。1945年8月日本投降,汪伪泗县亡。9月,xxx撤销边区县,恢复泗县建制,属苏皖边区淮北地区第七专区。专员、地委暨泗县治泗县城。

  

1946年7月,国民军进占泗县,泗县人民东撤,国民在泗主政。改属安徽省第四行政督察区。1947年11月后,复建人民,先后恢复原4个边区县制,属苏皖边区淮北地区第七专区,县均驻农村,无一定地点。1948年5月起属豫皖苏边区江淮区。10月,中国人民xxx解放泗县;翌年4月21日,恢复泗县建制,治大庄;5月迁治泗城,属皖北行署宿县地区。1952年,属安徽省宿县专区。1956年属蚌埠专区。1961年属宿县专区,沿续至今。

   自然 资源

  土地资源:全县总面积1787平方公里,耕地9.21万公顷,实有耕地约170万亩。

  水资源下水资源丰富,正常储水105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境内有昆石、红泥、矿泉水等,尤昆石为奇。

  特产资源:地方名特优产品主要有山羊板皮、红瓜子、界牌大米、墩集花生、大口粉丝、丁湖螃蟹、大庄蚕茧、大庄豆瓣酱、绿壳鸡蛋等。

   气象地质

  泗县境内大部分为平原,海拔在20米以下的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90.9%;气候上属暖温带半温润季风气候,适于各类农作物生长,尤其是农林牧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年日照时数为2284至2495小时,日照率52%至57%,年气温14℃,年均无期200至220天,年均降水量800至93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56%。气候资源较为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主要气象灾害有旱、涝、风、霜、冻、冰雹等。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春季天气多变,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潮频袭。

   ​交通运输

境内公泗县火车站四通八达,104国道和303、329省道贯穿全境,全县辐射与环型并举的公网络已初具规模,全县晴雨通车公里程1600公里。毗邻多条高速,东距宁(南京)—宿(迁)徐(州)高速泗洪出口20公里,西距合徐高速宿州出口90公里,泗(县)许(昌)高速宿州段已通车、明(光)睢(宁)高速已开通,宿淮铁已通车并设有泗县站。

   社会经济

  近年来,泗县县域经济呈现积极的发展态势。目前全县已形成化工、医药食品、农产品加工、轻纺、建材、酿造、机电等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工业生产体系。P由2003年的28.9亿元。上升到2011年的65.2亿元。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为36.4亿元、9.6亿元、19亿元。分别比2003年增长了50.7%、31.0%和25.5%。2012年,xxx季度泗县P达到69亿元,较2006年增长20%。人均P达到7802元。首次突破人均1000美元大关!

  

2011年三次产业比例由2006年的50:24:26发展到36:38:26,二产比重首次超过一产,实现了优化结构的历史性突破。工业增长有力。预计,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100亿元,是2006年的6.7倍;实现工业增加值24亿元,是2006年的4.7倍,工业占P比重提高了13.8个百分点,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2.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0个,是2006年的2.9倍。累计投入13.4亿元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县经济开发区拓展到20平方公里,建设9个新型乡村工业园。农业基础稳固。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扎实开展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农业生产连续五年丰收,粮食、林业、畜牧、果蔬等特色产业逐年壮大。培育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2家、专业合作组织284家、标准化养殖小区65个,创省市名牌产品8个,4个品牌通过无公害农产品及产地认证。实现粮食总产量86万吨、农业总产值62.7亿元。林业生产、农机化综合水平始终保持全省xxx。有效实施土地整理、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农田水利三年恢复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提升。三产蓬勃发展。预计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26.6亿元,是2006年的2倍,年均递增15%。餐饮、运输、房地产等传统服务业不断提升,金融、保险、通讯、物流、信息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开发建设有序推进。扎实开展“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工作,五年累计销售总额3.4亿元。积极推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资、农家店乡镇覆盖率xxx。

  

争取国家政策泗县性资金67.4亿元,实施项目344个。引进重大项目276个,到位资金170亿元,其中投资超10亿元项目6个、超亿元项目58个、超5000万元项目66个。实施了“两高一铁”、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江上青纪念园、新型乡村工业园、校安工程、环县道、输变电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大力发展对外贸易,2011年预计实现进出口总额4000万美元。顺利实施机构;有序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全面完成文化体制、基层医药卫生体制、工商系统市场办管脱钩、国土资源基层站所;积极推进财税、金融体制,组建中小企业融资中心及城市建设投资、新农村建设投资、公交投资三个性投融资平台;成立了皖北xxx家县级农村合作银行;与徽行、国开行建立金融合作关系。

  完成全县村镇规划编制工作,形成较为完善的城乡建设规划体系。累计投入100多亿元实施了泗城“三区”开发、“三馆三园”建设、“三河”治理和“三关”出口等城市重点工程;新增城市绿地240万平方米;城区供水改扩建、水处理厂、府前广场、泗州广场、环城公园等工程竣工使用;建成东城虹郡、玉兰小区等一批规模商住小区。老城区“二环三横四纵”、新城区“五纵六横”网全面贯通;环县道设计完成,环县西建成通车,环县北启动建设;完成104国道、303省道及11条县道工程;建成“村村通”道938公里,覆盖城乡的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制定《泗县2011-2030年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累计投入9亿元推进小城镇建设,城镇化率达到26%;加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集约化利用土地,新增耕地1.6万亩;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农村危房和村庄整治顺利推进,农村生产生活面貌明显改善。

  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由2006年的12747元增长到26700元,年均递增15.9%;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520元增长到5660元,年均递增17.6%。强化就业服务和再就业帮扶,新增城镇就业岗位2.9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稳控在4.3%以内。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农村五保、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医疗保障覆盖城乡,被农民纳入社保体系,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民生工程项目由12项增加到33项,累计投入16.3亿元,惠及全县人民。

   泗县文化 书画艺术

泗县古称虹县,长期属泗州管辖,曾一度是泗州州衙所在地,所以人们习惯把泗县称为泗州。泗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书画艺术源远流长。在新石器遗址杨家台曾出土带有彩绘纹饰的陶片,泗城登达雅苑小区工地曾出土带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图案和隶体文字的秦汉画像砖。在山头、屏山、刘圩前戚村,泗城等古遗址曾出土相当数量的带有生动图案纹饰篆隶文字的战国、汉代铜镜以及工艺精湛、造型优美、线条流畅、质地精良的玉猪、玉龙、玉蝉、玉璧等。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屏山镇沟赵村小秦山上曾出土一座规模较大的古墓,发掘出土大量的画像石狩猎图、迎宾图、车马出行图、辅首衔环图,栩栩如生。据专家考证该墓为东汉时期墓葬,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这些带有各种图案文字的文物充分说明,在很早以前,聪明智慧的泗州艺术家们就具有很高的绘画、书写和工艺制作水平。秦汉以后泗州书画艺术家也不乏其人,据《泗·虹合志》记载,晚唐时期,泗州才子南楚材娶临淮女薛媛为妻,薛媛天资聪颖,勤奋好学,诗词歌赋无所不能,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特别是她的书画和诗词誉满。宋元丰七年底大文豪苏东坡途经泗州,问好友泗州章知事:“十多年前我过泗时就听说唐氏女书法名震江淮,今能否一饱眼福?”章知事令人取来唐氏女手书挂在墙上,苏东坡远观近看,左瞅右端,连声赞叹说:“好字啊好字!既有王羲之的刚劲,颜真卿的端庄,柳公权的挺拔,又有自己的飘逸俊秀,洒脱自如,无拘无束的风格。静中有动,形中有神,于古不拘于古,自成一家。一个女子的字能有如此和境界着实难得。”随提笔写诗曰:

  “唐女能书十载闻,谁知精绝向红裙。

  百金竟买蒲葵扇,不必更求王右军。”

  苏东坡还曾为泗州雍秀才草虫八物画配诗八首。如为画作《蝎虎》配诗曰:

  

有足蛇,脉脉无角龙。为虎君勿笑,食尽虿尾虫。

  能得到大文豪苏轼称赞并与配诗,可见雍秀才当时画艺之高,影响之大。

  清代乾隆年间泗州虹县出了一个书画家,人称怪才傅二槐。傅二槐是瓦坊乡郭集村小傅庄人,生活在乾嘉时期,自幼聪明好学,诗书画皆精,怀才不遇,性情孤傲怪僻。有关他的一些轶闻至今仍在泗县民间流传,有自传体诗集《大外人传》及山水画作品。

  

晚清时期泗县城里有著名书法家张启后名震一时。张启后1904年甲辰科进士,二甲一名金殿传胪,曾任晚清翰林院编修、湖南按察使、北洋时期安徽省秘书长。xxxxxx时期因不满辞官在上海卖字为生,其书法有欧柳之风,俊秀潇洒,深厚,当时京津沪地区视为珍宝。最近几年在国内拍卖市场上价格节节攀升。张启后忧国忧民痛恨日本人,老百姓求字,有求必应,日本人买字,一两黄金一个字。

  

另一位是王天铎,曾担任过冯玉祥部下旅参谋长,其擅长国画花鸟、指头画,曾在开封、合肥等地办过个人画展。当时与宿州名家梅雪峰、梅纯一父子齐名。泗县知名书画家吴俊友、苗林都曾拜其为师,受其影响较大。其外孙唐 受其影响,成为合肥地区有实力的中青年花鸟画家。中期以后泗县籍书法家巩健民, 其书法作品在国内展出六十余次,影响颇大。

  

近几年,泗县书画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老画家杨剑华的人物画逐渐由省内全国,其作品屡次在国家大赛获,画艺更加娴熟,知名度大为提高。吴俊友的大写意花鸟,苗林的书法、花鸟小写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逐步得到书画界的认可。姚远的写意山水,陈娟的油画,李小枫工笔画等各具特色。近几年省级会员由不足十人猛增到三十余人。随着泗县经济的飞速发展,全县上下逐步形成了群众性崇尚书画艺术的热潮。书法绘画爱好者达数百人之多,基本上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的合理结构。泗县不但县内书画人才层出不穷,而且在外的也是人才济济,不少在国内有相当知名度。如中国美协会员老画家刘承汉,50年代初毕业于南京大学美术系,长期担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美术编审。专于书籍的装帧设计、插图及版画创作。其作品《教育学文集》装帧设计、《在伦敦的一个上午》插图、《苗岭春晓》版画都很有影响。军旅画家邓华擅长油画,长期担任xxx总装备部某部文艺创作室主任,高级,其油画《总理来到发射场》、《夜航太平洋》、《东海布阵》、版画《发射架下》、连环画《仙女绣花》、《小布谷鸟》、水粉画《发展科研巩固国防》、老舍作品《小白鼠》插图、xxx军史丛书插图等,在军内书画界有相当影响。中国美术史论博士青年画家杨惠东曾留学美国,现任天津美术出版社副总编,《国画家》、《油画家》主编,其画风结合,造诣深厚,发展潜力很大。泗县籍书画家卢海涛、徐明珂、魏万清、陈二泉、王洋、李纪永、穆绍武等都有相当知名度。著名美术评论家、书画家陈传席,边塞山水画家许良佐曾长期在泗县读书。中国书协会员、安徽省美协会员著名书画家周本信在泗县工作生活达二十余年。泗州书坛人才济,虹乡画家亦风流。2007年,泗县被省文化厅授予“民间文艺之乡”。

  来源:《拂晓报》

   泗县文学

  八十年代至今,泗县先后涌现出鹿鸣山文学社,泗县汴河文学研究会,泗州诗词研究会等在文坛拥有一定影响的群众文学团体,在各级刊物发表各类作品无数并且多次获。在这些文学团体中,产生了许多在文坛上具有一定影响的作品和人物

  如:李明礼,诗人,作家,出版了泗县xxx本报告文学集《跨越古城河》等多部作品;冯,著名的乡土文学作家,出版了以泗县xxx本小说《旮旯村里的风流事》为代表作的多部小说作品,反响巨大,刘心品,作家,早有作品集问世;曹大臣,南京大学的教授,专家、硕导,著作等身;张影,青年诗人,出版了泗县xxx本诗歌散文集《掌心的痣》;刘,青年诗人、评论家、大学,网络诗人孙加勋、马成庆等。

   泗州琴书

泗州琴书流行于安徽境内的淮河两岸。又称“淮北琴书”,“安徽琴书”,是在流行于泗州地区的老凤阳歌、泗州调、山歌、小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约形成于19世纪中叶。最早流行干泗州府地区(包括今安徽省的泗县、五河、固镇一带及江苏省的泗洪等县)。后到阜阳以及涡河、颍河两岸及合肥等城市。原为农民和小手工业者用以自娱的业余文艺形式,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被搬上舞台,并产生了专业演员。

  泗州琴书可由一至数人演唱。伴奏乐器为扬琴、坠胡、檀板,以后逐步增加了二胡、提琴、三弦、笙、笛、琶琶、月琴乃至古筝等乐器。常用曲调有慢板(也叫“四句牌子”、“四句腔”、“四平调”、“慢赶牛”)、悲调(也叫“苦条子”)、流水(也叫“连句”并包括变化的“流水连句”)、垛子(包括“快垛子”、“慢垛子”)以及“凤阳歌”等。泗州琴书的花腔最为丰富,大部来自地方小调,如[穿心调] 、[伤神调] 、[满江红] 、[上怀调] 、[下怀调] 、[下盘棋] 、[剪剪纸] 、[梨花调] 、[叠断桥] 、[四大京]、[杨柳青]等。过去每当开场时,先奏一段“大花板”(艺人称为一百零八板),借以招徕观众。现已不用打闹台,而改用“四板头”(即四段过门),也有只用一段过门的。

  

泗州琴书的唱词,基本上是七字句和十字句,也间有五字句和六字句。传统曲目丰富,有长篇、中篇、小段,以中篇为主;多数反映家庭生活和爱情故事,也有反映历史故事的,如《十把穿金扇》、《水漫蓝桥》、《双贤记》、《罗衫记》等。泗州琴书进入城市后,增加了《说唐》、《东西汉》、《郭子仪》、《杨家将》等长篇。50年代后,编演了反映现代生活的新曲目,如《雷锋》、《烈火金》等。

   泗县方言

  一、特色方言

  饿:卧wo4。

  什么时候:多晚子,张晚的。

  快一点:快点个。

  赶紧:赶嘛着。

  干什么:该的gai1di,干gan1呢。

  坐车:叮车ding1che1。

  中间:当央子

  喜欢:欢喜(音yi1)。

  讨厌:嫌,讨嫌,犯嫌。(e1yi1人了)

  吃饭:克饭、噇(chuang2)饭,捣肚子。

  厉害:来sang、涝害。

  倒水:虎hu3水 、弄虎了 (淮语有戽hu3字,意:泼洒)。

  用水喷:呲(ci1)

  拧开:肘zhou3开。

  我:俺,

  这孩子:这黄子

  有能耐:怪吊能来

  在哪:搁(ge2)哪

  厉害:涝害,上

  形容天气冷:清冷

  就想:斗想

  干什么:弄什么呆

  怎么搞的:怎弄呆

  打呼噜:扯呼

  耳光:耳巴子

  拔草:蒿草

  石头:沙浆

  胳膊肘:胳成子

  :讹

  薄:xiao1肖。

  小心:留细。留意。

  砸:楔xie1、孱can2(拿坷头xie1你)。

  坏:毁、海(古语也有“海”字,忘了怎么写的了,意思差不多)。

  愣头青:生葫芦头、六叶子

  谁,哪一个:嘿个

  喝多了:是骂人的话,表示自不量力

  倒:写xie3酒。

  夹菜:刀菜。

  客道话邀请:嚷rang4人

  都:庆(俺都庆让你纂)

  骗:纂zuan3。

  都:庆(俺都庆让你纂),豆

  逞能:diao3能,丧

  扔:板ban3、撂liao4。

  吝啬:焦壳、馊眍sou1kou1。

  小:宁嘎嘎。宁几几点大,一叠叠

  AA制:打平伙,各伙。

  小土块:颗头着,土

  一会:麻咱子,一会工

  很的意思:到多

  一会,别急:侯(xxx声)动,马展

  过一会的意思:打邓

  以后:赶明着

  后来:后首

  最后:末末了(末本义是梢,引申指后面,后头,之所以两个“末”字连用,应该是对“末”的一种强调,泗县人还是很有文化滴)。

  夸张:宣(可疼昂?你宣什么宣!) ,吹

  没时间、没机会:捞不倒,没捞倒。

  直拳打:掏。我一拳掏死你。

  光着上身:京拔子

  光着脚:赤觉丫巴子

  用脚踢:迫pai3 (卷是踢的意思,拍pai3是踢的意思)。

  形容事情还没做玩:半截老勒

  现在:这弯子(这弯子不说,什么时候说)

  早上:早星。

  中午:晌午 (这又是个很文的说法嘿嘿),晌wu2

  晚上:晚黑。

  去田间:下湖(田就叫湖)。

  训:熊,口

  玩花样:出鬼(你能出什么鬼)(对离奇的事情表示不相信、找东西时也常用到这一句:还真出鬼了来)。(还有就是高兴也说“鬼”,“你望wang2你鬼的跟什么样”)。

  看:望wang2(估计这也是古语的保留),瞅

  假模假样:真三样(你望wang2你可格真三样)。

  搞笑:戳笑话 ,好玩,倒笑

  心里不舒服:咕咕出出。

  吓、:黑、黑唬。

  干净:干拧

  捉迷藏:藏梦梦,藏老梦。

  形容人不好:造坏,骂人的词

  :犟嘴。

  刚才:枪强、将强,刚刚

  马上:马赞zan3。

  调皮:拿急。捣蛋

  笨:膗chuai2(古语好像也有这个字,手里没有工具书,有音没字在网上确实不好找),甩

  :侃空、侃空调叉。

  :绰和chuo2 huo。

  有:杠gang4。(杠gang4还有一种意思作“跑”或“走”讲(英语gone),如:你杠哪去了?走,杠家!)。

  被拌了一跤:咖跌倒

  正好:碰peng4。

  能耗:多耗一点(让别人喝酒的时候说的)

  :指做了坏事,丢人现眼,不光彩。(《范进中举》有宝一词,也是一古语。)

  如果在“特色方言”里调一个xxx“特色”的词,那肯定是“尅kei”这个字,尅kei饭、尅kei烟、尅kei球、尅kei仗、尅kei牌,几乎没有不能尅kei的!

  高的土堆:高鼓堆。

  估计,大约:大鼓mei3。

  二、事物称谓

  正房:堂屋。

  厨房:锅屋。

  月亮:月囊囊lang3

  太阳:太影。

  蝉:解了,解龙

  没出壳的蝉:解了猴,胡凉

  河蚌:歪歪

  西红:洋柿子,

  小麦:小mei1

  玉米:大秫秫 (shu2shu)。

  高粱:小秫秫。

  长豆角:豆葛ge2子 县北是“豆觉子”。

  蟾蜍:癞鼓子 癞猴子。

  蜻蜓:关星星,刮星星,光蜻蜻

  厕所:茅厕(缸)。

  唾沫:吐沫子

  葵花籽:转莲.zhua4莲,瓜子

  衣服:褂子。

  短袖:褂。

  背心:两根巾。

  毛巾:手幅子。

  手帕:手捏子。

  头发:头毛、头伏fu[轻声]。

  指甲:手指盖。

  趾甲:脚jue1指盖。

  膝盖:胳腿拜,胳拜

  肘关节:胳膊柱子

  上坡:上反子。

  坑:坷廊 凹wa4瘪窝、凹wa4坷廊

  自行车:觉扎车,觉啦车

  三、人物称谓

  父亲:建国前口头语均称“答答”da1“俺答”,建国后乡村逐渐改称“爷”“俺爷”,泗城镇均叫“爸爸”ba1“俺爸”,叫“爷”的较少。

  爷爷:称“阿爹”a3居多

  祖父:均叫“爹爹”,对外祖父过去叫“姥爷”,现在叫“外爹”的居多,平山北普遍叫“老”,外祖父叫“外老”。

  奸头棒、奸头鬼、奸头:是对心术不正,语言人的贬称。现在口语多称一个字“奸”,

  生葫头、楞头青、白子子、硬侉子:是对语言,行为粗野,不懂事理,不讲文明人的贬称。

  六叶子:六亲不认,没心没肺的人的贬称。

  烧包、烧包鬼:对穿戴特殊,刺眼,行为轻佻人的贬称.。

  不出奇:对行为不正,手脚不干净,爱占小便宜人的贬称。

  搜抠,啬吝鬼:对过分小气,该用的钱舍不得用的人的贬称。

  料、烂草无粮、软面剂、受气包:均是对性情懦弱,,无斗争人的代称。

  死眼头:有两种含义,一是对原则,真理,不,不随风倒的人的褒称,一是对保守,因循守旧,认不情形势,做事无灵活性的人的贬称。

  二百五、半吊子、六叶子:对不通事理人的贬称。

  不上道,不上线,搅毛手:对不懂道理,胡搅蛮缠人的贬称。

  犟劲头,老倔:对主观,任性,不听别人劝告的人的贬称.

  kǒu(口)人:如kǒu丫头,kǒu女人,均指妇女对家人,邻里不讲道理,好骂人,太刻薄的贬称。

  老实头:老实人。

  (以上人物称谓摘自《泗县志》)

  青年人:小年幼。小年轻

  小伙子:小大哥ge3。

  小姑娘:小大姐。

  老爷爷:老。

  老奶奶:老马嘛(老妈妈ma3ma3)。

  年纪大的:有年人。

  很的人:六叶子,简称:六,也被泗县年青人翻译成SIX!(据考证以前的人认为人的肺叶共有五个,而动物一般都是六个,所以用来称呼那些很的人)

  四、其他:

  这里选择的一些词语很多都是不太好解释的,或者是与普通话不能直接对等的,写一点供大家参考,我相信大家看了之后还能想出来更多的富有泗县特色的方言话语。

  形容人动作或行动快:日烟样。一日烟豆没有影子了。

  形容非常甜:意耐人。意歪人

  上身裸陋:赤净拔子

  吞食放在手里的食物:唵(an3),你小时候可an过炒面?

  舔:嗦

  踩在水里:蹅(cha3),小时候一下雨豆出去cha水玩。

  吃到食物中有砂子:碜(chen3)牙,或牙碜(chen3)。

  刚开始下雨:滴点子。

  形容半途而废:胡了半嚓cha3。

  骂别人呆:甩(甩熊、甩种)。

  骂别人憨:蒲(蒲种,常与“六叶子连用”)。

  骂小孩:炮冲的、炮子顶的。

  形容事情出现大问题:坑死。

  形容人调皮:拿集。

  形容让人恶心:糁[sheng4]人

  把汤里的杂质舀掉:潎[pie1]。

  剖:辞[chi2]:

  沙桨砸赖猴——对sei了

   泗州戏

泗州戏演到悉尼歌剧

  

宿州青年演员刘荣芝日前踏上了赴悉尼演出之。她将把宿州市的泗州戏带到悉尼歌剧院,让这一传统的文化艺术在大放异彩。(新安晚报记者葛刚)

  一、简介

  泗州戏是安徽省四大剧种之一,原名拉魂腔,流行于安徽淮河两岸,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与山东的柳琴戏、江苏的淮海戏同是由拉魂腔发展而来,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血缘关系。泗州戏是与徽剧、黄梅戏、庐剧并列的安徽四大优秀剧种之一,她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以优美的唱腔,动听的旋律,唱响淮河两岸,。

  二、历史溯源

  泗州戏的形成说法不一,许多人认为它发源于苏北海州一带,原是当地农民以猎户腔和太平歌等民间曲调即兴演唱的小戏,后传入泗州并吸收当地民间演唱艺术,形成安徽的拉魂腔泗州戏。1920年前后,泗州戏才有固定的班社演出,并开始进入城市。

  泗州戏与流传于江苏省徐州一带的柳琴戏以及海州、鲁南的淮海戏是同属于一个剧种--拉魂腔的不同流派。柳琴戏和淮海戏属拉魂腔的北派,泗州戏是拉魂腔的南派。该剧起源于江苏海州,发展、成熟于泗州,故名。

  据传,在清乾隆(1736--1795)年间,江苏省海州一带,有邱、葛、张三位老农爱好民间音乐,他们在劳动休息时,常编山歌企盼太平丰年,山歌有两种,一种称为太平调,一种成为猎户腔。后经收集整理,不断丰富,就编出了具有简单人物故事的小篇子进行演唱,由于唱腔优美,听者不思饮食,赶场听看,好像魂被拉去,故被誉为拉魂腔。后因连年灾荒,张姓在海州一带串门卖唱,发展为淮海戏;葛姓流浪于苏北、鲁南一带,发展为柳琴戏;而邱姓则在泗州一带传艺卖唱,由于是串门卖唱,民间又称拉魂腔为走股子,因为是 泗州的拉魂腔,所以又称泗州戏。

  

xxxxxx时期,根据地的泗县、灵璧、五河、凤阳曾组织泗州戏艺人排练了《全家xxx》、《打濠城》、《打泗州》等一批密切联系xxx斗争现实的小剧目。这些经历使得泗州戏的表演更加生活化、自然化。1954年,在上海举行的华东地区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泗州戏以《拾棉花》、《打干棒》、《拦马》和《结婚之前》四个剧目到会参演。其中,生活小戏《拾棉花》因其浓郁的喜剧色彩和生活情趣而备受欢迎。这一次的华东汇演,推出了泗州戏建国后xxx代担纲演员:李宝琴、李宝凤、霍桂霞、周凤云、王宝莲、蒋荣花等,第二代演员:陶万霞、李书君、陈若梅、周斌、芳、周静、陆为为等,第三代演员:吕咸蔚、代兵等。

  1956年,在安徽省xxx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泗州戏又推出了现代戏《女社长》和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打孟良》、《井台会》、《闹菜园》等一批剧目。使泗州戏在安徽的戏曲舞台上大放,成为众多安徽戏曲剧种中引人注目的剧种之一。进入新时期以来,泗州戏又再次焕发青春,排演了《摔猪盆》、《懒大嫂》、《拙大姐》、《花狗子离婚》、《八月桂》、《乡野情》等大量生活情趣浓厚或紧扣时代脉搏的精彩小戏,成为淮北平原上一支活跃的戏曲生力军。《老板娘》一剧表现女工自谋职业是的种种心理障碍。从题材上说,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反映了泗州戏表现现实生活的主动与热情。

  三、艺术特色

  

泗州戏的脚色主要分大生、老生、二头、小头、丑等几类,其表演在说唱基础上大量吸收民间的压花场、小车舞、旱船舞、花舞、跑驴等舞蹈表演形式,受戏曲程式规范的影响不大,带有明快活泼、质朴爽朗、刚劲泼辣的特点,充满浓郁的皖北乡土气息。压花场是泗州戏表演艺术的根本,分单压和双 压两种,具有明快爽朗、粗犷有力的鲜明特色。艺人从师学艺时,学唱腔从八句子开始,学表演从压花场开始。观众对压花场的要求非常严格。演员在表演时,必须注意手、眼、腰、腿、步等各部位的协调与配合。如女演员在走四台角、旋风式时,形似风摆杨柳,状若出水芙蓉,舞姿极为优美。泗州戏能够叫出名字的身段和步法有数十种,如整鬓、拨鞋、提领、顿袖、叉腿双蹉步、三合手、舒懒腰、旋风式、四台角、剪子股、步、门歪窝、仙鹤走、老汉走、颠步走、蛇脱壳、顶碗、卷席、十字转身、含金闪腰、搂腰抗肩、男女双十字、燕子拨泥、抽梁换柱、百马大战、金蝉脱壳、扑蝶、鬼扯转、鸭子扭、鸭子和泥、浪子踢球、怀中抱月、老龟扒沙、蹲步、白鹅亮翅、板脚跨腿、苏秦背剑、凤凰单展翅、凤凰双展翅、懒婆娘簸簸箕等。有些行当的表演堪称绝技,如《拦马》中头顶水碗急走圆场,点水不泼;《大书观》中用碎步表演打水,演员必须是小脚,脚大了则无法表演;表演身段燕子拨泥时,必须把脚下的泥块从后面拨起,再从头顶上飞过去。老艺人黄兆林(艺名黄八圈子)则因能头顶水碗,用矮子步在场上转八圈以上而得名。

  泗州戏的唱腔曲调源于当地的民歌小调、劳动及农民生活、劳动的音调。如赶牛耕地、妇女哭腔等,并吸收了花鼓、琴书等民间艺术形式的音调加以发展。泗州戏的唱腔随意性很强,讲究无拘,要求伴奏跟着演员的演唱走,以便于演员的发挥和创造。艺人们还把这种形式名之为怡心调,可见它带有相当多的随心任性的因素。

  泗州戏的花腔调门很多,同一种调门,演员可以发挥,各人唱法互不相同,同一演员唱同一段唱词时都难以规范和定型,怡心调是本剧种的xxx特点。此外,在唱腔的落音处,女腔常用小嗓子翻高八度,男腔加入衬词拖后腔,也是其独特风格。节奏大多是有板无眼的1/4节拍,除了大部分是后半腔起唱外,还有连续切分的变节奏,给人以欢快、活泼、跳跃之感。但也常使人摸不着板眼,有不稳定的感觉。由于唱腔旋律与地方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唱腔中的音程大跳经常出现,再加上频繁的转调,使人听起来既新奇多采,又自然和谐

  泗州戏在说唱时期无乐队,形成戏曲后乐队建制和伴奏形式也极为简陋,只有1-2把土琵琶,鼓佬一人,有的还由演员兼奏。九年之后,才有较大班(如20年有徐步俊带领的大毛班在西游乐场唱摊子戏,唱一段,收钱,然后再唱。30年,淮北xxx根据地泗县、灵璧、五河、凤阳xxx为配合xxx宣传,召集当地艺人百余名,组成小分队,演出《樊大娘送子参军》、《全家xxx》等剧目,轰动一时)。解放以后,正式登上舞台才逐步有了小型民族乐队。文场有土琵琶、笛子、唢呐、笙、管、二胡、小三弦等,武场有了四大件。

  今天泗州戏乐曲已运用电声乐器伴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泗州戏的主弦乐器,从只有两根丝弦的土琵琶,通过,多次研制,相继制成了三、四、五、六弦的多种高中音柳琴。除了运用于本剧种伴奏外,还被国内外乐队选用,影响颇大。

  

泗州戏的剧目不是很多。尽管统计出的传统大戏有80余出,小戏和折子戏也有60多个。代表剧目有《三蜷寒桥》、《杨八姐救兄》、《樊梨花点兵》、《皮四告》、《大花园》、《罗鞋记》、《绒花记》、《跑窑》、《拾棉花》等。但经常上演的,或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还主要是小戏、折子戏,并且以现代生活小戏为多。在这个意义上,它与现实生活的结合,也较其它剧种更显密切。

  四、传承价值

  泗州戏与皖北人民的生活、习俗有着密切的联系,显示出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但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飞跃发展,观众逐步减少,演出亏损,传统技艺濒临失传,泗州戏的出现了危机,迫切需要和社会的扶持。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2006年5月20日,泗州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xxx批xxx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泗州佛

  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中国人自古以来讲求个“缘”字,男欢女爱,缔结百年之好,这是缘份;爱生恨、反目成仇,这也是缘份。在闽台民间,司掌爱情婚姻的神明最有特色的,就是月下老人和泗州佛。

  

月下老人,又称月老,是中国民间普遍的主管婚姻爱情的神仙。他会根据七星娘娘的册簿,结合各人的相貌、人品、性情、等等,将最适当的两人配成双,用红绳把他们系在一起,另外再写一份配偶的名册,每对配偶用泥土塑成两个土偶,晾干后放入配偶堂。经过月下老人配成的夫妻,都门当户对,而且夫妻间也和和睦睦,白头偕老。可是,有一年天气特别潮湿,终曰阴雨连绵,塑成的土偶怎么也干不了。正在月下老人急得团团转时,一天,雨过天晴,月下老人连忙将土偶搬到室外去晒。不料天公突然又下起了倾盆大雨,由于搬运不及,一部分土偶的面目被雨水冲洗得模糊不清了。谁该跟谁配对呢?月下老人面对着这堆面目全非的土偶,开始犯难了。无奈之下,月下老人只好提笔乱点鸳鸯谱了,不管男女是否相爱,也不管他们的门第高低。

  

在,以月下老人作为主神的还不多见,但台南的大天后宫、万福庵,台北的情人庙,都供有月下老人的神像。

  闽台民间的另一个主管爱情婚姻的神明叫泗州佛,来源于泉州地方的一则传说。

  参考:[大泗县]

   地方名人 杨剑华

江苏睢宁人,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指画研究会理事,省美协会员,县书画协会。长期在文化部门从事群众书画的组织与创作。长于人物画的学习与创作。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讴歌中华英魂,透视美丑。多年来,有连环画《新苗茁壮》、《小闯》、《硝烟》和大幅画《雪夜出诊》出版。一百多幅作品参加省级美展和省级以刊发表。国画《的声音》、《如今丰收不靠天》、《李月华》、《人》、《乡魂》、《评千秋功罪》等参加美展。其中《乡魂》获文化部主办的《迎港归全国书画大展》人物画优秀。《残碑》获省二等。指画《除恶务尽》、《司马迁》、《曹雪芹》、《济公》参加七、八、九、十届全国指画展。并荣获“天山杯”和“黄鹤杯”银。国画《猜谜图》、《杜甫》、《除恶图》、《华夏英魂》等作品入选赴圭亚那、日本、法国、比利时、韩国展出。指头画《笑佛》应东才文化研究会之邀参加《国际中国画名家精品邀请展》在、广州、深圳等地展出。个人艺术简历入录部分名人辞书。

   周德平

1952年生。泗县文艺创研室副主任,国家二级编剧。1980年前后从事文学创作,至今已发表小说、曲艺作品20篇,发表、上演大小剧作12部。主要作品《迎妈妈》、《情义千秋》、《红杏出墙》、《嫂子故事》等,先后荣获安徽文艺调演创作、第四和第十一两届公费华东田汉戏剧、全国天下xxx团优秀剧目调演剧目、第四届安徽文学、安徽省98规划题材剧本。

   冯

  著名作家,出版了以《旮旯村里的风流事》为代表作的多部小说作品,反响巨大。

   曹大臣

  1964年5月生。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日历史研究专家、硕导。重要作品有:

  《近代日本在华制度——以华中地区为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9月版)。

  《刺刀下的毒祸——日本侵华时期鸦片毒化活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图说中国xxxxxx史》(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崔之清主编,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日本对华侵略与殖民》(关捷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江上青

江上青(1911——1939),原名江世侯,是江石溪及后妻范氏的儿子之一,生于中国江苏省扬州市江都仙女庙镇,祖籍安徽,前中华人民国国家的叔父。生父江世俊在江上青去世后,把自己的儿子过继给了他。父亲江石溪擅长诗文音美,尤精医学,有爱国思想。江上青早年在南通中学、扬州中学学习时,就积极投身。

  

1938年11月起,利用安徽省第六行政专员秘书,第五xxx区部主任身份,在皖东北秘密发展中员,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并担任皖东北特别支部。他坚定执行党的政策,推动六安县长盛子瑾xxx。创办《皖东北日报》;主办“皖东北xxx军政干部学校”;建立由我秘密控制的xxxxxx;作为皖东北xxx根据地的奠基人,为皖东北xxx根据地的创立、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高度评价说:“抗战初期,在皖东北与盛子瑾的,是一个成功的范例。”1939年8月29日,江上青在率队谈判返回途中,遭xxx袭击,壮烈,年仅28岁。

  民俗文化

  泗州戏旧称“拉魂腔”。安徽四大地方剧种之一。流行于安徽、苏北及鲁南等地区,约有200多年历史。

  

据传与江苏、山东的柳琴戏同出一源。因其艺术形成与发展的主要时期在泗州,解放后为体现剧种的地方特色,故改名泗州戏。泗州戏是由民间说唱以展起来的比较典型的板腔体唱腔剧种。其唱腔南、北方风格交融,婉约与豪放并蓄。尤其是女声唱腔,婉转揉情、优美动人。被群众称誉为“有拉魂的魅力”。泗州戏的艺术表演以“压花场”为基础,分“单压”和“双压”两种,具有明快爽朗、粗犷有力的鲜明特色。泗州戏剧目丰富,如传统剧目《大出观》、《三踡寒桥》、《樊梨花点兵》、《走娘家》、《拾棉花》、《喝面叶》等长期盛演不衰。解放后本县作者创作和整理改编的剧目50多个,其中《有心人》、《海云花》、《借纱帽》等10多个剧目在省地汇演中获。本县演员马方元主演的《打干棒》1957年在怀仁堂为党和国家xxx演出,获得好评。1999年泗县泗州戏剧团创作演出的现代小戏《三结合变奏曲》赴京参加全国计划生育文艺会演,获银。本县现有泗州戏专业剧团一个,民间泗州戏班社15个,长年演出,深受群众欢迎。

   生活习俗

  (一)衣着

  清末,上层人物男着长衫马褂,女着紧身旗袍,均为丝绫绸缎。劳动人民平时均着短衣,男着偏襟短衫(俗 称大襟褂子,后改对襟褂子)。劳动人民衣料均为当地手工织的染色土布(俗称上土大布),男尚深蓝,女尚浅蓝,小孩穿蓝底白花的土花布。丝光蓝、标准布、府绸之类的机织布(当时统称洋布),很少有人穿的起。

  时期,泗城出现西服、中山装、学生装、女短裙,当时认为新颖、时髦;清末的遗老遗少,仍着长衫马褂以示循古。劳动人民服装样式变易不大,只是机织染色布服装逐渐增多,但仍以土布为主。

  建国后,长衫渐废,流行。年轻妇女渐由偏襟改为列宁式翻领对襟上衣,男女渐改穿裤(大腰裤渐废),一般均为机织的蓝色青色布(土布渐废),色彩、式样较单一、古朴。1981年后,人民服装变化巨大,样式新颖,色彩缤纷,青年男女服装,城乡已差异不大。

  帽子:清末,男人多戴六瓣瓜皮帽(顶上带红疙瘩)。时期,毡制礼帽流行,瓜皮帽渐废。农民冬天多戴棉线帽,俗称“猴帽”,夏戴草帽、斗笠。建国后,帽、工人帽流行,礼帽随长衫废除,冬有海军式的裁绒帽。1981年后,帽子式样大革新,据1985年商业部门统计,冬季购销男女冬帽近50余种。随着西服的流行,礼帽也在泗县市场出现。

  鞋:清末、时期,均穿自空缝制的乌帮白底的布鞋,劳动人民走长多穿草鞋、棉线鞋,轻便而且代价低廉,冬天穿苇缨毛窝(用茼和苇缨编成)。棉鞋一般穷人穿不起。雨天穿麻窝或草窝子(用茼或稻草编织成),不仅防水性差,而且笨重磨脚。雨胶鞋泗城早已出现,但价格昂贵,城市贫民和人很少享用。建国后,雨胶鞋渐在乡间流行。现在,均为半筒胶鞋。各种胶底布鞋,机制布鞋,塑料凉鞋,猪、牛皮鞋,也渐次普及。

  袜:清末民初,人民多穿自家缝制的白布袜,穿时裤脚扎上带子。的渐穿线袜(俗称洋袜)。农民多给线袜缝上帮底,经久而磨。除冬天外,农民很少穿袜子。1980后,棉线袜渐少,已为各种化纤袜子取代,冬天赤脚的人已很少见。

  (二)饭食、菜肴

  清末、时期,人民食用的粮食,主要有小麦、玉米、高粱、绿豆豌豆豇豆、谷子、红薯等。农民以高梁、红薯为主食。县北大庄、黄圩一带人多地少,生活俭啬,习惯吃煎饼(用鏊子摊,连谷皮磨了吃),可以长时间不坏,便于出门携带。县城周围及县南一带人民生活优于县北,习惯吃发面馍或死面饼子(用锅贴或蒸而成)。大米较少,逢年过节方能吃上一顿。泗县过去十年九涝,加上地租、债利、捐税的沉重负担,劳动人民只能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生活。

  1981年农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泗县人民摆脱了吃高粱、红薯、回销粮和瓜菜代的困境。

  

过去农民一年到头吃自家腌制的咸菜(如酱豆、萝卜干类)和晒的干菜,逢年过节,才能吃上鱼肉。婚丧喜庆,县北十大碗筵席,县南六碟六碗,或八碟八碗筵席。现在泗城宴席日趋丰盛奢侈。略有提高,但仍保持俭朴风尚。近年来,由于养殖业与种植业的发展,猪、牛、羊肉、鸡、鸭、鱼、蛋、瓜、果、蔬菜,已市场,满足需求,xxx丰富了城乡人民的物质生活。

  (三)住房

  千百年来均为土墙草房,即以泥土为墙,高梁秸或芦苇为芭,苫上茅草或麦秸。县北沙土地一带房屋较高,县城周围及县南淤土地房屋低矮。农村小康人家有前屋、堂屋、偏屋1981年以后,房屋更新速度较快,泗城房屋更新更快,一幢幢楼房从平台升起。城郊居民区砖瓦房鳞次栉比(具体数字见房产有关章节),农村新建的瓦房已经过半。但农村建房大部缺乏合理布局,样式单一,不光浪费耕地面积,而且设计多不合乎卫生要求。

  (四)行

  建国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泗县占主要地位,经济落后,交通工具原始、笨拙,县北人民习用独轮手推军(俗称小土车),出门可运货、载人;县南有四车、骡马车(极少)。时期,泗城有黄包车(群众叫“洋车”),后有商办汽车,乘坐的多为官绅、富商。劳动人民外出多系步行。运输大都靠肩挑手推,长途跋涉,饱尝胼手足之苦。

  建国后,汽车渐多。1982年以后,自行车基本普及,私人机动车辆日益增多,水、陆、客运、货运均较方便。

   泗县旅游 国家石龙湖湿地区

  国家AAA石龙湖湿地区位于泗县城南15公里处,大口乡、墩集镇境内。湿地面积约1万亩,汛期水面达3万亩,湖泊最深处约10米,是目前保存完好的典型湿地生态系统水质优良,动植类繁多,大面积的芦苇、睡莲、荷花、水浮莲、蒲、水冲、菱角等野生植物,以及青鱼、鲶鱼、草鱼、鲢鱼、大等近百种野生鱼类,栖息着麻雀、大白鹭、野鸡、芦苇莺、布谷鸟、斑鹭、红头长尾山雀等几十种鸟类,以及獾、刺猬、狐、兔、蛇等近二十种野生动物。

  泗县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是宿州市湿地公园。石龙湖湿地地处泗县城南15公里处,湿地正常水面约1万多亩,是保存完好的典型湿地生态系统。

   省级自然区

  泗县沱河省级自然区位于泗县丁湖、草沟二乡镇境内,规划总面积2463h㎡,区内植被多样,芦苇丛生,千顷碧波、水天一色,雁鸭类及鹭类翩翩起舞,动植物资源相当丰富。有水生维管束植物18科28种,鱼类32种,两栖爬行类15种,鸟类96种,兽类8种。

   陈胜吴广xxx

陈胜、陈胜吴广xxx吴广xxx旧址,位于宿县城东南40华里处的刘村附近。旧址为覆斗形高台,高出地面4‘5米,东西长为67.6米,南北宽为65.5米,北高南低。台南是陈胜、吴广xxx的大理石塑像。

  陈胜、吴广xxx的旧址名涉故台(亦称射故台、射鼓台、射鹿台),古时是一片荒凉的沼泽地,故名“大泽乡”。

  台上原来有一小学,1983年迁往台西南新建。台上有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和12年(1943年)的石碑四块。清道光二十九年发射鼓台碑记净记述:“射者陈涉也,台也,陈涉演武击鼓之台也。”明万历年间,集资建了“楼台寺并铸钟一口,盖钟楼一座”。这些古建筑已被毁,唯土台石碑尤存。1984年在涉故台上开辟纪念馆,雕陈胜、吴广塑像,涉故台修整后供人瞻仰。

   隋堤

  隋堤贯穿泗县县城,自西而东,今天在城郊还能看出隋堤遗迹。

  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所开凿的通济渠,因中间自荣阳北板渚、至开封一段就是原来的汴河,所以唐人称通济渠为汴河。汴河堤即隋堤。隋亡后,汴河成为唐宋与东南交通之要道,自南宋与金和议,划淮河为界,汴水即渐渐淤塞,终于堙没,但隋堤犹存。后人触景生情,咏隋堤诗颇多。

   虞姬墓

  虞姬墓,坐落在灵璧城东7.5公里处。灵泗(灵璧——泗县)公的南侧,唐河东首。原墓区范围南北宽20米,东西长100米。1979年复土修筑了墓冢,并将清代与时期的三块碑修复立于墓地。1982年又征用了土地,扩大墓区,周围筑起围墙,建立了门楼,题“虞姬墓”三字。整个墓区为3942平方米,靠墓区东南侧,建一小型纪念馆。

  在墓后的石碑上,上方刻有“巾帼千秋”。正中刻有“西楚霸王虞姬之墓”,两旁则刻有“虞兮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姬卿安在,独留青冢向黄昏”。前往墓区的游人,络绎不绝。

   泗县文庙

  泗县文庙古迹遗址坐落在泗城正中偏北,原有大成坊、木灵星门、泮池、戟门、东西厢房、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等建设,现仅存大成殿。此殿初建于清雍正四年(1726),后经嘉庆九年(1804)和咸丰三年(1853)两度,现整体建筑较完好,为省重点文物单位。

   垓下古战场

  垓下古战场,位于县城南五十里,城后大队一带。

  

垓下:是古地名,在今县南沱,汉楚决战于此处,公元前二O二年刘邦率诸军,攻败项羽处。《武史记·项羽本记》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军,围之数重,夜闻四面皆楚歌,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悲歌慷概,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无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后两军交战,项羽败至乌江而自刎。观在城后一带,常出土汉砖、绳纹陶片、铜镞等文物。

  

泗县与泗州

  

泗县早在夏朝即开始建制,汉始置夏邱县,后汉改夏邱县为虹县。634年,将虹县纳入泗州。1680年,泗州城陷没于洪泽湖。1777年,迁泗州州治于虹,虹县并入泗州。1912年(元年)4月,废州制,泗州改称泗县,隶属安徽省。

内容由匿名用户提供,本内容不代表vi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vibaike.com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baike.com/29795/

(8)